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用菌产业是我县的主导产业之一,由于发展规模较大,发展速度较快,菌林矛盾日益严重,菇农栽培成本越来越高。为缓解菌林矛盾,降低菇农栽培成本,保证食用菌产业健康稳步发展。近几年,我局组织部分菇农利用玉米芯、大豆秸秆栽培姬菇,取得了成功。现将几年来的实践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厂家生产菌棒,出售给菇农,由菇农负责菌棒的促熟、转色和出菇管理,达到应有的出菇效果。采取这样的生产组织管理形式,就需要厂家为菇农提供技术服务。为此,现就有关技术问题总结如下,供作参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河南香菇生产采取公司加农户的生产组织与管理形式,由公司集中生产菌棒,待发菌培养成功后分放给菇农管理出菇,并为菇农提供技术服务和帮助菇农解决产品销路问题,促进了香菇生产机械化、标准化水平的提高和规模化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我地菇农的平菇生产,退菌现象发生十分严重。有的菇场出二、三潮菇,有的仅出一潮菇,甚至只菇未出,刚发好菌的菌筒就大量退菌,其速度之快,幅度之大令菇农一筹莫展。轻者勉强保本,重者绝收。这种现象严重挫伤菇农的生产积极性及食用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也越来越引起我地菇农的广泛关注。笔者通过分析我地菇农的栽培生产全过程,就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及解决方法谈一些浅显看法。1 笔者认为,退菌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菌株种性严重退化。由于一些供种单位或个人,受利益驱动,不讲信誉,对出售的菌种不作必要的出菇…  相似文献   

5.
冬季平菇品质好、价格高、栽培量大,但在平菇生产过程中,因种种原因菌袋表面生长的菇蕾、幼菇常发生水肿、萎缩、变黄、死亡等现象,给菇农造成严重损失。死菇后菇农一般采取喷药防治黄菇病、细菌性软腐病等病害的方式预防死菇,由于病药不对路,死菇反而更加  相似文献   

6.
如何提高反季节香菇的产量、增加菇农效益,是广大菇农和食用菌技术推广人员普遍关注的问题,我站从调整反季节香菇配方组分出发,筛选出适宜的高产配方。  相似文献   

7.
近日,由浙江省农业厅宣传站和浙江公共·新农村频道《致富山海经》栏目摄制组在我县专访制作的《一颗小胶囊菇农大解放》播出后,受到了全省各地菇农的极大关注。胶囊菌种与传统菌种的PK大赛,让电视观众们亲眼目睹了一颗小小胶囊菌种的威力,这一具有高效性、经济性、标准性、安全性的新型菌种更是让菇农们加深了记忆。自该新闻片播放以来,县食用菌科研中心已接到咨询电话100余个,很多菇农都表示要到该中心参观学习后,采用省工、高效的香菇胶囊菌种,以提高科技种菇能力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灭菌是食用菌生产的关键环节之一,灭菌灶的好坏自然也就成了菇农们十分关注的问题。笔者在此介绍常用灭菌灶的几种类型及其改造方案,供菇农参考。  相似文献   

9.
《食用菌》2015,(1)
<正>我社是集装备、菌种脱毒、新品种开发、种植为一体的事业单位,食用菌机械以过硬的质量和优质的售后服备被菇农认可,不断创新是金港的新亮点,让菇农满意是金港不懈的追求。器械:1.翻料机:涡轮自走式翻料机,涡轮加大不易损坏,推广三年菇农非常满意。以前十人的活现在一人就可代替,用鸡粪栽培平菇少不了金港自走式拌料机。2.冲压式装袋机:由徐州工业机械设计师经多方试用均表现出优越的性能。3.加水拌料机:边加水边拌料,轻便快捷,劳动强度小,拌料均匀,10万袋规模使用。4.程控装袋机:香菇、木耳装袋结实防  相似文献   

10.
王增术 《食用菌》2004,26(5):43-44
近年来,我县秀珍菇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菇农在袋栽秀珍菇养菌和出菇过程中常发生烂袋现象。因此,怎样预防烂袋。提高袋栽秀珍菇的经济效益,是广大菇农急切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提高广大菇农的生产效益,同时增强市场竞争力,在尽量简便实用、快捷方便和易于菇农操作、适于推广普及的指导思想下,笔者历经数年,探索出了平菇“1+1〉2”栽培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柳贤岳 《食用菌》2004,26(6):45-45
3月下旬。景宁畲族自治县食用菌办组织人员下该县鸬鹚乡进行袋栽木耳生产情况调查。该乡共有两个村16户菇农从事袋栽木耳生产,生产量达到约15万袋。而且长势喜人。  相似文献   

