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东楤木及其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东楤木Aralia elata(Miq)seem为五加科楤木属植物,也叫龙牙楤木,嫩芽俗刺龙芽,刺老鸦。分布于我国东北及朝鲜、日本、苏联西伯利亚地区,是一种很有开发利用价值的野生树种。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寻食药兼用龙芽楤木的培育技术,以有效开发与合理利用这一野生植物资源,以1年生龙芽楤木容器苗为试材进行了人工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栽植密度对龙芽楤木苗木当年高生长和地径生长没有明显的影响.栽植当年,龙芽楤木单株苗木地上部分(茎干)的鲜质量为88.9 g,根系鲜质量达到299.7 g,单株根皮干质量达到了53.3g,根...  相似文献   

3.
刺龙芽大田栽培技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刺龙芽是木本植物辽东楤木(Arlia.elata),亦称龙牙楤木的嫩芽,该植物为五加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其嫩茎叶可作蔬菜食用,不仅清香独特、味美可口,而且营养丰富,富含人体需要的亮氨酸、赖氨酸、精氨酸等多种氨基酸以及16种以上无机营养元素,在日本被誉为"天下第一山珍".野生刺龙芽在长期的自然进化中形成了高抗病虫害及耐瘠薄的生存能力,并不用化肥农药进行人工栽培,是现代餐桌上难得的天然绿色食品,在国内一些大城市及日本、韩国被视为高档蔬菜,市场前景看好.刺龙芽根皮的药用价值也很高,植株总甙含量是人参的2.5倍.中医学研究认为,楤木对人体具有兴奋和强壮作用,对急慢性炎症、各种神经衰弱有较好的疗效,具有消炎、镇静、利尿、强心、活血止痛、怯风除湿、补气安神,强精滋肾之功效,进行楤木蔬菜栽培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较高的经济效益,是一项很有前途的生物资源开发创新项目.  相似文献   

4.
刺龙芽大田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刺龙芽是木本植物辽东楤木(Arlia.elata),亦称龙牙楤木的嫩芽,该植物为五加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其嫩茎叶可作蔬菜食用,不仅清香独特、味美可口,而且营养丰富,富含人体需要的亮氨酸、赖氨酸、精氨酸等多种氨基酸以及16种以上无机营养元素,在日本被誉为“天下第一山珍”。野生刺龙芽在长期的自然进化中形成了高抗病虫害及耐瘠薄的生存能力,并不用化肥农药进行人工栽培,是现代餐桌上难得的天然绿色食品,在国内一些大城市及日本、韩国被视为高档蔬菜,市场前景看好。刺龙芽根皮的药用价值也很高,植株总甙含量是人参的2.5倍。中医学研究认为,楤木对人体具有兴奋和强壮作用,对急慢性炎症、各种神经衰弱有较好的疗效,具有消炎、镇静、利尿、  相似文献   

5.
李宏宇 《中国林业》2011,(13):48-48
刺龙芽属五加科楤木属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部山林中。刺龙芽嫩茎做蔬菜食用,味道鲜美可口,而且营养价值很高,其中富含人体需要的亮氨酸、赖氨酸、精氨酸等15种氨基酸,16种以上无机营养元素,是一种天然绿色食品。根、茎皮中含有大量的药用物质,根皮皂甙含量是人参的2.5倍,市场开发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龙芽楤木食药兼用林的人工栽培模式,对不同培育年龄和林地位置的龙芽楤木的根产量和根皮产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龙芽楤木的根皮率随着根龄的增加而下降,培育年限越短,单位面积根皮的年产量就越高;龙芽楤木栽培的边缘优势非常明显,林地边缘植株的根产量、根皮产量及根皮率均高于林地中间植株.  相似文献   

7.
低温层积时间及冷冻处理对龙芽楤木种子发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龙芽楤木种子为对象,研究不同低温层积时间、冷冻处理对发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龙芽楤木种子经日变温层积处理后,低温处理120 d左右时,发芽率、发芽势最高;已解除休眠的龙芽楤木种子经冷冻处理后进入二次休眠状态,经90 d左右的低温层积处理可解除休眠,与二次休眠前相比较其发芽率略有降低而发芽势则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
提高龙牙楤木栽培效果的技术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牙楤木(Aralia elata)属五加科,楤木属,别名刺老牙、刺嫩牙、刺龙牙。为促进这一经济植物的发展,经反复实践,于……  相似文献   

9.
刺龙芽为五加科楤木属,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的林缘或林中。其嫩芽、茎叶可作蔬菜食用,不仅是名副其实的山珍,也是驰名国外的名菜良药。在果树林下栽培,充分利用地力,增加果农收入,满足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0.
龙芽楤木根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芽楤木生长力旺盛,萌蘖力强,是一种食用、药用、工业加工、观赏价值很高的经济植物。本文介绍了选圃与整地、种根采集与催芽、根插方法和苗期管理等一系列配套育苗措施。  相似文献   

