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为提高棉田综合经济效益,根据鄱阳湖植棉区的气候特点和耕作管理方式特点,通过多年的马铃薯棉花连作轻简栽培技术试验与示范,总结出一套马铃薯棉花连作的轻简高效栽培技术规程。该规程详细介绍了鄱阳湖植棉区马铃薯棉花连作种植制度下,马铃薯板地轻简种植技术和早熟棉花直播轻简高效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水稻主要轻简栽培技术集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南方推广的主要水稻轻简技术的优劣性,结合相关试验、示范情况,集成适合福建的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免耕抛秧技术、有耕直播技术等水稻轻简栽培主推技术,并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环鄱阳湖植棉区棉花与马铃薯连作轻简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实现环鄱阳湖植棉区棉花生产的绿色轻简高效发展和棉花生产方式转变,于2014-2016年在环鄱阳湖植棉区进行了“棉花与马铃薯连作栽培模式”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模式直播棉花籽棉产量为3 453~4 541.1 kg·hm-2,马铃薯产量为16.83~28.65 t·hm-2。选用适宜的品种、合适的播种期、合理的密度等技术是确保该模式示范成功的关键技术。试验示范表明棉花与马铃薯连作是一种省工节本、培育地力、调温保墒、高产高效、减少化肥农药投入的轻简栽培新技术。  相似文献   

4.
从种植区域选择、播前准备、播种、施肥、免定苗与整枝、病虫害防治、化学调控与打顶、灌溉、脱叶催熟与采收、秸秆处理等方面,对湘西北油后直播棉“三免三减”(免耕、免定苗、免整枝,减少施肥、化学调控、采摘次数)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分析了该技术在湖南省桃源县的试验示范效果。结果表明,在稳定棉花产量的情况下,“三免三减”栽培技术能减少劳动力和部分生产资料投入,从而增加植棉效益,为湘西北乃至长江流域棉区油后直播棉轻简种植提供技术指导,有利于促进该区域棉花产业的恢复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水稻免耕栽培技术是一项节本、减轻劳动强度、高效的轻简生产技术.2005年在闽侯县大湖乡双溪村的中稻区进行水稻免耕直播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项技术具有优势明显,可操作性强,推广潜力大、省钱、省工、省力等优点,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农村植棉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棉花生产必须走栽培轻简化、操作机械化、生产规模化、开发产业化"四化"之路。湖北省武穴市从2010年开始探索棉花麦(油)后直播轻简栽培技术,2017―2019年组织实施了湖北省棉花提质增效技术模式集成示范项目,每年实施规模133.3 hm2。在湖北省农业农村厅、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及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鄂东试验站等相关部门和专家的大力指导下,武穴市棉花麦(油)后直播轻简栽培技术不断得到完  相似文献   

7.
长江流域棉区棉花“三集中”的轻简高效理论与栽培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流域棉区轻简化栽培是棉花生产的必然选择。改传统育苗移栽棉为麦(油)后机械化直播棉的种植方式,并完善集中现蕾、集中成铃和集中吐絮的“三集中”调控技术是实现棉花生产轻简高效的有效途径。基于棉花“三集中”轻简高效理论和以此形成的麦(油)后早熟棉精播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真正实现了棉花种植从“传统劳动密集型”向“轻简快乐型”的转变,为加快提升棉田生产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信息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长江流域棉区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该棉区传统营养钵育苗移栽方式和配套栽培技术存在的制约棉花生产发展的问题,基于麦(油)棉两熟种植制度,研究形成了轻型育苗、机械化移栽和麦(油)后直播棉种植方式;并开展了新型种植方式下配套的增密和减肥技术研究,建成了适于长江流域棉区麦(油)棉两熟种植制度的棉花增密减肥轻简高效技术体系,为轻简高效植棉技术的进一步推广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9.
棉花轻简化移栽技术是棉花种植史上的一场种苗革命,它打破了几十年来营养钵育苗移栽的栽培体系,具有省工、节本、轻简、高效的优势,此项技术的示范、推广对稳定植棉面积,促进棉花生产向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1]。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新疆南疆地区棉花种植存在施肥用量过大、氮磷钾配比失调、滴灌肥配方不合理及溶解性差、微量元素及生物刺激素肥料随水滴施效益低等问题, 建立棉花专用缓控释复合肥和叶面水溶肥为主体的绿色施肥技术,并遵循当前新疆机采棉高产、高效、轻简化种植发展方向,结合多年多点试验和示范成果,制定该技术规程。本规程规范了新疆南疆地区以绿色施肥技术为核心的播种、水肥管理、化学调控、化学打顶、机械采收等棉花栽培技术,建立了新疆南疆地区棉花绿色高产轻简化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1.
长江流域棉区棉花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体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霞  郑曙峰  董合忠 《中国棉花》2017,44(12):32-34
基于长江流域棉区现行两熟或多熟种植制度以及机械化程度低的现实,在保持现有棉田两(多)熟制的基础上,一方面通过改革简化种植管理方式和方法,建立以轻简育苗和简化施肥为核心的套种棉花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实现了套种棉花种植管理的轻便简捷;另一方面改套种或移栽为直播,建立油(蒜、麦)后早熟棉机械直播技术,大幅度提高了机械化程度,减少了用工。两套栽培技术构成长江流域棉花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体系,为该区棉花生产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江汉平原棉区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在农业部棉花轻简化栽培项目的资助下,于2015年在湖北省潜江市进行了麦后短季棉机械直播栽培示范,同时以人工点播为参照。结果表明:在湖北潜江地区小麦收获后,可选择生育期100天左右的短季棉品种直播,其产量不低于常规春播棉,是一项适合江汉棉区推广的棉花轻简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作物研究》2004,18(3):F002-F002
免耕直播栽培技术是免耕技术与直播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水稻免耕直播模式主要有前作板田油菜免耕直播一季晚稻和冬泡田、冬闲板田、板田绿肥田免耕直播早、晚稻。以免耕为基础,经过试验示范,目前正在探索适宜不同’地区的免耕直播、免耕稻田养鱼、免耕稻田养  相似文献   

