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世祥 《食用菌》1993,15(3):14-15
花菇是在特殊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畸形菇,并不是香菇原有的形态。以菊花状的白色花纹菇为最优,它具有外形美观,肉质松嫩,营养丰富,香味浓郁,在国内外市场上最有竞争力。近年来,香菇栽培发展迅速,段木原料供不应求,代料栽培香菇则猛增,但代料长出的香菇质量差,价格低,不适应市场要求。为了提高质量,多产花菇,我们于1991年利用冬季低温、干燥的自然气候,采取保湿催菇、偏燥管理的方法进行多点试验,收到良好效果,每袋产干花菇25~50g,经济效益增加一倍以上。现根据我们的试验和调查资料,就代料栽香菇生产花菇的技术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闽东地区是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具有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是代料袋栽香菇生产的良好基地.近年来,袋栽香菇迅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杂菌病害的种类及数量也增多,危害也加重.福建宁德市农科所食用菌研究室对该地区香菇的杂菌种类及其发生危害情况、防治方法做了调查,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原小棚立体培育花香菇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乡县位于豫西南伏牛山怀抱,辖16个乡(镇),289个行政村,625000人,林木资源丰富,气候适宜,年平均气温15℃,冬春干燥、非常适宜香菇(特别花菇)的生长.食用菌生产从80年代初开始引进推广,1995年全县试种300万袋代料香菇获得成功,1996年全县全面推广生产.近年来,中原地区小棚立体培育花菇技术获得重大突破,人工育花堪称一绝,上等花菇数量剧增,花菇率可达80%以上.笔者现就人工育花技术谈些粗浅看法,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4.
陈若明 《食用菌》1997,19(6):26-27
花菇是香菇中的上品,历来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过去花菇仅靠段木栽培天然发生,数量少、产量低.现在以福建寿宁为中心的人工袋栽技术的突破,给香菇生产带来了新的生机.花菇的生产成本与普通香菇相近,每袋1~1.5元,可产鲜花菇255g~350g,按鲜菇16~56kg/元计算,每袋的产值可达4.8~16.8元,创纯利润3~15元.现以菇农种植1000袋花菇进行成本利润核算.成本:①木屑  相似文献   

5.
花菇立体袋栽的几点浅见王振洲(浙江省庆元县科协食用菌所323800)笔者近年来进行代料花菇栽培技术的研究,初见成效。通过研讨和观察认为:在适宜的季节,人为地控制某些环境条件,限制香菇局部的生长机理,培育花菇是可行的,能成倍地增加经济效益,具有广阔的发...  相似文献   

6.
代料香菇轻型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对代料香菇栽培技术进行技术改进,形成了半生料灭菌技术、香菇胶囊菌种应用技术、开放式接种技术、花菇免割袋出菇技术等四项主要技术为主的省力低耗、高产、优质的代料香菇轻型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董万先 《食用菌》1995,17(2):4-5
开封市地处黄河下游冲积平原上,季节分明,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适于优质香菇生产。如果加强科学管理,花菇达30%左右。但是,由于开封发展香菇的代料栽培起步晚,技术力量薄弱,大多数栽培者还未能掌握香菇的特征、特性,尤其是对开封地区春、秋、冬季雨水少,气候干燥,低温时间长,适温季节短的气候条件认识不足,所以在香菇的袋栽中出现发菌慢,杂菌感染率高,脱袋后菌简失水严重,出菇期推迟,产量低,质量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内袋栽香菇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竞争加剧,如何提高香菇品质成为持续发展香菇生产的难题.而栽培花菇是提高香菇生产经济效益的一条有效途径.我们于1990年开始分别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花菇栽培试验,通过几年的对比试验表明,采用覆沙法栽培花菇具有方法简单、管理方便、产量高、质量好、经济效益高的特点.现将其技术介绍如下:1季节安排 根据花菇生长的规律和仙游县气候变化的特点,每年的秋季至冬末(11月至翌年1月)一般天  相似文献   

9.
花菇是香菇中的上品,其菌盖纹理雅观,肉质脆嫩,香味浓郁,驰名中外。我们通过多年栽培研究,已证明在自然气候条件下,人为控制某些环境因子,培育成花菇是可行的,用代料栽培花菇,可成倍地增加经济效益,前景广阔。现将在实践中的粗浅体会简述如下: (一)选栽良种 用于代料栽培花菇的品种,要求选择子实体单生,不易开伞,菌盖圆整、肥厚的中低温型的菌株。经本所多年的品比试验,已选育出的香菇901菌株,它能符合上述要求,比较适合生产花菇。  相似文献   

