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移殖管氏肿腿蜂防治青杨天牛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权  卿厚明 《吉林农业》2011,(5):103+105-103,105
移殖管氏肿腿蜂对杨树天牛进行防治,探讨研究了管氏肿腿蜂在当地的寄生、越冬情况和种群的形成繁殖及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管氏肿腿蜂在当地寄生、安全越冬,并初步形成了一定种群,杨树青杨天牛危害将得到有效控制,取得了理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通过两种不同方法繁殖肿腿蜂的方法比较,认为利用吉丁虫繁殖管氏肿腿蜂比青杨天牛繁殖管氏肿腿蜂效果要好,同时利用饵木招集管氏肿腿蜂在饲养过程简单,经济效益相当明显,因而此项技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4.
青杨天牛为吉林省杨树人工林主要枝干害虫,2~30年杨树均受为害。本文从生物学特性、人工防治及防治效益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 guani Xiao et Wu)的应用研究进展,重点概述了防治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es Hope)的研究现状,并讨论了在管氏肿腿蜂—松墨天牛寄生体系中有待开展的理论研究内容、管氏肿腿蜂毒液使寄主"保鲜"的生理机制、毒液对寄主组织器官和血淋巴的影响、毒液的组成分析以及毒液中作用于寄主的有效成分等,为该寄生体系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为害虫生物防治研究指出新的途径,以期为提高管氏肿腿蜂的防治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青杨天牛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青杨天牛在湟中县地区的活动规律,在防治方法上重点抓好苗期的防治,培育良种壮苗,尽量营造混交林,加强幼林的管理,并区分危害类型,制定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管氏肿腿蜂的人工繁殖及其在天牛防治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管氏肿腿蜂对天牛进行生物防治,是减轻天牛对造林绿化和林业生态为害的重要措施。阐述了管氏肿腿蜂人工繁育中寄主和种蜂的选择,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以及保存和复壮技术;对防治天牛时需要注意的放蜂时间、天气状况、放蜂方法和放蜂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今后管氏肿腿蜂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青杨天牛防治技术措施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青杨天牛对森林的严重影响,经过一系列调查与研究提出防治青杨天牛的有效措施。目前为适应绿色环保的趋势,生物技术防治、物理防治被广泛提倡用于控制青杨天牛的危害,但是化学防治仍扮演着最主要的角色,同时,平茬复壮、伐根嫁接等营林技术也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9.
青阳天牛属于昆虫纲、鞘翅目、天牛科。又名青杨楔天牛、杨枝天牛。青杨天牛是危害杨树的一种危险性害虫。该虫先以幼虫在皮下蛀食,后钻入木质部危害,蛀道可达树木髓心部,主要危害杨树、椴树等树种。由于该虫属蛀干害虫,它隐蔽性强,在防治上极为困难,所以一但杨树发生青杨天牛危害,若治理不及时,可快速造成大面积蔓延,将对杨树林木造成毁灭性危害。  相似文献   

10.
青杨天牛又名青杨楔天牛、杨枝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是东北林区主要林木害虫之一。主要危害青杨、小叶杨、毛白杨、银白杨等,幼虫蛀食幼树主干髓部为害,被害处形成纺锤状瘤,阻碍养分正常运输,以致树梢干枯或遭风折,或树干畸形,呈秃头状,影响成材,严重时可使整株死亡。本文简述了青杨天牛的生活习性及危害特点,同时对青杨天牛的防治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Wolbachia是一类在节肢动物中广泛感染的胞内共生菌,为了解Wolbachia在管氏肿腿蜂体内的感染情况,采用Wolbachia的通用引物、A大组特异性引物和B大组特异性引物对管氏肿腿蜂体内Wolbachia的wsp基因进行PCR扩增及序列测定,所获得的基因片段分别命名为wSgu、wSguA和wSguB,长度分别为620、572bp和463bp。基因序列分析表明wSgu与wSguB序列间碱基差异较大,同源性仅为60%。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寄生蜂感染了A大组的Wolbachia,但对于该寄生蜂是否也感染了B大组的Wolbachia尚待确定。  相似文献   

12.
应用管氏肿腿蜂林间防治松墨天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氏肿腿蜂是有效防治松墨天牛幼虫的重要寄生性天敌.根据前人经验,本试验于2004-2007年在福建厦门进行林间放蜂防治和示范推广试验.结果表明:林间放蜂方法以每株放蜂法和隔株放蜂法为优,校正寄生率分别达31.27%和30.99%,明显高于中心放蜂法的11.36%;最佳放蜂时间为6-7月份,此时林间温度为27℃左右,适于管氏肿腿蜂活动,也是天牛幼龄期,易于被寄生;放蜂密度以蜂虫比为3∶1为宜.林间示范推广试验效果表明,应用管氏肿腿蜂防治松墨天牛幼虫切实可行,寄生效果均稳定在20%以上.  相似文献   

