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明确不同产区白芷Angelica dahurica种源遗传差异特征,分析具有遗传差异的白芷种源在同圃栽培条件下的品质特征差异。【方法】应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分子标记分析不同白芷种源的遗传组成,以同圃栽培的不同种源白芷为材料,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7种香豆素类化学成分,构建HPLC指纹图谱,进而分析不同种源的品质特征。【结果】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聚类分析显示: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84处,部分河北产区的白芷种源与南方产区的白芷种源产生分离。同圃栽培下,仅应用7种香豆素类化学成分不能明确区分不同白芷种源,应用HPLC指纹图谱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后,具有遗传差异的种源之间出现品质特征的区分。【结论】不同产区白芷种源遗传相似度较大,同圃栽培的部分浙江白芷种源的药材可以应用HPLC指纹图谱与其他产地种源进行区分。图3表4参20  相似文献   

2.
峨眉山白术资源品质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国产浙白术的药材及炮制品为对照,研究四川峨眉山白术资源品质特性,为科学评价与开发利用资源提供依据。[方法]应用中国药典方法,检测供试品的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热水溶性浸出物及HPLC指纹图谱。[结果]峨眉山白术和浙江白术的总灰分含量低于5%,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低于1%;热水浸出物含量:药材均大于65%,以其中,四川峨眉山白术高于浙江白术(P<0.001),峨眉山白术植株不同部位表现为:根茎>须根>叶片>花>茎;供试品HPLC指纹图谱基本一致。[结论]峨眉山白术资源品质与国产地道药材浙白术无显著差异,符合中国药典要求。  相似文献   

3.
利用83对SSR分子标记,对81份茅苍术、5份白术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构建DNA指纹图谱,考察86份材料的表型数据、药用品质、构建化学指纹图谱,探究不同材料在遗传结构上的差异,同时结合表型性状、药用品质与化学指纹图谱分析,为茅苍术的育种和应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83对SSR引物共扩增出420个位点,多态性位点数占97.14%;基于SSR分子标记的聚类分析遗传距离是0.63(此时可将茅苍术与白术完全分开);对同居群材料进行群体结构遗传分析,发现遗传变异来源于群体内而不是群体间;供试材料的表型数据与药用品质数据相关性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倒4叶长与倒4叶宽、茎秆颜色、茎粗、株高之间、叶裂深度和上部分枝数之间、茎秆颜色和茎秆形状之间、茎粗和上部分枝数之间,都呈显著正相关(P0.05);茎秆形状与下部分枝数之间呈显著负相关;Q值与苍术素含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β-桉叶醇含量与醚浸出物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通过HPLC化学指纹图谱相似度比较以及共有峰峰面积量化后的聚类分析,供试材料指纹图谱相似度在0.80~1.00,白术与茅苍术的相似度达到0.89。结果表明:茅苍术与白术遗传背景差异较大,且茅苍术的遗传基础更加复杂,两者在活性成分间存在较大差异,但茅苍术材料间的差异相对较小;可从基因层面区分茅苍术和白术2个不同的品种,同时为筛选、鉴定高产、优质、抗病、高活性成分的茅苍术栽培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附子种质资源HPLC指纹图谱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构建生附子药材的HPLC品质指纹图谱,建立附子种质资源品质评价高效准确的鉴定方法,以收集自四川、云南等地的14份附子种质资源和四川江油附子GAP基地的参照药材为材料,采用HPLC方法,在kromasil C18柱,水(6 mmol·L-1SDS、20mmol.L-1NaH2PO4)-甲醇,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40 nm等条件下建立生附子品质指纹图谱。结果表明各份供试样品色谱峰分离良好,符合指纹图谱有关规定,15份供试样品有9个共有峰,与参照药材比较相似度0.90以上的有7批。本研究所构建的指纹图谱可作为生附子药材鉴定和质量控制的参考依据,建立的HPLC方法可作为附子良种选育研究中对种质资源内在品质进行鉴定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湘白芍、亳白芍与杭白芍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对3种不同产地药材进行主要化学成分的比较。方法采用HPLC对11批白芍样品进行指纹图谱分析,并测定了主要化学成分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含量。