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缓控释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缓控释肥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与对照不施肥处理相比,增产率为37.95%、增收4 434元/hm2;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相比,增产率为3.88%、增收478元/hm2;而且减少了追肥次数,减轻了劳动强度,可节省追肥用工成本150元/hm2。缓控释肥处理肥料的农学效率分别比配方施肥处理及习惯施肥处理提高2.75kg/kg、3.35kg/kg。  相似文献   

2.
设置缓控释氮占总氮20%、40%、60%的3个不同配比缓控释氮肥处理,用氮量为216 kg·hm -2,和常规施肥处理,用氮量为270 kg·hm -2,同时设置不施氮肥对照,研究缓控释肥与速效氮肥配比不同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肥用量减20%的条件下,缓控释肥一次施用相较于常规施肥仍可维持水稻产量;与常规施肥相比,施用缓控释肥可以增加水稻有效穗;缓控释肥60%处理的氮肥表观利用率最高,而缓控释肥20%、缓控释肥40%处理与对照没有显著变化。缓控释肥在水稻生产上有省工节本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明水稻水气平衡栽培法肥料运筹配套技术,于2013年开展水稻水气平衡栽培法不同施氮水平试验,结果表明:施纯N210 kg/hm2,氮、磷、钾比例为1:0.5:1,氮肥基蘖肥:穗肥为6:4,基蘖肥中基肥:分蘖肥为4:6;穗肥,按促花氮肥:保花氮肥=6:4;磷肥作基肥一次性施用;钾肥按50%作基肥,50%作促花肥,获得产量最高,达8 400.0 kg/hm2。  相似文献   

4.
水稻配方肥在兴宁市的示范效果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科"牌水稻配方肥在兴宁市的示范应用试验结果表明,2007年晚造水稻专用肥处理平均产量为10 344kg/hm2.比当地习惯施肥处理增产475.5 kg/hm2、增收855.9元/hm2,2008年早造水稻控释肥处理平均产量为8 970 kg/hm2,比当地习惯施处理增产888 kg/hm2、增收1 950元/hm2;指出有针对性地向集约化经营的水稻种植大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将是把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推向新高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养分管理对寒地水稻抽穗后氮素吸收、运转以及光合产物运转和分配的影响,阐明水稻高产高效的机理,研究寒地水稻生产中养分的最佳管理模式。结果表明:采用高产高效施肥模式,水稻抽穗期和成熟期的干物重最高,抽穗期的叶面积指数最高,群体结构合理,光合利用率较高,其产量、效益也达到最高。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可推广采用该模式,即在中等肥力水平的基础上,施纯N 110 kg/hm2作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粒肥,施用比例为45∶20∶15∶20∶10,施P2O545kg/hm2、K2O90kg/hm2,采用钵育苗(28穴/m2),插秧密度30cm×12cm。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宁粳1号的氮肥运筹方案,结果表明:施纯N 300kg/hm2,其中基肥90.00kg/hm2、分蘖肥30.00kg/hm2、促花肥108.00kg/hm2、保花肥72.00kg/hm2,宁粳1号的有效苗、干物质量、产量最高,适合在海安县推广。  相似文献   

7.
控释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索控释肥对水稻产量、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肥料作为高新科技产品,能使水稻生产在省工省时的同时获得高产,在中等肥力水平田块种植水稻,以施用(纯N、P2O5、K2O含量50%)控释肥525 kg/hm2的产量最高,经济效益较佳。  相似文献   

8.
通过大田对比试验和大面积示范推广,初步研究了一次性基施水稻控释肥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一次性基施控释肥能物化施肥技术,减少施肥次数,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病虫害发生,明显改善水稻的经济性状,增产幅度达12.53%,生产上值得推广使用。目标产量为6.5~7.5t/hm2的稻田,施用新农科水稻控释肥以700~750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9.
试验以高产水稻品种宁粳8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对比示范试验,研究了控释配方肥与当地常规施肥对水稻产量、生物学性状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应用控释配方肥平均增产645kg/hm2,增产率为6.8%,节约成本979.5元/hm2.控释配方肥一次性施肥较常规分次施肥具有省时省工、增产、增收、节本的综合效果,加强控释配方肥技术研发集成与推广应用是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减肥增效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绿肥茬底施商品有机肥条件下水稻氮肥用量与运筹技术。结果表明:与常规田相比,绿肥茬底施商品有机肥能明显提高水稻当季氮肥吸收率,通过数学模拟效应方程得到水稻适宜的氮肥(N)用量为135~150kg/hm2,运筹方式为分蘖肥40%、促花肥60%,或分蘖肥30%、促花肥40%、保花肥30%。  相似文献   

11.
试验在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曾集镇比较了宜施壮控释肥不同的控释时间及施肥方式对水稻(Oryza sative L.)植株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生长施用控释肥具有缓慢释放养分的作用,能与水稻的生长期保持一致,并能满足水稻高产稳产需求;控释肥处理区的株高、穗长、千粒重和水稻专用肥区、常规施肥区均无太大差别,但可以明显提高水稻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水稻控释肥CRU1产量最高,比不施氮肥对照增产3 135.0 kg/hm~2,增产率为43.5%;比常规施肥对照增产1 800 kg/hm2,增产率为21.1%。  相似文献   

