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实行以来,发挥了托举粮食市场,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的政策优势,但也影响了粮食市场价格机制作用的发挥,必须坚持粮食价格市场化机制改革方向,逐步建立粮食目标价格制度。 相似文献
5.
基于农户供给行为理论和价格预期理论,建立了主产区早籼稻、混合麦2个主要粮食品种的粮农供给反应模型,以检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对主产区的粮食生产和供给是否能够发挥价格导向作用。实证研究表明,政府每年公布的最低收购价格对粮食主产区农户的粮食供给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近年国家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水平,对有效保护粮农利益、调动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保证重点粮食品种的市场供给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7.
粮食最低收购价作为一种引导性和保护性价格,通过近年来的运行实施,不但使农民得到了实惠.国家调控粮食市场的粮源也得到补充,而且促进了粮食价格出现恢复性增长。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再次提高最低收购价格水平,不但有利于正在陆续展开的秋冬种和稳定来年粮食生产,也预定了后期国内粮价将继续保持高位趋升走势.20lO年整体价格区间也将继续提升。 相似文献
8.
李昌平 《山西农业:致富科技版》2011,(9):39-39
我每年都参加一次全国性县乡干部论坛,每年都会抽出部分时间到全国各地基层走动,每年也会有全国各地的很多县乡干部来北京找我喝茶聊天。我所接触的基层干部,几乎没有说现在的粮食补贴政策好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最低收购价政策是我国促进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通过最低收购价政策对稻谷“三
量齐增”现象的影响实证研究,为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参考。【方法】以 2002—2016 年数据为样本,
采用联立方程组的方法研究最低收购价政策对稻谷产量、进口量和库存量方面的影响。【结果】最低收购价格
通过影响我国稻谷播种面积促使我国稻谷产量增加,产量年均增长约 6%;最低收购价格政策显著促进了我国
国内稻米价格的提高,年均提高约 36.3%,进而显著地促进我国稻谷进口量增加;最低收购价格政策通过影响
供需状况促使我国稻谷库存量增加。【结论】我国正处于调整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关键期,建议灵活调整最
低收购价格,把握好农业支持政策的平衡,在提高国际竞争力上下更大功夫。 相似文献
10.
11.
今年国家还将继续对重点地区、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并将适当提高最低收购价水平。国家粮食局有关负责人说,前两年的最低收购价政策确实为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有效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使种粮农民得到了实惠。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在促进农民增收和保障粮食增产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其所累积的粮食供需结构失衡等负面影响已日益凸显。文章在回顾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历史演变阶段的基础上,从对粮食供给结构和质量的影响等七个方面,分析了最低收购价对粮食供给带来的不利影响;然后,从农民缺乏种植决策依据等七个方面,分析了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面临的问题;因此,提出转变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目标导向、建立合理的补贴机制、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以保本或微利为基础,发挥最低收购价的导向作用、调整储备结构,激发市场活力、建立"期货+保险"的联动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山西农业:致富科技版》2010,(9):26-26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农业部等部门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按照国家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和临时存储政策的有关规定,指导和督促有关企业严格执行粮油收购质价政策,既不能压级压价损害农民利益,也不能抬级抬价扰乱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我国6个小麦主产区省份小麦种植面积的影响机理,为保障其种植面积及维护粮食安全提供政策参考.[方法]以小麦种植面积作为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标准,采用固定效应系数模型定量分析小麦最低收购价、家庭负担系数、城乡收入差距、农业机械总动力和外出务工人员比例对小麦种植面积的影响.[结果]影响小麦种植面积的因素各省份存在差异,四川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小麦最低收购价,其次是城乡收入差距;湖北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城乡收入差距;农业机械总动力对安徽、山东和江苏3省的影响程度最大;外出务工人员比例对安徽、山东、河南和四川4省份的小麦种植面积呈正向影响,且对河南省的影响程度最高,但对湖北和江苏的小麦种植面积呈负向影响.[建议]制定差异化的地方配套政策,提高政策针对性与适用性;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足粮食生产制度短板;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粮食机械化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两个“大局”下,国内粮食支持保护政策面临新的要求和挑战。自2015年国家开启新一轮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以来,政策连续调整对我国稻谷生产及粮食安全带来的影响值得关注。本文聚焦新发展阶段最低收购价政策调整的背景,基于2004—2019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广义合成控制法,分析新一轮政策调整对稻谷播种面积、单产及产量影响的作用机理与政策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新一轮政策调整对稻谷播种面积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政策作用效果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对稻谷产量波动产生一定的风险。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最低收购价格不再连续上调的压力下,稻谷播种面积出现明显调减,产量增加主要依赖于单产提升。因此,需关注本轮政策调整的影响及风险,在保持国内最低收购价政策基本框架稳定的前提下,坚持循序渐进主原则和市场调节主方向,进一步推动政策改革深化,同时完善配套支持政策,加强生物育种和科技创新,牢牢守住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 相似文献
20.
使用2018年湘、赣、苏三省水稻主产区农户调查数据,研究农户最低收购价预期对种植结构调整的作用机制及农业生产性投资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显示,农户预期最低收购价下降对种植结构变化、调模式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且预期降幅超线对调模式行为的影响更显著,表明最低收购价政策变化传递出较明显的种植结构调整效应。农户预期最低收购价下降、预期降幅超线和专用型设备投资对调面积行为的影响显著为负,且专用型设备投资与预期降幅超线交互项对调面积行为的负向作用更显著。这种负向调节效应源于农户专用型设备投资收益回报机制对水稻种植规模的“锚定”效应,使得专用型设备投资对农户面积减少行为有较大的延迟作用。未来种植结构调整应引导低端农产品向优质、品牌化转型,稳定农户生产性投资收益回报率预期,探索分类引导不同规模农户种植结构调整的政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