14.
为了缓解当前黄河三角洲和鲁西北地区植棉缩减的趋势,促进棉花产业的稳定发展。本文综合了山东省三大棉花产区(鲁西北、鲁西南和黄河三角洲)开展麦(蒜、饲)后直播短季棉轻简化栽培模式示范和推广的实践成果;分析了山东省发展直播短季棉轻简化栽培的自然资源优势和品种潜力;探讨了在长江流域棉区和西北内陆棉区因地制宜推广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的成效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湖南棉田综合效益、创新棉田种植模式,建立了棉花-荷兰豆一年两熟高效栽培模式。从茬口相接、品种选择、直播技术、肥料运筹、化学调控、病虫害防治、采收、秸秆还田等方面介绍了该技术。应用该技术可在保证棉花和荷兰豆稳产的前提下,简化管理、减少用工、减轻劳动强度,促进该地棉田生产方式的变革及棉花生产向多元化、轻简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前,山东棉花研究中心已选育出一批适于蒜后直播的抗虫短季棉新品种(系),并在鲁西南植棉区进行了连续几年的简化栽培技术探讨和试验示范,初步建立了鲁西南植棉区短季棉蒜后直播轻简化栽培技术体系,为实行蒜后直播短季棉提供了坚实的品种和技术保障。蒜后直播短季棉通过选择适宜的早熟、高产优质品种、适宜播期和合理的种植密度,采用机械精量直播,现蕾期化控,盛蕾期一次性追肥,简化整枝,病虫害采用绿色防控并配合机械操作,集中收花并探索机械采收,机械拔棉秆或秸秆还田,在保证棉蒜产量不减的情况下,提高了机械化程度,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劳动用工,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农机与农艺的有机融合,提高了棉花的直接经济效益,走出了一条鲁西南植棉区棉花轻简化生产的路子。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棉花轻简化育苗机械化移栽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河南省棉花生产持续下滑的局面,提出应加大模式创新、技术创新、机械创新和机制创新。改传统的麦棉两熟套种为多熟高效套种;改麦套春棉为春育夏栽麦棉连作;改人工移栽管理为机械化移栽管理。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初步形成了以棉花轻简化育苗、机械化移栽为主体的种植模式,为河南省棉花生产的恢复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8.
长江流域棉花轻简高效种植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流域棉区是中国三大主要产棉区之一。近年来,受劳动力成本上升,棉花用工繁多、比较效益下降,以及生产中机械化、信息化程度低等因素影响,当地棉花种植面积急剧萎缩。为改变现状,从棉花品种、轻简化机械化管理技术、绿色高效栽培技术以及现代农业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长江流域棉花轻简高效种植技术措施及研究方向,为长江流域棉花产业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和农业生产机械水平的提高,麦后直播棉成为棉花生产实现绿色轻简化的重要方向。本文总结了麦后直播棉的生育特点,介绍了麦后直播棉绿色轻简高效栽培技术技术要点,包括小麦秸秆全量还田、精量播种、合理密植、减量施肥、绿色防控等,以期为麦后直播棉绿色高产栽培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和农业机械化的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油后直播棉成为棉花生产实现绿色轻简化栽培的重要方向。本文总结了油后直播的棉田要求、油后直播棉的生育特性,介绍了油后直播棉绿色轻简高效栽培技术重点,包括油菜秸秆全量还田、精量播种、合理密植、轻简化施肥、绿色防控等措施,为赣中地区油后直播棉绿色高产栽培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