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适宜浓度的AB-抗旱剂,可以显著提高旱地造林成活率,试验结果表明,在A300B1浓度时,造林成活率提高23.3%。  相似文献   

2.
应用适宜浓度的AB-抗旱剂,可以显著提高旱地造林成活率,试验结果表明,在A300B1浓度时,造林成活率提高23.3%。  相似文献   

3.
ABT生根粉在马尾松造林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尾松是皖东地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多年来主要是利用马尾松裸根苗造林,成活率一直偏低;利用马尾松容器苗造林,大幅度地提高了造林成活率,但造林成本也随之增加,不利于大面积施工。为了既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又能降低生产成本,我们使用ABT生根粉不同浓度进行马尾松裸根苗造林的对比实验研究,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4.
用α-萘乙酸,吲哚丁酸,ABT生根粉3号,2,4-D等4种植物激素,每种激素3个浓度,浸泡侧柏苗木根系2小时后,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每种激素的适宜浓度处理对提高干瘠立地条件下侧柏造林成活率都有促进作用。但不同激素的作用不同,同一激素的不同浓度效果也有差异,以100ppm吲哚丁酸效果最大,造林成活率达到93%,比对照38%提高1.4倍。其次为ABT生根粉3号,其50ppm浓度处理可使成活率达88  相似文献   

5.
用α-萘乙酸、吲哚丁酸、ABT3号生根粉、2,4-D四种植物激素,每种激素3个浓度,浸泡侧柏苗木根系2h后,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每种激素的适宜浓度处理对提高干瘠立地条件下侧柏造林成活率都有促进作用。以100ppm吲哚酸效果最大,造林成活率可达93%;其次为50ppmABT3号生根粉,成活率达到88%。  相似文献   

6.
用α—萘乙酸,吲哚丁酸,ABT生根粉3号,2,4—D等4种植物激素,每种激素3个浓度,浸泡侧柏苗木根系2小时后,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每种激素的适宜浓度处理对提高干瘠立地条件下侧柏造林成活率都有促进作用。但不同激素的作用不同,同一激素的不同浓度效果也有差异,以100ppm吲哚丁酸效果最大,造林成活率达到93%,比对照38%提高1.4倍。其次为ABT生根粉3号,其50ppm浓度处理可使成活率达88%,超过对照1.3倍,这两种处理效果显著,均可在生产中试验推广。  相似文献   

7.
池杉是平原林网的主要造林树种,为了提高池杉造林的成活率,我们开展了成活率对比试验。试验表明,池杉造林成活率与造林时间和保湿措施直接有关。我们把试验成果应用于实践,使池杉造林成活率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保水剂处理苗木方法试验、保水剂适宜配制浓度与用量的试验、保水剂在不同立地条件的施用效果分析等试验,结果表明:在干旱造林地应用保水剂能显著提高植苗造林成活率;1:300浓度保水剂浸根最适宜浓度;栽植穴内撒施10-25 g的保水剂,对提高造林成活率的作用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池杉是平原林网的主要造林树种。为了提高池杉造林的成活率,我们开展了成活率对比试验。试验表明,池杉造林成活率与造林时间和保湿措施直接有关。我们把试验成果应用于实践,使池杉造林成活率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抗旱造林方法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造林工作的成败与否,主要是如何提高造林成活率。西北地区造林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干旱少雨,根据多年造林的方式方法得到的结果证明,在干旱地区采取如下几种抗旱造林方法可相应的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1.
对提高陕西西部造林成活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对提高陕西西部造林成活率的探讨韩恩贤,薄颖生,刘和平,韩刚(陕西省林业科学研究所,陕西杨陵7121D0)造林成活率是衡量造林质量和技术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提高造林成活率,对于扩大森林资源,提高林木覆被率具有重要意义。中德合作陕西西部造林项目,是我省林...  相似文献   

12.
郑玉东  赵玉恒 《防护林科技》2012,(4):137-137,139
在松嫩平原地区,干旱是影响造林成活率的主要原因,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就必须采取以水为核心的抗旱造林方法。文章介绍了13种适合不同立地条件的简便且可操作性强的抗旱造林实用方法,对提高造林成活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利用植物源对日本落叶松、樟子松两树种进行浸根造林,与非浸根造林相比,可提高造林成活率9%~26%。  相似文献   

14.
在呈贡县蛇山使用HD-1保水剂进行的保水性能、提高墨西哥柏树苗造林成活率试验,以及对苗水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HD-1保水剂与土壤混合使用,能使土壤结构变松,有较强的吸水保水功能。用于干旱地区造林,可提高造林成活率5~20%,在阳坡干旱地段使用,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32-43%。HD-1保水剂不但能提高成活率,而且还有促进树苗生长的作用。应用HD-1抗旱保苗、提高造林成活率,是一项造林新技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李大林 《中国林业》2011,(16):53-53
河北坝上属于高寒山区,造林成活率偏低,主要原因是气候恶劣、产苗地与植苗地气候差异明显,苗木从外地购进很难适应当地气候。近几年,随着造林任务的加大,提高造林成活率显得尤为重要。要提高造林成活率关键是要做好苗木选育工作,只有在本地育苗、本地栽植,才能提高造林成活率。笔者多年培育针叶苗木,现已获得成功,本文就针叶树育苗管护试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杨树不同方法造林对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杨树不同方法造林试验,适当的造林方法不但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而且可提高其生长量,用一年生扦插苗造林成活率比对照提高12.2%;苗高和地径均比对照和其他造林方法有极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杨树造林方法主要是植苗造林和截干植根造林。单纯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多提倡截干植根造林,仅从提高造林成活率角度分析,截干植根造林因成活时需水量少,较植苗造林成活率高一些,但是对生长影响尚无报道。本试验通过在相同立地条件下,进行截干植根和不截干植苗造林进行对比试验,主要研究其对生长量(材积)的影响,提出更能提高杨树生长量的造林方法,以期达到最佳济经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针叶树苗木质量与造林成活生长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10多年来造林工作实践,总结出针叶树造林有关如何利用苗木的问题,油松、樟子松造林,这将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和幼树生长量;采用不合格苗造林,将显著降低一次性造林成活率;苗木枯出圃前要灌足“三水”即解冻水、化冻水和起苗水,只有提高苗木的含水量,才能保证造林的成活率,苗木的含水率与造林的成活率呈正相关;在造林实践中,不可忽视苗木的保湿,应尽可能做到随起苗随运输,随栽植,缩短苗木在外裸露时间。  相似文献   

19.
霍林郭勒市属于高寒山区,造林成活率偏低,主要原因是除气候恶劣外。苗木从外地购进,产苗地与植苗地气候差异明显,苗术很难适应当地气候,导致成活率偏低。近几年,随着造林任务的加大,如何提高造林成活率,关键是苗木问题。只有在本地育苗,本地栽植,才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况且在本地育苗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用浓度为3%的丙三醇溶液浸苗,用浓度为1.5%的丙三醇溶液浸根,秋季在苗木停止生长前1个月每隔10d喷浓度4%的丙三醇溶液,均可提高樟子松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