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12个组合1481株梨杂种实生苗生长势与童期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杂种组合之间实生苗的平均树高和干径与平均童期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在同一组合杂种群体内,凡生长势强的实生苗,其童期较短;反之刚长。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是缩短童期最基本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童期是果树从种子播种发芽到实生苗第一次开花结果的年限。以童期的长短作为衡量早实性强弱的标准,早实性强的其童期短,反之则童期长。果树杂种实生苗的童期一般较长,如何使杂种实生苗缩短童期,提早结果,是加速育种进程的重要方面。关于果树早实性问题前人已有过一些报道。有关枇杷的早实性遗传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在国内外至今尚未见到报道。从枇杷的遗传性上来探索早实性的遗传规律,是加速育种进程,提高育种效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试验的目的是研究枇杷的品种间杂种  相似文献   

3.
对12个组合1505株梨杂种实生苗童期长短的观察看出:砂梨与白梨的种间杂种的童期为4~5年,少数后代在3年生时可开始结果,童期变幅为3~8年,白梨的品种间杂种为5~6年,童期变幅为4~9年。每一组合杂种间童期的长短表现出分离现象。亲本品种童期性状的基因型为异质结合型,童期呈极数量性状遗传。童期的长短受双亲遗传特性的制约,童期不属母性遗传。亲本营养期与杂种童期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92)。以营养期短的品种作亲本可以产生童期短的后代,反之则长。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15种柑桔砧木实生苗的童期和童程的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认为童期的长短首先取决于遗传基础。童程与童期呈极显著正相关。节间短的实生苗童程也短,故节间长度可作为早实性早期选择的参数。童期越长的品种类型,结束童期的分枝级数越高,干周和冠径越大,树体也越高,首次始花点的分枝级数可作为实生苗结束童期的主要形态指标。高砧芽接实生苗可降低首次开花点分枝级数和缩短童程,从而缩短童期1.77~3.33年。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20个苹果杂交组合的587侏后代本性状的遗传倾向的研究看出,在河南郑州地区,苹果杂种的童期一般为5年,6年生苹果杂种实生苗一般开花株率为25%,7年生可达50%以上;童期的长短主要受亲本的制约;干周15cm为杂种植株童期即将结束或已结束的标志。苹果杂种初次开花结果的部位主要为短果枝,约占60%,大多数杂种具有腋花芽结果习性。苹果杂种的果实一般均小于亲中值,平均较亲中值小38.5%。色泽的遗传表现为红对黄为显性,但在红×红的后代中有相当比例的绿黄果。果实的风味遗传相当复杂,但无论甜×酸或甜×甜,后代中果实风味酸甜的所占比重最大,并且甜×甜的后代中可出现甜的类型。富士和金冠是培育优质新品种的最好亲本;新红星的红色遗传传递力似乎较强。  相似文献   

6.
苹果从种子发芽到第一次开花结果所经过的时期或年,为苹果树的童期,一般来说为8~11年(Way,1971)。为了加速苹果新品种的培育,国内外的育种者都在从事缩短童期的研究,业已取得一些进展。Aldwinckle(1975)在温室内促使苹果杂种实生苗连续生长16~20个月,获得了开花植株。Way(1971)用环状剥皮使4年生苹果实生苗开花,但对3年生实生苗则无效。Kender(1974)用乙烯利处理3~5年苹果实生苗,首次开花株率为50~56%。 作者从1980年开始做了一些关于缩短苹果实生苗童期的试验,旨在进一步探索一种能在田间大面积应用的有效方法:即对1或2年生的杂种实…  相似文献   

7.
梨树在正常栽培管理条件下,一般嫁接苗在定植3-5年后才开始结果,而杂种实生苗由于具有童期阶段发育,开始结果时间更迟。为了促进杂种实生苗提早结果,我们一方面应从亲本遗传本质上进行探讨,选用结果期较早的亲本进行杂交;另一方面也从农业技术措施上创造条件,促进或控制营养生长,缩短童期,达到早果目的.现将初步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 供试材料为1978年春杂交,一部分当年冬播在温室,翌年春定植于选种圃小苗;另一部分1979年春播种在苗圃,1980年春定植于选种圃小苗。1980年春、夏分别进行了拉技,摘心,拉技加摘心,拉技加摘心加…  相似文献   

8.
桃杂种实生苗生长结果特点与整形修剪方法张立彬刘桂森李淑洁(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园艺系,昌黎066600)采取措施使杂种实生苗提早结果是缩短果树育种周期的有效途径之一,而合理的整形修剪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大多数实生果树的童期较长,一般在结果以前很少进行整...  相似文献   

