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蔡玉珍  李利 《广东饲料》2010,19(9):7-10
中国是一个油料生产大国和加工大国,也是一个油脂消费大国和油脂油料进出口大国。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油料加工总能力已超过亿吨,成为世界上油料加工能力最大的国家。然而由于我国油脂需求量大,60%以上的油脂仍依靠进口,这给"油脂安全供应"带来很大的隐患。研究表明,油脂是优质的高能量饲料,其能值是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2倍多。近年来,随着畜牧业及饲料工业的迅速发展,对能量饲料的需求增多,油脂在饲料生产的应用极为普遍。油脂作为能量饲料,未来需求加大是必然趋势,这给我国的油脂供应提出了新的难题。而随着我国土地资源不断减少,粮价总体将持续高位运行。以今年为例,玉米价格不断上涨,加上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因干旱减产或禁止玉米出口,给我省饲料行业造成很大影响。在饲料粮供应偏紧和价格变化较大的形势下,如何保障我省饲用油脂的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如何促进我省饲用油脂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已成为业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为了深入了解我省饲用油脂市场现状、供应情况以及生产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省饲料行业协会及《广东饲料》杂志社针对我省饲用油脂供应数量、价格,工艺保障等多方面的问题展开调研,组织油脂加工骨干企业与专家、饲用油用户代表召开专题座谈会,并对油脂生产加工企业开展调研,共同探讨饲用油脂供需、安全及竞争等问题,以期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借助XRA-1A数显氧弹测热仪,在饲料中能量测定的常规方法基础上,采用已知热能值的滤纸连接油脂样品和燃烧丝,用质量度量燃烧丝燃烧产生的热量,测定基准物质苯甲酸与5种饲用油脂的总能.结果表明:改进方法降低了基准物质苯甲酸测定值的相对误差与变异系数;解决了饲用油脂点燃成功率低的问题,样品测定时间缩短至20 min左右,提高了工作效率;5种饲用油脂测定值的变异系数在0.70%~1.00%.  相似文献   

3.
在养殖业中,油脂是一种常见的饲料原料。1953年,美国率先将油脂作为饲料原料使用于畜禽养殖(赵国志等,2000)。50多年来,饲用油脂已经被各国广泛应用。近年来,由于动物营养学研究不断深入以及现代养殖业对动物福利、环境保护和生产效率要求越来越高,饲料中添加油脂日益受到重视,并且,饲用油脂的各种应用特性也不断被发现和肯定。文章主要介绍了油脂的饲用作用和氧化油脂的潜在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SC/T3501—1996附录C中的方法作对照,用百里酚蓝作指示剂、中性异丙醇作溶剂,研究指示剂种类与溶剂类型对饲用油脂酸价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液体油脂来说,用百里酚蓝作指示剂、中性异丙醇作溶剂测定酸价结果与对照组、试验Ⅰ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而猪油、固体油脂试验Ⅱ组均有极显著(P<0.01)差异。  相似文献   

5.
饲用油脂的质量问题郭吉余(广东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广州510640)油脂作为畜禽能源及必需脂肪酸源意义重大,饲用油脂的添加对于热应激敏感的动物也显得非常重要,因为脂肪的热增耗比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都要低,故进食高脂肪日粮比进食低脂肪的同能量日粮对热的应激...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山东省饲用油脂的微生物污染状况,采集山东省17个地市96份油脂样品,按照GB/T 13093-2006、GB/T 18869-2002、GB/T 8381.2-2005、GB/T 4789-2010、GB/T 13091-2002、GB/T 4789.11-2003的方法,分别检测油脂样品中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溶血性链球菌。结果表明,被检样品中细菌检出率为61.64%,细菌总数为30.00~2×1011 CFU/g;大肠菌群检出率为16.44%,含量为23.00~2.40×105CFU/g。致病菌除了志贺氏菌外,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沙门氏菌均不同程度被检出。由此可见,饲用油脂的微生物污染情况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7.
《北方牧业》2007,(9):25-25
<正>饲用油脂作为畜禽饲料能量来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主要原因是油脂作为一种高质量、高浓度的能量来源,对改善畜禽生产性能有明显的效果,即油脂本身的能量价值比理论估算实际上还要高,以及油脂能促进其他营养成分的吸收利用。同时,油脂能促进色素的吸收、改善肉鸡皮肤色素的沉积,以及在高温应激时,使用油脂作为部分能量来源可以减少畜禽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气相色谱技术对国内7个省份的104份油脂样品(包括豆油、猪油和鸭油)进行了脂肪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3种油脂主要由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组成;同种油脂不同来源的脂肪酸组成存在较大差异,说明市场上饲用油脂的质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9.
自1996以来,欧盟相继发生了震惊世界的“疯牛病”和“二恶英”事件,引起了人们对动物性食品的恐慌。研究表明,含有“二恶英”的饲料产品,特别是饲用油脂是造成畜产品“二恶英”严重超标的直接原因;饲用动物性饲料可能是“疯牛病”传播的主要途径,特别是同类动物饲用...  相似文献   

