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晋甘薯9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专用肥对富钾土壤中甘薯产量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甘薯专用肥与对照处理相比,除薯块干物率外,生理指标和经济性状均好于对照处理。其中,薯块产量较当地常规施用磷酸二铵增产0.78%~18.53%,较不施肥处理增产11.41%~31.04%,且差异达显著水平;硫酸钾活性腐植酸肥在整个生育期内维持良好的养分供应,蔓薯比(T/R)值合理,增产幅度最大,分别较常规施肥和不施肥处理提高18.53%,31.04%;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次之,分别较对照提高14.72%,26.82%。  相似文献   

2.
甘薯是福建省福安市溪潭镇的主要旱地粮食作物,为充分发挥甘薯的增产潜力,根据多年来积累的栽培经验,特进行了甘薯施肥技术探索,包括施肥原则、施肥水平及施肥措施等,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现代农业科技》2015,(20):168-169
肥料的科学使用是农作物增产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开展甘薯专用肥的各类试验、示范,探讨、摸索出甘薯专用肥料的科学配方,做到配方到厂,推广到户。宣传、推广使广大甘薯种植户在甘薯施肥过程中,减少劳动强度、劳动次数,减少劳动力投入,效果明显,同时也是增加甘薯产量的重要途径。本文介绍了太和县土壤类型及理化性状,阐述脱毒甘薯的需肥规律及配方依据,简要介绍脱毒甘薯专用肥的施用量及施用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构建甘薯施肥模型,完善甘薯施肥方案,通过设置不同施肥配方,研究其对甘薯的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磷、钾配比对甘薯的产量有显著影响,以处理6(N∶P2O5∶K2O=6∶2.70∶7.50)为甘薯生产的最佳施肥配比.在试验条件下,经对甘薯产量和肥料效益回归分析,当施肥量为N∶P2 O5∶K2O=5.23∶2.35∶10.06时产量最高;但综合考虑,最佳经济施肥量为N∶P2O5∶K2O=4.50∶2.45∶7.60.  相似文献   

5.
甘薯平衡施肥增产效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左  朱大双  丁蕾  邵华  黄宏  万贵旺 《江西农业学报》2007,19(2):114-114,116
采用甘薯专用配方肥进行了甘薯施肥增产效应试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该肥料的鲜薯产量比传统施肥增加57.3%,经济效益比传统施肥增加55.5%。  相似文献   

6.
不同施肥模式对甘薯生长发育及高产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层施肥是在配方施肥的基础上根据甘薯不同生育期的需肥特点进行养分供给,其增产效果好于配方施肥和普通施肥,高产机理在于通过增加光合面积、提高净同化率、改善光合产物分配来提高经济产量。  相似文献   

7.
配方施肥对甘薯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构建甘薯施肥模型,完善甘薯施肥方案,通过设置不同施肥配方,研究其对甘薯的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磷、钾配比对甘薯的产量有显著影响,以处理6(N∶P_2O_5∶K_2O=6∶2.70∶7.50)为甘薯生产的最佳施肥配比。在试验条件下,经对甘薯产量和肥料效益回归分析,当施肥量为N∶P_2O_5∶K_2O=5.23∶2.35∶10.06时产量最高;但综合考虑,最佳经济施肥量为N∶P_2O_5∶K_2O=4.50∶2.45∶7.60。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甘薯施肥效益,实现化肥减施增效目标,探讨推荐施肥和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技术模式。【方法】根据甘薯氮磷钾田间肥效试验结果,定量确定福建甘薯最佳施肥类别;然后分别建立各施肥类别的三元非结构肥效模型和推荐施肥量,在此基础上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潜力的试验研究,并进行田间示范。【结果】甘薯施肥可划分为高产田、中产田、中低产田和低产田等4个施肥类别,高产田的氮肥增产效应明显高于其他施肥类别,但磷钾肥的增产效应则反之。基于不同施肥类别的三元非结构肥效模型,甘薯平均经济施肥量为N 160kg·hm-2、P2O5 62 kg·hm-2、K2O 212 kg·hm-2,三要素适宜比例为1∶0.4∶1.3,但不同施肥类别的推荐施肥量有明显差异。在推荐施肥基础上有机肥替代25%化肥具有最佳增产增收效果,平均比推荐施肥增产13.0%,净增收1 802元·hm-2。在N、P2O5投入比习惯施肥下降16.7%和47...  相似文献   

