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组培微环境自动控制系统,研究了光合环境中光合光量子通量密度(PPFD)、CO2浓度及培养基中蔗糖和无机盐含量对驱蚊香草无菌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PPFD为100μmol·m^-2·s^-1、CO2为1400μmol·mol^-1时,无菌苗的单株鲜重、单株干重、株高增幅、根系活力及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而在对照条件下即PPFD为40μmol·m^-2·s^-1、CO2为400μmol·mol^-1时,这些生理指标降低,二者差异显著。不同培养基组分对无菌苗生根影响显著,其中含20g·L^-1蔗糖的培养基优于无糖培养基,1/2MS培养基优于MS培养基。结论:PPFD为100μmol·m^-2·s^-1、CO2为1400μmol·mol^-1,含20g·L^-1蔗糖的1/2MS培养基有利于驱蚊香草无菌苗生根培养。  相似文献   

2.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分析系统,测定了阴天和晴天不同天气条件下复叶槭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并结合环境因子的日变化对其光合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测定了同一枝梢上不同叶位叶片的光合速率日变化,比较了不同叶位叶片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的特点。结果表明:晴天条件下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为双峰曲线,阴天条件下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曲线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一天中出现多个峰值。对叶片的光合速率影响最大的环境因子是光照强度。叶片所处的不同生理状态和生长状态对叶片的光合速率有巨大的影响。在相同的环境因子下,处于幼叶期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以CO2计)最大值仅为2.9μmol·m^-2·s^-1,而处于展叶期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最大值可达到10.3μmol·m^-1·s^-1。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受到它所处的树冠中的位置的影响。中部叶片一天中的最大值分别可达到13.3、11.3μmol·m^-1·s^-1,西北部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较弱,其中西部和北部叶片一天中的最大值分别可达到5.6、9.3μmol·m^-1·S^-1。  相似文献   

3.
基于东方杉组培苗工厂化生产过程,对丛芽继代、增殖材料的选择及培养过程中几个重要的技术环节,以及组培苗生根培养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组培苗的长势受丛芽继代次数的影响,连续继代3~5次后需及时更新增殖材料;应选择生长旺盛的单株苗作为母本进行扩繁;在东方杉茎芽诱导培养过程中,培养架架层光合有效光量子束密度应控制在30-50μmol·m^-2·s^-1,丛芽继代过程应保持在60μmol·m^-2·s^-1以上、单株壮苗培养阶段控制在60-80μmol·m^-2·s^-1;改善培养容器的透气性有利于组培苗的生长;在东方杉组织培养中,活性炭是必须的添加物,同时添加2g·L^-1的L-谷氨酰胺能有效促进组培苗的生长;无根组培苗进行室外扦插生根,粗沙是理想的扦插生根介质,生根率可达88.3%。  相似文献   

4.
桃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桃9个品种叶片光合特性的研究表明,在晴天自然条件下,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典型的双峰曲线,第一次高峰出现在上午10时,光合“午休”现象比较明显,第二次高峰出现在下午16时。日平均净光合速率多在5-9CO2·mol·m^-2·s^-1之间,肉蟠桃的最高,艳光的最低,除天津水蜜与深州离核水蜜之间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品种之闻均有极显著差异。另外,环境因子对光合速率有很大的影响,以光合有效辐射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最大,因此可以通过育种和改善外界条件来提高果树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5.
以卡特兰和蝴蝶兰为材料,研究其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全光照、36%光照和18%光照)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结果表明,在各种光照条件下,卡特兰和蝴蝶兰净光合速率变化呈V型。从10点开始,光强大于200μmol·m^-2·s^-1,全光照和36%光照下卡特兰和蝴蝶兰净光合速率开始下降为负值,到下午6点全光照处理仍为负值,36%光照下恢复为正值。18%光照处理在午间其光合速率下降幅度低于36%光照及全光照,恢复速度快于前两者。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表明,在全光照条件下,卡特兰和蝴蝶兰叶片Fv/Fm、ΦPSⅡ、qP随光强增加而降低,到下午6点时未能恢复至上午8点时的值,光合器官受到伤害。在36%光照处理下,Fv/Fm、ΦPSⅡ、qP随光强增加而降低,至下午6点时基本恢复至上午8点时的值。18%光照处理,各值均较为稳定。在36%光照及18%光照处理下,ETR随光强增加而增加,全光照处理下则相反。这说明,卡特兰和蝴蝶兰在500μmol·m^-2·s^-1上时,受到严重的光抑制,能忍受310μmol·m^-2·s^-1光照强度,在160μmol·m^-2·s^-1照强度下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6.
叶面肥对苗期油菜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叶面肥对苗期油菜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处理1(清水对照)比较,处理4(营养物质+复硝酚钠(4mg·L。)和DA-6(4mg·L^-1)+表面活性剂(S-240,1μL·L^-1))的苗期油菜植株具有最大的生物量(每株0.38g)、叶片长宽增加值(0.69cm×0.60cm)和株高净增量(3.40cm),其他依次为处理2(营养物质+表面活性剂(S-240,1μL·L^-1)、处理3(营养物质+复硝酚钠(4mg·L^-1)和DA-6(4mg·L^-1))、处理5(营养物质+复硝酚钠(10mg·L^-1)和DA-6(4mg·L^-1)+表面活性剂(S一240,1μL·L^-1)。与对照相比,各叶面肥处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及光合速率均有升高趋势,处理4增幅最大,分别增加27.8%和23.0%。各叶面肥处理油菜N、K累积量也以处理4最高,分别比对照增加31.1%、31.3%。苗期油菜喷施合适的叶面肥,能够促进其营养生长,增加其生物量。叶面肥中复硝酚钠和DA-6浓度过高反而会抑制苗期油菜生长。本试验条件下处理4是油菜苗期比较好的叶面肥配方。  相似文献   

