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油桐在商南县栽培历史悠久,是农民群众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1983年商南县被列入全国47个油桐重点发展基地县之一。1992年被县委、县政府确定为主导产业。油桐已成为全县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截止目前,全县油桐面积已发展到30万亩,总产量达320万公斤,建立桐油加工厂147家,实现年产值2700万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形成  相似文献   

2.
我国油桐产业化发展战略调查研究报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油桐是原产于我国的重要工业油料树种,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16个省区都有分布或栽培。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人工合成油漆等替代产品的大量涌现,桐油市场严重萎缩,油桐栽培面积和桐油总产量急剧下降,油桐产业逐步衰落。为了重新挖掘油桐这一宝贵资源,推进油桐产业的快速和规模化发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我国油桐资源与产业化发展的现状,探讨了油桐的开发利用价值和油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油桐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战略和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油桐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油桐是我国分布范围广,种植面积大的经济树种之了。近年来,由于市场的变化,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油桐产业呈萎缩状态。贵州位于祖国的西南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阳光充足,山地资源丰富,是油桐的中心产区。虽然这几年贵州的油桐生产也受到影响,但由于我省各级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重视,依然保持了一定幅度的增长和发展。本文仅对贵州省油桐生产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对策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以供参考。1 生产现状1.1 资源面积与经营状况长期以来,贵州省油桐产量和面积,仅次于四川,居全国第二位。1998年全省拥有桐林5…  相似文献   

4.
油桐(Veraicia fordii)是原产我国的重要工业油料树种。在我国南部15省区有栽培分布,栽培面积2000万亩。油桐栽培区划是以原有油桐栽培分布面积集中程度、油桐的生物学、生态学及林学特性为依据,遵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原则,按照分布区自然条件的差异,划分为边缘栽培区、主要栽培区和中心栽培区三个一级栽培区,二级划分为亚区,三级划分为地区。共划分出3个栽培区,15个亚区,38个地区。  相似文献   

5.
<正> 油桐是河南省南阳地区主要木本油料树种,油桐是国计民生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资。该地区油桐分布广,面积大,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是全省重要产区之一。为此,我们对油桐进行了良种选育、施肥试验和丰产栽培综合技术开发研究工作,通过四年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一、基本情况影响油桐产量和性状的因素很多,为了促进油桐速生丰产和高产稳产,对油桐资源进行了栽培历史、生产现状、栽培技术和油桐生长发育规律的调查并开展油桐选优工作。为了合理利用资源,充分发挥油村可产区的生产潜力和最大经济效益,地区林科所与省林科所共同主持,在油桐集中产区内乡县赤眉乡的杨店、东北川大队,西庙岗乡的庙岗、桃庄河大队,  相似文献   

6.
怒江州由于几届政府的努力,加之优越的自然条件,在1985年全州油桐面积已超过15万亩,福贡县就成为云南西部河谷经济林带油桐林生产基地县。目前油桐已成为福贡县的支柱产业,它对怒江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1 怒江州油桐发展现状怒江州油桐于民国时期引入兰坪、福贡等地种植,并逐渐推广到贡山等地。主要在怒江、澜沧江河谷海拔1800m以下地带栽培。1985年全州油桐林面积已超过1万hm2。境内种植的油桐多为三年桐中的高脚米桐,该品种具有结实力强、产期长、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产量高的特点。种植在地形稍缓…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全国油桐学术研讨会对云阳县油桐生产开发的评价意见云阳县位于我国油桐中心产区,油桐栽培历史悠久,品质优良,油桐面积和产量一直保持稳定发展势头。全县已有油桐面积4万hm2,1996年产桐籽1100多万kg,在全国油桐生产县产量排行榜上一直位居前列。...  相似文献   

8.
<正> 油桐生产是山区开展多种经营的重要项目之一,是开发山区、建设山区的组成部分。为此,全国油桐科研协作组于1983年7月4-8日在湖北省郧县召开了“全国山地油桐林经营学术讨论会”。与会代表来自9个省区的林科所、林业厅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林所、4所农林院校及有关地、县林科所和林业局。会议共收到研究报告、论文15篇。大会就“环境资源利用与经济林栽培的若干问题”、“不同立地条件油桐林生长状况分析”“湖南山地油桐经营经验”、“湖北山地  相似文献   

9.
立枝桐丰产栽培试验研究徐嵩法(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柏维礼(四川省林科院用材林研究所)立枝桐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窄冠型油桐优良品种。由于它特有的冠型和分校特点,现有的一些丰产栽培技术不尽适合它套用。有关立枝桐丰产栽培,目前国内报导不多。我们结合油桐良...  相似文献   

10.
王孔明 《湖南林业》2011,(12):15-16
油桐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被誉为三大木本油料植物之一。它以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显著的利用价值,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展油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科学选择油桐是我国优质的工业油料树种,具有油质好、产量高、收益早、用途广、栽培历史悠久等特点,在当今国际化石能源日趋紧张和国家鼓励发展生物质能源的大背景下,大力发展油桐产业是历史的传承、现实的需要、未来的选择。一是从油桐生产经营的历史看:油桐在我国的栽培种植历史悠久,群众培植经验丰富。  相似文献   

