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利用我国华北地区17个站1951—2003年的降水资料,分析了华北地区秋季降水变化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秋季降水量在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相对偏少,70年代年际变化显著,50年代与90年代属于雨水丰沛期,多雨期与少雨期交替出现,整体为弱的减少趋势,从降水减少程度看,华北地区东北部变化比西南部显著。  相似文献   

2.
利用我国华北地区17个站1951—2003年的降水资料,分析了华北地区秋季降水变化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秋季降水量在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相对偏少,70年代年际变化显著,50年代与90年代属于雨水丰沛期,多雨期与少雨期交替出现,整体为弱的减少趋势,从降水减少程度看,华北地区东北部变化比西南部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明极端气温指数时空变化特征,为遵义市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及防灾减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遵义市所辖13个县(市、区)1960-2015年最高、最低气温日数据,通过线性倾向估计及偏相关分析方法,研究遵义市整体区域及其各县(市、区)冰冻日数(ID)、霜冻日数(FD)、夏天日数(SU)、热夜日数(TR)、冷日指数(...  相似文献   

4.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周边地区气温时空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周边地区7个国家气象地面基准站1960~2013年气温数据资料,通过累计距平法、线性趋势分析、M-K突变分析等方法分析其气温变化.结果表明,近54年来古漠周边地区气温呈现明显的增温趋势,增温幅度为0.36℃/10a;四季气温均呈现逐渐升高趋势,2000~2013年气温比多年均值分别高1.02、0.58、1.00、0.27℃;气温升温趋势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北缘、西缘、南缘的年平均增温率分别为0.54、0.30、0.28℃/10a,即北缘升温最快、南缘较慢;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周边地区年平均气温变化在1988年发生突变,春季突变发生在2001和2004年,夏季发生在1990和1991年,秋季发生在1990和1994年,而冬季突变发生较早,为1982和1985年.  相似文献   

5.
1956~2011年华北地区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56~2011年的气候资料,对近56年来华北地区的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6年来华北地区年平均气温显著升高,升幅为0.314℃/10a,降水量显著减少,减幅为16.329 mm/10a。气温、降水量均呈东北—西南走向分布,其变化趋势具有全区性,华北大部分地区气温呈升高趋势,降水量呈减少趋势。经M-K检验,华北地区气温变化在1988年存在一个突变点,1988年后华北地区平均气温增幅达1.1℃;降水量在1981年发生突变,华北进入降水偏少时期。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七台河地区勃利县气象站1971~2000年秋季91、0月份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进行科学客观地分析,揭示出该地区秋季气温变化规律特征,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气象预报工作。  相似文献   

7.
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气温变化成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严重威胁.利用1971—2018年西藏22个气象站逐日最高、最低气温数据,采用国际ETCCDI推荐的12种极端气温指标,分析了西藏各极端气温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48年,西藏地区冷昼日数、冷夜日数、冰冻日数、霜冻日数和气温日较差呈下降趋势,暖昼日...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青海省1961-2006年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方法】选取1961-2006年青海省40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最高和最低气温资料,利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方法和ArcGIS 9.3,对青海省40个气象站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极端最高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的时间变化趋势、突变年份和气温倾向率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从时间尺度上看,除河南、清水河和沱沱河外,青海省其他地区气温均呈显著上升趋势。青海省平均最高气温和极端最高气温突变年份分别为1995年和1994年,平均最低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没有突变发生。突变气象站点统计结果表明,平均最高气温和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在20世纪90年代发生突变的概率最大,而平均最低气温在2000年以后发生突变的可能性较大。从空间尺度上看,平均最高气温和极端最高气温的上升趋势没有明显的区域划分,而平均最低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则在东南-西北方向上呈递增趋势,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结论】全球变暖和地貌类型差异等因素是造成青海省气温时空显著变化并具有明显区域性特征的可能成因。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1981—2015年华北地区11个站气温资料,分析了华北地区气温变化特征及其影响。结果表明,华北地区年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20世纪90年代后气温明显升高;其中承德和秦皇岛年平均气温趋于下降,其余9个站均升高,以石家庄站升温最明显。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弊大于利,威胁人类健康,使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应充分认识气温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强化气候变化影响宣传,加强气候变化研究及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能力,做好气象防灾减灾服务。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深入认识中国热区降水和气温的变化特征,探讨中国热区农业气候资源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方法]按照气候区划方法选取中国热区,利用1961-2015年76个气象站降水、气温资料,结合线性倾向率、距平与累积距平、Mann-Kendall检测、最小二乘法、克里金插值等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年际、年代气候变化特征.[结果]①...  相似文献   

11.
为贵州生态环境改善、农业生产种植制度改进和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利用贵州省84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68-2018年逐日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计算气温日较差(DTR),分析平均DTR的时空变化特征,并统计各站的年倾向率。结果表明:1968-2018年月平均DTR 在1-4月和6-8月呈上升趋势,4-6月和8-12呈下降趋势,呈明显“双峰”型,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的平均DTR分别为8.4℃、8.2℃、7.6℃和6.5℃,年平均DTR为7.7℃;全年及四季平均DTR的年际变化特征均呈下降趋势,仅全年、秋季和冬季相关系数达显著水平(P<0.05);全年平均DTR高值区位于贵州西部及东南部边缘地区,低值区在全省呈插花型分布,平均DTR的空间分布季节性差异明显;全年及四季平均DTR以负倾向率为主,全年及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负倾向率分别占89.3%、71.4%、76.2%、81.0%和95.2%,正倾向率在全省呈插花型分布,以赤水、印江和关岭等地较为典型。  相似文献   

