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正> 春季气温逐渐回升,一般温度在10℃~20℃之间,水温环境比较适宜于各种病源体生长繁殖,尤其4~5月份是鱼类发病的高峰季节。早春鱼苗孵化时,鱼卵易患水霉病,鱼苗主要患指环虫、小瓜虫、斜管虫等鱼病。其症状及防治方法如下: 1 水霉病 病鱼体表水霉菌丝大量繁衍呈白色或灰白色棉絮状,病鱼活动失常,食欲减退,终因体衰而死  相似文献   

3.
4.
5.
6.
7.
一、水霉病水霉病又称肤霉病或白毛病,是水产动物真菌病之一.此类病菌对温度适应范围广,5~26℃均可生长繁殖,最适温度3~18℃,水质较清的水体易生长繁殖.造成此病的因素有三:一是泥鳅受伤或局部组织坏死;二是水温剧烈变化;三是季节交替.泥鳅养殖多为自然苗,苗种下塘前易受伤,加之此时水温正适合霉菌的生长,因而水霉病为泥鳅苗种期间常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8.
9.
10.
牛蛙,原产北美,属两栖动物,多栖于水中,在陆地上也活动.不喜群集,往往一对或几对相集,啼声如牛吼,故名.牛蛙是食用蛙中个体最大的种类,体重可达1kg以上,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欢迎.牛蛙在蝌蚪期食性比较复杂,成蛙期则一般只吃活的动物饵料,饵料不足时,也会自相残食.牛蛙养殖的常见病害及防治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1.
泥鳅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做好病害防治工作。常见的病害有赤鳍病、水霉病、气泡病、曲骨病、车轮虫病、舌杯虫病、农药中毒及其他生物敌害等。主要防治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2.
泥鳅主要病害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鳅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做好病害防治工作,常见的病害有赤鳍病、水霉病、气泡病、曲骨病、车轮虫病、舌杯虫病、农药中毒及其它生物敌害等。主要防治方法如下:1.烂鳍病:病鳅的鳍、腹部皮肤及肛门周围充血、溃烂,尾鳍、胸鳍发白并溃烂,鱼体两侧白头部至尾部浮肿,并有红斑。防治办法是每立方米用1克漂白粉全池泼洒,或用0.1克呋喃唑酮全池泼洒。  相似文献   

13.
刘天 《农家致富》2004,(13):44-44
1.细菌性肠炎 病鱼腹部膨大.肛门红肿.轻压腹部,肛门有黄色黏液流出。肠道发炎,呈浅红色,充满血脓。病鱼离群靠岸独游,活动迟缓,食欲减退。  相似文献   

14.
黄颡鱼虽然抗病力强,但随着养殖密度增大,加上管理和操作不当,也会引起疾病发生。现将其常见疾病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病症:发病初期,病鱼体表出现许多白色小点,上面覆盖一层白色块状粘液。随着病情的发展,白色斑点的数量不断增加,同时斑点的区域不断扩大,致使病灶部位的表皮逐渐加厚,形成石蜡状的增生物,形成好似痘疮,因此成为“痘疮病”。痘疮增长到一定程度会自然脱落,接着又会在原患处再次出现新的痘疮,最终使鱼消瘦而死。  相似文献   

16.
1.水霉病也称肤霉病.此病多发生在晚秋和早春两个阶段,阴雨天更明显,尤以密养的越冬池为甚.患病的主要原因是扦捕、搬运时操作不慎,擦落鱼鳞或撞伤鳍条,以致霉菌侵入伤口而引起发病.病鱼外表似有一团团灰白色的棉絮状物,故俗称"白毛病",感染严重时,患处肌肉腐烂,病鱼行动迟缓,食欲减退,终至死亡.  相似文献   

17.
18.
在鱼苗培育过程中,由于鱼苗个体较小.活动能力差以及饲养管理条件和环境因子的作用常受到一些病害与敌害的危害,直接影响到鱼苗的成活率,现介绍几种对鱼苗鱼种危害较大的常见病害和敌害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9.
1.赤皮病.此病由于捕劳、运输过程中碰伤鳅体,或因水质恶化而引起细菌侵入,诱发此病.病鳅的鳍、腹部皮肤及肛门周围充血、溃烂,尾鳍、胸鳍发白溃烂尤为明显,危害较严重.  相似文献   

20.
尖裸鲤(Oxygymnocypris stewartii)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西藏自治区一级保护动物,是雅鲁藏布江特有鱼类。近年来藏区流动人口增加,开发力度加大,带来捕鱼强度不断增强,捕捞量远远超过其生长的速度;水电站的建设对尖裸鲤越冬、产卵和索饵等场所造成一定程度破坏,导致其种群数量锐减,所以人工饲养、人工繁殖对种群的恢复极为重要。在养殖过程中,发现其容易患小瓜虫病、水霉病、烂鳍病、赤皮病等疾病,给人工养殖带来很大难度。对尖裸鲤人工养殖的疾病防治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