11.
纵带球须刺蛾是多种农林作物的害虫。在广州1年发生1~3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茧内越冬,幼虫一般为7~8龄,幼虫感染核多角体病毒后,常成为流行病,死亡率可达90%以上。进行防治试验表明,90%敌百虫晶体40000倍液、80%敌敌畏乳剂100000倍液和50%杀螟松乳剂100000倍液等,以及2.3×10~(5-7)浓度的核多角体病毒,均对幼虫有较好的毒杀效果。  相似文献   

12.
正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属杜仲科(Eucommiaceae),本科仅1属1种,是仅存于我国的第三纪孑遗植物,名贵经济树种,国家二级保护树种[1,-2]。杜仲叶、雄花、果皮和杜仲皮都含有多种具有独特的医疗保健功能的活性物质[2-3]。例如  相似文献   

13.
云岭水果笋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试验研究了不同地区、不同栽培措施对高氏甜龙竹发笋及笋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云南勐海县、普洱市海拔1 300~1 700 m,重庆市武隆区、四川宜宾市等地海拔600 m以下的地区适合栽种笋用高氏甜龙竹;高氏甜龙竹栽植适宜的株行距为2 m×4 m,栽种时,以每丛留3~4株母竹、米径控制在4~8 cm为宜;在母竹高2.5 m处封顶可促进枝叶生长和笋芽萌发,增加笋产量;施肥、浇水、竹丛覆盖和剥土晒蔸等措施均能提高笋产量。  相似文献   

14.
本项研究主要在山东省冠县毛白杨林场进行,研究了毛白杨片林的林分生长规律、生物量积累及它们与土壤条件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毛白杨生长量在不同土壤上差异甚大,其年平均材积生长量,壤质褐潮土>夹淤沙壤质潮土>通体沙质潮土>粘质褐潮土>风沙土;毛白杨片林数量成熟龄在壤质褐潮土为13a以后,其它几种肥力差的土壤为7-9 a;壤质褐潮土上毛白杨林速生期持续12 a以上,其它几种土壤为4-9 a。据观测毛白杨片林粗生长高峰期显著,5月份粗生长占全年总量40-60%。高生长高峰期持续期较长,为6-7月。毛白杨片林生物量积累随林龄增大而增加,尤其2-10 a增长速度最大,10-14 a以后生物量积累也有所增加,但增加速度减缓。  相似文献   

15.
沙棘种源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7,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6.
油桐是原产我国的重要工业油料树种,在我国南方15个省(区)都有栽培和分布。本文选择82个不同气候条件的产区县,先用主分量分析法,将18个气候属性因子(变量),缩减为6个新变量(主分量),再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将全国油桐产区划分为3个气候区和7个亚区,以供布局油桐生产时参照。  相似文献   

17.
对福建省浦城县36a生栓皮栎人工造林效果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栓皮栎人工林具有较高的林分生产量,林分总生物量达266.560t/hm~2,乔木层为257.149t/hm~2;林分平均树高20.4m,平均胸径19.5cm,蓄积量达201.87m~3/hm~2。与杉木人工林相比,栓皮栎人工林具有良好的土壤结构和较强的养分供应能力。其表层土壤>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比杉木人工林高9.99%,土壤有机质含量比杉木人工林高0.695%。栓皮栎人工林还具有良好的水源涵养能力,林分总持水量比杉木人工林高10%。  相似文献   

18.
从1985年春起,在湘中、湘北和湘西北3类地貌生态区,进行了赤桉种源试验,供试种源38个,分4批分别在各试验点进行,除3个国内“地方种源”外,其余均为澳大利亚种源。通过对3年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第1批供试种源幼年期的高、径生长、抗寒性、开花和干形质量等进行了初步评定。结果表明,8929种源和渡口赤桉具有多种优良性状,是值得进行中试并渐步推广的种源;其他种源在某一方面具有优良特性,可供在今后的树种改良工作中加以有侧重地利用。  相似文献   

19.
川中丘陵地玉米避灾减灾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川中丘陵的典型地三台为基点,从影响玉米产量的主导因子——干旱着手,对品种、播期、密度、肥料投入四因素进行不同生态区品种同田展示、播期试验、三元二次正交回归旋转试验、三元二次正交回归通用设计试验研究,结果经计算机分析,将玉米栽培技术组装配套。得出,根据不同种植地所处的生态区域和台位分布选择相应的品种;谷雨节前后播种,叶面积系数与单株生产力协调一致达最佳,玉米产量最高,既能抗夏旱又能避伏旱;每667平方米种植3500~4000株、施纯氮20公斤以上、施氧化钾9公斤、单产可达500公斤以上;单产600公斤的栽培方案为每667平方米种植4673株、施纯氮26.73公斤、施氧化钾9公斤。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慈竹和毛竹耐寒的生理机制,在四川蜀南竹海,对不同海拔高度的慈竹和毛竹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海拔影响慈竹和毛竹的MDA含量、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慈竹和毛竹的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随海拔的升高而提高;慈竹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但海拔对毛竹的影响不大。毛竹MDA含量随海拔的升高而升高,但海拔对慈竹的影响不明显。海拔对2个竹种的净光合速率有影响,随海拔的升高,慈竹和毛竹的净光合速率都升高。毛竹在高海拔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比慈竹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