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研究通过对北京地区1998—2016年28个场区的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数据进行分析,旨在比较不同产犊季节对1~3胎奶牛泌乳曲线相关参数的影响。使用Wood模型对1~3胎不同产犊季节群体和个体泌乳曲线进行拟合,并获得相应胎次下不同产犊季节奶牛泌乳曲线参数a、b、c(分别代表泌乳潜力、产奶量上升至顶峰速率、产奶量达到顶峰后下降速率)、泌乳曲线二级参数Per、PY(分别代表泌乳持续力、泌乳峰值)及305d产奶量(305MY)。群体和个体水平的曲线拟合采用SAS 9.2中NLIN模块进行,采用混合线性模型分析不同产犊季节对各胎次奶牛泌乳曲线参数的影响。结果显示:产犊季节对Wood泌乳曲线的泌乳潜力、达到峰值的上升速率、达到峰值后的下降速率、泌乳峰值及305MY均有显著影响(P0.05),对于泌乳持续力没有显著影响(P0.05)。夏季产犊牛泌乳曲线整体低于其他产犊季节,且胎次越高趋势越明显,1胎牛受到的影响较小;从胎次上分析,头胎牛泌乳持续力极显著高于经产牛(P0.01);头胎牛夏季产犊305MY比其他产犊季节的低274.33~490.17kg,经产牛夏季产犊305MY比其他产犊季节的低440.76~930.68kg。以上结果提示,北京地区牛场应注重做好经产牛和头胎牛的防暑降温工作,注意调整配种时间,避免夏季产犊牛过多,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2.
产犊季节、胎次及牛场对荷斯坦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收集了3个千头以上奶牛场共8872条相关信息,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了不同产犊季节、胎次和牛场对泌乳天数、305d校正奶量、305d脂肪产量、305d蛋白产量和全泌乳期产奶量5个泌乳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产犊季节、胎次和牛场都极显著影响奶牛的该5项泌乳性能(P〈0.01)。夏季和秋季产犊奶牛的泌乳性能较为理想。夏季产犊奶牛的泌乳天数和全泌乳期产奶量最高,其他三个泌乳性能指标都位居第二;秋季产犊奶牛的305d校正奶量、脂肪产量和蛋白产量都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季节(P〈0.05),泌乳天数和全泌乳期产奶量也仅次于夏季。头胎牛的各项泌乳性能都显著高于其他胎次的奶牛(P〈0.05),其次为2胎产犊奶牛。随着胎次的增加,泌乳性能的各项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不同的牛场极显著地影响奶牛的泌乳性能(P〈0.01)。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通过对规模化牧场测定日数据进行分析,旨在估计不同地区305 d校正产奶量对应泌乳天数(DIM)的校正系数与胎次校正系数。利用Wood(不完全伽玛)模型对来自不同温度带9个参考群11 749头荷斯坦奶牛2010-2020年间的683 160条测定日产奶量拟合泌乳曲线,估计泌乳曲线参数,计算头胎牛和经产牛1~305 d泌乳天数对应的校正系数,分别分析参考群和验证群305 d校正产奶量和305 d实际累积奶量的差异;利用SAS 9.2中混合线性模型对1~6胎至少有前5个胎记录的牛估计305 d奶量的胎次效应值,并计算1~6胎各胎次的乘法校正系数;比较传统系数和新系数校正结果的差异。结果表明:①参考群头胎牛和经产牛中,泌乳曲线方程的拟合度R2范围分别为0.4593~0.4913和0.5796~0.6341,泌乳高峰日分别为79~85和53 d,泌乳高峰奶量分别为33.1~34.4和46.0~48.6 kg;②对于参考群,头胎牛和经产牛校正系数分别在泌乳≥90 d和泌乳≥30 d基本趋于一致,头胎牛和经产牛泌乳≥60 d的305 d校正产奶量均趋近于305 d实际累积奶量,奶量差值分别在100和200 kg以内;③对于验证群的305 d校正产奶量,头胎牛泌乳≥150 d和经产牛泌乳≥180 d的泌乳天数校正系数适用性更佳,305 d校正产奶量与305 d实际累积奶量比值高于79%;④1~6胎的胎次校正系数分别为1.2121、1.0380、1.0063、1.0000、1.0220和1.0290;⑤与传统系数相比,新泌乳天数校正系数校正效果更好,头胎牛和经产牛新系数校正的305 d奶量较305 d实际累积奶量相差分别在900和700 kg以内;利用新胎次校正系数,2~4胎产奶量可较为准确地校正到5胎成年当量。