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内蒙古土地利用现状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内蒙古自治区东西跨度大,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土地利用方式及土地产出水平有自己的特点。利用2000年的TM影像,分析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布局特点,并进行土地经济效益分析,总结出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地区差异显著,产出水平低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昆山市土地生态质量空间分异及其对土地利用程度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生态质量备受关注。选取位列中国百强县之首的昆山市为研究区,基于2012年各类数据,建立土地生态质量综合评价体系,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二元Moran指数等方法,以行政村为评价单元,对该市土地生态质量的空间格局及其对土地利用程度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市土地生态质量整体较好,中心城区向外围乡镇变好梯度格局明显;土地生态质量受到土地利用程度较为显著的负面影响,其中生态结构方面受到的影响最为明显,南部旅游用地地区土地利用和生态质量则协调较好;该市今后在土地开发利用的同时应注意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  相似文献   

3.
宝鸡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宝鸡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评价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影响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10个指标,应用CD函数测算单独土地要素贡献率,从而更加准确的计算出各类土地经济产出值,再利用熵值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后进行协调度分析。结果表明:2000-2007年起宝鸡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2008年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协调度达到0.64,2009年达到(0.82)高度协调。通过对各因素影响程度的分析,为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当前人类社会发展给土地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建立合理的土地利用模式是缓解土地压力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该文以上黄试区为例,针对试区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用地需求,从粮食生产、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三方面构建了土地压力指数定量评价方法,根据不同时期土地利用及社会经济调查数据,分析了上黄试区不同时期土地压力指数和土地利用模式变化过程,结果表明:1982年,上黄试区土地压力指数达到0.738,为重度压力等级,1982-2000年,土地压力大大缓解,2000年土地压力指数降至0.247,为轻度压力等级,2001-2010年,土地压力指数继续下降,达到0.164。在整个研究期间,土地利用模式与土地压力相互作用,不同时期其作用的表现形式存在着明显差异。治理前,由于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土地资源面临巨大的压力,土地利用模式粗放,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土地压力与土地利用模式变化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人口增长与生产力发展水平极不平衡,资源环境的利用与保护出现了严重的失调,人地矛盾突出;1982-2010年,虽然人口有一定的增长,土地资源面临更大的压力形势,但在科技因素和政策因素的引导和干预条件下,农业生产力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土地利用模式从粗放向集约转变,实现了粮食增产、经济增收,生态建设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不断提高。从土地压力和土地利用模式相互演变的关系来看,人口增长是土地压力的主要来源,而土地生产力水平是缓解土地压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采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及景观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天目湖流域1984年、1995年、2000年、2004年4个时段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景观响应。结果表明:20年来天目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阶段特征明显,2000-2004年这一时段的土地利用变化最为剧烈,共有14.75%的土地类型发生了变化,年均变化率为3.68%,且近期开发的空间范围广、强度大;各种景观指数对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呈明显的时空响应;迎湖地区景观格局指数的变化最为剧烈,背湖地区较为平缓;人湖河流流域的景观指数空间分异较为明显,下游地区变化较大,而其上游相对较小;土地利用变化剧烈的时段与近几年水质恶化的趋势相呼应。  相似文献   

6.
基于DEA方法的兰州市城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兰州市市区土地利用状况作为研究对象,结合该区所处发展阶段及土地利用现状特点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中的C2 R模型对该区1997—2008年城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兰州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水平较高,但DEA无效年份土地投入冗余,且产出不足。结合兰州市的土地利用实际情况,从加大土地集约利用力度,盘活低效率用地,调整产业结构和注重人地协调4个方面提出提高兰州市城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采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及景观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天目湖流域1984年、1995年、2000年、2004年4个时段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景观响应。结果表明:20年来天目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阶段特征明显,2000~2004年这一时段的土地利用变化最为剧烈,共有14.75%的土地类型发生了变化,年均变化率为3.68%,且近期开发的空间范围广、强度大;各种景观指数对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呈明显的时空响应;迎湖地区景观格局指数的变化最为剧烈,背湖地区较为平缓;入湖河流流域的景观指数空间分异较为明显,下游地区变化较大,而其上游相对较小;土地利用变化剧烈的时段与近几年水质恶化的趋势相呼应。  相似文献   