7.
为了揭示杜仲Eucommia ulmoides不同无性系光合特性变异规律,以杜仲2个观赏型无性系的苗期叶片为材料,分别采用Li-6400和PAM2500测定其传统光响应曲线、快速光曲线及不同温度条件下的传统光响应曲线,通过直角双曲线模型计算其光合作用参数。结果表明:‘红叶’杜仲Eucommia elmoides‘Hongye’的光补偿点为23.960μmol.m^-1·s^-1,光饱和点为495.940μmol·m^-2·s^-1,最大净光合速率为16.907μmol·m^-2·s^-1,暗呼吸速率为1.666μmol.m^-2·S^-1,初始斜率为0.078;‘小叶’杜仲Eucommia elmoides‘Xiaoye’的光补偿点为26.487μmol·m^-2·s^-1,光饱和点为521.920μmol·m^-2·s^-1,最大净光合速率为18.502μmol·m^-2·s^-1,暗呼吸速率为1.674μmol·m^-2.s^-1,初始斜率为0.070;‘红叶’杜仲温度和各光合参数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为0.479~0.959。杜仲2个无性系的光合作用参数表明,‘红叶’杜仲更适宜在中强光环境中生长,‘小叶’杜仲则在强光环境下生长状况优于‘红叶’杜仲。研究揭示的2个杜仲无性系的光合作用参数及变异规律为杜仲后期生理生化特性及生态适应性研究提供了依据。图4表2参13  相似文献   

8.
半夏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测定半夏叶片的有关光合参数。结果表明,10月份半夏光合日变化曲线呈不明显双峰型,叶片的光饱和点为1200μmol.m^-2.s^-1左右,光补偿点为12.80μmol.m^-2.s^-1,表观光量子效率为0.030;其CO2饱和点应不低于1600μmol.mol^-1,CO2补偿点为67.80μmol.mol^-1,羧化效率为0.048。10月份,半夏叶片“午休”现象较缓和,半夏的光饱和点较高,光补偿点很低,表明半夏为阳性耐荫植物,能够适应适度的遮荫。  相似文献   

9.
Cu胁迫对柑桔叶片膜透性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脐橙52(C.sinensis(L.)Osbeck.cv.Navelorange No.52)为试材,采用水培的方法,研究了Cu胁迫对柑桔叶片膜透性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20、40μmol·L^-1Cu处理下,K^+渗漏值分别比对照增加15.8%、30.85%、60.3%;Cu^2+渗漏值分别比对照增加117%、222.6%、298.1%;大分子渗漏值分别比对照增加了8.6%、13.47%、27.8%。当Cu的处理浓度为5μmol·L^-1时,MDA含量显著提高,且随着Cu浓度的提高而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活性随着Cu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后降,而POD则一直上升,SOD和CAT活性在0.1μmol·L^-1Cu处理时达最大,而PPO活性则在5μmol·L^-1Cu处理时达最大。0.1、5μmol·L^-1Cu处理下,柑桔叶片的蛋白质与对照相比没有明显的变化,20、40μmol·L^-1Cu处理时,柑桔体内一些原来正常的蛋白质合成受阻,同时诱导一些新蛋白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非洲菊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 Bolus)大红花品种花托为外植体,选用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激素6-BA、NAA和IBA,研究了不同激素浓度组合对外植体愈伤诱导及不定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导愈伤时。MS+6.BA 10mg·L^-1+NAA0.5mg·L^-1+蔗糖30g·L^-1 +琼脂5.5g·L^-1的效果最佳,培养30d后转接到MS+6-BA2.0mg·L^-1+NAA1mg·L^-1+AD(硫酸腺嘌呤)5mg·L^-1+蔗糖 30g·L^-1+琼脂5.5g·L^-1的培养基上诱导芽的分化。增殖培养以MS+6-BA2.0mg/L+NAA0.5mg·L^-1+蔗糖30g·L^-1+琼脂5.5g·L^-1为佳。生根培养是以1/2MS+IBA0.2mg·L^-1+蔗糖30g·L^-1+琼脂5.5g·L^-1的培养基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