结果所建立的方法精密度、稳定性和重现性良好;11批白芍样品的指纹图谱有8个共有峰。结论通过建立白芍指纹图谱的定性、芍药苷及芍药内酯苷的定量,为白芍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更为全面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结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指标及HPLC指纹图谱,对不同来源黄芪药材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方法】测定来源于甘肃渭源、吉林舒兰、陕西凤县、甘肃陇西、山西浑源、陕西旬邑和陕西杨凌7个产区黄芪的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及黄芪甲苷的含量;建立黄芪药材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对不同产地黄芪药材的质量指标和指纹图谱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不同产地黄芪样品的总灰分和水溶性浸出物均符合《中国药典》标准;醇溶性浸出物存在一定差异性;黄芪甲苷含量差异较大;不同样品HPLC指纹图谱共有15个共有峰,图谱间相似性较高。【结论】不同产地黄芪药材质量存在差异,多个指标综合评价能够更准确地反映黄芪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附子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并采用该方法作为区分附子道地和非道地药材的参考,建立附子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Waters X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柱温30℃,流动相为40 mmol/L醋酸铵(氨水调节pH10.0)-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40 nm,分析时间为70 min,进样量20μl。[结果]道地产区6批附子药材样品的化学成分比非道地产区要复杂,共确定出了22个共有峰,相似度较高,均在0.926以上,但从共有峰的峰面积比值来看,不同产地附子所含成分的含量有一定差异;非道地产区6批附子药材样品中存在15个共有峰,药材化学成分比道地产区要简单,相似度相对较差,均小于0.879,说明各非道地产区药材差异明显。[结论]HPLC指纹图谱稳定性和重复性较好,能很好地区分道地和非道地附子药材,为更好地控制附子药材内在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以一年生、三年生和七年生北苍术为研究对象,从种植基地采集不同生长年限植株样品及种植区土样,测定不同生长年限北苍术土壤中矿质元素含量和理化性状及其根茎中苍术素、β-桉叶醇和白术内酯Ⅰ含量,分析影响北苍术药用成分的主要土壤因子。结果表明,七年生北苍术土壤pH值和有机碳含量较一年生均显著下降,且土壤中锌、铜和铬元素含量均最高;而三年生北苍术中的苍术素、白术内酯Ⅰ和β-桉叶醇含量最高。土壤全钾含量对北苍术根茎次生代谢产物含量正向影响最大,重金属元素铬则与北苍术次生代谢产物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综上表明,影响北苍术有效药用成分的主要土壤养分因子为钾,且三年生北苍术质量最好。本研究结果可为优化北苍术人工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白术辐射诱变株系中白术内酯Ⅰ、Ⅲ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白术药材的品质和产量,从长势较好的4个白术辐射诱变株系中筛选出高产优质的优良品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白术有效成分-白术内酯Ⅰ、Ⅲ的含量。结果表明:初步优选出的白术辐射诱变株系的白术内酯Ⅰ、Ⅲ的含量均高于或接近于对照材料,为今后进一步选育出产量高品质优的优良白术品种展示了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王一飞  王广基  佟玲  张瀛  朱永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558-11559,11561
[目的]建立北柴胡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方法。[方法]采用Zorbax SB-C18(250 mm×4.6 mm ID,5μm)色谱柱,在柱温25℃、检测波长220 nm、流速为1.0 ml/min的条件下,以乙腈-0.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对9个不同产地的柴胡样品进行梯度洗脱,分析其指纹图谱。采用国家药典委员会出版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2004年A版)软件,对9个不同批次的北柴胡药材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分析。[结果]各批北柴胡药材中均有11个特征峰,各峰分离度良好,各批次药材间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RSD均<1.0%,药材间相似度均>90%。