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进行了双疗程法治疗肉鸡大肠杆菌病的试验,试验鸡共5000只,设9个治疗组,1个对照组,每组500只AA肉鸡。试验组鸡群于1 ̄7天,22 ̄28天,分别选用敏感抗菌素氟哌酸(FPA,50PPM),强力霉素(DOC。75PPM,),氯霉素(CMV,750PPM)进行双疗程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DOC-CMT、CMT-DOC、FPA-DOC、DOC-FPA、FPA-CMT、CMT-FPA、DOC-D  相似文献   

2.
作者进行了双疗程法治疗肉鸡大肠杆菌病的试验,试验鸡共5000只,设9个治疗组,1个对照组,每组500只AA肉鸡。试验组鸡群于1~7天,22~28天,分别选用敏感抗菌素氟哌酸(FPA,50PPM),强力霉素(DOC。75PPM,),氯霉素(CMT,750PPM)进行双疗程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DOC-CMT、CMT-DOC、FPA-DOC、DOC-FPA、FPA-CMT、CMT-FPA、DOC-DOC、FPA-FPA、CMT-CMT各试验组的存活率分别为92.8%、87.6%、97.2%、96.4%、95.8%、89.6%、94.6%、96.2%、88.4%。对照组的存活率79.4%。  相似文献   

3.
家禽营养对防御体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系统是生物体对蛋白质异物的防御体系,肝脏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依赖性药物代谢酶(MCP-450)是生物体对脂溶性异物的防御体系。日粮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对免疫系统和MCP-450免疫体系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免疫系统是生物体对蛋白质异物的防御体系;肝脏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依赖性药物代谢酶(MCP-450)是生物体对脂溶性异物的防御体系。日粮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对免疫系统和MCP-450免疫体系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经IBD弱毒苗免疫和未免疫的30-59日龄AA鸡研究了感染IBDV后血浆cAMP、cGMP和IL-2水平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示免疫攻毒鸡(A组)、免疫攻毒鸡(B组)和未免疫未攻毒鸡(C组)在IBDV攻毒前1天血浆CAMP和CGMP水平B组明显高于A和C组,CAMP/CGMP幽会同样是B组高于或明显高于A和C组,IL-2水平三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在攻毒后的头5天内,B和C组CAMP明显升高,而A组  相似文献   

6.
氯霉素间接竞争ELISA(ci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人工合成的氯霉素-牛血清白蛋白(CAP-BSA)为包被抗原,氯霉素(Chloramphenicol,CAP)为竞争的半抗原,两者与一定量的抗CAP单抗(CAP-McAb)反应。实验结果表明,理想的包被抗原浓度为1.25μg/ml,抗CAP-McAb工作浓度为1:12000,酶标二抗工作浓度为 1: 5000,可测最适范围为 1ng/ml-100ng/ml,最小检测量为0.1ng/ml,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3. 62%和 5. 19%。得到回归方程 y =1.2730- 0.6745x(r2= 0. 9779)和标准曲线,从而建立了快速定量测定 CAP含量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整个测定时间为6小时。  相似文献   

7.
支配子宫的植物神经和肥大细胞与子宫免疫调节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述了近年来子宫的植物性神经支配、子宫肥大细胞(MC)的最新研究概况,阐述了植物性神经通过子宫肥大细胞对子宫免疫的影响及P物质对子宫免疫的调节。植物性神经可通过抑制子宫MC的增殖和组织胺释放来抑制子宫局部免疫水平,神经肽P物质能刺激子宫MC组织胺和细胞因子的释放来调节子宫免疫,但组织胺的释放与子宫的生殖状态有关。神经肽对MC功能的调节是免疫-神经-分分泌网络相互作用的一个侧面,深入研究神经肽对MC作用的机理,将有助于推动神经免疫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应用噻唑蓝法研究了PHA-P引起兔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转化的最适条件,培养时间为48h,PBMC密度为5×1012/L,PHA-P的终浓度为0.5mg%。并测定了在此最适条件下的吸光值(OD),为0.276±0.142。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比较了锌和螯合剂EDTA对淋巴类细胞株PDc-B-1、Jurkat、BoLcL、6C9和奶牛PBMC增殖及功能的影响。除奶牛PBMC之外,锌对各株细胞的增殖和功能均无促进作用,在浓度为10 ̄100μmol/L时有明显抑制甚至毒性作用。EDTA对各株细胞的增殖只有抑制作用,在同一浓度时对杂交瘤细胞增殖和抗体分泌的抑制作用基本一致,而对PBMC增殖和Ig分泌程度不同的抑制作用,是因为不同功能的  相似文献   

10.
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是一种复鸽 粒子,业已成功地用于膜蛋白的提呈。本研究将来自S.beidelberg的外膜蛋白(OMP)结合到连有类脂的ISCOM粒子上,作为疫苗对同源和异源沙门氏菌攻击的抵抗效力进行了评价。类脂-ISCOM有两各形式,即ISCOM-磷脂和ISCOM-鞘脂类。用三种沙门氏菌血清型(S.beidelberg,S.reading或S.enteritidis)的其中一种对火鸡攻  相似文献   

11.
5种免疫增强剂对猪增殖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胸腺素、黄芪多糖、人胎盘组织液、人重组白细胞介素2(rIL-2)及左旋咪唑,以不同浓度刺激体外培养不同时间的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结果证明这几种佐剂均对猪PBMC有明显刺激作用,且与浓度有依赖关系,浓度过高时对其有抑制作用,适宜的浓度为10^4倍稀释度。时间因素的影响较小,但培养36h加入各种佐剂后PBMC增殖反应未见增强。PBMC代表机体总的细胞免疫水平,通过佐剂对体外培养的PBM  相似文献   