9.
梨杂种后代亲本性状遗传倾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49个杂交组合2542株梨杂种实生苗亲本性状遗传倾向的观察研究看出,在河南郑州地区,梨杂种后代的童期为4~5年,6年生杂种一般开花株率可达70%以上;童期的长短主要受亲本遗传特性的制约;梨杂种后代果实重量一般较亲中值小27%,但有些组合超亲现象明显,一般超亲19.2%;果形遗传似表现为圆或扁圆对卵圆或圆锥为显性;皮色遗传表现为黄对褐为显性;肉质的遗传表现为细脆、紧脆和粗脆对细嫩占优势,细嫩型所占比重约为30%;在品质遗传方面,鸭梨、麻梨、库尔勒香梨易将其优良品质传给后代,在鸭梨×金花梨的后代中,果实大小和风味品质超亲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10.
早酥梨正反交后代亲本性状的遗传倾向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早酥梨正反交获得的1328株杂种实生苗的观测和遗传倾向研究.结果表明:杂种后代果实形状倾向亲本,倾亲率为82%;早酥作父本的后代果形遗传传递力较作母本的强.梨果实大小遗传后代倾向减小,果实重量为亲中值的76%;早酥作父本时后代果实较大.杂种后代果心呈较大变异,后代果心为亲本的1.35倍,小果心组合的后代果心较小;早酥作父本的后代小果心株率高于作母本的.杂交后代果实品质变劣,劣变率为95%;早酥作父本的后代果实品质较好.亲本童期为4年的杂交组合,后代童期在3—6年之间,平均为5年.  相似文献   

11.
苹果杂交育种的研究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在苹果品种经济性状的遗传和亲本选配的研究方面看出:杂种后代达结果期早晚和果实成熟期均受亲本的严格制约,一般介于双亲之间或提前;果实大小呈负优势遗传,有中、小型呈显性的趋势;果面圆或扁的形状比长形的遗传传递力强,但金冠、元帅、印度的果形容易遗传,果面颜色红色对黄绿色为显性;果实酸味的遗传能力虽强,但元帅、印度、白龙、金冠和祝等品种和酸味品种的杂种后代多数偏甜;香味比较容易遗传;印度、金冠的优良果肉结构传递能力较强;果实综合品质的遗传一般低于双亲。 (二)从正交与反交组合中看出:亲本性状的遗传传递力强弱,严格的受品种支配,而不受其父母本位置变换的影响。 (三)在苹果杂种实生苗个体发育的研究中看出:实生苗的栽培性状是逐渐发展的,同一杂交组合一、二年生的幼龄杂种实生苗,其形态上的一致性很强,随实生苗年龄的增长,形态特征亦逐渐分歧。 (四) 苹果同名杂交组合实生苗的性状发育,经历着下述五个时期:营养性状相对一致期;营养性状分化期;营养性状稳定期;结实性状发育期和结实期。 (五) 苹果杂种实生苗的选择,要以实生苗的性状发育为基础。在营养生长第一年不进行严格选择,只淘汰生长势极弱的和个别呈野生性状及不抗病的单株。在营养生长的第三年,按杂交组合进行严格的性状选择后,再进入育种圃进行结实性状的选择。 (六) 苹果杂种实生苗生殖器官的发育,不仅要有适当的营养物质和积累,更重要的是实生苗必须通过“童期”这个发育阶段。苹果品种间杂交的实生苗,在熊岳一般需6~8年以上,有的品系迟至十年或更长一些时问才能开始结果。 (七) 实生苗提早结果的措施为定向选配早期结实的杂交亲本;加强肥培等综合管理减少移植次数;嫁接;环状剥皮和不短截修剪。 (八) 经过多年的培宵和选择已选育出了七个具有不同特点的各时期成熟的苹果新品种,它们是甜黄魁、辽伏、伏锦、翠秋、迎秋、锦红和长红。  相似文献   

12.
通过观察"早钟6号"和"东湖早"两个红肉枇杷品种的嫁接苗幼树期以及"早钟6号"×"东湖早"的实生苗的童期,探索亲本幼树期长短对杂种后代童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早钟6号"的幼树期比"东湖早"短10.3个月,"早钟6号"枇杷的杂种后代实生苗的童期比"东湖早"枇杷的实生后代童期短6~9.3个月。说明以幼树期短的"早钟6号"枇杷为母本的杂种后代实生苗的童期也短,早结性更强,与童期短的母本其杂种后代童期也短的枇杷育种规律一致。所以,在枇杷育种中,幼树期长短可作为杂种后代童期长短的预测依据,幼树期短的母本其杂种后代实生苗童期也短。相同的杂交亲本组合应选择幼树期短的品种作母本,以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正> 果树育种工作者对于果树实生苗童期研究方面的兴趣,主要在于缩短它的年限,提高育种效率.果树实生苗的童期除受其亲本的影响外,环境条件也有显著影响.从60年代以来,就有应用生长调节剂使梨实生苗缩短童期提早结果的报道.已有试验表明,对梨实生苗喷布B9能减弱枝梢顶端生长和促进  相似文献   

