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鸡球虫病是阻碍养禽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寄生虫病。地克珠利作为一种低毒、广谱、高效的抗球虫药物得到了广泛使用,但长期使用导致鸡球虫耐药株广泛出现。为了探究鸡球虫对地克珠利产生耐药性的分子机制,本试验采用药物浓度递增的方法诱导耐药株,通过全基因组重测序分析柔嫩艾美耳球虫耐药株和敏感株之间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杂合度差异。结果显示,与敏感株相比,耐药株在蛋白激酶(EVM0000192)基因存在2个非同义突变,推测其与柔嫩艾美耳球虫的地克珠利耐药性的产生有关,本试验为后续利用更多耐药株的SNP来发掘地克珠利耐药基因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检测实验室长期保存的柔嫩艾美耳球虫马杜拉霉素抗药株和地克珠利抗药株的遗传稳定性,采用鸡体试验法,以抗球虫指数、最适抗球虫活性百分率、病变记分减少率和相对卵囊产量4项指标,评价2个抗药株对地克珠利、癸氧喹酯、马杜拉霉素等3种抗球虫药物的抗药性,并以柔嫩艾美耳球虫敏感株为对照。结果显示,柔嫩艾美耳球虫敏感株对3种抗球虫药物均无抗药性,4项指标全部阴性。柔嫩艾美耳球虫马杜拉霉素抗药株对马杜拉霉素为完全耐药,4项指标全部阳性;对地克珠利、癸氧喹酯则表现为无抗药性,4项指标全部阴性。柔嫩艾美耳球虫地克珠利抗药株对地克珠利表现为完全耐药,4项指标全部阳性;对马杜拉霉素表现为中度耐药,2项指标阳性;对癸氧喹酯则表现为无抗药性,4项指标全部阴性。结果表明,在实验室已繁殖保存10余年的柔嫩艾美耳球虫2个抗药虫株对其诱导药物具有明显抗药性,实验室保种繁殖方法可行,虫株遗传稳定性良好,为利用该虫株进行球虫抗药性机制等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不同地理株柔嫩艾美耳球虫对地克珠利敏感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了3个不同地理株的柔嫩艾美耳球虫(吉林株、山东株、黑龙江株)对地克珠利饮水剂的敏感性试验.分别给予试验组鸡1×105个孢子化柔嫩艾美耳球虫卵囊,感染后饮水给予地克珠利药物治疗.结果表明,3株球虫的敏感性不同,其敏感顺序为:山东株>黑龙江株>吉林株.由此可见,柔嫩艾美耳球虫不同地理株间存在对地克珠利的敏感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鸡球虫病是由艾美耳球虫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肠道寄生虫病,每年都会给世界各地的养禽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该病主要依靠抗球虫药物进行防治,但由于药物的长期及不合理使用导致鸡球虫几乎对所有使用过的抗球虫药均产生耐药性。为研究球虫耐药性产生的分子机制,本实验室前期对柔嫩艾美耳球虫地克珠利耐药株、马杜拉霉素耐药株以及敏感株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并获得了敏感株与耐药株的差异表达基因,发现柔嫩艾美耳球虫含HD域蛋白(EtHDCP)在耐药株中上调表达。本研究以柔嫩艾美耳球虫敏感株孢子化卵囊cDNA第一链为模板,成功克隆出EtHDCP基因,构建了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GEX-4T-EtHDCP,并成功诱导表达了重组蛋白rEtHDCP。利用qRT-PCR和Western blot对柔嫩艾美耳球虫敏感株不同发育阶段的转录和翻译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EtHDCP在第二代裂殖子的转录和翻译水平高于其他三个阶段(未孢子化卵囊、孢子化卵囊和子孢子)。同时利用Western blot分析了EtHDCP在柔嫩艾美耳球虫敏感株、地克珠利耐药株、马杜拉霉素耐药株中的翻译水平,结果显示,EtHDCP在耐药株中的蛋白翻译水平显著高于敏感株。间接免疫荧光定位结果显示,该蛋白主要定位在子孢子和裂殖子的表面以及裂殖子的胞质内。入侵抑制试验表明,抗rEtHDCP多克隆抗体可有效抑制子孢子对宿主细胞的入侵。