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0 毫秒
1.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花生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花生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生生产安全,喷施初期,10%多·甲可湿性粉剂对花生叶斑病有防治作用;可提高籽仁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改善口感,其中以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处理可溶性糖的含量最高,比对照提高9.33%;可增加产量,其中10%多·甲可湿性粉剂较喷清水对照增产6.74%,96%缩节胺、15%多效唑分别增产3.97%、3.02%。因此,花生生产应首选10%多·甲可湿性粉剂和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作为调节剂。  相似文献   

2.
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水稻生长指标、产量和品质的分析,了解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的影响,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2012和2013年,用不同浓度的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在水稻一叶一心期对其进行喷施处理,收获前记录数据并分析。结果发现:不同浓度的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对秧苗的抑制率为5.92%~16.85%,水稻分蘖率和实际产量增加分别为37.04%~70.37%和5.82%~16.62%。说明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能够显著地抑制稻株的生长、促进分蘖和提高产量;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对水稻品质有所改善,但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生长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水稻生长指标、产量和品质的分析,了解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的影响,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2012和2013年,用不同浓度的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在水稻一叶一心期对其进行喷施处理,收获前记录数据并分析。结果发现院不同浓度的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对秧苗的抑制率为5.92%~16.85%,水稻分蘖率和实际产量增加分别为37.04%~70.37%和5.82%~16.62%。说明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能够显著地抑制稻株的生长、促进分蘖和提高产量;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对水稻品质有所改善,但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多效唑与二氯喹啉酸对水稻生理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 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显著地降低了水稻的株高和鲜重,使用剂量越高,降低程度越明显,且高剂量 (9. 0kg/hm2 )使稻叶出现畸形症状;施用 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 0. 375 ~1. 500kg/hm2 对水稻的株高和鲜重没有明显的影响; 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与 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混用后引起的水稻株高和鲜重降低是由前者单独引起的,而与后者无关。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水稻倒伏问题,为化控药剂在水稻生产中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采用小区对比法,研究化控药剂对水稻抗倒效果及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拔节前喷施化控药剂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和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能明显缩短水稻植株第二节间长度。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会降低水稻结实率,造成减产,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的产量影响稍小。总体看来,拔节前喷施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180 g/hm2对水稻株高控制效果较好且对产量影响小,可在生产实践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花生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生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研究表明,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0%多.甲可湿性粉剂和壮饱安均能有效抑制花生植株生长,促进果多、果饱和产量的提高。其中,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对花生地上部的控制效果较好,产量最高,增产幅度最大;壮饱安对地上部控制效果较差,但果多、果重,增产幅度较大;10%多.甲可湿性粉剂控制花生地上部生长效果较好,但增产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7.
10%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对甜椒穴盘育苗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喷施不同浓度10%多效唑可湿性粉剂,研究其对甜椒穴盘育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子叶期至二叶一心期,适当增加多效唑的浓度可取得令人满意的壮苗效果;多效唑的浓度过高对甜椒幼苗的生长有明显的副作用,多效唑的浓度超过600mg/mL植株均矮小细弱,叶片皱缩。  相似文献   

8.
为了摸索优质杂交油菜氮肥施用量和多效唑喷施时期与其产量和品质的关系,以三北98和油研599油菜品种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氮肥用量和多效唑喷施时期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纯氮20kg/667m2抽薹期叶面喷施(浓度200mg/kg)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的油菜产量最高,为227.9kg/667m2,增产达显著水平;施纯氮15kg/667m2各时期叶面喷施多效唑的产量差异均不显著。2)叶面喷施多效唑对品质有一定影响,可使硫甙含量增加1.07~3.52μmol/g饼,蛋白质含量增加0.91~2.74百分点,但对其他品质性状的影响均较小。结论:优质杂交油菜在施纯氮20kg/667m2且于抽薹期喷施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可使杂交油菜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9.
6种杀菌剂防治剑麻茎腐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种防治剑麻茎腐病的杀菌剂进行田间药效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效果最好的是50%咪酰胺锰盐可湿性粉剂和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防效达60%以上;其次是40%硫磺.多菌灵悬浮剂和7.5%氟环唑乳油,防效均为57.3%;而40%五硝基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3%甲基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防效最差,防效低于40%。通过药剂防效和成本分析,建议生产上可使用50%咪酰胺锰盐可湿性粉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和40%硫磺.多菌灵悬浮剂交替使用防治剑麻茎腐病。  相似文献   