12.
不同生长期长白猪体脂代谢的特点与cAMP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分析了60-240日龄长白猪血中cAMP激光素敏感脂酶、游离脂脂酸和腺苷酸环化酶以及脂肪组织中cAMP、AC和各种脂酸组成。/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了扬子鳄主要组织和器官中的21种无机元素:K、Na、Ca、Mg、P、Fe、Zn、Cu、Mn、Cr、Mo、Co、Ni、Sr、As、Al、Ba、Li、Cd、Pb、Be。为研究扬子鳄生物学及保护学提供了生物无机化学领域方面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迅捷地诊断犬瘟热病毒(CDV)感染,本研究采用及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犬外周血液核细胞(PBMC)中CDV核衣壳蛋白(NP)基因。以两套引物针对CDVOnderstepoort毒株NP基因的两个片段。应用RT-PCR〉以6株CDV毒株感染Vero细胞,用CDV人工感犬染的的PBMC,在这两处细胞的提的RNA中,手增NP基因片段,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在32例临床疑为CDV感染  相似文献   

15.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CIAV)MSBI-TK5803毒株感染的MDCC-MSB;细胞涂片为抗原,建立了检测CIAV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法(IIFA)。应用该IIFA方法对人工感染的SPF鸡进行了检测15只1日龄SPF鸡在接种后第7、14天时均呈阴性反应;21天时2只鸡呈弱阳性反应,28天时均呈弱阳性反应,21天时2只鸡呈弱阳性反应,28天时均呈弱阳性反应,35天时呈明显阳性反应;14只40日龄SP  相似文献   

16.
肉鸭生长期饲粮养分适宜浓度范围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640只(公母各半)1日龄天府肉鸭(平均体重57.0±3.0g),按性别随机分成32组,采用5因素部分实施的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估测了为最大增重加和最大胸腿肌率时肉鸭生长期饲粮ME、Ca,TP,AP和CP的适宜浓度范围和Na的适宜添加水平。试验结果表明:最大增重时,肉鸭饲粮ME适宜水平为:0-3周12.75MJ/kg,4-7周12.66MJ/kg,养分适宜浓度为:0-3周,CP17.70  相似文献   

17.
饲喂豆饼粉——玉米基础日粮的河鲇鱼蛋氨酸需要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豆饼粉-玉米基础日粮测定,25℃时42天试验期中14克河鲇鱼日粮蛋氨酸(Met)的需要量。与鲇鱼体成分氨基酸有关的平衡限制氨基酸基础日粮含277克CP、3.6克Met、4.0克胱氨酸(Cys)和10MJDE/kgDM。在谷氨酸缺乏时,DL-蛋氨酸按0 ̄12克/千克,间隔2克添加到基础日粮中形成7种等氮和等能日粮。对照日粮含331克CP、8克Met、5克Cys和10MJDE/kgDM(包括8%鱼  相似文献   

18.
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经口灌服10^3个鼠伤寒沙门氏菌,48h后迫杀的C57B16/H2^b鼠外周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脾和外周血中淋巴细胞MHC-1、MHC-2、ICAM-1和CD4 4种受体的变化。结果表明,鼠伤寒沙门氏菌使外周血淋巴细胞MHC-1、MHC-2和ICAM-1的表达显著升高(P〈0.001),肠系膜淋巴结中淋巴细胞MHC-2、CD4和外周血淋巴细胞CD4的表达也有升高。  相似文献   

19.
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经口灌服103个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typhimurium),48h后迫杀的C57B16/H2b鼠外周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脾和外周血中淋巴细胞MHC-1、MHC-2、ICAM-1和CD44种受体的变化。结果表明,鼠伤寒沙门氏菌使外周血淋巴细胞MHC-1、MHC-2和ICAM-1的表达显著升高(P<0.001),肠系膜淋巴结中淋巴细胞MHC-2、CD4和外周血淋巴细胞CD4的表达也有升高。  相似文献   

20.
盆栽条件下对碱茅在等渗的盐(NaCl)及渗透胁迫(PEG模拟)下的生长,水分含量,离子(K+、Na+)吸收与选择性以及渗透反应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0.01~-1.5MPa渗透势范围内,随渗透势降低植株的干重及水分含量均迅速降低,PEG胁迫比等渗的NaCl胁迫下降幅更大。NaCl及NaCl+PEG胁迫下,随溶液渗透势的降低(或NaCl浓度的增大)植株Na+浓度,Na+/K+及对K+(相对于Na+)的选择性均迅速增大,而K+浓度未显著变化。植株Na+主要是被动吸收的结果,而K+则是主动的选择性吸收的结果。植株渗透势随胁迫溶液渗透势降低而线性降低,NaCl胁迫下植株渗透势约比等渗的PEG胁迫下低-0.14~-0.20MPa。NaCl胁迫下,当渗透势高于-0.9MPa时,植株渗透势的降低(渗透反应)主要可归于由Na+积累引起的渗透调节与脱水;渗透势-0.9~-1.5MPa时,渗透调节可解释植株渗透反应的72%~78%(其中,由Na+引起的渗透调节占总渗透调节的56%~73%),脱水可解释22%~28%。PEG胁迫下,当溶液渗透势高于-0.7MPa时,植株的渗透反应主要是脱水引起的;渗透势-0.7~-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