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利用我所选育的陆海杂种及陆地棉推广品种,研究了覆盖地膜,摘早蕾,喷生长调节剂及磷钾肥等措施对陆海杂种优势的影响。结果表明:(1)地膜覆盖对杂种效果更好,杂种皮棉产量提高19.6%~34.7%,品种提高4.5%~13.6%;(2)摘早蕾,杂种增产幅度大,皮棉增产12.5%~16.6%,品种增产2.4%。与品种比,杂种需要摘除更多的早蕾;(3)增施磷钾肥,品种子棉增产16.3%,杂种效果不明显;(4)喷缩节胺,杂种与品种反应不同。蕾期用量较大时,极大地抑制了品种的生长,产量降低;杂种药效时间短,株高降低少,产量影响不明显。杂种需喷缩节胺次数多,用量大。  相似文献   

2.
棉花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纤维是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和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人类进入21世纪后,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已开始向"衣橱里疾病"挑战。对于贴身的内衣,人们已大都青睐纯棉制品,高档外套也多为天然制品。但长期以来,纺织业对白色棉纤  相似文献   

3.
陆地棉与海岛棉种间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4个陆地棉作母本与4个海岛棉杂交,配制16个F1代进行种间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与推广陆地棉品种比较,种间F1代子棉产量、铃重、衣分和衣指的竞争杂种优势为较高的负值,而纤维长度和强度表现较高的正向优势。鄂荆1号和B2(海岛棉)产量配合力高,两者杂交F1代产量高于其他组合。  相似文献   

4.
以4个陆地棉隐性核不育系和2个海岛棉品种为试材,按NCⅡ设计,对陆地棉隐性核不育系在陆海杂种优势中的利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数组合皮棉产量具有中亲优势,最大达到17.1%。单株铃数、子指具有明显的中亲优势,而依分、铃重的中亲优势为较大的负值。与陆地棉对照相比,全部组合均明显减产。配合力分析表明,铃重、衣分、子指、衣指、纤维伸长率和马克隆值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控制,而皮棉产量、单株铃数、单株果枝数、2.5%跨距长度和比强度同时受因加性和非加性效应作用,双56和抗A1是两个较好的不育系。  相似文献   

5.
陆地棉海岛棉杂交后代经济性状的遗传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棉花育种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如徐州1818、徐州142、鲁棉一号、洞庭一号等自育品种产量均高于引进品种,但有些品种在纤维品质尤其是纤维强度方而尚有差距,不能完全满足纺纱要求。因此,我们从1973年起开展了以改进陆地棉纤维强度为重点的品质育种工作。关于提高陆地棉纤维强度的育种,国外已进行了数十年,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与野生  相似文献   

6.
以 4个陆地棉隐性核不育系和 2个海岛棉品种为试材 ,按 NC 设计 ,对陆地棉隐性核不育系在陆海杂种优势中的利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多数组合皮棉产量具有中亲优势 ,最大达到 1 7.1 %。单株铃数、子指具有明显的中亲优势 ,而衣分、铃重的中亲优势为较大的负值。与陆地棉对照相比 ,全部组合均明显减产。配合力分析表明 ,铃重、衣分、子指、衣指、纤维伸长率和马克隆值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控制 ,而皮棉产量、单株铃数、单株果枝数、2 .5%跨距长度和比强度同时受基因加性和非加性效应作用 ,双 56和抗 A1是两个较好的不育系  相似文献   