[结论]该研究采用HPLC法,以柴胡皂苷a为内参比峰,建立了北柴胡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稳定、重现性好,可有效控制北柴胡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不同真菌诱导子对白术悬浮细胞生长和次生代谢的影响,于无菌状态下培养白术无菌苗,诱导愈伤组织,并构建悬浮细胞培养体系,记录悬浮细胞干质量,绘制生长曲线,添加不同内生真菌诱导子溶液后共培养,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悬浮细胞中白术内酯Ⅰ、白术内脂Ⅲ与苍术酮含量。结果表明,MS+6-BA(6-苄氨基嘌呤)1.0 mg/L+NAA(1-萘乙酸)0.5 mg/L是白术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MS+6-BA 0.5 mg/L+NAA 0.5 mg/L是悬浮细胞增殖的最适培养基;白术悬浮细胞生长呈现S形曲线生长特征,对数生长期培养体系pH值稳定在4.8~5.0;真菌诱导子显著影响悬浮细胞生长与次生代谢,其中AM478真菌诱导子和AM393真菌诱导子对悬浮细胞生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AM569真菌诱导子对白术内酯Ⅲ与苍术酮积累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综上,筛选得到的AM569菌诱导子可作为白术悬浮细胞生物转化的备选诱导子,以促进白术有效成分积累。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多酚类HPLC指纹图谱在产区识别中的应用,通过提取条件的优化对河南24份烟叶样品的多酚类物质进行HPLC指纹图谱构建,建立了反映河南烟叶特征的多酚类物质地理标识。选取河南、湖南、陕西和云南4个省份得24份样品对建立的地理标识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河南产区样品地理标识相似度较高,而其他产区样品与河南地理标识的相似度较低,从而将河南烟叶准确快速的鉴别出来;将4个产区样品进行聚类分析,河南产区烟叶与其他产区得到有效分离,分析结果与相似度计算软件中的基本一致,表明河南烤烟多酚类HPLC地理标识的建立对样品进行产区判别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对烟叶的客观评价和企业采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浙江白术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药材气味为指标,准确区分不同产地、不同炮制品种白术样品;研究浙江白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电子感官Alpha M.O.S传感器矩阵系统,对不同产地及不同炮制品种白术样品的复杂气味基质进行定性;常规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白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用核磁共振和X-射线衍射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不同产地及不同炮制品种的白术样品其气味间存在显著差异,相对比而言,炮制工艺对样品气味特征的影响远比产地差异的作用大。白术内酯I的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212121。晶胞参数:a=8.756(1),b=12.012(2),C=12.555(1)h,V=1320.5(2)A^3,Z=4。Dx=1.169g/cm^3。最终可靠因子R1=0、041,wR2=0.1219。独立衍射点为1391个,可观察点(IFl^2≥2σlFl^2)为1328个。结果表明白术内酯I由2个反式联接的椅式六元环和1个五元内酯环组成。晶态下不存在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联系,分子间以范德华力维系其在空间的稳定排列。结论:气味指纹分析技术对不同白术样品具有很高的灵敏度,能够有效的区分具有细小差异的样品;白术内酯I首次从浙江白术中分离得到,白术内酯I单晶首次从白术中制备得到。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北五味子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为北五味子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保证。[方法]采用RP-HPLC分析,利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对不同批次北五味子药材HPLC图谱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建立了北五味子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以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酚、五味子乙素为参照峰确立了北五味子药材指纹图谱中的35个共有峰。[结论]建立的指纹图谱重现性及稳定性均较好,可用于北五味子药材的质量管理规范。  相似文献   

15.