14.
以种植于广东云浮市的锡兰橄榄为材料,观察其农业生物学特性,为制订锡兰橄榄配套高效栽培技术和推广应用提供相关依据。结果表明:锡兰橄榄在云浮表现树势壮旺,1年可抽发3~4次枝梢,生长量较大,5年生嫁接植株平均树高4.5 m、冠幅5.0 m×4.9 m,基本形成丰产树冠;果实于12月~次年1月成熟,嫁接苗种植3年全部植株开花结果,实生苗童期在3~6年之间,丰产稳产,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5.
于2012年引进赣石系列油茶品种嫁接苗,进行不同坡向(阴坡、半阳坡、阳坡)、不同坡位(上坡、中坡、下坡)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坡向的油茶平均地径、平均树高、平均冠幅、保存率无显著差异,结实率达显著差异,以阴坡稍高,半阳坡的生长量次之,阳坡的生长量稍低;不同坡位的油茶平均地径、平均树高、平均冠幅达极显著差异,保存率、结实率无显著差异,以下坡较高,中坡的生长量次之,上坡的生长量最低。  相似文献   

16.
梨物候期间的相关性和相关遗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试验研究了梨的10个杂交亲本,以及11个杂交组合的514个杂种实生苗的物候期,其中包括萌芽期、开花期、果实成熟期和落叶期。并且比较了各物候期间的相关性和相关遗传现象。结果表明:萌芽期与开花期之间有高度显著的正相关;萌芽期与成熟期,开花期与成熟期之间也都表现有显著的负相关;落叶期与其它各物候期之间则相关不显著或不存在相关性。 杂种的各个物候期与其杂交亲本有依赖关系,表现出亲本对后代的遗传效应,因此可以通过亲本的选择来估计杂种的表现。此外,亲本与杂种间,萌芽期与开花期,萌芽期与果实成熟期,以及开花期与成熟期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相关遗传现象。因此在一定范围内对杂种实生苗可以根据某一物候期来预测另一相关物候期的到来,从而指出了在实生苗结果前的萼期阶段进行早期鉴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以马贵荔×焦核三月红76株F1代群体为试材,调查了株高、干周和童期3个生长性状的分离情况.结果表明,3个性状表现为连续分布,具有数量性状的典型特征,利用已构建的分子遗传连锁图谱进行数量性状位点(QTL)分析,检测到与3个生长性状连锁的QTL位点45个,其中控制株高的QTL1个,控制干周的QTL 5个,控制童期的QTL ...  相似文献   

18.
【目的】柑橘的遗传转化通常以实生苗上胚轴为外植体。作为基因组高度杂合的无融合生殖物种,柑橘多胚种子中常含有一定比例的、因遗传重组较亲本表现出遗传背景差异的有性后代,从实生群体中筛选无性后代进行遗传转化实验可有效保证外植体材料遗传背景的一致性及后续相关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基于此,开发分子标记用于快速准确筛选柑橘短童期种质——多胚山金柑(Fortunella hindsii)子代中的珠心胚实生苗,以期为优化完善山金柑遗传转化体系提供基础。【方法】利用母本山金柑材料DB02重测序数据进行InDel标记的挖掘,筛选出可以区分有性后代和无性后代的InDel标记,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对DB02系山金柑的子代幼苗进行鉴定。【结果】开发出7对可以区分DB02系山金柑种子中有性和无性后代的InDel杂合位点标记(InDel1~InDel7),基于这些标记进一步研究,发现土播幼苗和试管幼苗中的珠心苗比例分别为87.5%和74.2%。【结论】利用InDel标记可以成功筛选出与DB02系山金柑遗传背景一致的无性克隆后代,进一步完善了山金柑实生苗上胚轴遗传转化体系。  相似文献   

19.
根据报导表明苹果实生苗的童期直接关系到其亲本非生产期间的长短(嫁接起到首次开花)。作者曾观察到成年实生苗用砧木芽接之后,其童期较短的,开花比较早。关于这些实生苗性能的另一些数据列举于下。本试验的建立系由一九六四年八月芽接的几个杂交后代的成年苹果、梨实生苗(11  相似文献   

20.
对91个丽江云杉(Picea likiangensis)2年生实生苗的苗高、地径、侧枝数、根系长和干重5个生长性状进行遗传分析和通径分析,并采用综合选择指数法对丽江云杉进行优良家系的评选。结果表明:2年生丽江云杉实生苗家系间各性状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侧枝数的遗传力最大,根系长的遗传力最小;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干质量最大,苗高最小;地径对苗高的直接贡献最大,根系长通过地径对苗高的间接作用最大。通过综合选择指数法,评选出12个优良家系,这些家系的苗高实际增益为13.10%~29.58%,遗传增益为11.17%~25.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