本研究结果表明,定期更新305 d校正产奶量的泌乳天数与胎次校正系数,便于准确地将不同泌乳天数、不同胎次状态下泌乳牛的产奶量调整到同一基准上,从而更好地比较奶牛个体泌乳性能的高低,为牧场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收集宁夏地区1997—2018年63个奶牛场16.9万头荷斯坦牛的生产性能测定数据,从个体和群体水平拟合泌乳曲线,旨在探析我国高产奶牛群的泌乳性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使用WOOD不完全伽马模型对奶牛的个体泌乳曲线进行拟合,并获得模型参数a、b、c以及二级参数泌乳持续力、高峰奶量、高峰日和305 d产奶量,进而采用线性模型分析胎次、产犊季节、初产月龄、出生年份和牧场规模等因素对泌乳曲线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峰奶量为42.18±8.66 kg(平均值±标准差,下同),高峰日为86.15±42.88 d,305 d产奶量为10 023.98±2 139.89 kg。胎次、产犊季节、初产月龄、出生年份和牧场规模对宁夏奶牛泌乳曲线参数均有极显著影响。头胎牛产奶量极显著低于经产牛,夏季产犊奶牛的产奶量显著低于其他季节,初产月龄为22~24月龄时产奶量最高,牧场规模低于500头与高于500头奶牛产奶量存在极显著差异,高峰奶量与305 d产奶量随出生年份的增加而增加。这些研究结果为规模化牧场精细化管理和群体遗传改良提供了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产犊季节、胎次及不同牛场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情况,以期为提高奶牛的泌乳性能及牛奶质量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收集3个千头以上奶牛场共8 872次相关信息,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产犊季节、胎次和牛场对泌乳天数、305d校正奶量、305d脂肪产量、305d蛋白产量和全泌乳期产奶量5个泌乳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不同产犊季节、胎次和牛场都极显著影响奶牛的5项泌乳性能(P<0.01)。夏季和秋季产犊奶牛的泌乳性能较为理想。夏季产犊奶牛的泌乳天数和全泌乳期产奶量最高,其他三个泌乳性能都位居第二;秋季产犊奶牛的305d校正奶量、脂肪产量和蛋白产量都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季节(P<0.05),泌乳天数和全泌乳期产奶量也仅次于夏季。头胎牛的各项泌乳性能都显著高于其他胎次的奶牛(P<0.05),其次为2胎产犊奶牛。随着胎次的增加,泌乳性能的各项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除了泌乳天数之外,A牛场的各项泌乳性能都最佳,且显著高于B、C两个奶牛场(P<0.05)。[结论]在饲养条件良好的情况下,本研究中三个牛场的奶牛适宜在夏、秋两个季节产犊,此时泌乳性能较好;此外,头胎产犊奶牛的泌乳性能在各胎次中最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研究不同产犊季节对荷斯坦奶牛第一胎泌乳性能的影响,以便为长江中下游地区荷斯坦奶牛合理安排配种时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海丰奶牛场有限公司2009年引进2480头澳系进口荷斯坦牛产犊季节及其第一胎泌乳性能的数据,分析不同产犊季节对第一胎泌乳天数、全泌乳期实际产奶量、305d校正奶量、305d脂肪产量和305d蛋白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产犊季节对第一胎泌乳天数和全泌乳期产奶量影响极显著(P0.01),显著影响305天脂肪产量(0.01P0.05),春季产犊的奶牛泌乳天数最长(358±10d),而冬季产犊的奶牛泌乳天数最短(299±18d),春季与夏季产犊奶牛的全泌乳期产奶量显著高于秋季、冬季产犊奶牛(P0.05),夏季产犊奶牛305d脂肪产量最高。[结论]综合各产犊季节样本量及相应泌乳性能,认为该场澳系进口荷斯坦牛最适宜产犊季节为夏末秋初,此时泌乳性能最好。该结果对同类地区引进澳系进口荷斯坦牛繁殖与生产管理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研究旨在比较Wood模型和AS模型对荷斯坦奶牛不同胎次泌乳曲线的拟合效果,探究泌乳期内产奶量的变化规律。选择中原地区两个规模化牧场374头中国荷斯坦牛2006-2018年的产奶量记录,使用NLS语句拟合其泌乳曲线并利用AIC比较拟合效果。结果表明,1、3胎AS模型的AIC值较低,2胎Wood模型的AIC值较低;不同胎次的泌乳曲线二级参数不同:1胎泌乳高峰日晚、高峰产奶量较低,但泌乳持续力强,2至4胎次泌乳高峰日早、高峰产奶量较高、泌乳持续力较弱;不同牧场间泌乳曲线二级参数也有差别。结果提示,AS模型为1、3胎最佳拟合模型,Wood模型为2胎最佳拟合模型;头胎牛和经产牛的泌乳曲线差别较大,在实际生产管理中应分群饲养,根据各自不同的泌乳特点供给泌乳期营养。  相似文献   

8.
