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苏州市的农业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正不断的提升。各类企业合作社、专业协会、龙头企业以及各种生产、经营和服务组织,正在由小到大,由少到多地逐步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2.
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迅速上升,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但是,家庭式经营由于生产规模过小、经营行为过于分散、与加工脱节等这种低组织化程度的生产方式,不能适应需求多样化的市场要求,特别是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国内外市场开通后,这种小农生产方式将面临来自国外现代化大农业的激烈竞争,低程度的生产组织所暴露出的弊端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3.
阐述农民组织化的定义和特点,分析我国农民组织化的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提出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以社区合作经济组织为基层组织,以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动力,以行业协会为纽带的目标组织体系.从政府制度建设、配套体系改革等方面提出促进我国农民组织化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推进产业化经营是贯穿农村工业化、合作化、市场化、集约化的一条主线:也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农村城市化的一条途径,是目前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但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有载体,这个载体就是各种类型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各类活跃在农村市场的农民经济人。在市场经济体系下,要将资源优势真正转变成市场优势,也必须主要依靠各类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农民经济人对资源进行有效、合理的组织和整合。近年来,阳泉市各级认真贯彻上级精神,加强组织领导,积极进行试点,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尽快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诸城市坚持“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探索建立了形式多样的专业生产合作社、行业协会,组织农民按照统一的产品标准、统一的生产规程进行生产,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使各种合作经济组织领域不断拓宽,形成了千家万户联手闯市场、共同抵御市场风浪的农业新格局。目前,诸城市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已发展到1600个,覆盖农户18万户。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合作内容诸城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合作内容和领域不断拓宽,从单纯的生产环节扩大到产前、产中、产后的所有环节,覆盖了果品、蔬菜、苗木、…  相似文献   

6.
7.
农民组织化是组织主体依据一定的原则,采取不同方式将具有生产经营规模狭小、经营分散、经济实力较弱、科技水平滞后等传统职业特征的农民转变为有组织进入市场与社会,并且能够获得与其他阶层同等待遇的现代农民的过程。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解决分散的农户适应市场,进入市场的问题,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难点,关系着结构调整的成败。近年来小农户与大公司的矛盾凸现,多数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的主体地位仍不对称,农民处于无组织状态,在市场交易中处于被动不利地位,无法分享加工增值和销售利润。笔者认为,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农民组织化严重滞后的问题亟待解决,发展合作社等中介组织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基本思想和思路的集中体现。当前,在由农村、农民、农业构成的“三农”问题中,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村是弱势地区.农民和农民工是弱势群体,其中农民问题是关键。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基本思想和思路的集中体现。当前,在由农村、农民、农业构成的“三农”问题中,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村是弱势地区,农民和农民工是弱势群体,其中农民问题是关键。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市梁平县农委以深化“效益农业促进年”为契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努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取得了实效。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1.
12.
近几年,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积极探索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有效途径。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促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和政府的有力抓手。  相似文献   

13.
推动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推动统一经营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14.
15.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和发展,有其客观的必然性.农民自我创造和选择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础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既是农村生产力发展到新阶段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完善和调整,也是对农村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16.
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的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我们应该注意到中央在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指导思想的同时有一个明确的提法,就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中央从2003年强调三农问题重中之重之后,就明确指出我们现在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接着2004年的一号文件在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上出台了六个方面的政策,包括:(1)培育农产品营销主体。鼓励发展各类农产品专业合作组织、购销大户和农民经纪人;(2)积极推进有关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立法工作;(3)从2004年起,中央和地方要安排专门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信息、技术、培训f质量标准与认证、市场营销等服务;  相似文献   

17.
农民组织化程度要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科技渗入是生产力发展的源动力,也是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的基础。要做到农业科技的有效渗入,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个值得尝试的新做法,它可以将农业科技传授给农户和农业企业,继而推动农民组织化提高和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付英 《河南农业》2006,(1):42-42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是应对农村经济战略转型和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是构建新型农村组织管理体制的需要,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如何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是一个重要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加快培育农村“五大载体”,构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平台一是积极组建和兴办各类专  相似文献   

19.
柏莉 《甘肃农业》2007,(10):8-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对在农民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调整资源配置,深化体制改革,加强教育、文化、卫生基础施设建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和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权益。第一,支持农民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切实保护农民的权益。我国“三农”问题专家林毅夫认为,新农村建设要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必须把握三个原则:不能毁旧村建新村,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