这些结果说明该蛋白可能参与了虫体在宿主细胞内的生长发育、耐药性的产生以及子孢子入侵宿主细胞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柔嫩艾美耳球虫是一种重要的寄生于鸡盲肠细胞内的寄生原虫,可引起危害严重的鸡球虫病。目前,对鸡球虫病的预防和治疗主要依靠抗球虫药,而药物的广泛使用使球虫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为研究球虫耐药性产生的机制,本实验室前期对诱导的地克珠利耐药株、马杜拉霉素耐药株和亲本敏感株进行转录组测序,经分析发现TCP-1亚基α为耐药株和敏感株的差异表达基因且在耐药株上调表达。本文以柔嫩艾美耳球虫敏感株为模板,成功克隆出TCP-1亚基α基因,构建了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 ET-Et TCP-1α,并成功诱导表达了重组蛋白r Et TCP-1α,用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和BALB/C小鼠获得多克隆抗体。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柔嫩艾美耳球虫敏感株、地克珠利耐药株和马杜拉霉素耐药株TCP-1亚基α基因的m RNA转录和翻译水平,同时检测了该基因在球虫不同发育阶段的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结果显示,Et TCP-1α在2个耐药株的m RNA转录和蛋白翻译水平明显高于敏感株,而且该蛋白在第二代裂殖子的表达最高;间接免疫荧光实验显示该蛋白主要位于子孢子和第二代裂殖子表面,当虫体入侵DF-1细胞进行裂殖生殖后,该蛋白分布于整个虫体,且表达量明显升高。因此,推测Et TCP-1α在柔嫩艾美耳球虫细胞内的生长发育和耐药性的产生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获得柔嫩艾美耳球虫抗地克珠利虫株,试验采用连续递增药物浓度的方法对柔嫩艾美耳球虫沈阳分离株进行实验室诱导。结果表明:地克珠利从0.05 mg/kg的起始药物浓度开始经18次传代,获得了对浓度为1.4 mg/kg地克珠利的抗药性;经抗球虫指数(ACI)、病变记分减少率(RLS)、相对卵囊产量(ROP)、最适抗球虫活性百分率(POAA)检测,沈阳新民分离株对地克珠利失去了敏感性。说明短时间应用地克珠利,球虫也能够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7.
柔嫩艾美耳球虫对四种抗球虫药的交叉抗药性试验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为了测试柔嫩艾美耳球虫的4种抗药虫株(抗地克珠利、抗拉沙里菌素、抗盐霉素和抗克球粉虫株)对4种抗球虫药(地克珠利、拉沙里菌素、盐霉素和克球粉)的敏感性进行了本试验。结果表明:柔嫩艾美耳球虫地克珠利抗药虫株对拉沙里菌素、盐霉素和克球粉均表现敏感,拉沙里菌素抗药虫株、盐霉素抗药虫株和克球粉抗药虫株对地克珠利也表现为高度敏感,因此,柔嫩艾美耳球虫对地克珠利与拉沙里菌素、地克珠利与盐霉素、地克珠利与克球粉3组药物不存在交叉抗药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三株柔嫩艾美耳球虫对六种药物的耐药性,为防治球虫病制定临床用药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鸡体实验法检测巢湖、六安、肥东三株柔嫩艾美耳球虫对马杜拉霉素、盐霉素、莫能菌素、磺胺喹嗯啉钠、地克珠利、妥曲珠利的耐药性,以抗球虫指数(ACI)、病变记分减少率(RLS)、相对盲肠卵囊产量(ROP)和最适抗球虫活性百分率(POAA)四项指标综合判定。结果巢湖株对地克珠利,盐霉素与莫能菌素轻度耐药,对马杜拉霉素中度耐药,对托曲株利和磺胺喹嗯啉钠重度耐药,六安株对地克株利与托曲株利重度耐药,对磺胺喹嗯啉钠中度耐药,对盐霉素轻度耐药,对马杜霉素敏感,肥东株对磺胺喹嗯啉钠完全耐药,对莫能菌素重度耐药,对马杜霉素与盐霉素轻度耐药,对地克珠利与托曲珠利中度耐药。结论3个地区的柔嫩艾美耳球虫对供试药物已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9.
