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蚕区家蚕微粒子病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洪菊 《四川蚕业》2011,39(2):39-39,55
<正>防微工作是蚕种生产过程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蚕种场提高产品质量的首要课题,其好坏直接影响种场的兴衰成败。而作为"蚕种生产第一车间"的农村原蚕基地在防微控微方面又存在许多薄弱环节,种场因原蚕区微毒侵染而造成蚕种超毒烧种甚至停产停业的现象已司空见惯。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经验,认为原蚕区防微工作必须在  相似文献   

2.
邵宝根 《江苏蚕业》2003,25(1):47-48
<正> 目前,全省的蚕种生产格局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部分蚕种场为确保生产安全,蚕种生产已从场外转向场内。但苏南地区仍有一些蚕种场由于种种因素,原蚕生产仍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不可否认,近几年蚕种场下大力气,通过对原蚕区加大防微力度,狠抓全面质量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微毒淘汰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已出现原蚕区无淘汰批段的可喜局面,蚕种质量也有了明显提高。但由于陈旧的管理模式的长期运作,制约着原蚕区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李有江 《蚕桑通报》2006,37(4):48-50
蚕种是蚕业生产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也是蚕种行业赖以生存的唯一产品。蚕种质量的优劣、蚕种的供给安全,不仅关系到蚕种生产企业的声誉和存亡,而且关系蚕业生产的兴衰和社会稳定。目前我省90%的蚕种以原蚕区的形式生产,原蚕基地的稳定性和原蚕户的生产积极性对蚕种生产过程中的  相似文献   

4.
<正>生产的发展,原蚕生产的比例逐渐增加,宜兴市和桥蚕种场由1978年100%场内制种,发展到1995年81.7%场外原蚕区制种.微粒子病传染面从小到大,危害程度从轻到重,超毒淘汰率逐年增加.1996年原蚕饲养2100克蚁,生产39800张蚕种因微毒超标而全部淘汰.如何有效地防治原蚕区微粒子病制造无毒蚕种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1997年全场职工思想统一,措施到位,在原蚕区生产的蚕种合格率达97.8%.总结近几年来的实际经验和教训,对原蚕区微粒子病的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前,江苏省大部分蚕种场在场内进行一代杂交种生产,其管理规范,既利于防治微粒子确保蚕种质量又易于控制生产成本。而由于地域和历史等原因,从1996年开始,浒关蚕种场每年约95%的一代杂交种都在十多个农村原蚕区繁育,其间,部分原蚕基地由于微粒子毒率超标等原因,生产不稳定或“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我市蚕桑生产的不断发展,农村用种需求量不断增加,农村用种量已超过了现有蚕种场的生产承受能力,于是农村原蚕区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增加和扩大。1992年,盐城市各蚕种场生产蚕种78.7万张,其中有56.2万张是在农村原蚕区生产的,占生产总量的71.5%(外市蚕种场在我市农村原蚕区生产蚕种28.1万张);1993年,盐城市各蚕种场生产蚕种99.3万张,其中有77.2万张是在农村原蚕区生产的,占生产总量的77%(外市蚕种场在我市农村原蚕区生产35万张);1994年,盐城市各蚕种场生产蚕种104.5万张,其中有85.4万张是在原蚕区生产的,占生产总量的83%(外市蚕种场在我市农村原蚕区生产蚕种56.5万张)。由此可见,农村原蚕区的蚕种生产已成为我市蚕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近几年农村原蚕区生产发展太快,管理不甚完善,局面比较  相似文献   

7.
通过阐述原蚕区在我区蚕种生产的重要性,分析我区蚕种生产单位原蚕区,尤其是玉林市蚕业技术推广站原蚕区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制度化原蚕区管理的措施,供各位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 随着蚕桑事业的迅速发展,原蚕区生产蚕种,已经成为当前蚕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原蚕区在我省发展步子快,对原蚕区生产的组织和管理等一整套的工作还要不断完善。我们海安县蚕种场从1979年开始在农村饲养原蚕,十多年来碰到的问题很多,有经验,也有教训。我们的体会在现阶段巩固和发展原蚕区,达到提高蚕种质量的目的,必须要重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沈小红 《蚕桑通报》2013,44(1):44-45
随着农村经济格局的变化,桑园面积急剧减少;受多次低茧价的冲击,严重挫伤了蚕农养蚕的积极性;加上劳动力转移,蚕种饲养数量大幅度减少,从而影响到蚕种生产的稳定,蚕种企业大量技术骨干被迫离开,严重影响到蚕种生产安全性.目前浙江省一代杂交种的生产几乎都在原蚕区,过去对原蚕区的生产环境、农户、桑园、饲养都有严格的要求,现在为了留住原蚕区,尽管落实原蚕蚁量相当困难,桑叶全龄浸消等一些技术措施要完全到位也困难重重.蚕种生产基地不稳定,防治微粒子病形势非常严峻,蚕种生产风险大大地增加.  相似文献   

10.
加强原蚕基地建设 促进种业健康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纵观全国的一代杂交蚕种生产,依靠原蚕区饲养原蚕制种的占绝大部分,而利用自有桑园养蚕制种的愈来愈少。因此,原蚕区的稳定、安全和生产水平等直接制约着种场的生存与发展,原蚕基地建设情况关系着种业的兴衰与成败。加强原蚕基地建设,已成为蚕种生产单位的共识。  相似文献   

