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黑龙江省近年来稻瘟病重发生的事实,结合黑龙江省的水稻生产现状,从品种、气候条件、栽培因素三个方面分析了稻瘟病重发生的主要原因,引发了关于稻瘟病防治方法、抗病品种抗性丧失(罹病化)的思考。对于如何延长抗病品种种植寿命,从合理利用抗病品种,清除越冬菌源,测土配方施肥,做到联防联治,科学使用防治药剂五个方面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抗稻瘟病水稻品种的田间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人工辅助接种、自然发病的方法对25个品种连续十年在病圃中的稻瘟病抗性进行了监测。结果发现,39.18%的年份品种组合叶瘟颈瘟在田间抗感表现出质的不同,有的叶瘟感病而颈瘟表现抗病,有的叶瘟抗病而颈瘟表现感病。叶瘟颈瘟表现一致的品种均出现在严重感病或抗性较强的品种。水稻本身的遗传背景对稻瘟病抗病基因的表现有影响。本文还就稻瘟病抗病育种和抗病品种的合理利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优质杂交籼稻新组合粤优938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粤优938是用红莲型优质不育系粤泰A与R938配制成的优质,高产,抗病籼型杂交稻新组合,经江苏省区试,该组合比汕优63增产6.5-7.5%,生育期长5-7d,米质达优质稻谷(GB/T17891-1999)标准,中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广泛适合于长江流域一季中灿稻区种植,2000年5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4.
广州市水稻主导品种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抗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人工接种和田间自然病圃鉴定的方法,评价了广州市近年的水稻主导品种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抗性。参试11个品种对稻瘟病抗病的有7个,占63.6%。其中,高抗的2个,占18.2%;抗的3个,占27.3%;中抗的2个,占18.2%;感病(中感)的4个,占36.4%。对白叶枯病优势致病菌系Ⅳ型菌的抗性,表现抗、中抗、中感、感和高感5个类型。抗的1个,占9.1%;中抗的3个,占27.3%;中感的5个,占45.5%;感病的1个,占9.1%;高感的1个,占9.1%;所有参试品种不抗强毒菌系V型菌。对白叶枯病Ⅳ型菌和稻瘟病双抗的品种有黄华占、粤晶丝苗2号和丰秀占3个,占27.3%。广州市水稻生产主导品种对主要病害稻瘟病和自叶枯病总体抗性比较好,这些品种在广州稻区推广种植能较有效地抵御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发生流行。  相似文献   

5.
用一些对稻瘟病表现抗病和感病的不同品种和近等基因系,进行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电泳分析。共检测到12~13条过氧化物酶酶带,在接种和不接种稻瘟病菌的情况下,水稻过氧化物同工酶谱无明显差异,但可发现抗病品种(系)要比感病品种(系)多一条或两条弱的酶带,且个别酶带的活性也较高。表明过氧化物酶与抗病性有关,可以作为鉴定品种抗瘟性的一种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6.
李谦  刘元寿 《杂交水稻》1990,(3):13-14,10
本文分析了1989年黔江县稻瘟病发生特点和流行原因。阐述了气候状况、品种抗性、栽培管理和防治等因素对稻瘟病流行的影响,主导因素是抗病品种单一化,大面积连年种植引起抗性丧失。提出坚持以抗病品种为基础的综合防治方法,即注意不同抗源的品种搭配和轮换种植,搞好品种的的合理布局;推广健身栽培技术;狠抓种子消毒,三环唑药剂浸秧,关键时期喷药防治,可以抑制稻瘟病的继续危害。  相似文献   

7.
甘薯抗病种质主要性状鉴定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泉薯932、泉薯914、泉薯721、红皮TN69、金山1885、徐薯377-3、American No.7和湘薯75-55(CK)等9个抗病品种(系)的鲜薯产量`薯块烘干率、薯块食叶、半株分枝、茎叶鲜产、最长蔓长、单株薯数、大中薯率和自然开花性能等9个性状进行多点鉴定;采用灰色育种理论进行综合性状的关联度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 American No.7表现高产、较高干物率、食用味道佳等,综合性状最好,加权关联度为0.8609;泉薯932薯块干物率较高、食用品质优,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加权关联度为0.6931;两品种(系)均适宜作为优质、抗病品种(系)在生产及育种上应用。徐薯377-3、泉薯848等3个品种(系)加权关联度均较大,综合性状表现较好,适宜作为高产、抗病种植在育种上应用。其它3个品种(系)适宜作为一般抗病种质在育种上应用。  相似文献   