柔嫩艾美耳球虫对地克珠利和百球清的交叉耐药性检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采用地克珠利和百球清饮水剂对3株来源和特性不同的柔嫩艾美耳球虫株进行了交叉耐药性检验。结果表明,从未接触过百球清的敏感株和由敏感株诱导而成的地克珠利耐药株均表现出对百球清高度敏感;而曾使用过二种药物的野外分离虫株,则表现出对两种药物高度耐药。由此可见,两种药物并不存在必然的交叉耐药性。  相似文献   

10.
作者采集了5个不同地区发生球虫病鸡场的粪便,分离柔嫩艾美耳球虫不同地理株,为了检测它们对药物敏感性,选择常用的预防球虫病药物马杜拉霉素、莫能菌素、地克珠利,以ACI作为指标,进行了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北京-1、潍坊和上海株对饲料中添加5 mg/kg马杜拉霉素产生了部分耐药性,而北京-2和北京-3两个虫株对其则敏感;北京-1、北京-2和潍坊株对100 mg/kg莫能菌素部分耐药,上海株完全耐药,而北京-3株对其敏感;北京-1、北京-2、潍坊株和上海株对1.0 mg/L地克珠利产生了部分耐药性,而北京-3株对它敏感。  相似文献   

11.
安徽3株柔嫩艾美耳球虫对5种抗球虫药的耐药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兽医学报》2015,(10):1614-1621
采用鸡体试验法,以抗球虫指数、最适抗球虫活性百分率、病变记分减少率和相对卵囊产量4项指标综合判定,安徽庐江县、青阳县和肥西县3个地区鸡柔嫩艾美耳球虫对磺胺氯吡嗪钠、马杜拉霉素、氨丙啉、妥曲珠利、地克珠利的耐药性。结果显示,庐江株对氨丙啉和妥曲珠利敏感,对磺胺氯吡嗪钠和地克珠利完全耐药,对马杜拉霉素中度耐药;青阳株对地克珠利和妥曲珠利敏感,对磺胺氯吡嗪钠和马杜拉霉素完全耐药,对氨丙啉中度耐药;肥西株对磺胺氯吡嗪钠敏感,对妥曲珠利中度耐药,对地克珠利、马杜拉霉素和氨丙啉完全耐药。  相似文献   

12.
采用药物浓度逐渐递增的方法 ,以 0 .0 5× 10 - 6 地克珠利和 2 .0× 10 - 6 马杜拉霉素为起始诱导浓度 ,分别经过 18次和 2 0次传代 ,在实验室诱导了柔嫩艾美耳球虫 (Eimeria tenella)对地克珠利和马杜拉霉素的抗药性虫株。经抗药性检测 ,以最适抗球虫指数 (POAA)、病变记分减少率 (RL S)、相对卵囊产量 (ROP)和抗球虫指数 (ACI) 4项指标综合判定及综合抗药性指数 (GI) 2种方法共同判定 ,获得的地克珠利抗药株对 1.2× 10 - 6地克珠利具有完全抵抗力 ,而对马杜拉霉素完全敏感 ;马杜拉霉素抗药株对 7.0× 10 - 6 的马杜拉霉素具有完全抵抗力 ,而对地克珠利完全敏感。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验证鸡柔嫩艾美耳球虫早熟耐药株经本动物(鸡)连续传代后的毒力和遗传稳定性,为虫种种子传代提供依据,试验对鸡柔嫩艾美耳球虫早熟耐药株(Etpp)用11日龄敏感鸡连续放松传代10次,其潜隐期、排卵囊高峰、卵囊产量、致病性和免疫原性均保持了早熟耐药株(Etpp)的特征,说明所选育的虫株(Etpp)在遗传上具有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柔嫩艾美耳球虫耐药株与鸡3种球虫的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不同离子载体抗生素具有抗药性的柔嫩艾美耳球虫和药物敏感的柔嫩区美耳球虫、布氏匀美耳球虫和堆型艾耳球虫的孢子化卵囊,采用聚安凝胶垂直板电泳,进行了乳酸脱氢酶(LDH)、葡萄糖磷酸异构酶(GPI)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等同工酶华不同离子载体抗生素具有抗药性的柔嫩艾美耳球虫和药物同工酶酶谱可以反应出球虫种间差异;而柔嫩艾耳球虫抗性虫株的LDH酶谱是2条带,敏感虫株是3条带,抗性株比敏感株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耐药性柔嫩艾美耳球虫产生耐药性的机理,本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药物浓度递增的方法,以15 mg/kg为起始诱导浓度,对柔嫩艾美耳球虫盐霉素耐药性进行诱导.经过10次传代,获得了对60 mg/kg盐霉素耐药的柔嫩艾美耳球虫虫株.以抗球虫指数、最适抗球虫活性百分率、病变记分减少率和相对卵囊产量四项指标综合判定柔嫩...  相似文献   

16.