12.
以西秦岭及周边地区12个气象站点的1951~2010年气温序列为研究对象,采用5年滑动平均、线性回归、Mann-Kendall非参数统计检验、经验正交函数等方法,分析西秦岭及周边地区1951年以来的年平均气温距平、年平均最高气温及年平均最低气温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并用小波变换分析其长期变化特性,揭示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西秦岭及周边地区近60年升温速率为0.18℃/10a,低于同期全国0.22℃/10a的速率,但升温趋势明显,尤其是年平均最低气温,其升温趋势系数达0.55,且通过信度为0.001的显著性检验。EOF分解发现,年平均气温距平场和年平均最高、年平均最低气温场的的第1特征向量的方差贡献均在90%左右,在整个区域上均表现出一致的特征,均为正值或均为负值,即在整个区域气温变化格局一致,但年平均最高气温呈反向分布;年平均气温距平及年平均最高气温的第2模态表现出正负相间的分布,而年平均最低气温的第2模态以天水-岷县-若尔盖为界西北、东南呈反向分布,同时3个要素的低值中心均在宝鸡附近。小波变换分析表明年平均最低气温有6年的准周期振荡,在1990年以前振荡最突出,1990年之后以36年的长期振荡为主。  相似文献   

13.
在对华中三省历年秋季连阴雨灾害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新修订的秋季连阴雨判别标准和武汉区域气候中心气候灾害监测分析业务系统连阴雨程度评估标准,分析了不同程度秋季连阴雨的时空变化趋势;结合代表区域连阴雨过程灾损情况,从灾害风险的角度,探讨了秋季连阴雨灾害的高影响年份及高风险分布区,并针对较高风险区提出了相应的风险回避、风险转移等实施措施。结果表明:近50年来,华中三省秋季连阴雨以0.21次/10 a的速率显著减少,且越接近南部,减少趋势越明显。各地秋季连阴雨呈一致减少趋势,且西部减少速率大于东部,尤其是湖北西部和湖南西部局部地区减少趋势达显著水平。程度越重的连阴雨减少趋势越明显。风险分析法在区域秋季连阴雨灾害高影响年份和高风险区域评估方面适用性较好,高影响年份与实际灾情对应较好。河南西南部的栾川、西峡局部地区,湖北西部的房县、宜昌西部和恩施地区,湖南西部大部及东南部郴州等局部地区是秋季连阴雨高风险区。在湖北西南部、湖南西部大部和东南部这些风险等级较高的地区,可考虑采取相应的风险回避或风险转移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选用1959—2016年华南地区72个地面气象站点逐日气温数据,计算了研究区16种极端气温指数,分析了1959—2016年研究区极端气温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和影响研究区极端气温指数的因子,及其与年平均气温、地理位置和大尺度大气环流的关系,并预测了未来研究区域极端气温事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59年以来,研究区气温日较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明1968-2018年贵州省气温日较差的时空变化,为贵州生态环境改善、农业生产种植制度改进和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贵州省84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68-2018年逐日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计算气温日较差(DTR),分析平均DTR的时空变化特征,并统计各站的年倾向率.[结果]1968-2018年...  相似文献   

16.
华北地区秋季大棚番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华北地区秋季大棚的环境特点和番茄的生物学特性,结合各地的成功经验,总结出秋季大棚番茄栽培技术要点:选择金棚宝冠等优良品种、适时播种育壮苗、合理密植、科学管理等。  相似文献   

17.
选取博克图地区1981-2010年气温资料,对博克图地区气温变化及其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博克图地区从1981年起每10年平均气温变化率为0.14℃。  相似文献   

18.
依据我国西北干旱区95个站点1951-2008年月平均气温资料,运用经验正交分解法(EOF)、Morlet小波分析、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及气候趋势系数等方法剖析了西北干旱区气温场空间分布结构及多时间尺度下的变异规律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西北干旱区气温存在3a、9a及准12a主周期;气温场空间分布以"相间复杂"型为主(对总体方差贡献为30.93%),基于此将西北干旱区划分为北疆子区、南疆子区、河西子区、青海子区及内蒙古子区。全区44.8%的年份气温属正常范围,15.5%年份异常偏暖,3.4%显著偏暖,13.8%年份偏冷,显著偏冷和异常偏冷年份均为8.6%。自90年代以来,西北干旱区开始增温,2001-2008年温度正距平值达6.9℃,正距平年数由80年代40%上升至100%。西北干旱区97.9%的地区呈现增温趋势,其中94.7%的地区通过信度0.01的显著性检验,96.8%的站点通过了0.05的显著性检验;增温幅度为0.02℃/10a-1.21℃/10a;并形成了北疆以富蕴(1.09℃/10a),南疆以喀什(0.22℃/10a),东疆以巴里坤(0.76℃/10a),柴达木盆地以小灶火(0.81℃/10a),河西地区以松山(0.08℃/10a),内蒙古西部以吉诃德(0.03℃/10a)为中心的增温区。  相似文献   

19.
气候变化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影响。为了预防和减少气象灾害,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基于Arc GIS操作平台,采用反距离加权(IDW)插值法,对贵州省9个州、市及其下辖的各县近30年的气温与降水数据进行了时空变化分析。结果表明,1981—2010年间贵州省平均气温为15.63℃,气温整体呈上升趋势,升温幅度基本为0.23℃/10年;四季气温变化呈上升趋势。研究期间,贵州省降水呈现先减后增、波动上升的趋势,增幅为61.5 mm/10年;最大降水量出现在1998年,最小降水量出现在1989年;21世纪以来降水减少范围大、幅度大。降水季节变化大,年降水量集中于夏季,夏季降水量达到全年降水量的48.23%;冬季降水量仅占全年的10%。  相似文献   

20.
选取宁城县1981—2010年气温资料.对宁城县气温变化及其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0年来宁城县年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气温明显升高,寒冷日数减少,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夏季温度明显升高,高温日数增多.并且夏季温度增温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