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大顶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inn.)组培苗试管外微嫁接技术体系,解决目前 苦瓜组培苗长势较弱的问题。【方法】选取 5~7 cm 健壮的顶培 1 号苦瓜组培不定芽为接穗,以丝瓜(Luffa cylindrica)和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D.)为砧木,研究不同嫁接方法(包括组培不定芽炼苗时间、嫁接口的 不同保湿方法、砧木种类以及苗龄、接穗接口浸蘸不同浓度 6-BA 和每天喷洒不同浓度蔗糖)对嫁接成活率、 接穗增长量、嫁接苗总株高的影响。【结果】大顶苦瓜组培苗最适宜的炼苗时间为 6~7 d;采用橡皮套管加嫁 接夹包裹嫁接口操作容易,保湿效果显著;带两片真叶的丝瓜银砧 1 号砧木嫁接成活率高;接穗接口浸蘸 6-BA 以浓度 0.5 mol/L 最适宜,每天喷洒蔗糖以浓度是 6% 最佳,获得最高嫁接成活率为 65.9%。【结论】首次建立 了大顶苦瓜组培苗试管外微嫁接技术体系,可改善在相同栽培条件下苦瓜组培苗长势比实生苗弱的特点,为提 高苦瓜组培苗的成活率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利用患枣疯病的婆枣组培苗作砧木,健康冬枣组培苗作接穗,进行微嫁接。试验采取加入植物生长素调节、暗培养、嫁接口处理的方法改善砧木的茎粗状况,结果表明暗培养可增加茎粗,增长节间,减少后期除萌,更适用于枣树微嫁接;而加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方法基本无效。试验进行了"婆枣—冬枣"和"冬枣—冬枣"的不同嫁接组合处理。结果表明,嫁接亲和性是影响嫁接成活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影响棉花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主要因素,总结提出提高体细胞再生株和组培苗成活率的移栽技术。组培苗的发育状况、驯化过渡、移栽基质的选择、移栽环境的控制,以及嫁接技术等是影响组培苗移栽成活的主要因素。组培苗驯化过渡期间,要逐渐变换封口膜,降低培养瓶湿度,促进组培苗木质化;组培苗嫁接时,砧木只保留1片子叶,通过三角形切口嫁接等措施,提高棉花组培苗移栽成活率。  相似文献   

4.
果树嫁接对技术要求比较高,不仅需要正确选择嫁接时机,还要使用合理的嫁接技术,要对嫁接各个环节做好技术处理,尽量消除不良影响。果树嫁接后,还要注意对嫁接苗的后续管理,确保果树嫁接成功。开展果树嫁接成活率相关技术研究,能够让果农明晰影响果树嫁接成活的各种因素,掌握果树嫁接相关嫁接管理技术,赢得果树种植的丰产丰收。  相似文献   

5.
西洋梨组培苗与杜梨幼苗微芽嫁接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西洋梨组培苗嫁接在露地杜梨幼砧上,研究了微芽嫁接苗的技术。组培苗一般继代培养 25 d左右,生长健壮、顶端有明显新梢的组培苗嫁接易成活。炼苗天数、组培苗所带叶片数以及不同外源激素处理对嫁接成活率均有影响,其成活率最高达90%。  相似文献   

6.
樱桃组培苗微型嫁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樱桃传统嫁接中存在的接穗贮藏难、受季节限制、砧木细而接穗大等问题,并对其在传统栽培过程中积累的病毒、类病毒进行有效脱毒,采用樱桃组培苗微型嫁接技术,研究了接穗大小、嫁接处理方式、组培苗继代时间、不同砧穗组合等因素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进行樱桃组培苗微型嫁接时,接穗大小为茎尖+2片叶(约1 cm)、组培苗继代35 d左右、嫁接时采取先嫁接后生根方式,其嫁接成活率和成苗率相对较高,嫁接成活率最高可达84%;接穗与砧木的亲和性越好,嫁接成活率越高,在供试樱桃品种中,以Gisela-5×红鲁比的亲和性最好,嫁接成活率达83%。  相似文献   

7.
正果树的嫁接技术对于提高果树的抗性,实现果树品种的改良等方面十分重要。可以使果树的成树产量得到提升。提高果树嫁接成果率,能保障果树产量。但果树嫁接成活率易受多方面影响,包含果树的嫁接季节选择和嫁接技术使用以及接穗质量等方面。下面将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整理。1亲和力砧木和接穗之间所表现出来的亲和力是嫁接成活的基本条件。而我们所说的亲和力是嫁接所用的砧木和接穗经历过嫁接技术之后,成活并且表现出较为正  相似文献   