10.
饲用油脂是一种高能量的饲料原料,作为一种高质量的能量原料,添加油脂越来越受到重视。油脂的多种价值和作用使饲用油脂的应用日益普遍。但是,随着传统的饲用油脂用量增加的同时,某些饲用油脂的供应量却减少,从而弓愧价格的大幅度升高,寻找非常规的饲用油脂就显得日益重要。饲用混合油脂(YellowGreese)作为一种可持续供应、价格相对较低的油脂提炼加工的回收产品,有广泛的应用潜力和竞争力。为了进一步证实在国内饲养条件下混合油脂的有效性,本试验选用了四种饲用油脂进行饲养比较试验,为混合油脂的应用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张云 《北方牧业》2004,(23):25-25
饲用油脂作为畜禽饲料能量来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主要原因是油脂作为一种高质量、高浓度的能量来源,对改善畜禽生产性能有明最的效果,即油脂本身的能量价值比理论估算实际上还要高,以及油脂能促进其他营养成分的吸收利用。同时,油脂能促进色素的吸收、改善肉鸡皮肤色素的沉积,以及在高温应激时,使用油脂作为部分能量来源可以减少畜禽的应激反应等。  相似文献   

12.
<正>1不同来源的油脂其脂肪酸的构成不同油脂是动物必需脂肪酸的来源,油脂最重要的组成成分是脂肪酸,不同的油脂其脂肪酸的组成也不同。表1为不同来源油脂的脂肪酸组成。植物性油脂的饲用价值优于动物性油脂,主要是植物性油脂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  相似文献   

13.
饲用油脂的氧化与抗氧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饲用油脂的氧化与抗氧化华龙饲料技术开发集团陈婉如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油脂作为配合饲料的能源和必需脂肪酸源意义重大。但它在储存、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容易氧化酸败而又易被饲料生产者所忽视,尤其是当油脂添加到配合饲料中后表面积增大,为氧提供了更大的氧化面积。此...  相似文献   

14.
中国饲用油脂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前言动物油脂往往提炼后经过畜牧饲养业再次循环,进入人类食物链。面对饲用能量成本不断上涨的现在和将来,动物营养师该如何充分利用高能量饲料原料?现代养殖业不断发展的同时,  相似文献   

15.
《饲料工业》2017,(11):41-45
文章运用气相色谱和气相-质谱联用仪对来自国内11个省份的171份油脂样品,包括豆油、猪油、禽油、鱼油和反刍动物用脂肪粉进行了脂肪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动植物油脂的主要成分都为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反刍动物用脂肪粉主要为棕榈酸。同种油脂不同来源,脂肪酸组成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猪油和禽油,说明市场上饲用油脂的质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饲用油脂皂化值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利用自动电位滴定法和国标法分别对随机采集于山东省各地的油脂厂及饲料厂的鱼油(8份)、鸭油(20份)和豆油(20份)进行油脂皂化值的测定。结果表明:饲用鱼油和鸭油用自动电位滴定法的测定结果显著高于国标法,相对偏差低于国标法;2种方法测定豆油皂化值的结果和相对偏差差异不显著;用国标法测定鱼油皂化值含量为184.72~192.18 mg/g,鸭油为177.67~201.44 mg/g,豆油为120.22~202.90 mg/g。  相似文献   

17.
油脂作为饲料中的能量来源已广泛应用于动物饲料中。在动物日粮中添加油脂不仅可以满足动物高生产性能的需要,还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文章主要概述了饲用油脂的来源、营养价值及其在养殖业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8.
《饲料研究》1999,(12):19-19
自1996年以来,欧盟相继发生了震惊世界的“疯牛病”和“二嚙英”事件,引起了人们对动物性食品的恐慌。研究表明,含有“二嚙英”的饲料产品,特别是饲用油脂是造成畜产品“二嚙英”严重超标的直接原因;饲用动物性饲料可能是“疯牛病”传播的主要途径;特别是饲用同类动物性饲料更易传播,如牛饲用反刍动物的肉骨粉等。目前,一些国家相继禁止或限制饲用油脂和动物性饲料的使用范围。为保证我国饲料产品的安全卫生,维护正常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经营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和《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规定,农业…  相似文献   

19.
在"饲用玉米-黑麦草"草地农业系统研究中,5月初播种的不同种类饲用玉米产量有较大差异.兼用型玉米奥玉5102干物质产量最高,达21 138.1 kg/hm2,是青刈型玉米玉草1号的干物质产量的3.15倍.通过种植系统优化,科饲1号-华农1号-杰威多花黑麦草种植系统产量最高,年干物质产量达44 303 kg,hm2,但兼用型玉米-杰威多花黑麦草种植系统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20.
在"饲用玉米-黑麦草"草地农业系统研究中,5月初播种的不同种类饲用玉米产量有较大差异。兼用型玉米奥玉5102干物质产量最高,达21 138.1 kg/hm2,是青刈型玉米玉草1号的干物质产量的3.15倍。通过种植系统优化,科饲1号-华农1号-杰威多花黑麦草种植系统产量最高,年干物质产量达44 303 kg/hm2,但兼用型玉米-杰威多花黑麦草种植系统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