9.
鲁山县小麦测土配方施肥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鲁山县小麦进行测土配方施肥试验,通过小麦农艺性状、土壤养分以及经济性状分析可以看出,测土配方施肥小麦产量比习惯施肥和空白对照分别高出25%、63%,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高效、经济、安全的甘薯专用有机肥,以商薯9号为材料,施用3种甘薯专用有机肥,以常规施肥和不施肥处理作为田间对照,连续2 a测定了鲜薯产量、薯干产量、商品薯率、块根日增长速率、T/R、经济效益等指标。结果表明,施用腐植酸专用有机肥处理综合表现最佳,鲜薯、薯干产量分别比不施肥处理增产14.9%,26.47%;比常规施肥处理增产21.5%,26.96%;商品薯率比2个对照极显著提高,且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1.
胡芹远 《安徽农学通报》2007,14(16):107-108,96
本文研究了砂姜黑土N、P、K肥及不同K肥品种在甘薯上肥效,结果表明:适量的N、P、K均能促进甘薯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过高的N会引起甘薯徒长,进而影响产量.当K肥用量低时,氯化钾增产效果与硫酸钾相近;高用量时,氯化钾对甘薯产量有负作用,硫酸钾增产效果高于氯化钾;氯化钾与硫酸钾配施既可提高甘薯产量,又能节约施肥成本,是K肥有效施肥技术.砂姜黑土上甘薯K肥增产效果最大,其次为P肥,N肥增产效果最小.砂姜黑土适宜施用量分别为58.2kg /hm2 N、129.5kg /hm2 P2O5、190 kg/hm2 K2O.  相似文献   

12.
甘薯是山区丘陵地种植的重要作物,对促进山区贫困农户的增产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促进甘薯的增产增效,本文总结集成了山区丘陵地甘薯覆膜增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培育壮苗、整地施肥、起垄覆膜、合理密植、栽插、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山区丘陵地甘薯增产增效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在融安县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针对石灰性田进行多年多点超级稻测土配方施肥大田对比试验,探讨不同施肥方式对超级稻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有利于改善超级稻的经济性状,从而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该试验条件下,测土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平均增产11.19%,平均增收1 312元/hm2。  相似文献   

14.
通过研究在不同地力条件下甘薯专用肥对甘薯T/R、块根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探索不同地力条件下的甘薯专用肥配方,促进甘薯生产科学施肥、绿色发展。结果表明,在低中高3种地力水平条件下,与常规施肥相比,施用甘薯专用肥均能显著提高甘薯块根产量,降低T/R,亩增产256.46 kg;显著改善块根品质,提高商品薯产量,平均亩增产311.18 kg,商品率平均提高4.98%;显著降低块根中淀粉含量,增加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提高甘薯经济效益,平均亩节本增收637.82元。  相似文献   

15.
甘薯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甘薯是喜钾作物,研究表明甘薯对钾的吸收量最大,氮和磷次之,因此甘薯增产的重要措施之首为增施钾肥,从而增加干物质积累,茎叶长度等。为了表明钾肥不同的施肥量,施肥方式,施肥时期,对甘薯的生长发育情况,品质和产量的影响,本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为掌握甘薯遗字138最佳施肥量,设置不同施肥处理进行小区试验。通过对甘薯产量调查及效益情况分析得出:不同施肥处理中,处理N2P0K2配合施用有机肥效果较好,比对照常规施肥增产608kg/亩,增效895.66元/亩。  相似文献   

17.
对晚甘薯进行配方施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施N12.9kg、P20,8.4kg、K2O 2.4kg的配方施肥处理甘薯产量比习惯施肥处理平均增产331.1kg,增产率16.1%,净增收414.60元。  相似文献   

18.
甘薯高产高效集成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加快商洛市甘薯产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挖掘甘薯增产潜力,集成脱毒种薯、地膜覆盖、起垄栽植、平衡施肥、化控抑旺等多项技术组装配套,综合推广应用,从而实现全市甘薯大面积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肥料配比对甘薯产量的影响,为甘薯平衡施肥提供依据。[方法]以徐薯22为材料,以不施肥为对照,研究不同肥料配比对徐薯22地上部、地下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P、K是徐薯22增产的关键,NPK、PK和习惯施肥这3个有P、K搭配的处理徐薯22的鲜薯产量均出现一定幅度的增产,其中以PK处理徐薯22的鲜薯产量最高,增产16.03%;NPK处理徐薯22鲜薯产量增产次之,为7.04%;NP处理徐薯22的地上部出现旺长。[结论]在中等肥力土壤条件下,甘薯要高产,应注意磷钾肥的搭配,不施或少施氮肥。  相似文献   

20.
针对鹤庆县松桂镇水稻常规施肥偏施氮肥,少施磷肥,不施钾肥等问题,在松桂镇松桂村进行水稻配方施肥试验,研究当前生产条件下水稻配方施肥、常规施肥对水稻主要经济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等管理水平下,水稻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配方施肥区比常规施肥区亩增产17.9kg,亩增净产值27.1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