为了从泌乳曲线角度量化不同胎次和产犊季节的差异,试验利用奶牛群体改良(DHI)记录和Wood模型,拟合北京地区代表性牛场的荷斯坦奶牛泌乳曲线,并对泌乳曲线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Wood模型拟合群体泌乳曲线拟合度(R2)变化范围为0.948 9~0.976 9,极显著受到胎次影响(P0.01);达到产奶高峰的速度极显著受到胎次影响(P0.01);高峰后产奶量的下降速度极显著受到产犊季节的影响(P0.01);高峰泌乳月和泌乳持续力都极显著受到胎次的影响(P0.01),显著受到产犊季节的影响(P0.05);泌乳潜力和高峰产奶量都极显著受到胎次、产犊季节及其互作的影响(P0.01)。说明泌乳曲线具有群体特异性,增加数据量制作不同产犊季节和胎次的标准泌乳曲线,以量化季节对个体和群体产奶性能的影响、预测产奶量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9.
产犊季节和胎次对测定奶牛日泌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产犊季节、胎次对奶牛测定日泌乳性能的影响,以期为指导日粮配方调整、增加牛奶产量和提升原料奶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江苏某奶牛场2012年度408头奶牛共3012条生产性能测定记录,用线性模型分析产犊季节和胎次对测定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脂蛋比、305d产奶量及体细胞评分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犊季节对测定日产奶量和305d产奶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乳脂率、乳蛋白率、脂蛋比无显著影响;不同胎次除对乳脂率影响显著外(P〈0.05),对其它奶牛泌乳性能及体细胞评分均影响极显著(P〈0.01)。[结论]夏、秋两季产犊奶牛的305d产奶量高;2~3胎产犊奶牛的泌乳性能较佳,随着胎次的增加,特别是5胎及以后,泌乳性能的各项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10.
产犊季节及胎次对甘肃会宁地区荷斯坦牛产奶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掌握产犊季节和胎次对奶牛产奶的影响。【方法】以会宁地区一奶牛场的荷斯坦牛为研究对象,选择2011~2013年不同产犊季节及不同胎次产奶量记录完整的健康母牛共200头,主要探讨产犊季节及胎次对产奶量的影响。将所有产奶数据校正到305d产奶量,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分别做出不同产犊季节和不同胎次305d产奶量的整体分布曲线。对4个季节和5个胎次的产奶量分别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SR法多重比较,确定不同季节和各胎次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不同产犊季节和不同胎次对荷斯坦牛的305d产奶量的影响均极显著。秋季(9~11月份)产犊的母牛305d产奶量最高,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季节,属高产奶量季节;夏季(6~8月份)产犊的母牛305d产奶量最低,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其他季节,属低产奶量季节。第2胎产犊的母牛305d产奶量较佳,随着胎次的增加,特别是第3胎及以后产犊的母牛305d产奶量逐渐下降。【结论】产犊季节及胎次对甘肃会宁地区荷斯坦牛产奶量的影响,在保证全年牛奶供求基本平衡的前提下,适当调整在高产季节产犊和加强对高胎次奶牛的饲养管理,对提高奶牛群体产奶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Most studies on lactation curves only consider milk yield and describe a standard lactation curve of dairy cows, showing a peak or maximum daily yield occurring between 4 and 8 weeks after calving, followed by a daily decrease in milk yield until the cow is dried off. Wood's model is a widely used lactation curve function. Wood's model was fitted to test-day records of 95,405 lactations of parities lower than 5. Milk traits were milk yield (MY), fat percentage (F%), protein percentage (P%), fat yield (FY) and protein yield (PY), and the lactation curve was individually considered as a cluster of five linked curves. Milk trait and parity influence the goodness of fit of Wood's model. In 19.3% of the lactations, the shape of the MY, FY and PY curves follows the standard lactation curve while F% and P% have the reversed standard shape. The initial phase of lactation with the FY and PY curves contributes to the high variability of shapes.  相似文献   

12.