13.
硫氧还蛋白参与体内必要的抗氧化作用和氧化还原调控过程,在昆虫体内能维持稳定的氧化还原状态,为初步了解硫氧还蛋白在黄粉甲体内的作用以及管氏肿腿蜂寄生对该蛋白基因转录的影响,采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黄粉甲硫氧还蛋白基因,并进行多序列比对及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cDNA序列长531bp,开放阅读框318bp,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编码106个氨基酸,3′端非编码区序列为95bp,5′端非编码区序列为119bp;预测理论分子量为1197kDa,等电点为422,含有一个保守的氧化还原活性位点 CGPC。黄粉甲硫氧还蛋白基因编码的蛋白序列与其他昆虫的硫氧还蛋白相似性高于60%;硫氧还蛋白基因在黄粉甲各发育阶段中,在蛹期的表达水平最高,在成虫期表达水平最低,在蛹期时的脂肪体中高度表达。被管氏肿腿蜂寄生后,黄粉甲硫氧还蛋白基因转录水平明显受到上调诱导。  相似文献   

14.
温度与接蜂密度对管氏肿腿蜂寄生的联合干扰反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室内测定了不同温度与不同接蜂密度条件下对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 guani寄生的联合干扰反应。结果表明,肿腿蜂在温度15℃,接蜂量为1,2,3,4,5头时,其产卵量分别为1.50±0.71,2.00±0.47,1.50±0.53,1.30±0.48,1.20±0.42,差异显著(F=3.44,P=0.02)。在温度24℃,接蜂量为1,2,3,4,5头时,管氏肿腿蜂产卵量分别为32.80±1.61,36.40±1.43,34.60±2.01,27.50±1.96,16.40±1.51。其中温度在27℃条件下,接肿腿蜂1头时,管氏肿腿蜂产卵量为最高。不同温度下,管氏肿腿蜂对自身密度的干扰反应随着单位空间内密度的增加,其干扰作用增强,表现为随着寄生蜂密度增大,寄生率下降。肿腿蜂对黄粉甲蛹的寄生率在27℃下最高,达93.33±3.55%。在温度24、27、30℃时,均以光周期为10L:14D的寄生成功率最高。在温度18和21℃时寄生成功率均以16L:8D条件下为最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甘薯叶甲在马蹄金草坪中的发生情况和防治方法,为有效开展甘薯叶甲的综合防治、保护马蹄金草坪提供依据。[方法]以南通地区马蹄金草坪中的甘薯叶甲为研究对象,连续多年进行田间系统调查,同时进行室内饲养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甘薯叶甲指名亚种嗜食打碗花等,但在南通城区和城郊好发于马蹄金草坪。1年发生1代,10月中旬后以老熟幼虫在草坪根区越冬。翌年5月中下旬为化蛹盛期。蛹可分3级,蛹历期9~11 d。成虫聚集为害马蹄金叶成"被害塘",6月产卵于禾本科杂草的老茎或枯茎中。卵历期9~13 d。幼虫取食马蹄金根部致其生长不良。冬春气候温暖且成虫羽化前后气候暖湿、马蹄金叶绿柄高且生长稠密、草坪中禾本科杂草多有利于该虫发生。挖查各级蛹的比例可推测成虫的发生期。防治措施有清除禾本科杂草、防止带虫移栽、用打碗花等制毒铒诱杀成虫或用毒水淋土毒杀低龄幼虫等。[结论]研究摸清了南通地区马蹄金草坪中甘薯叶甲的危害情况、年生活史、影响因素、发生期预测和综合防治方法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黄硬皮马勃提取物对粘虫的生物活性。[方法]以1∶1的甲醇?氯仿对黄硬皮马勃实体进行3次冷浸,对其提取液进行合并和减压浓缩,获取总浸膏及总浸膏的石油醚、氯仿和正丁醇萃取物;以粘虫为试材,进行生物活性测定。[结果]在相同浓度下,黄硬皮马勃总浸膏对粘虫3龄幼虫的拒食活性强于总浸膏的石油醚、氯仿及正丁醇萃取物;石油醚萃取物在3种溶剂萃取物中表现出最强的拒食活性,在25 mg/ml的浓度下,石油醚萃取物对粘虫的拒食率达80%;当浓度在10 mg/ml以上时,石油醚萃取物对粘虫3龄幼虫的24 h校正死亡率均在70%以上,48 h校正死亡率则均超过80%,7 d校正死亡率均为100%;石油醚提取物对粘虫触杀作用较弱。[结论]黄硬皮马勃总浸膏石油醚萃取物对粘虫有较强的拒食和胃毒活性,石油醚能有效的溶解黄硬皮马勃总浸膏中的生物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7.
应用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WS),对油菜种子进行包衣处理,两年两地对春油菜苗期跳甲的防治效果,560g/100kg种子时为63.62%-67.47%,840g/100kg种子时为77.55%-78.52%,比长期应用的5%甲拌磷颗粒剂高出20-30个百分点,对幼苗无不良影响,对油菜茎象甲有一定的兼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阿维菌素对地黄跳甲的田间防治效果和对天敌的影响,以及在地黄中的残留动态。结果表明,1.8%阿维菌素乳油5 000倍液药后10 d对地黄跳甲防效好,与对照药剂4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 000倍液的防效相当,而且对天敌影响小。药后15 d在地黄叶片和根茎中的残留量分别为0.013 4 mg/kg和0.016 4 mg/kg,降解率分别为95.69%和92.42%,满足在食品中最高残留限量国家标准的要求。可作为控制地黄跳甲危害的有效药剂,建议与辛硫磷混配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