11.
辽东楤木[Aralia elata (Miq.) Seem.]别名刺龙芽,五加科楤木属植物。落叶小乔木,高达1.5~5m,直径4~9cm,上部枝干呈分叉状,树皮灰色,枝干密生细刺。叶大,互生,连柄长0.6m左右,奇数羽状复叶。伞状花序聚生为顶生伞房状圆锥花序。果实浆果状核果,球形,熟时黑色具五棱。花期7~8月,果熟9~10月。 辽东楤木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适应性强,较耐干旱,更耐严寒,-38℃不发生冻害。用途较广,春季萌发的嫩芽,可用于煮食、炒食、拌菜、制罐头等,风味独特,倍受人们喜爱。一般栽后第3年每667m2可产芽70kg,产值140…  相似文献   

12.
龙芽檧木的栽培技术及其开发利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龙芽檧木俗名刺嫩芽、刺龙芽、刺老芽等,是太行山区主要的木本山野菜之一,有"野菜之王"的美称。龙芽檧木适应性强,营养价值很高,具有抗寒、耐旱、耐瘠薄、耐水湿等优点,它生长快、根蘖能力强、产量高,在保持水土、生态环保、营养与食品加工、医药保健等多方面开发利用价值很高,是一种很值得推广的木本山野菜品种。  相似文献   

13.
以龙芽楤木2年实生根为材料,营造药用人工林,采用秋季平茬春季培育萌条的方式进行生产管理。连续5a对造林地的龙芽楤木植株根系及根皮产量进行调查分析,其结果表明:龙芽楤木根系在根龄3~6a生长旺盛,根龄7a时其延长生长停止,加粗生长迅速,根皮老化明显。根龄为3~5a时可剥取的根皮部分比例较高,随后下降。根龄4a时可取皮根段的出皮率及单株出皮率最高,随后下降。其单株根皮总产量和年平均产量在根龄6a时达到最大值,之后开始下降。在不考虑药用品质的前提下,龙芽楤木药用林以根龄6a为生产周期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4.
龙芽葱木即辽东葱木[AraliamandshuricaRupr.etMaxim]别名刺龙芽、刺老芽。是五加科葱木属植物。属落叶小乔木。主要分布在我国吉林、辽宁、黑龙江。朝鲜、日本、苏联亦有分布。该植物早春萌发的嫩芽是名贵的山野菜,经分析测定每100g鲜品中含蛋白质0.56g,脂肪0.34g,还原糖1.44g,有机酸0.68g,此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被誉为“山菜之王”。种子含油率达35.9%,可供工业制肥皂等用。由于与人参同科,含有人参皂忒,其药用功能可与人参媲美。其根皮齐墩果酸含量超过1%。因此,可以说尤芽葱木是集生态、社会、经济于一体,一年栽植,多年受益的优良植物。  相似文献   

15.
龙芽楤木无性繁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根据生产实践总结了龙芽楤木无性繁殖中的扦插和埋根繁殖方法,并报道了试验结果的成活率和生根率,对开展龙芽楤木无性系繁殖,扩大人工栽培规模有着重大意义。试验结果表明:用200×10-6吲哚丁酸浸泡插条和100×10-6ABT生根粉浇根1次,扦插成活率达90%以上,生根率达82%。  相似文献   

16.
龙芽楤木是东北地区林副特产之一,其嫩芽风味鲜美,同时又有一定药用价值,但目前野生资源日益枯竭,人工扩大繁育成为必然趋势。其中根茎繁育是一种快速扩大繁育的方法之一。本文从种根采集、栽植前处理、栽植过程、田间除草、水分管理、整枝、土壤消毒等生产技术环节对龙芽楤木根茎栽培技术进行了系统阐述与总结,为林业生产人工扩大栽培提供了技术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龙牙楤木Aralia mandshuruca Maxim为五加科多年生木本植物。也称刺龙牙。中国、朝鲜、日本、苏联西伯利亚地区均有分布,是一种很有开发利用价值的野生经济植物。近年来,各国对楤木的药用价值颇为重视,其有效成分是楤木皂甙,药理有类似人参的作用。嫩芽是著名的山菜,日本人把它视为“天下第一”的山珍,盐渍出口畅销不衰,在我国  相似文献   

18.
在退耕还林地开展杨树与龙芽楤木间作栽培可有效地发挥林地生产力,消灭空白生态位.同时可增加农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19.
龙牙楤木[Aralia elata(Miq.)Seem]为落叶小乔木,树高1.5~6m,别名刺龙牙、刺老牙,为五加科施木属植物。喜湿润和较肥沃土壤,常生于阔叶林中、林下及林缘,亦见于红松林、针阔混交林下及山阴坡,沟边以及火烧迹地等,成单株或少数成片生长。其当年萌发的嫩芽(刺嫩芽)是珍贵的木本蔬菜之  相似文献   

20.
龙牙楤木无性繁殖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牙楤木(Aralja mandshurica Rupret Maxim),别名刺老芽,是五加科楤木属的落叶小乔木,高达1.5—6米。分布在我国东北各地。在朝鲜、日本、苏联也有分布。龙牙楤木嫩芽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素有“山菜之王”的美称。但由于过量采集,目前资源锐减,市场奇缺。为此,我们从1987年起开展了龙牙楤木的无性繁殖试验,据试验观测,根段萌芽率可达90%,切根松土繁殖也较成功。现将试验情况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