8.
马淑梅  李宝英 《大豆科学》1996,15(4):322-325
本试验采用黑龙江省灰斑病菌株30个,分别测定本省70个主要推广品种、品系和资源,直接研究寄主和病原物的相互作用。试验结果认为,在品种、品系和资源中都有感病、抗病和中间类型的材料。在已推广品种和试验品系中发现有合丰27、29、32、34号及绥86-5345这5个品种(系)上菌株的毒力频率低,说明它们的抗病性能好。同时在这5个品种、品系中分析了2个以上品种的联合抗病性,为培育抗病品种和品种的合理搭配提  相似文献   

9.
中棉所系列品种在新疆阿克苏地区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主要特点中棉所系列品种经过在阿克苏地区部分县(市)多年来的种植,其生长发育特点已逐步被认识,与军棉1号相比,主要表现如下特点。1.1 抗病。由于原主栽品种军棉1号及新陆早1号均不抗病,引入中棉所系列品种解决了病区的抗病品种问题。1.2 结铃性强。中棉所系列品种较突出的特点在于结铃性强,这也是中棉所品种高产的潜力所在。几个主要中棉品种较军棉1号平均单株结铃多1.1~3.1个,且座铃较稳,不易脱落。相同条件下,烂铃也轻于军棉1号,据1996年调查:中206烂铃为0.6%~2.9%,而军棉1号达1…  相似文献   

10.
小麦品种(系)的黑胚病抗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利用抗病品种有效防治黑胚病,从2003年至2005年,采用田间自然病圃法对生产上大面积种植和新近选育的小麦品种(系)的抗性黑胚病进行了鉴定和评价。结果发现,供试材料中无免疫品种,但品种(系)间抗性差异明显。其中,豫优1号、陕229等6个品种(系)平均籽粒黑胚率小于5%,为抗病类型,占供试材料的13.64%;漯麦4号、豫农9901等6个品种(系)平均籽粒黑胚率超过30%,达到高感水平,占13.64%;豫展9705、豫麦49等15个品种(系)的平均籽粒黑胚率在5.0%~14.9%之间,为轻感类型,占34.09%;新原958、中育6号等17个品种(系)平均籽粒黑胚率在15.0%~29.9%之间,为中感类型,占38.64%。同时.调查发现同一品种在不同年份问的抗性表现有一定差异。对滤纸保湿培养法和直接观察法评价小麦品种对黑胚病抗性进行了比较,发现两种方法评价结果趋势基本一致,但保湿培养法籽柱黑胚率普遍高于直接观察法。  相似文献   

11.
广两优558是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禾盛生物育种研究院用优质两系不育系广占63—4S与强优恢复系R558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杂交中稻新品种。2011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鄂审稻2011003。其产量和生育期与对照扬两优6号相当.稻米品质达国标二级(同比杨两优6号优两个等级),田间长势旺。分蘖力强.剑叶长挺,穗型较大,产量潜力大,综合抗性好,适宜在湖北省一季中稻稻瘟病无病区或稻瘟病轻发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赵凤民 《北方水稻》2008,38(1):10-12
针对黑龙江省近年来稻瘟病重发生的事实,结合黑龙江省的水稻生产现状,从品种、气候条件、栽培因素三个方面分析了稻瘟病重发生的主要原因,引发了关于稻瘟病防治方法、抗病品种抗性丧失(罹病化)的思考。对于如何延长抗病品种种植寿命,从合理利用抗病品种,清除越冬菌源,测土配方施肥,做到联防联治,科学使用防治药剂五个方面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油菜抗菌核病、根肿病育种和抗病品种利用现状,采用人工接种辅以自然病圃诱发方式,连续7年对西南区(云、贵、川、渝)油菜新品种/育种材料和主栽品种进行抗病性评价。结果表明近7年共获得OM109、华油杂706R、南油1958R、川农油2251和川农油2252共5份高抗根肿病新品种。其中,2023年获得3份高抗根肿病新品种和16份育种材料,抗根肿病育种进展最为显著。油菜菌核病抗病新品种选育尚无明显突破,抗病类型主要以低抗菌核病为主,达到43.69%,中高抗菌核病品种抗性不稳定,连续两年鉴定显示无高抗菌核病品种。主栽品种根肿病、菌核病跟踪监测发现,抗病品种应用少,无兼抗根肿病、菌核病品种。本研究结果直观解析了油菜抗病育种成效,将为油菜抗病育种及抗病品种利用、推广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水稻品种抗稻瘟病性规范化鉴定评价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稻瘟病是世界性水稻主要病害之一,实践证明,选育种植抗病品种是控制该病害的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水稻品种抗瘟性鉴定评价是水稻抗病育种及应用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为了提高瘟性评价的准确性和效率,本文根据四川的生态特点,通过多年探索和吸收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总结制定了一套规范化的抗瘟性鉴定评价系。  相似文献   

