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者以前曾设想利用粘果山羊草(Ae.kotschyi)的S^v型细胞质与1BL-1BS染色体互作产生的雄性不育培育杂交小麦(Toriyama等,1991,1993),在此设想中,雄性不育保持系可通过两个渠道获得,即回交法(Nonaka等,1993)和花药培养法。本文报道花药培养的结果。用1BL-1RS染色体携带者911-B-8-10(简称st.911)与13个日本品种杂交,用F1及B1F1植株的花  相似文献   

2.
硬粒小麦-偏凸山羊草六倍体类型(简称硬偏麦六倍体类型)来源于硬粒小麦(T.durum Dest,2n=4x=28,AABB)与偏凸山羊草(Ae.uentricosa,2n=4x=28,DDM^vM^v)杂交并自然加倍的八倍体类型,其染色体组成还不清楚。为了研究偏麦六倍体的染色体组成,用中国春(AABBDD)与之杂交,对杂种F1花粉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分析,观察到大多数花粉母细胞有14对二价  相似文献   

3.
用三种不同温度前处理和三种培养基相配合对7个从双单倍体马铃薯(S.tuberasumL,2n=2x=24)中随机抽取的品系进行了花药培养,选择出了较好的培养基和前处理的适宜温度及方法.从双单倍体花药中诱导产生胚状体及再生植株频率有所提高达27.5%和8.8%.倍性鉴定表明,从双单倍体诱导的胚状体分化的植株绝大多数为二倍体,而且多数为纯合体,说明这些胚状体来自己减数的配子,可能是由在胚状体发育过程中的体细胞染色体加倍形成的.  相似文献   

4.
1RS.1BL移位系已被小麦育种者广泛地用于农艺性状和特殊籽粒产量的改良,但还缺乏对有或没有发生移位染色体臂的有关种族农艺性状表达的比较研究。本文主要目的是测定2个硬红粒冬小麦群体分离的Aurora移位系中1RS.1BL对籽粒产量和其它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用OK83398×Chisholm和OK8339×Arkan衍生的不同遗传材料进行了2个田间试验。试验1中评价了3种环境下25对F5代衍生的近等位纯合1B或1RS.1BL系;试验2评价了4种环境下1B或1RS.1BL纯合植株的F2、F3代的染色体组型。试验1中1RS.1BL的平均增产效应为9%-10%.增加地面以上干物质量为11%-12%,增加千粒重为4%-6%,其增产大小与杂交组合有关、尽管对每穗粒数、收获指数和容重未进行检测,但在株高和每平方米穗数方面的差异却以杂交和环境不同而缺乏一致性。试验2中所进行的遗传异质性方差分析表明,1RS.1BL中存在着较大的变异。这些结果对进一步利用1RS.1BL改良冬小麦农艺性状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单倍体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展望─—(S.T.Chalyk),Selskokhozyaistv-ennayaBioiogiya,1993,No.5,86~86(俄文)F_1代杂种群体进行自花授粉或授以具Sawatov胚标记的单倍体诱导物花粉。该标记对单倍...  相似文献   

6.
96112抗叶锈病的甜玉米群体AS12──(D.W.Davis等),HortScience,1995,Vol.30,N0.3,637~638(英文)AS12是由甜玉米(Sugaryl)与热带玉米复交种(1B/1R)于1968年杂交后衍生的。按植株整齐...  相似文献   

7.
用"红麻722"(Hibiscuscannabinus.L.)2n=2x=36=32+4(SAT)与"金钱吊芙蓉"(Hibiscus,radiatus.L.)2n=72=70+2(SAT)进行种间杂交育种研究,从杂种后代中选育出"芙蓉红麻369",其细胞染色体核型研究结果,F1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54,其中有3个随体染色体,至F7以后染色体数目为36的细胞频率继代略有提高,F12细胞染色体数目为36已占观察细胞数的95.5%。全部染色体为中部着丝点,其中6条染色体短臂上有随体。核型公式:2n=36=30m+6m(SAT).具有6个随体染色体是区别双亲染色体核型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8.
通过4x—2x杂交测验,从Solanumphureja后代中筛选出9份诱导双单倍体频率和花粉育性高的授粉者.它们的平均诱导率为33株双单倍体/100个果,并具有显性纯合的胚斑标记基因(BB)和紫色胚轴标记基因(PP),可用来有效地识别双单倍体.不同的四倍体母本产生双单倍体的频率不同,中薯2号产生频率最高,达34株双单倍体/100个果,母本基因型对双单倍体的产生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栽培甜菜(B.vulgarisL.,PT6、2n=19)与白花甜菜(B.corollifloraZoss.,2n=36)杂交获得VC88~1杂种F_1,其染色体组为VVCC,2n=36.VC88─1类似于异源多倍体,减数分裂基本正常,以其为母本与栽培甜菜(2n=18)回交,或与其它物种如B.maritinaL.杂交,皆获大量后代(B10,B14等),其染色体组为VMC、VVC等,2n=27.以B10~B14(B_1F_2)为母本与栽培甜菜(2n=18)回交,产生许多形态变异及各种染色体分布的后代(B_2F_3),其中以2n=18染色体的植株最多达41.58%,推测它们当中可能含有代换系及易位系;2n=27的个体出现频率高达30.19%,预示存在着无融合生殖现象;2n=18+1的植株以10.39%的频率出现,它们是带有白花甜菜染色体的单体附加系;附加2~8个染色体的植株频率为5.的%,低于前人报道数字;嵌合体频率达8.93%,表现不稳定;极少数为2n=36、2n=45个体.  相似文献   