7.
根据加性 显性 母体效应遗传模型,分析了 6个陆地棉亲本及其按完全双列杂交法配制的 30个F1 的铃重、单株铃数、铃体积、铃容重、单铃种子数、子指、衣指、衣分、铃纵经、铃横经、铃形指数和铃室数共 12个棉铃性状的遗传方差分量以及铃重与其它棉铃性状之间的各项遗传相关。结果表明,铃重和铃容重的加性方差和显性方差均达显著水平;但显性方差明显大于加性方差;铃体积、铃纵径、铃横径和铃形指数的加性方差和显性方差均达显著水平,且两者差异不大;子指、衣指、单铃种子数及衣分等性状均存在显著的母体效应。此外,衣分和衣指的加性方差亦达极显著水平;单铃种子数显性方差达极显著水平;子指的加性和显性方差均不显著;单株铃数的加性和显性效应均达显著水平;衣指、子指、铃体积等性状与铃重间都存在显著的加性相关;而单株铃数与铃重则呈极显著加性负相关;单株铃数、单铃种子数、铃容重、铃体积、铃横径等性状与铃重之间都存在极显著的显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陆地棉纤维品质性状遗传效应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曹新川  康志钰 《西北农业学报》2006,15(4):203-205,216
以6个陆地棉品种进行完全双列杂交,采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对纤维长度、整齐度、强度、伸长率、马克隆值、反射率、黄度、气纺指标等8个品质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长度、强度、黄度等性状主要受制于基因的加性效应,其狭义遗传率分别为59.47%、51.68%、51.95%,均达极显著水平。相对遗传进度表明,马值、长度、强度的选择效果好于其他性状。亲本和杂交组合遗传效应预测值表明,在纤维品质中贝尔斯诺是较好的杂交亲本,29-1×贝尔斯诺为较好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9.
以不同表型的4个印度南瓜自交系为母本,依次与不同表型的2个中国南瓜自交系杂交,分析种间杂交后代叶形、茎粗、节间长度、果形、果实皮色、果重等主要表型性状的遗传变化,探讨种间杂交在杂种优势利用和优异性状基因跨种转移的应用潜力。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组合的亲和性存在明显差异,种间杂交存在不亲和性,印度南瓜自交系Y15与中国南瓜杂交的亲和性高于其他印度南瓜亲本材料;杂种F1植株表现出叶片变大、节间变长和单瓜重变大的超亲趋势;杂种F1植株和果实外观兼容了双亲的形态特征,叶上白斑、叶色接近中国南瓜亲本,果实形状及皮色接近印度南瓜亲本。选择亲和性高的亲本材料是杂交成功的关键,杂种后代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在性状改良和品种创制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棉花海陆杂交种主要性状的遗传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5个陆地棉品种(系)作母本与5个海岛棉品种杂交,配制25个杂交组合,对25个F1组合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检测主要产量性状和纤维品质性状,并进行相应的简单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和遗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间显著或极显著的偏相关系数与单相关系数方向和程度基本一致,各性状间显著或极显著的遗传相关系数和表型相关系数的方向和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南疆陆地棉与海岛棉光合-光响应及叶绿素荧光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南疆棉区主栽的陆地棉品种中棉所35号及海岛棉品种新海21号为供试材料,测定了吐絮期倒1叶、倒2叶光合生理生态参数对不同光照强度(PPFD 0~3 200μmolphotonsm-2s-1)的响应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光合-光响应曲线符合非直角双曲线函数,陆地棉的最大光合速率Amax、暗呼吸速率Rd、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高于海岛棉,而表观量子效率AQY低于海岛棉;随着光合有效辐射通量密度PPFD的增加,蒸腾速率Tr与气孔导度Gs直线上升。在PPFD低于1 000photonsm-2s-1的范围内,Pn、Pn/Ci、WUE呈上升的趋势,超过该值之后开始缓慢下降;而Ci随PPFD的增加,先急剧下降再缓慢上升。这些说明在约全日照1/2左右光强以下时,随着PPFD的增加,光强对CO2、H2O气体交换、叶肉细胞光合能力及水分利用效率均有促进作用,超过一定光强之后,光合作用出现光饱和现象,WUE、叶肉细胞的光合能力也呈下降趋势。叶绿素荧光参数,陆地棉除了初始荧光Fo较大以外,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PSⅡ的潜在活性Fv/Fo、非循环电子传递速率ETR都比海岛棉要低,而PSⅡ实际的光化学反应量子效率Φ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在两品种之间无显著差异。总体来说,在吐絮期陆地棉对高光强光能的利用能力强于海岛棉,而对低光强光能的利用能力弱于海岛棉,棉花不同叶位对光能的利用能力也存在着差异,并因品种的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新疆海岛棉不同材料愈伤组织培养体系,筛选再生能力强的海岛棉材料,为新疆海岛棉基因工程育种提供参考。【方法】 以105份新疆海岛棉为材料,利用改良后的MS培养基对下胚轴共培养,在2,4-D诱导培养基中诱导分化产生愈伤组织,浸染农杆菌介导的红色荧光蛋白,验证转化效果。【结果】 海岛棉材料愈伤组织的增殖速率与其基因型有关,改良后的MS共培养基、2,4-D诱导培养基可有效用于新疆海岛棉共培养和胚性愈伤组织增殖;愈伤组织增殖的适宜培养时间为4个月,时间过长不利于其增殖;愈伤增殖速度与转化率呈正相关,增殖快的材料其红色荧光蛋白的转化率较高;筛选出2份增殖快且转化率好的海岛棉材料。【结论】 建立了新疆海岛棉胚性愈伤组织培养体系与鉴定方法,筛选出9份愈伤增殖好、且能够有效转化的海岛棉材料。  相似文献   