12.
缓控释掺混肥在玉米生产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进行玉米施缓控释掺混肥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缓控释掺混肥玉米产量达到8 931.0 kg/hm2,较常规施肥(8 094.0 kg/hm2)增产837.0 kg/hm2,增加经济效益979.2元/hm2,缓控释掺混肥宜在玉米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控释肥在早稻简化施肥方面的有效性,实现化肥施用减量、施肥次数减少而农作物不减产,农户生产节本增效,对控释肥简化施肥技术在早稻上的应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控释肥不同基肥施用量对水稻分蘖产生不同结果,而其肥效期较长又使得水稻生长后期肥效供应有保障,从而对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有促进作用.茂施控释肥底肥一次性施用600 kg/hm2,能实现单位面积增产4.9%,增收约1235.88元/hm2,且单位重量稻谷施肥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   

14.
对全膜双垄沟播和半膜平铺穴播条件下6种不同控释肥肥料组合控释肥试验,结果表明,控释肥基施651 kg/hm2、拔节期追施349 kg/hm2组合方式增产效果最好,在全膜双垄沟播条件下玉米产量达到8 088 kg/hm2,在半膜平铺穴播条件下产量达到7 675 kg/hm2,分别较对照增产26.10%和38.61%。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水稻不同生育期喷施尿素硝铵溶液对水稻产量和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特在东海县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中熟中粳品种连粳7号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用尿素硝铵溶液喷施替代相应分蘖肥、促花肥和保花肥施氮,较配方施肥(CK)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效果,对水稻有效穗数、穗总粒数、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主要经济性状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建议与本试验条件基本一致时,中熟中粳稻基肥减少总氮量10%(即基肥施纯N 81.0 kg/hm2~),在施用分蘖肥(施N 27 kg/hm~2)、促花肥(施纯N 94.5 kg/hm~2)和保花肥(施纯N 40.5 kg/hm~2)的同时,分别用尿素硝铵溶液3 L/hm~2对水450 kg/hm~2喷施,可获得9 000 kg/hm~2以上的产量,实现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与高产优质水稻镇稻11相适宜的施肥量及运筹方式,本试验设计了4个施氮量及运筹方式处理。结果表明:在施氮量为270 kg/hm2,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1∶0.63∶0.88∶0.94时,产量最高,达9 980.85 kg/hm2,表明该处理是水稻夺取高产的最佳模式,它符合高产水稻的生育规律、物质积累、营养吸收、群体质量及其相互关系,是比较完善的水稻养分资源综合管理体系,值得大面积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不同施肥运筹对机插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配方肥及施肥运筹对机插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从投入、产出和效率三者关系分析当前金坛市水稻施肥现状,明确提升水稻产出和效率的关键在于科学投入,低投入、高产出及高效率是水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较农户习惯施肥增产285.0 kg/hm2,增收1 871.0元/hm2,减施化肥(纯量)218.4 kg/hm2,氮、磷、钾不合理配方易引起磷、钾肥过量施用,带来低资源效率及高环境风险。穗肥分促花肥和保花肥2次施用,能有效提升水稻实粒数,增加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8.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根据丰两优香一号的特性必须施足基肥和活棵肥,不施分蘖肥,重视施用促花肥,氮、磷、钾总用肥量为纯氮132kg/hm2、纯磷28.5~45.0kg/hm2、纯钾45.0~73.5kg/hm2。  相似文献   

19.
免耕条件下控释肥对麦季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免耕条件下控释肥对麦季氧化亚氮减排的效果,本试验以长江下游典型稻麦轮作农田为对象,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免耕条件下控释肥料(Osomcote和Nutricote)和普通肥料(碳酸氢铵、尿素和复合肥)处理对麦季氧化亚氮排放和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肥料处理在施用基肥后均出现1个氧化亚氮排放高峰,小麦播种至越冬始期的氧化亚氮累积排放量占全生育期总排放量的50%~73%。不同处理麦季氧化亚氮总排放量和小麦产量均表现为尿素处理复合肥处理碳酸氢铵处理Osomcote控释肥处理Nutricote控释肥处理无氮对照,氧化亚氮总排放量依次是2.55 kg/hm2、2.39 kg/hm2、1.99 kg/hm2、1.70kg/hm2、1.37 kg/hm2和0.97 kg/hm2,小麦产量分别为6.23 t/hm2、6.13 t/hm2、5.84 t/hm2、5.02 t/hm2、4.79 t/hm2和3.21 t/hm2。与普通肥料处理相比,控释肥处理氧化亚氮排放减少15%~46%,小麦减产14%~23%。表明,免耕条件下控释肥的施用在减排麦季氧化亚氮的同时显著降低了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20.
控释尿素对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设计了适合四川水稻生产的控释尿素,旨在水稻高产和简化(一次性)施肥.结果表明,控释尿素对水稻的增产作用显著高于普通尿素,在中高肥力土壤上比无氮处理最高增产3943.0 kg/hm2(50.78 %),比普通尿素一次施用增产1062.0 kg/hm2 (9.97 %);在中低肥力土壤上最高增产2647.7 kg/hm2(43.15 %),比普通尿素一次施用增产1868 kg/hm2 (27.01 %).普通尿素分次施用的效果略优于普通尿素一次施用,增产稻谷约2 %~10 %.在90~150 kg N/hm2用量的范围内,控释尿素的氮肥利用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中高肥力土壤施用量为150 kg N/hm2时最高,为61.25 %;在中低肥力土壤上用量为120 kg N/hm2时最高,为43.15 %.与普通尿素相比,控释尿素的最高利用率在中高肥力土壤上高22个百分点,在中低产肥力土壤上高17个百分点.控释尿素的农学效率在中高肥力土壤上为19~33 kg 稻谷/kg N,在中低肥力土壤上为16~29 kg 稻谷/kg N.普通尿素的农学效率为9~20 kg 稻谷/kg N.控释尿素氮的释放速率必须根据当地气候和作物的需肥特性设计生产,才能充分发其作用与效果,提高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在没有控释尿素使用之前,普通尿素的分次施用仍是提高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