10.
把14个小麦基因型(11个四倍体和3个六倍体)同1个玉米杂交种F1进行杂交(玉米杂交种F1用作父本)。试验为随机区组设计.3个重复。植株种植在可调控的温室条件下(日长16h.昼/夜温度为25℃/15℃)。为了提高胚成活率.用2.4-D(10mg/L)处理玉米授过粉24h的小麦穗。四倍体和六倍体的胚成活率为每100个授粉小花中成活2.09—26.76个胚.在所有的六倍体小麦基因型和11个四倍体小麦基因型中.有5个均获得了单倍体和双倍体植株.本试验的最重要之处是能够用四倍体小麦培育单倍体植株.其理由有二:第一.由于无效胚的形成和高比率的白化苗不能用于对四倍体小麦进行花粉培养.第二,到目前为止.尽管可以用四倍体小麦同玉米杂交产生胚.但不能产生单倍体植株.  相似文献   

11.
主要报道陆地棉(G.hirsutum)×斯特提棉(G.sturtianum)杂种F1、BC1的性状遗传及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F1的主要性状为自交不育,全缘叶,叶脉弧形,花冠较大,鲜紫色,花丝紫色,花瓣基部有深紫斑,为父本之显性性状;BC1性状分离。F1、BC1为非整倍体。F1、BC1染色体结构式多数分别为10Ⅰ+27Ⅱ、8Ⅰ+26Ⅱ。  相似文献   

12.
Bhat.  S 付波 《杂粮作物》1995,(6):51-52
高粱胞质遗传雄性不育保持系组织培养的植株再生SumangalaBhat,M.S.kuruvinashetti自Heinz等(1987)对甘蔗(SaccharumofficinarumL.)和Shepard等(1980)在马铃薯(Solanumtube...  相似文献   

13.
以三交组合(10-A/88-1643//川育12号)的F9代群体的112个稳定株系为供试材料,研究了T1BL.1RS易位染色体对小麦农艺性状间偏相关的影响。结果表明,一些性状间的偏相关在T1BL.1RS易位系和非易位系群体内均达到显著水平,一些性状间的偏相关则公在T1BL.1RS易位系群体内,抽穗期与每小穗结实粒数呈极显著的负偏相关;而在非易位系群体内,抽穗期与每小穗结实粒数则呈显著的正偏相关。这  相似文献   

14.
用三种不同温度前处理和三种培养基相配合对7个从双单倍体马铃薯中随机抽取的品系进行了花药培养,选择出了较好的培养基和前处理的适宜温度及方法,从双单倍体花药中忸产生胚状体及再生植株频率有所提高达27.5%和8.8%。倍性鉴定表明,从双单倍体诱导的胚状体分人的植株绝大多数为二倍体。而且多数为纯合体,说明这些胚状体来自己减数的配子,可能是由在胚状体发育过程中的体细胞染色体加倍形成的。  相似文献   

15.
高粱——苏丹草杂交草的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Piper)Stapf)属高粱属植物中的不同种,但它们的染色体数(2n)均为20,杂交不存在遗传障碍。由于两者的遗传关系较远,性状差异很大,杂交后的F1结合了二者的优点,表现出了强大的杂种优势,叶宽、叶长、分蘖等主要经济性状接近高亲,株高眼过高亲,生物产量比高粱和苏丹草增产50%-100%。高粱  相似文献   

16.
粒用高梁Rf_1基因及其在改变育种方法中的潜在用途——(R.L.Brengman)QueenslandDepartmentofPrimaryIndustriesInformationSerisNo.Q195003,1995.12(英文)一个单显性雄性?..  相似文献   

17.
96101单倍体的有丝分裂研究——(P.Gaven等).MaizeGeneticsCoope-rationNewsletter,1994,Vol.68.66(英文)用3个单倍体植株(分离自Stock-6)进行有丝分裂分析。在分裂中期Ⅰ和终期染色体组非...  相似文献   

18.
甘蓝型油菜MI CMS系统育性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利用MICMS细胞质雄性不育双低下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研究MICMS系统育性的遗传、育性恢复基因的等位性和恢复系的细胞质育性。结果表明:(1)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后代可育株与不育株的分离比例,F2符合3:1,BC1符合1:1,不同组合间分离比例同质,MICMS系统育性恢复性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2)恢复系宁R1、宁R3和宁R4的恢复基因属同一位点;(3)恢复系宁R1和宁R4的细胞质是可育细胞质,P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对小麦—黑麦1染色体易位系进行一般性鉴别和特殊性分析,分离单克隆抗体(mAb),分别用于识别在1B染色体编码的Mr40000γ—黑麦碱(808/10)和醇溶蛋白(218/7).用2—丙醇水溶液对面粉、粗粉或半籽粒进行提取.并直接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析,分析表明,当IRS与1A、1B和1D发生易位时,mAb808/10表现出阳性反应,而非易位小麦反应很弱.抗体mAb808/10对黑麦碱的束缚决定于能保持三维结构的蛋白质,如果蛋白质降解,抗体反应就会消失.mAb218/17几乎对1BL.1RS易位系的2—丙醇提取物不起反应,但对其它被测小麦呈阳性颜色反应.因此,1BL.1RS易位系的检测能够通过mAb808/10的阳性反应或mAb218/17的阴性反应来完成.此外,对单个2—丙醇样品提取物进行两项ELISA操作,能够鉴别出三个群体:1BL.1RS易位系、1AL.1RS易位系和非易位小麦.这些ELISA分析方法较之其它Gli—B1醇溶蛋白或Sec—1黑麦碱的免疫分析法具有简化步骤,缩短时间,样品筛选率高和可适用于面粉、粗粉或半籽粒样品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两种自交系及其杂交种培养花药的胚状体形成——(ArtiKumari等),MaizeGeneticsCooperationNews-letter1994,Vol.68,83(英文)低频反应限制了产生单倍体植株的花药培养技术的应用。为获取满意的结果和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