13.
棉花海陆种间杂交品质性状杂种优势及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5个陆地棉品种(系)与5个海岛棉品种,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NCⅡ设计)配制25个杂交组合,对亲本及F1代5个主要品质性状进行杂种优势、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海陆杂交F1代品质性状杂种优势非常明显,尤以绒长、比强度的杂种优势最大,纤维2.5%跨长范围在33.8~38.4mm,竞争优势幅度为12.5%~25.1%,比强度33.9~41.9 g·tex-1,竞争优势幅度在15.9%~43.3%.绒长、比强度陆地棉亲本间、海岛棉亲本间一般配合力都达到显著、极显著水平.其中L1、L2两个早熟品种(系)比强度的一般配合力比较高,而L3、L4、L5 3个中熟品种(系)绒长一般配合力比较高;海岛棉H3、H5比强度、绒长一般配合力都比较高.  相似文献   

14.
海岛棉DNA导入陆地棉栽培品种获得变异种质的初步遗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花粉管通道导入技术将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se L.)品种海7124的基因组总DNA导入陆地棉(G. hirsutum L.)栽培品种石远321中,获得了纤维品质优良的新种质系,并且在导入后代中发现了1个形态性状发生变异的突变体。对突变体进一步的遗传分析表明,突变性状可能受1个纯合致死的显性基因控制,利用SSR对变异材料进行研究发现,外源DNA已经整合在陆地棉的基因组中,并推测某些DNA片段可能是通过同源重组的机制整合到陆地棉染色体上的。  相似文献   

15.
朱建东  王伟  李哲  崔秀珍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1):2190-2193
对29个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常规品种的主要产量性状进行了简单相关、偏相关、遗传相关及遗传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株铃数、单铃重、表分是影响皮棉产量的三要素,其中株铃数最为重要.陆地棉产量性状受环境变异系数影响较大,皮棉产量易受栽培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在选择育种中一定要协调好株铃数、单铃重与表分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应重视栽培管理.  相似文献   

16.
采用2个纤维品质表现高强的材料和黄河流域棉区的2个主栽抗虫品种配成2个组合,利用主基因与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对主要纤维品质性状进行5个世代联合分析。结果表明多数品质性状是由一个主基因和多基因控制。主基因遗传效应中,F2分离群体中,比强度的遗传效应最大,为14.36%和8.40%,其次是绒长性状,为9.51%和2.59%。F2:3中的主基因效应与F2接近。主基因显性效应很小,除纤维长度在一个组合中总显性效应(主基因显性效应 多基因显性效应)为较大正值外,其余三个性状在两个组合中均表现负值或接近于0,杂合状态下多数纤维品质性状表型值偏向中亲值或低亲值,分子标记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所以棉花纤维品质性状单纯依靠表型选择效率低,需要依靠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对主栽品种进行品质改良。  相似文献   

17.
长绒棉抗病材料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提出了长绒棉抗病材料选育的技术路线,并在长绒棉抗病材料选育的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研究发现:利用枯萎病病圃,对海陆杂交后代进行回交和复合杂交,在病圃中连续选择,经过几年的选育能够出现稳定的、抗病的长绒棉单株。然后通过病圃、重病田进行株行鉴定及品比试验筛选一批性状基本稳定的抗病材料。  相似文献   

18.
陆地棉产量与农艺性状的典型相关和主成份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运用典型相关和主成份分析方法,对陆地棉品种苏棉2号的产量与农艺性状关系的研究表明:1.产量与产量性状的典型相关高于与生理性状的相关,又高于与形态性状的相关;形态和生理性状对产量性状有重要作用。2.主成份Ⅰ是“产量因子”,主成份Ⅱ是“生理因子”,两者方差贡献累积82%以上。3.影响棉花产量的内在主要因子有总铃数、单铃重、LAI、CGR、结果系数、主茎节距和第一果枝高度。  相似文献   

19.
采用加性-显性-母性及其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对5个陆地棉亲本及其F1代20个组合不同播期的单株皮棉产量及其3个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衣分的加性方差比例最高(43%),铃重、铃数和皮棉产量具有显著的显性效应,铃重和衣分存在显著的母性效应;衣分存在极显著的加性×环境互作效应,4个产量性状还存在极显著的母性与播期的互作效应;中棉所35(CR I35)可作为在铃数和皮棉产量杂种优势利用中的很好亲本。在以中棉所35做母本的后代中,在早播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出衣分、铃重和皮棉产量高的品种。  相似文献   

20.
的选择,不只针对特殊的亲本和一对杂交亲本的分离群体.为实现TRAP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与棉花品质性状的遗传改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