8.
黄土塬区土壤水分分布特征及其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该文就陕西省长武黄土塬区主要土地利用方式下0~20 m土壤剖面水分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质地的关系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以期服务于土地利用方式的优化配置及区域水文水资源研究。结果表明,黄土剖面古土壤层物理黏粒含量较黄土层高约2%~6%,质地较重;0~20 m剖面田间持水率和萎蔫湿度分别为(21.39±0.13)%和(8.06±0.45)%。黄土深层土壤水分分布特征与黄土-古土壤序列有关,一般情况下,一层黄土和一层古土壤构成一次湿度高低起伏,并有随深度增加湿度变大的趋势。荒草地、18年苹果园地、8年生及23年生苜蓿草地0~20 m土层平均湿度分别为18.89%、15.45%、14.77%和10.59%,连作高产小麦地0~13 m土层平均湿度为18.74%。高产麦田和荒草地3 m以下土层没有发生干燥化现象;18年苹果园地在10 m以上土层发生了中度和轻度为主的土壤干燥化现象;8年苜蓿草地在10 m以上土层发生了重度、中度和轻度的土壤干燥化现象,其中重度干燥化现象出现在4 m以上土层;而23年苜蓿在整个20 m土层都发生了重度和中度的土壤干燥化现象,其中重度干燥化现象出现在17 m以上土层。可以看出,高耗水型人工林草因水分负平衡所导致土壤干燥化,随年限增加渐进地向深层土层发展,这在苜蓿草地上表现的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9.
许多研究发现有机管理可以改善农田土壤质量,但是否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都存在此结论尚未明确。为探究有机管理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质量的影响,本研究基于一个多土地利用方式的有机管理农场及其附近常规管理农田进行土壤质量调查,对比不同管理措施及大棚菜地、果园、露天菜地、农田边界、稻田田埂5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农田土壤质量的差异,并对不同管理措施下农田土壤养分含量、重金属含量、动物数量共计20个指标进行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研究发现虽然总体上(综合5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均值)有机管理的土壤pH显著高于常规农田;但针对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只有露天菜地和农田边界的土壤pH显著提高。总体上有机管理下土壤全磷、全钾、有效磷含量显著降低,但露天菜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均显著高于常规管理农田。有机管理在总体上显著降低了土壤Cr、Cu、Ni、Zn含量;但针对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只显著降低了大棚菜地土壤Cr、Ni、Zn含量,果园和稻田田埂土壤Cu含量,露天菜地和农田边界土壤Zn含量。有机管理虽然总体上均显著增加了土壤中蜘蛛目、倍足纲、步甲、蚯蚓的数量;但针对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只显著增加了露天菜地地表蜘蛛目、倍足纲、步甲,稻田田埂地表步甲、土壤蚯蚓以及果园倍足纲数量。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管理方式下土壤质量差异明显,有机管理下蜘蛛目、倍足纲、步甲和蚯蚓等土壤动物较多,土壤pH较高,土壤P含量较低,重金属Cu、Pb、Zn、Cr含量较低,但并非在所有土地利用方式下都成立。由此可见,有机管理虽然总体上可以改善土壤质量,但受具体管理措施、人为投入品数量和有机种植时间等因素影响,并非在所有土地利用方式下效果都显著,且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显著改善的指标也各不相同,因此需要针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不同指标采取针对性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热带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系统土壤种子库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本文从种类组成,种子数量,物种多样性,种子分布规律和物种相似性等方面比较了研究了海南10种不同土地利用系统的土壤种子库特点。  相似文献   

11.
基于遥感的沿海土地利用变化及地表温度响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该文基于两期时相接近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利用遥感分类和定量反演技术,提取两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LUCC)信息和对应的地表温度信息,结合山东省莱州湾沿岸近20 a来海水入侵研究成果,分析LUCC对地表温度影响的空间格局和变化规律。经研究发现:在海水入侵影响下,研究区域土地覆盖以旱地、盐碱地、建设用地和盐田为主,未利用土地覆盖类型(盐碱地、滩涂)占很高的比例,随着距海的远近,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显著。在沿海经济发展和LUCC影响下,整个研究区域水面覆盖和植被覆盖面积增加,使研究区域的地表温度降低:研究区域1987年平均地表温度为30.8℃,2000年平均地表温度为29.2℃;2000年相对1987年,研究区域的地表温度降低了1.62℃。海水入侵显著地影响了土地覆盖空间格局和变化,土地覆盖的显著变化进而明显地影响了沿海区域地表温度的空间分布和变化,沿海区域的地表温度变化与地表覆盖变化密切相关。该研究可为沿海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和滩涂开发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2.
经济快速发展地区耕地生产能力空间格局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2  
为准确把握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地区耕地生产能力空间格局,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通过抽样补充调查,建立耕地生产能力核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3个层次产能(理论产能、可实现产能和实际产能)的空间分布得到:较高的理论单产和可实现单产主要分布在以唐山市为中心向四周延伸的各个乡镇;而较高的实际单产主要分布在唐山市南部地区和东北部地区的乡镇;处在北部山地丘陵区的迁西县和迁安市等地区的一些乡镇的3个层次的产能单产都比较低;以唐山市为中心的西部和东部及东南部地区的一些乡镇的3个层次产能的总产都比较高,北部的山地丘陵区的产能总产比  相似文献   

13.
不同地貌类型下景观格局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貌条件是影响局地人类土地利用意识形成最直接、最关键的因素,由此形成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不仅在景观尺度上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还是对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及政策的响应。该文选取重庆市沙坪坝区青木关镇、凤凰镇为研究区,调用其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重新划分土地利用类型,提取景观格局指数,分析与探讨不同地貌条件下景观格局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景观类型在同一地貌区内的格局特征不同,同一景观要素在不同地貌区的空间格局也有差异;中丘地貌区内土地利用类型多样,景观类型的本底不明显,受外界影响与干扰大;浅丘地貌区以耕地(水田和旱地)为本底,其他景观要素镶嵌于这一本底,受外来干扰强烈,斑块间差异较小,景观破碎化程度高,自身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胁迫能力降低,是未来土地利用类型间的转换与生态环境变化的敏感区;低山地貌区由于受人类土地利用活动干扰逐渐减弱,正逐步向自然状态过渡。  相似文献   