15.
稻瘟病是水稻的三大重要病害之一。利用稻瘟病抗病基因进行新品种培育是控制稻瘟病发生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对水稻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鉴定63个浙江省主栽水稻品种的叶瘟和穗颈瘟抗性水平的基础上,利用Pi1Pi5Pi2Pi9PiaPiztPigmPibPikPikh等10个已克隆抗稻瘟病基因的特异分子标记,对这63个品种的抗稻瘟病基因组成进行了鉴定,并进一步分析了抗病基因与稻瘟病抗性之间相关性。抗性鉴定结果显示,63个浙江省主栽水稻品种中,抗叶瘟品种占66.7%、抗穗瘟品种占50.8%。抗稻瘟病基因分析显示,有60个主栽品种聚合了多个抗病基因,含有PiztPib基因的品种45个、含有Pi2Pi5基因的品种43个,此外,抗病基因PiaPikPi1Pi2PiztPikhPi5Pib在浙江省主栽品种中分布频率整体较高,而PigmPi9分布频率很低,仅3.2%。本研究揭示了浙江省主栽水稻品种抗稻瘟病基因的组成及抗稻瘟病基因对稻瘟病抗性提高的贡献,为浙江省抗病新品种的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是我国长江中下游主要的粮食生产区,长期以来水稻生产受稻瘟病的严重影响。在过去的10年,浙江省在稻瘟病防控技术上面取得了很大进展。本研究回顾了浙江省稻瘟病菌优势种群的变化和优势小种的更新情况,总结了近10年已育成的203个品种的稻瘟病抗性变化趋势,归纳了稻瘟病抗病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以及这些抗病基因结合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在水稻抗病育种中的应用情况。本文还展望了田间水肥的管理模式、抗稻瘟病基因聚合水稻品种选育和无毒基因在稻瘟病流行预测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华金甜1号是2009年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优良甜玉米单交种(粤审玉2009011).产量和品质均超过华宝甜1号和金凤5号。2年省区试中,产量均比对照品种增产.且达极显著水平:在生产试验中.全省5个点均比对照增产,每667m2产鲜苞均超过1000kg,平均达1131.3kg,比对照增产19.5%,最高产量达1236k‰该品种综合农艺性状良好,丰产性突出,适应性好,抗病和抗倒伏性较强,果穗粗长,甜度高,品质较优。适宜广东省及气候、栽培条件相似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采用黑龙江省灰斑病菌株30个,分别测定本省70个主要推广品种、品系和资源,直接研究寄主和病原物的相互作用.试验结果认为,在品种、品系和资源中都有感病、抗病和中间类型的材料.在已推广品种和试验品系中发现有合丰27、29、32、34号及绥86-5345这5个品种(系)上菌株的毒力频率低,说明它们的抗病性能好.同时在这5个品种、品系中分析了2个以上品种的联合抗病性,为培育抗病品种和品种的合理搭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棉花枯黄萎病预防措施谢远清(湖北省监利县人民大垸农场农科中心433321)1.选用高产抗病品种目前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抗枯品种有:中棉12、鄂棉20(即8933)、泗棉3号等。对黄萎病目前尚无高抗品种,一般为耐病品种,如中棉12、湘棉16号等。选用抗病品...  相似文献   

20.
棉花枯萎病是危害棉花最严重的病害之一。近几年来,由于采用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危害。但目前推广的抗病品种在丰产性和品质方面还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因此,品种既抗病又高产成为抗病育种急待解决的问题。我们从1972年开始,经六年的努力。选育出高抗枯萎病、高产、品质好的新品种“86—1号”。根据1976—1977年两年全国抗病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被推荐为长江流域病区和黄河流域高水肥枯萎病区的推广品种。在无病点试验表明,“86—1号”与当地推广的感病丰产品种比较,也有所增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