10.
田间试验比较了多效唑、矮壮素、比久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辣椒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苗期喷施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00 mg/kg液能使辣椒始花期提前10 d,增产27.19%,产量可达29910.4 kg/hm2,可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1.
多效唑和烯效唑调节花生生长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比试验,明确15%多效唑WP、5%烯效唑WP两种植物生长延缓剂调节花生生长的异同点,确定最适使用剂量。试验结果表明:两者均能很好地控制花生营养生长,降低花生株高,提高花生饱果数,增加花生产量。田间适宜剂量范围内,15%多效唑WP控制营养生长的能力强于5%烯效唑WP,但两者提高花生饱果数、增加花生产量的表现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对夏大豆进行全程化控试验。结果表明:在15%多效唑施用总量750 g/hm2条件下,以分枝期300 g/hm2+初花期450 g/hm2处理效果最好,大豆增产17.1%,达显著水平;苗期75 g/hm2+分枝期150 g/hm2+初花期300 g/hm2+盛花期225 g/hm2处理增产13.7%,初花期300 g/hm2+盛花期450 g/hm2处理增产11.4%,但较对照均未达显著水平。3种全程化控方法均能增加叶绿素含量,降低株高和结荚高度,增加株荚数、株粒数和株粒重,但对百粒重影响较小。采用全程化控技术具有控制大豆旺长和提高产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多效唑对木薯产量和淀粉含量影响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木薯不同生长期以不同浓度的多效唑溶液进行叶面喷施,观测多效唑对木薯农艺性状及产量和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薯喷施多效唑能矮化植株,抑制地上茎秆生长,使植株叶色浓绿,增强光合作用,增加营养积累,促进薯块膨大,从而提高木薯的产量和淀粉含量,其中以苗期和薯块膨大期每公顷分别喷施900kg浓度为500mg/L和1000mg/L的15%多效唑溶液的处理效果最好,产量达41740kg/hm2,比对照增产26.72%,淀粉含量达38.3%,比对照增长22.4%,这种多效唑喷施方法可以在木薯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在马铃薯生长中期以不同浓度的多效唑溶液进行叶面喷施,研究多效唑对马铃薯农艺性状、产量及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喷施多效唑能矮化植株,抑制地上茎杆生长,使植株叶色浓绿,增强光合作用,增加营养积累,促进薯块膨大,从而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淀粉含量,其中以喷施400 mg/L的15%多效唑溶液600 kg/hm2的处理效果最好,产量为16 572.22 kg/hm2,比对照增产3 516.66 kg/hm2,增幅为26.94%,淀粉含量最高达19.48%,比对照增长12.54%。  相似文献   

15.
多效唑施用量与时期对辣椒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多效唑施用量和施用时期对辣椒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对遵椒2号进行了多效唑施用试验.结果表明,在4叶期和初花期各施用1次及初花期施用1次不同浓度多效唑,辣椒苗均表现叶色变深,株高降低,绿叶片增多,根茎增粗,苗壮;田间株高降低,第1节高变矮,根茎变粗.单株挂果数增加,单果变重,千粒重增大;增产2%~20.14%,施药与不施药对辣椒产量均有明显影响,但与施药次数差异不明显,处理浓度以250mg/kg效果最好;辣椒抗倒伏性强.施用浓度以250mg/kg效果最佳.在辣椒4叶期和初花期各施多效唑1次与初花期仅施多效唑1次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6.
李美云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299-10300,10306
[目的]为了探讨多效唑对草坪草的影响。[方法]设10、20、40、60、80和100 mg/m2 6个多效唑处理和清水对照,研究不同浓度多效唑对高羊茅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6个浓度多效唑处理对高羊茅生长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高浓度处理的效果较明显。不同浓度多效唑可增加高羊茅的分蘖数、根冠比,高浓度处理与对照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各处理组中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均高于对照,且随多效唑浓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各处理组中硝酸还原酶活性均高于对照,且随着多效唑浓度的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60、80 mg/m2多效唑处理能改善高羊茅外观质量,提高草坪草的观赏价值。[结论]高羊茅各指标在施药后21~28 d达到最优,多效唑的最佳施用浓度为80 mg/m2。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喷施氯吡脲和多效唑对山药叶片一些生理特性的影响,为阐明氯吡脲和多效唑配施提高山药块茎产量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山药品种“桂淮2号”为材料,在块茎膨大初期进行氯吡脲和多效唑配施,测定山药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MDA、脯氨酸含量和POD活性变化,进行回归方程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氯吡脲和多效唑配施可提高山药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叶片POD活性增强,脯氨酸积累增多,MDA降低,其中以氯吡脲影响较大.氯吡脲和多效唑配施的最适浓度分别为30、400 mg/kg.[结论]氯吡脲和多效唑适宜配施能够促进山药叶绿素合成,提高山药叶片蛋白质积累和增强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