14.
农地确权成果在耕地景观格局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如何将农地确权数据成果应用于农业发展尚在探讨中。研究将农地确权数据成果应用在耕地景观格局分析中,以郑家镇为例,基于2015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中实测法得到的承包地块矢量数据,结合多光谱遥感影像数据,采用景观指数法,分别从镇级、村级两种空间尺度对耕地的自然景观和权属景观格局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同空间尺度下,耕地自然景观与权属景观存在差异,承包经营权制度对耕地景观格局具有影响。在村级尺度下,各村耕地分配具有差异性。郑家镇耕地整体景观表现为一致的聚集程度高,但不同空间尺度下耕地破碎化、连片分布情况和斑块形状复杂程度不一致。农地确权数据成果可在不同空间尺度支持耕地景观格局分析,依据分析结果可以支持不同行政级别的农村耕地承包地权属分配、流转用地经营空间布局和耕地利用整理等农业管理工作,辅助智慧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县级尺度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模拟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选择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浙江省海盐县为研究区,利用1986年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和影响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运用CLUE-S模型,分别对其1995和2000年的土地利用空间变化格局进行模拟,经检验,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未来20a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进行了3次不同情景的模拟。结果表明,县城周围、各中心镇、重点镇建成区周围以及主要公路干线沿线是耕地非农化的高发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定对耕地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耕地利用方式变化下耕地质量的变化研究意义重大。该文以浙江省耕地质量监测试点松阳县为例,以变化向量凸显耕地利用方式变化,探讨基于变化向量的耕地利用方式变化下耕地质量变化的快速评价方法。充分考虑各特征向量之间的联系以及不同意义不同量纲元素间的共同作用问题,选择典型相关分析CCA(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构建变化向量;采用CCA为基础的多元变化检测MAD(multivariate alteration detection)最大限度的消除相关性影响,以方差最大的形式凸显耕地利用方式变化下耕地质量的变化;选择基于高斯混合模型(GMM)的期望最大化算法(EM)快速评价耕地利用方式变化下耕地质量的变化情况。重点分析基于快速评价的耕地利用方式变化下耕地质量变化区域的空间分布及其和传统因素法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变化向量法得到的耕地质量变化结果与传统的因素法在监测耕地质量水平不变的吻合度在80%~100%以上,耕地质量水平提高的吻合度在16.6%~50%,耕地质量水平下降的吻合度在66.7%~100%。提出的基于变化向量法的耕地质量变化评价模型能对耕地利用方式变化下耕地的质量变化做出正确的评价,评价方法科学、合理、易操作推广,为合理优化配置耕地利用方式提供定量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土地经济系数的设置意义和确定目标,针对土地经济系数宏观分区计算,分析比较了逐级计算法、相关计算法、区划采样法和统计指标法四种思路及其数学处理方法,并通过实际计算进行了验证。为农用地分等成果的土地经济系数平衡汇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土地利用及其格局变化的环境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类土地利用活动在时空的积累不断塑造与改变地表不同尺度的格局形态,土地利用及其格局变化深刻影响环境各要素,阐述了人类土地利用及其格局变化对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土地覆盖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土地利用的弹性规划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市场经济越发达,经济生活中的不确定因素就越多。经济的不可预见性和难以预测性导致土地利用的变异性增加,从而对土地利用规划的弹性提出了要求。该文首次明确地界定了土地利用弹性规划的涵义;探讨了土地利用弹性规划的内容和研究方法。通过弹性比计算和弹性区间确定、评价目标和评价体系设计、以及柔性决策模型等方法对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弹性预测、弹性评价、弹性决策以及弹性用地分区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的弹性规划能较好地适应经济生活中不确定因素导致的用地数量、用地结构、用地方式等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Soil 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 under different land use and management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Abstract. Changes in 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 (POC) relative to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were measured in soils from five agronomic trial sites in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These sites covered a wide range of different land use and management practices. POC made up 42–74% of TOC and tended to be greater under pasture and more conservative management than traditional cropping regimes. It was the form of organic carbon preferentially lost when soils under long-term pasture were brought under cultivation. It was also the dominant form of organic carbon accumulating under more conservative management practices (direct drilling, stubble retained and organic farming). Across all sites, changes in POC accounted for 81.2% (range 69–94%) of the changes in total organic carbon caused by differences in land use and managemen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pasture and cropped soils in the carbon content in the <53 μm fraction, particularly for hardsetting soils. However, even with these, POC was a more sensitive indicator of change caused by land use and management practices than TOC. The current method for measuring POC involves dispersion using sodium hexametaphosphate. The dispersing agent was found to extract 4–19 % of the TOC, leading to a significant under-estimation of PO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