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的业务规定中有关天气现象观测内容调整,天气现象观测方式调整,重要天气报编报中天气现象、重要天气报发报时间调整,及时天气报告中编报天气现象、编报时段、编发要求的调整等。  相似文献   

2.
谈地面观测中大风记录处理与编发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详细介绍了测风仪器、大风现象的记录与重要天气报的编发方法,并对调查记录大风灾情上报内容加以说明,以期指导地面大风观测工作。  相似文献   

3.
简单介绍了惠州市国家级台站大风暴雨雾霾等重要天气报观测标准警示系统的功能结构、实现方法,软件参数的设置方法和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两种中国探空资料的对比分析(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高空天气报资料和高空气象月报资料的优劣,为高空科研工作选择基础资料提供依据。[方法]以记录条数为计量单元,使用记录条数偏差率统计2种资料的完整性,并对资料的完整性、数据质量状况进行比较。利用2种资料分别绘出2次探空温度曲线,比较两者间的差异。[结果]①高空气象月报表各规定层资料的记录条数均多于高空天气报资料,2种资料的记录条数偏差随探测高度的增加而加大,1991~2005年间的约72.08万次探测中,高空气象月报表比高空天气报资料共计多出了870 574条规定层记录。②比较2种资料中相对应的同一组探测资料发现,1991~2005年的规定层和特性层温度资料偏差超过1℃的记录比率分别为0.77%和0.34%,规定层高度资料偏差超过10m的记录比率为1.02%。2种资料差异全部为高空天气报资料错误,而大部分错误由发报过程中的电码出错造成。③比较2种资料的探空温度曲线可以看出,由于记录条数增加,高空气象月报表资料反映出许多高空天气报资料无法体现的温度垂直廓线的细节。[结论]相对于高空天气报资料,高空气象月报表更能体现我国高空天气真实而复杂的变化过程,可以为边界层等高空科研工作提供更为详实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
降雪天气的观测与发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玲 《现代农业科技》2010,(14):266-266,269
按照地面观测规范要求,提出在降雪天气观测与发报中需注意的事项,做好对降雪天气的观测及降雪加密报的编发,确保发报记录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青海省海北州新一代天气雷达目前的运行状况、存在的问题,从技术层面提出了解决方案和实现途径,有助于今后更好地提高该雷达在灾害性天气监测及联防联报方面的业务能力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7.
根据工作实践,整理关于沙尘暴的观测记录及编发报的操作规程,提出一些注意事项,并以且末国家基本气象站2011年3月的一次天气过程演示沙尘暴的观测记录及编发报的操作流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新疆天山北坡带中部寒潮天气专家预报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历史实况天气图资料、数值预报产品、诊断物理量场,应用人工智能等方法,建立了一套新疆天山北坡带中部9月至次年5月期间寒潮天气专家预报系统。在2005~2006年的试报中,取得了很好的预报效果,试报平均正确率Ts=87.5%。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霾出现的天数越来越多,对空气质量好坏有着重要的指示意义,越来越多的受到公众的关注,气象业务中也将霾作为重要天气报。由于轻雾与霾在能见度影响方面存在着共性,对地面观测有时容易造成判断失误,因此结合二者的成因、特征及其相互转化方面进行了讨论,供地面观测参考。  相似文献   

10.
根据地面测报业务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和部署,从2012年4月1日起新疆所有的气象台站,取消了天气报和加密天气报的发报任务,改为发送新长Z文件传输数据文件,同时对基准站和基本站的观测任务和发报任务进行了调整,并对天气现象的记录和编报以及新长Z文件数据传输做出了新的规定。全体测报工作人员应很好地了解和掌握地面测报工作业务调整后的工作重点、工作方向,快速地掌握地面观测业务工作的新要求,提高地面观测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新疆阿克苏地区雷暴、冰雹天气主要出现在每年的5-8月,是当地气象部门预报的重点和难点。基于此,利用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选取阿克苏地区2002-2012年5-9月雷暴、冰雹天气进行计算分析,并建立回归预报模型,得出雷暴、冰雹天气预报准确率为65.0%以上,其中巴尔喀什湖低槽型预报准确率最高,空报率在50.0%以上,急流型天气类型漏报率最大。  相似文献   