影响内蒙古三河牛泌乳曲线参数的非遗传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三河牛泌乳曲线形状及其影响因素,试验对三河牛的486个泌乳期记录,应用Wood模型进行泌乳曲线拟合,结果显示,Wood模型能够较好拟合三河牛泌乳曲线,平均拟合优度R2为0.93±0.004。应用方差分析进一步研究场效应、产犊年度、产犊季节及胎次对Wood模型各参数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场效应对参数c、tmax、per、Y305影响差异极显著;不同产犊年度间,参数b表现为差异显著(P0.05),参数c、ymax、Y305表现为差异极显著(P0.01);各产犊季节间,参数a、b、c、Y305均表现为差异极显著(P0.01),参数per表现为差异显著(P0.05);胎次对参数a、ymax、Y305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其它参数与效应间均表现为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
高产荷斯坦奶牛泌乳曲线的特征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285胎次第三、四胎305d产奶量超过8000kg的安徽荷斯坦牛的泌乳资料,利用Wood模型(Yt=ate^b-ct)进行高产荷斯坦奶牛泌乳曲线特征及相关的分析。结果表明:按照达到泌乳高峰周时间的不同对选取奶牛进行分级,11组Wood模型拟合泌乳曲线的平均拟合精度(R^2)为0.939(幅度为0.899-0.962)。随着达到泌乳高峰周时间的推迟,规模因子a具有逐渐降低的趋势;而产奶量上升率b、产奶量下降因子c、泌乳持久力表现与a相反的变化趋势。在相关分析中,MY(实际产奶量)与EMY(估计产奶量)、PY(高峰月产奶量)为强正相关,r(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和0.776,与持久力为中等正相关(r=0.379),与a、b、c的r分别是0.905、-0.875、0.731,与PY的相关程度较弱(r=-0.140)。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荷斯坦牛泌乳前期体况评分(body condition score,BCS)的影响因素及BCS对生产性能和离群寿命的影响,本研究收集江苏省某大型牛场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共7 811头荷斯坦牛泌乳前期BCS、生产性能测定(dairy herd improvement,DHI)结果及淘汰记录,利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在分析奶牛泌乳前期BCS变化及影响因素基础上,重点分析泌乳前期BCS及其变化对泌乳性能和离群寿命的影响,利用Cox回归对泌乳前期不同BCS的荷斯坦牛生存曲线进行绘制,并对不同BCS荷斯坦牛的淘汰原因进行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全群泌乳前期BCS均值为(2.95 ±0.32)。胎次、产犊季节和泌乳天数对泌乳前期BCS有极显著影响(P<0.01),1胎牛和夏季产犊的母牛泌乳前期BCS均最高;5~30、31~60、61~100 d BCS呈显著下降。泌乳前期BCS对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评分等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产奶量和高峰奶量随BCS的增加呈极显著下降(P<0.01)。泌乳前期BCS与产奶量、高峰奶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乳蛋白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泌乳前期BCS的变化对SCS和高峰奶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泌乳前期BCS对离群胎次和淘汰月龄有极显著影响(P<0.01)。生存分析表明,BCS为2.75的牛只生存概率最大。2胎和4胎母牛、冬季产犊的母牛不同BCS淘汰比例均呈极显著差异(P<0.01);低产淘汰的牛只泌乳前期BCS淘汰分布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在本研究牛群中,当泌乳前期BCS为2.75时,牛只生产性能较佳且淘汰风险最低,本研究为规模化牛场荷斯坦牛泌乳前期的饲养管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产奶量差是奶牛个体同一胎次前后2个泌乳月产奶量的差值,可准确反映产奶量变化情况。为探究影响荷斯坦牛产奶量差的因素,本研究收集整理了江苏省某大型奶牛场2015-2018年55 193头次荷斯坦牛生产性能测定记录,并利用最小二乘法分析胎次、测定年度、产犊季节、泌乳月4个因素对荷斯坦牛产奶量差的影响。结果显示:胎次、测定年度、产犊季节、泌乳月及其交互作用对产奶量和产奶量差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其中,不同胎次、测定年度和产犊季节的荷斯坦牛总产奶量在第2个泌乳月增加最快,产奶量差为8.79kg;头胎第6泌乳月、二胎第7泌乳月和三胎及以上第6泌乳月产奶量下降最大,产奶量差分别为-2.86kg、-4.59kg和-6.13kg;2015-2018年4个测定年度中,第10、第6、第7、第6泌乳月产奶量降低最大,产奶量差分别为-2.26kg、-4.98kg、-4.44kg和-3.56kg;春季产犊的荷斯坦牛第4泌乳月、夏季产犊的荷斯坦牛第12泌乳月、秋季产犊的荷斯坦牛第9泌乳月、冬季产犊的荷斯坦牛第6或第7泌乳月产奶量下降最大,产奶量差分别是-4.34kg、-4.71kg、-5.36kg和-5.40kg。此外,产奶量差与泌乳持续力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产犊间隔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泌乳天数、高峰奶、乳脂率、蛋白率、305d产奶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因此,产奶量差作为衡量奶牛产奶量变化的指标之一,可为牧场进行科学饲养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公牛家系泌乳曲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根据北京黑白花奶牛22个公牛家系的女儿泌期资料,利用Wood模型估计了各公牛家系的泌乳曲线参数,并且按照家系内女儿的不同胎次,所在牧场和产犊年份分组作了更加深入的研究。所考虑的曲线参数为规模因子a。产奶量上升率b和下降率c;次级参数包括305天实际产奶量,305天估计产奶量,高峰月份,高峰月产奶量和泌乳持久力。结果表明,与低产公牛家系相比,高产公牛家系的泌乳曲线通常具有较高的初始产奶量,参数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