13.
在培养花香菇的生产中,我省泌阳县的小棚大袋立体栽培模式很受广大菇农的青睐。但从黄河以北地区的农村房舍规划模式来看,均为主房两层,座北向南三合小院。小院的东西两廊为平房,座北向南三合小院。小院的东西两廊为平房,南邻街取门筑高院墙。这样的模式就给花香菇的生产带来诸多不便。为了把花香菇生产引进千家万户,发展庭院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笔者就将培育花香菇的小棚直接建造在菇农自家院内两侧的平房上。它既解决了个人和集体争地矛盾,又方便菇农。通过栽培实践,倍受广大菇农的欢迎,现将有关事项介绍如下:1菇棚的建造菇棚…  相似文献   

14.
现在许多种植平菇的菇农抱怨:“到哪里也难得买到真正的好菌种!买来的菌种和广告上说的不一样,今年被害苦了!”正是因为历年广告上的不实之词和夸大宣传把菇农的胃口吊得越来越高,期望值越来越大,其结果给菇农带来一种吃亏上当的逆反心理是很自然的。为什么70~80年代没有这种反映?那时每百公斤干料产百公斤鲜菇菇农觉得很满足,再提高到150kg更得使尽全部招数。此后,毕竟是商业利益的刺激,广告宣传一浪超过一浪,越说越玄,简直“神”了,把产量都翻了番,单产竞攀升到400%~650%,出菇温度可达36~38℃,某…  相似文献   

15.
食用菌原料——几种作物秸秆的碳氮比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培新  张炎  宋永芳 《食用菌》2001,23(4):15-1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食用菌产业的科技含量也在不断增加,菇农的科技意识不断增强。例如,在菌种生产和栽培培养基的选择方面下少菇农并不轻易相信一些资料介绍,而是先做一些适合本地资源和生产条件的培养基配方筛选实验,达到科学、适用、节约的目的。然而.菇农手中一般缺少一些常用农作物秸秆营养成分含量(包括碳氮比)的数据,或者文献记载的数据差别太大、令人无所适从。笔者应一些菇农的要求.结合豫北资源优势和应用的实际情况.测定了几种作物秸秆碳氮比.并初步探讨了在食用菌生产上的应用。1 材料和方法1、1 …  相似文献   

16.
对食用菌产业来说,菌种质量的好坏关系重大,好的菌种给菇农带来高产、高效益,而劣质菌种的误用将给菇农造成严重损失。劣质菌种导致菇农经济损失的事件时有发生,为了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如何在事件发生后最大限度地挽回菇农的损失,对菇农因劣质菌种造成损失的法律保障及可追溯性进行分析,不仅为食用菌菌种生产单位提供指导,也为菇农因劣质菌种造成损失提供法律保证,为今后制定保护菇农损失法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秦秀丽 《食用菌》2006,28(2):29-30
白灵菇是近年来北方地区发展较快的一种珍稀食用菌。但据笔者了解以及菇农的反映,由于栽培经验不足,技术要领掌握不好,导致代料栽培白灵菇的产量低。经济效益不高,影响了菇农的积极性。为此。笔者将几年来摸索玉米芯栽培白灵菇实践经验进行了归纳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闫新发  张改英 《食用菌》2004,26(6):25-25
冬季是培育优质香菇和培育花菇的好季节。菇农在春、夏、秋季栽培的袋料香菇,一般在冬季出菇。但由于多数菇农不了解种性,使用了中温类型的菌种,如135、241、939、L26等,或与其同类型菌株或高温菌株的菌种,未选用低温或广温品种。因此,在冬季15℃以下的低温天气用普通方法催菇,就会出现三番五次催菇而不见出菇或很少出菇现象。现将我们用于示范的冬季催蕾方法介绍如下,供菇农试用。  相似文献   

19.
吴风华 《食用菌》2004,26(3):41-42
近几年我国鸡腿菇栽培面积逐年增加,但在栽培过程中常常发生小菇萎缩、黑头、最后死亡的现象,严重时床面上造成小菇的成批死亡,给广大菇农带来不应有的经济损失。笔者在指导菇农生产过程中,针对死菇原因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平菇黄菇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有的出完头茬就没有第二茬,有的头茬出一半就停止出菇,且小菇开始发黄、发烂或发干,直至死亡。导致平菇产量下降,菇农损失严重。根据发病机理和实践经验总结出目前防治平菇黄菇病的具体操作办法,可供菇农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