8.
梨矮砧组培苗微嫁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梨矮化砧木S2组培苗为接穗与杜梨实生砧木进行嫁接,研究了影响微嫁接成活率的因素。结果表明,选择继代培养30d左右、生长健壮、顶端具有明显新梢、基部半木质化的组培苗,经过4~6d的强光炼苗,嫁接到半木质化杜梨砧木上,在25℃左右、湿度70%~75%和适当遮光环境下容易成活,成活率高达84.8%。  相似文献   

9.
培养环境对枣组培微嫁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套高效的枣组培微嫁接体系。[方法]以感染枣疯病的婆枣组培苗(以下简称染病苗)为砧木,以冬枣组培苗茎段为接穗,研究若干环境因子对枣组培微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将枣组培微嫁接苗置于蔗糖浓度为50 g/LMS无激素培养基中的成活率较高。适宜的培养基pH值为6。采用不同封口材料控制培养瓶内湿度的研究表明,棉塞和单层封口膜封口可保持瓶内湿度,并有利于微嫁接苗的成活。微嫁接苗在28℃进行培养较为适宜。在适宜条件下枣组培微嫁接的成活率最高,达33.3%。[结论]培养基蔗糖浓度、pH值、培养温度和湿度均会影响枣微嫁接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
果树嫁接技术在林果产业发展中十分重要,但在远距离引种嫁接方面,成活率与保存率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该文主要分析介绍果树嫁接成活的原理,并从选择合理嫁接方式、嫁接密封方式以及后期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常用的果树嫁接方法,从而保证嫁接效果和嫁接质量。经过不断实践实验,熟练掌握果树嫁接技术,可有效提升嫁接果树总体成活率。  相似文献   

11.
果树嫁接是一种常见的果树繁殖方式,该文分析了影响果树嫁接的因素,阐述了果树嫁接成活原理,并从砧木选择、嫁接时间、提高嫁接成活率、温度与湿度管理、嫁接后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果树嫁接技术要点,以提高果实的嫁接成活率。  相似文献   

12.
果树嫁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果树嫁接技术,包括嫁接时期、嫁接方法和嫁接后的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指导果树的嫁接与管理。  相似文献   

13.
果树嫁接不仅能实现品种更新,还能提高果实的品质。本文针对北方地区果树嫁接的特点,对嫁接过程中存在的影响因素及嫁接后期管理进行概述,以期更好地为北方果树嫁接发展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4.
果树嫁接是一种可实现品种优良性状保持、促进果树开花与结果、使果树具备更高抗逆性的无性繁殖方法.主要做法是在性状优良的植株上截取枝干或枝芽,采用枝芽、芽接或是劈接等方式将之与其他植株相连接,从而构建出新植株.为提升果树嫁接效果,文章在果树嫁接技术优势分析的基础上,从嫁接时间选择、嫁接前准备、嫁接主要方式、嫁接后管理四个方...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快速发展带动各行各业的需求激增,在这其中,人们对于如何提高果树嫁接技术的实践探究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但这其中涉及了许多的问题,如:果树的嫁接方法有哪些、哪些因素会影响果树的嫁接以及嫁接果树的后期培养问题。以上问题均是在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需要我们进行全面了解、深入探讨之后,才能更好的研究出对果树嫁接技术的提高方法。本文就以上问题会一一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果树嫁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树嫁接可保存栽培植物的优良性状、增强植物适应环境的能力、使林木提早收益以及培育新品种。从接穗的采集与处理、嫁接方式、嫁接时期、嫁接方法和嫁接后的管理五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果树嫁接技术,以期指导果农进行大面积生产。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果树观赏价值,开展了低部位嫁接技术创新,为使果树早成型、早开花早结果,嫁接成活、嫁接时的天气和温度有直接关系。本文通过对低部位嫁接技术的特点,技术要领以及后期愈合进行研究分析,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果树嫁接的意义、作用及各种嫁接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砧木和接穗的亲和性早期鉴定对于推动果树产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解剖结构、分子生物学、生理生化、微嫁接、物理方法等方面,介绍了果树嫁接亲和性的早期鉴定研究概况,总结了亲和性早期鉴定研究中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做出了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20.
果树嫁接亲和性的早期鉴定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砧木和接穗的亲和性早期鉴定对于推动果树产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解剖结构、分子生物学、生理生化、微嫁接、物理方法等方面,介绍了果树嫁接亲和性的早期鉴定研究概况,总结了亲和性早期鉴定研究中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做出了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