南方红豆杉人工林药材活性成分指纹图谱鉴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技术,建立HPLC指纹图谱的色谱条件,研究了重庆地区11批6年生栽培南方红豆杉枝叶色谱指纹图谱的共有特征规律。结果表明:SHIMADZU C18色谱柱(250mm×4.6μm,ID5μm),乙腈和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波长227nm,流速0.8mL/min为HPLC指纹图谱的最佳色谱条件;在此色谱条件下,栽培南方红豆杉色谱指纹图谱中共有17个共有色谱峰,其中峰9可作为参照峰;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的平均RSD均小于2.0%;非共有峰面积在4.1%~8.3%之间,符合色谱指纹图谱研究规定小于10%的检测要求;全图谱共有峰的相似度均≥93%。表明所建立指纹鉴别方法具有稳定性高、精度准、重现性好,选定的HPLC指纹图谱可以对栽培南方红豆杉药材组分的一致性作出可靠的判断。  相似文献   

16.
为鉴别不同来源的苦楝皮药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鉴别方法(RP-HPLC),以Ultimate 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为分析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梯度洗脱,流速0.6mL/min,280nm波长下测定不同来源苦楝皮指纹图谱,并作相似度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建立了楝茎皮药材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各批次楝茎皮药材指纹图谱相似度在0.940~0.990,有40个共有指纹峰被标定,而不同来源的苦楝皮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有明显差异,楝枝皮、根皮及川楝茎皮药材与楝茎皮指纹图谱相似度均低于0.288,共有峰的个数差异也较大。RP-HPLC方法具有简便,重复性好,特征性强的特点,可用于不同来源苦楝皮药材鉴别。  相似文献   

17.
参照《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建立了基于HPLC的贵州凤冈锌硒茶标准指纹图谱R,并与其他地区的同类样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标准指纹图谱能够反映出贵州凤冈锌硒绿茶HPLC图谱的共性,相似度分析能明显区分凤冈锌硒绿茶样品与参比样品(以相似度0.9进行划分);系统聚类的方法可以将贵州凤冈锌硒绿茶与参比样品区分,且能反映样品产地区别。散点图能够显示凤冈锌硒绿茶样品与参比样品的区别。结果可为凤冈锌硒绿茶的真伪鉴别、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比较不同产地铁皮石斛品质差异,建立HPLC指纹图谱,对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以29份来自云南、浙江、湖南、广西和广东不同栽培产地的铁皮石斛(25份鲜条、4份市售干条和枫斗)为试材,比较了其多糖和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并利用HPLC法建立了铁皮石斛指纹图谱。结果表明,样品间多糖含量和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差异显著,有1份样品的多糖含量和4份样品的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未达到中国药典的标准。HPLC指纹图谱分析发现29份样品共有13个共有峰,除1份云南样品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为0.676外,其余样品与对照图谱相似度均在0.751~0.934。依据共有峰峰面积聚类分析发现仅少数来源地相近的铁皮石斛样品能优先聚类,而多糖含量、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与相似度间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不同产地的人工栽培铁皮石斛及其市售干品品质差异较大,铁皮石斛HPLC指纹图谱含13个共有峰,利用该图谱可以对铁皮石斛进行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9.
采用HPLC法测定了白花丹10批样品.色谱条件:Krosma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甲醇-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0 nm,流速1 mL/min,柱温30℃.以主成分分析法除去离异样品后,建立了白花丹药材HPLC标准指纹图谱.建立白花丹的HPLC标准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白花丹药材质量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了综合评价不同产地栀子果实的质量,对6个产地的栀子果实的鲜重、长度、直径进行测定,对果实中的栀子苷、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含量进行测定,构建了栀子指纹图谱,采用相似度评价对栀子样品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产地为浙江温州的栀子的果实质量最大,直径最长,农艺性状显著区别于其他产地,且其主成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产地,6个产地栀子的定量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7。本研究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有效区分了不同产地的栀子药材,将6个产地的栀子分为4大类。通过上述分析,明确浙江温州所产的栀子综合性状最优,为综合评价不同产地栀子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