雏鸡分组后人工感染果洛地区柔嫩艾美耳球虫分离株2.4×105个/只,分别采用地克珠利、氨丙啉、尼卡巴嗪、磺胺氯吡嗪钠、复方磺胺对甲氧嘧啶等5种常用抗球虫药进行治疗观察,以POAA、RLS、ROP、ACI作为评定指标.结果表明,柔嫩艾美耳球虫果洛分离株对氨丙啉、地克珠利高度敏感,对尼卡巴嗪、磺胺氯吡嗪钠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耐...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河南省和湖北省鸡球虫对地克珠利的耐药现状,选取河南省11个地区和湖北省11个地区的地方分离株进行笼养试验,以最适抗球虫活性(POAA)、病变积分减少率(RLS)、相对卵囊产量(ROP)和抗球虫指数(ACI) 4项指标综合评价各虫株耐药性。结果显示,河南省34株分离虫株中,有1株对地克珠利轻度耐药,4株对地克珠利中度耐药,29株高度耐药;湖北省35株分离虫株中,有1株中度耐药,34株高度耐药。结果表明,河南省和湖北省鸡球虫对地克珠利均存在耐药现象。  相似文献   

18.
利用柔嫩艾美耳球虫马杜霉素敏感虫株裂殖子和抗药虫株裂殖子为材料,对马杜霉素敏感虫株和抗药虫株进行差异显示PCR,共回收34条电泳差异片段,反向Northern点杂交鉴定4个片段为真正差异片段,并对4个片段进行测序、B1ast同源性比较.来自于马杜霉素抗药虫株裂殖子的ACD3-2序列与柔嫩艾美耳球虫微线-5同源性99%,说明AcD3-2序列是该基因的部分序列,微线-5蛋白与虫体融解宿主细胞膜、入侵、运动和溢出有关,在第二代裂殖子时期,抗药性虫株该序列发生转录,而在敏感虫株中沉默;HCD1序列来自马杜霉素敏感虫株,与柔嫩艾美耳球虫表面抗原16和17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3%和86%,说明与这2个基因同源.AGD5片段来自抗药虫株,HAD8-2序列来自敏感虫株,通过比较这2条序列可能为新序列.  相似文献   

19.
柔嫩艾美球虫抗药株第二代裂殖子的双向电泳图谱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实验室诱导的柔嫩艾美球虫马杜拉霉素、地克珠利抗药株及其同母源敏感株第二代裂殖子的蛋白质进行双向电泳,构建了稳定的双向电泳图谱。经Imagemaster 2D Elite软件分析,敏感株和抗药株平均可分离900个点;以敏感株平均胶作为参考胶,抗药株平均胶与之比较,得到差异蛋白质斑点,其中地克珠利抗药株和马杜拉霉素抗药株各有4个表达差异点。这些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可能参与了球虫抗药性产生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复方地克珠利可溶性粉剂抗鸡球虫病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以0.5、1.0和1.5mg/L复方地克珠利可溶性粉(以地克珠利有效成分计)饮水,预防鸡柔嫩艾美耳球虫人工感染。并用地克珠利可溶性粉(1.0mg/L)饮水、地克珠利(1.0mg/kg)混饲和硫酸新霉素(50.0mg/L,以效价计)饮水为对照。结果发现,复方地克珠利可溶性粉3种浓度饮水均能有效预防鸡柔嫩艾美耳球虫人工感染,抗球虫指数均在176.46以上,优于地克珠利混饲给药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