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对广州市严重危害的蛀果虫进行观察研究,掌握了其发生规律,发现该虫在广州1年发生7~8代。并探索出一套利用检疫、农业措施、引诱剂诱杀、药剂防治、果实套袋等综合防治技术防治该虫,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蜜柚蛀果虫为害特点、发生规律,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主要包括:清理果园、土壤处理、诱杀成虫、果实套袋等。  相似文献   

3.
山茱萸蛀果蛾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茱萸蛀果蛾的发生与防治张文亮王建中(西峡县林业技术推广站,西峡474500)别子兴(西峡县桑坪乡林站)周金土(鄢陵县种子公司山茱萸蛀果蛾是山茱萸果实的灾害性害虫,在河南省伏牛山区、浙江省天目山区和陕西省秦巴山区山茱萸主产区普遍发生,其它新老产区也多...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长白山钙果蛀果害虫的主要种类和在本地区的发生规律,于花后一周开始悬挂诱捕器诱捕成虫,当诱到第一只成虫时地上部喷施药剂,以后每隔20 d喷施一次药剂,直到果实成熟前1个月为止,试验结果表明:梨小、李小是危害长白山钙果的两种主要蛀果害虫。梨小食心虫有3次羽化高峰,其中以第一、三羽化高峰期较长,第二个高峰期峰值较高但持续时间较短;李小食心虫第一、三两个羽化高峰期峰值较高,持续时间较短,第二个高峰期峰值较低,但持续时间较长。药剂防治以地上部喷施2.5%氯氟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防治效果最佳;同期喷施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效果次之。  相似文献   

5.
着重探讨桔小实蝇成虫发生消长规律,为制定安全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开展各种防治试验,提出保果与治虫并重的防治理念。  相似文献   

6.
中国鹰嘴蜜桃蛀果害虫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危害中国鹰嘴蜜桃3种主要蛀果害虫桃蛀螟、梨小食心虫、桔小实蝇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与危害特点,并提出了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避免果农盲目用药,为鹰嘴蜜桃的安全生产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调查兴隆县山楂园蛀果害虫发生情况,有3种害虫存在,分析发生原因,明确了在本地的发生规律,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秦岭杏园桃蛀果蛾的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田间性诱芯诱蛾,虫果调查以及自然变温条件下越冬幼虫出土和成虫羽化观察相结合等方法,研究了桃蛀果蛾CarposinasasakiiMatsumura在陕秦岭山区杏树Prunusarmeniaca上的发生规律和危害情况。  相似文献   

9.
连续三年对桔小食蝇进行所掌握的该虫发生规律,并提出了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蛀果Mang果象首次在我国云南Mang果产区被发现,在记述该虫形态特征的同时,与印度果核象,果核Mang果象和德宏果核Mang果象3种mang果象作形态比较。  相似文献   

11.
荔枝蛀蒂虫又名爻纹细蛾 ,对桂西地区荔枝龙眼生产危害极大。该害虫生活周期短、世代重叠 ,危害所造成的落果、虫果甚多 ;果品质量、商品率降低 ,果品价格大打折扣。桂西地区具有典型的亚热带气候特点 ,周年气温较高 ,雨热同季 ,非常适合该虫的生长繁殖。根据该地区的气候特点和该害虫的生活习性。1 荔枝蛀蒂虫在桂西地区的发生危害情况1 1 桂西地区有早、中、迟熟荔枝龙眼品种品系混栽的习惯 ,各品种品系梢期、花果期不一致 ,便于害虫繁殖并交叉危害 ;此外 ,连年来冬暧春暧天气不断 ,一些果园大量萌发冬梢 ,为该害虫提供冬季食物源 ,开辟…  相似文献   

12.
苹果桃蛀果蛾发生及生物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苹果桃蛀果蛾的为害症状与发生规律,提出了其生物防治技术,以期为苹果桃蛀果蛾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介绍了石榴常见的桃蛀螟、桃小食心虫等蛀果害虫.以及石榴茎窗蛾、豹纹木蠹蛾、黑蝉等蛀干害虫。并分析总结了它们的发生规律.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以供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柿蒂虫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柿蒂虫的形态特征、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并介绍其防治技术,主要包括春、夏、秋、冬季人工防治及黑光灯诱杀成虫、化学防治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防治该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三门峡市位于豫西丘陵山区,海拔高度一般为500~1000m.区内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合苹果生长.自50年代开始经过半个世纪,尤其是80年代的迅猛发展,现种植面积已达77000hm2,成为全国苹果的主要产区之一.  相似文献   

16.
危害症状幼虫钻食柿果,前期第1代幼虫危害可造成小柿干缩由绿变褐,不脱落,群众俗称“小黑柿”。后期第2代幼虫危害可造成柿果早期发红、变软、脱落,被害果群众称之为“柿烘”、“旦柿”等。  相似文献   

17.
18.
稻水象甲种群消长动态与发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水象甲在湖南稻区1 a发生2代,由越冬成虫从越冬场所迁入早稻田啃食稻叶、产卵繁殖。第一代幼虫蛀食早稻根系影响水稻生长,第二代成虫取食晚稻叶片获得充足营养后,又迁移到当地越冬场所蛰伏。重点对稻水象甲的周年种群变动及虫源转移规律,田间种群动态及发生规律,影响田间种群消长的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为该虫的测报技术和大面积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小蛀果斑螟Assaraexiguella(Caradja)的室内饲养观察和田间调查、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夏秋季,卵期(4.5±0.5)d,幼虫期(14.0±2.0)d,蛹期(8.0±1.0)d,产卵前期(2.5±0.5)d,完成1个世代(27.5±3.5)d,成虫寿命(4.0±1.5)d.卵散产,幼虫5龄,蛀果后不转果危害,成虫无趋光性.在粤东栗区1年发生7个世代,以幼虫在落地栗壳、树干等处越冬.第1~2代田间发生量极少,第3~6代幼虫取食果柄、蛀食栗果,造成严重危害.栗树的不同品种及其结果特性、耕作制度及降雨量是影响该虫发生量的主要因素.毒死蜱、杀虫单等多种杀虫剂对该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冬春季做好清园、剪去无经济价值的第2季花果、田间间种豆科作物、适期施药等综合防治措施能有效地控制该虫的危害.  相似文献   

20.
应用逐日查蛹羽化进度法对荔枝蛀蒂虫(Conopomorpha sinensis Bradley)的发生期进行了预测预报,并分别评价了根据预测预报施药防治荔枝蛀蒂虫和非测报常规用药防治荔枝蛀蒂虫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根据预测预报,在荔枝蛀蒂虫成虫产卵高峰期施用浓度为6mL·L-1与3mL·L-1的0.3%印楝素乳油,可有效防治荔枝蛀蒂虫的为害,保果效果分别为95.75%和93.33%;喷施1.5mL·L-1与0.75mL·L-1的0.3%印楝素乳油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保果效果分别为87.88%和70.30%。在常规施药区中,施用20%氯虫苯甲酰胺0.5mL·L-1、10%高效氯氟氰菊酯1.0mL·L-1、0.3%印楝素1.0mL·L-1的保果效果分别为100%、91.69%和47.46%。可见,根据预测预报的结果,应用印楝防治荔枝蛀蒂虫效果远远高于无预测常规施用印楝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