10.
香菇棉秆粉代料栽培规模化生产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成功地进行了棉秆粉代料栽培香菇的规模化生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棉秆粉代替木屑栽培香菇是完全可行的,但出菇后期营养不足、容易散袋,导致出菇期短,产量低.若在培养料中加入一定量的木屑,则可调节培养料的营养结构,增强料袋的紧实度,提高保水性能,菌丝生长快,香菇产量高,花菇率高.试验表明,培养料中木屑含量在20%左右时,香菇产量最高,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11.
袋栽香菇多出花菇新技术210042江苏省科技情报研究所文献馆徐家琳袋栽香菇,因子实体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始终处在荫棚下的塑料膜内,长期处于较高和较稳定的空间湿度,子实体在这种趋于饱和环境湿度中生长,很难形成花菇,不仅降低了香菇的品质,更缺乏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代料香菇栽培技术的推广普及,从传统秋菇栽培模式发展到夏菇、高棚架花菇等多种栽培模式。但是栽培工艺需搭建菇架及菌筒人工注、浸水。为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林木资源消耗,提高代料香菇竞争力,我们经多年的探索研究,总结出一套经济适用的代料香菇覆土地栽生产模式。夏菇覆土地栽大大简化了栽培操作程序,省去搭建菇架及菌筒浸(注)水工本,提高了香菇的品质。其菇形圆正,肉质肥厚结实,菇柄短小挺直,保鲜菇合格率高,商品经济性状好,菇质鲜美脆嫩,市场竞争力强,出菇期长,产量高而稳,经济效益高,深受广大菇农的欢迎。现将其…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县袋栽香菇生产发展很快,并由室内移至室外,进入园田化栽培。1984年全县利用秋收后的稻田和房前屋后等场所代料栽培香菇120万袋,普遍获得丰收。一般每亩田可栽培8000~10000袋,收干菇700~800公斤,平均百公斤木屑或棉籽壳料产干菇5~6公斤,比段木栽培单产高十倍以上,比菌砖栽培增产两成。产品的形、色、味均高于室内砖栽的香菇,接近于段木栽培的香  相似文献   

14.
怎样选好代料香菇当家菌株香菇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名优产品,随着大面积普及推广袋栽香菇新技术之后,如何提高代料香菇优质高产的经济效益是广大菇农关心的问题。我认为,菌株则是关键。几年来,我国菇友们常用的袋栽香菇品种,中温偏低、早熟菌株有Cr02、856、08...  相似文献   

15.
以春栽香菇为例,从制袋时间、菌株、原料选择、菌袋制作、养菌、越夏、出菇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免割保水膜袋在河南省花菇生产中的应用情况,讨论了其优缺点、免割袋选择注意事项及在秋栽香菇应用中出现的常见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代料栽培是香菇栽培史上一次重大技术革新,它缩短了香菇生产周期,大幅度提高了生物学转化率。然而,长期以来,代料香菇生产多以桦栎、青冈栎等硬杂木木屑为主料,林木消耗量大,菌林矛盾突出。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利用本地丰富的果树枝资源,进行了苹果树枝袋栽香菇试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在袋栽香菇生产上,优质壮龄的菌种、彻底灭菌的料袋、严格的无菌操作,还必须通过发菌期的科学管理,才能确保菌袋成品率,把污染减少到最低限度.不少菇农接种后对菌袋疏于管理,麻痹大意,致使污染严重,前功尽弃.根据大量的生产调查,现将香菇袋栽发菌期管理污染的表现与原因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我国香菇的主产区南方诸省,由于多年的大规模生产,使以阔叶锯木屑为主的原材料资源日益不足,产地转移势在必行。从中原泌阳大袋栽培花菇的成功,到辽宁露地半熟料栽培的大面积推广;从牡丹江大型木段香菇场的发展和生料地栽技术的突破,及近几年边陲伊春袋栽香菇也取得...  相似文献   

19.
地沟菇房袋栽香菇是北方黄土高原室外种香菇一项开发性的新课题,既保证了香菇在风沙大、气候干燥、寒冷北方地区的野外露地栽培成功,又能使香菇袋栽管理比南方更方便,并达到高产优质的要求,它是利用袋栽香菇的方法,将发菌好的菌筒排放到半地下式地沟菇房出菇管理,或将接好菌的栽堵袋堆放在半地下式地沟菇房发菌管理和出菇管理的一种栽培方法。它是发展北方香菇生产的一条好途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赵丽萍  周新伟 《食用菌》2006,28(1):33-33
我县从1997年开始试栽代料黑木耳,通过试验、突破、完善三个阶段,到2004年全县种植代料黑木耳2000万袋。代料黑木耳与代料香菇相比,更具有成本低、周期短、效益高三大优势,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笔者从事代料黑木耳生产多年,现将对代料黑木耳大田栽培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