12.
孙莹  白华  徐金秀  赵婷婷  李瑞涵  宋丽丽  王明宏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2):11429-11430,11448
分析了丹东地区近50年春季(3~6月)最高气温南北偏差5℃以上的回流天气的气候特征,重点分析了2014年春季丹东地区回流天气的特征,根据地面形势将回流天气分成了2种典型类型。中央指导预报产品对丹东地区回流天气预报误差比较大,运用T639数值预报产品对中央指导报进行订正,可以极大地提高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几家数值预报产品及天气实况场的对比分析,得出了造成7月22~23日鲁西北强降水过程空报的原因:几家数值预报都提前几天较准确地报出了此次西南涡造成的强降水过程,但对移动路径的预报分歧较大,采用了在天气形势预报一直较优、而对此次过程预报最差的欧洲中心的预报,是造成此次强降水空报的主要原因,并且忽视了欧洲中心数值预报对西南涡的移动路径不断调整的信息。对高空形势实况场的分析过于粗糙,未能捕捉最新的高空形势的变化信息,进而对数值预报结果进行质疑、甄别使用,也是造成此次强降水空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运行质量的监测信息主要包括到报率、可用性和可靠性3个指标,这些性能指标反映了多普勒天气雷达的运行状况。在对雷达运行质量的监测信息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理解性能指标的物理意义,明确指标涉及的关键环节和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可以大幅度提高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的运行质量。通过对提高雷达运行质量的性能指标的技术方法研究,找出在实际雷达业务运行中影响性能指标的因素,并提出提高雷达运行质量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天气报8NhCLCMCH组在地面气象电码手册中提到的很少,以列表举例的形式对此组编报方法进行详细说明,以期为使观测员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熟练掌握8组的编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验证v-3θ图在陇东地区强对流天气预报中的适用性。[方法]利用常规观测资料、灾情月报及上游平凉站的探空资料,对庆阳市2012—2018年172个强对流天气样本的v-3θ图特征进行分析,通过箱线图确定了湿度阈值,并对比不同类型强对流天气发生前v-3θ图与T-lnP图特征。[结果]v-3θ图对于陇东地区的对流性天气的指示意义较好;超低温、θ曲线有拐点及θ_(sed)和θ~*与T轴成钝角可作为强对流天气的起报条件;就滚流效应而言,冰雹天气过程最明显,对流性暴雨、阵性大风、干雷暴依次减弱;对流性暴雨及阵性大风发生前低层湿度条件好,但前者湿层伸展高度高;当起报条件满足时,首先利用低层θ~*-θ_(sed)判断对流天气类型:其数值≥10℃时,若滚流效应较为显著,则预报冰雹,否则为干雷暴;其数值≤3℃时,则需进一步分析湿层伸展的高度,位于700 hPa以下则预报阵性大风,否则为对流性暴雨;对流强度越弱时,v-3θ图相较于T-lnP图优势越突出。[结论]该研究为提高该地区的强对流天气预报准确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取盘锦地区2013—2018年这5年春季(3—5月)85次弱降水天气过程,通过多个例天气形势、物理量要素的综合对比分析方法,对上述弱降水过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在漏报的26次过程中降水量不足1 mm有21次,≥3 mm的5次.区域性降水漏报4次,局地降水漏报22次.空报12次中两站同时出现空报6次.(2...  相似文献   

18.
地面观测数据的维护及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4月中国气象局对地面观测报文及传输方式进行了调整,调整后,基层台站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也随之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其中变动最大的是增加了正点地面观测数据维护。文章以当前的业务调整及未来发展方向为着眼点,从地面管理角度出发,对基层台站在地面观测业务中观测数据的维护、录入规定、传输方式、重要天气报发报内容的变化等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合理建议,以便更好地指导台站的测报业务。  相似文献   

19.
报纸是高校图书馆重要的信息资源之一。对报纸的开发利用成为图书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通过阿城学院图书馆4年来的集报实践,阐述了集报意义、方法与集报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0.
2009年4月19日鹰潭市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9年4月19日鹰潭市出现暴雨天气过程,国家站及区域站点出现了大于50 mm的降水,其中鸿塘站点降雨达到大暴雨量级。鹰潭市漏报了这次暴雨过程,现将此次过程进行分析总结,以找出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