11.
吴怀民 《中国蚕业》2001,22(3):65-66
笔者曾就原蚕区蚕种生产的质量管理撰文发表于<蚕桑通报>1992年第2期.多年过去,我们所处的社会、经济、自然条件已发生较大的变化.由于蚕农经多年的蚕种生产实践,技术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加之各场都派出技术骨干驻点指导,蚕种生产有其相对的稳定性.但由于原蚕区全年仅仅进行1~2期的蚕种生产,更多的蚕期从事丝茧育生产,且一年间多次重复养蚕,病原累积多,期间的管理工作将间接影响到原蚕生产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因此,认为原蚕区除了生产技术管理以外,政策管理、组织管理也相当重要,特别是非蚕种生产期间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较之蚕种生产期间的管理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贾仲伟 《江苏蚕业》1993,(2):40-41,39
<正> 随着我省蚕桑生产的发展,蚕种生产数量逐年增加,农村原蚕区蚕种生产也不断扩大。农村原蚕区在省、市、县、场、村各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已具有一定规模和基础,据统计原蚕区生产量已占总生产量的60%以上,成为我省蚕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原蚕区生产发展较快,农村饲养技术、制种设备条件未能配套适应,管理不甚完善,基地不够稳定,原蚕区生产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就加强原蚕基地建设,促使我省蚕种生产稳步发展的有关问题,谈些看法。一、我省农村原蚕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1.不少原蚕区仍处于零星分散状态1991年全省34个蚕种场,除少数场外,  相似文献   

13.
<正> 近年来我省蚕桑生产迅速发展,蚕种需求量逐年上升,由八十年代末年发种量700万张增到现在900余万张。四川人多地少,蚕区大部分是方山丘陵,要拿出大量土地栽桑建蚕种场是困难的,原蚕区收茧制种是一条蚕种生产的重要途径。全省110余个蚕种场,仅有47个蚕种场有自有桑园1万余亩,其中一半左右集中在省属场,除满足原原种、原种生产用桑外,余桑生产的普种远远不能满足蚕桑生产的需要,全省85%的蚕种生产量靠原蚕区收茧制种。原蚕区是四川蚕种生产的  相似文献   

14.
晚春蚕种生产在全年生产上有其独特的优势,缓解春秋两季生产的压力,充分利用原蚕基地、生产用具、制种劳力。介绍了原蚕区晚春制种生产成绩,探讨了关键性生产技术和生产要求,总结并提出了晚春蚕种生产布局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浒关蚕种场沿江原蚕区稳定发展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其林 《江苏蚕业》2007,29(2):38-39
<正>浒关蚕种场开辟了原蚕区生产至今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在原蚕区生产的蚕种数累计已经超过了一千万张。当前,该场的杂交种生产仍主要集中在原蚕区,而且主要分布在南通、太仓沿江一带,生产成绩稳定,质量可靠,效益可观,场方和蚕农都有进一步加强发展的愿望。  相似文献   

16.
张坤元 《江苏蚕业》2001,23(1):41-42
目前我省原蚕生产仍占整个蚕种生产的50%左右,我们场的原蚕生产占90%左右,场内桑园主要用于三级原种生产及新品蚕种的研究,因此对原蚕区进行规范化建设,确保蚕种的高质量是我们场的主要着眼点,是质量、信誉的支撑点,下面就我场规范原蚕区生产建设所做的工作总结于后。  相似文献   

17.
原蚕区微粒子病防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蚕区生产已成为蚕种生产的主要形式,近几年来,桑螟在湖州农村暴发成灾,导致原蚕区生产的蚕种毒率超标,直接影响原蚕区的稳定,为此,我们进行了调查分析,采取了相应的措施.2000年云巢原蚕村共生产毛种110878张,无一淘汰,无毒率达到88.32%,有效控制了微粒子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太仓创建现代农村蚕种规模化生产示范区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太仓蚕种生产基地是在1995年春我省蚕区由于蚕种微毒超标,大面积爆发微粒子病,导致全省蚕区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农村蚕种生产几乎摧毁殆尽的严峻形势下,为确保苏州蚕桑生产安全,苏州市政府及时作出决策,在太仓重点蚕区划片开辟的。基地位于太仓市浮桥镇老闸区为主的连片5个村,所在地海拔高程5—6m,土壤为夹沙土为主,PH值合适,土质肥沃,通透性好,蚕农生产技术水平高。12年来基地在市、县两级政府大力支持和各蚕种场共同努力下,为我省蚕区生产优质蚕种205万张,产值6860万元,蚕农直接经济收入1843万元。  相似文献   

19.
1991—1999年,陕西省安康市蚕种场原蚕区微粒子病发病比较严重,蚕种超毒淘汰数量较多;20世纪90年代末期,陕西省安康市蚕种场认真总结约10年的防微经验,制订了一套符合陕西省安康市蚕种场生产实际的原蚕区防微(细则)技术体系,2000—2006年,微粒子病的危害程度较20世纪90年代有了明显好转,但年平均超毒淘汰蚕种量仍高达1.23万张,年蚕种超毒淘汰率高达5.03%;为此,2007年陕西省安康市蚕种场再次根据生产实际开展技术创新,突破防微瓶颈,对防微技术体系加以修改并进一步完善,2013年以来陕西省安康市蚕种场原蚕区家蚕微粒子病发病率均控制在1. 50%以内,微粒子病防治技术体系趋于健全。  相似文献   

20.
原蚕区以“成本低,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为特点,作为普通蚕种生产的主要形式,所生产的蚕种占了普通蚕种总产量的大部分,为保证各省市的蚕种发放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随着原蚕区的生产量和生产规模日益扩大,所生产的蚕种带毒率也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广大蚕农减收,也给种场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将着重分析微粒子病发生的原因,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