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02-2004年连续3年的冬季,对海南岛沿海及其内陆湿地等50个潜在的地点进行越冬水鸟调查,旨在为海南岛湿地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调查,共记录到越冬水鸟67种,其中小鸊()、鹭类、环颈鴴、蒙古沙鴴、灰斑鴴、青脚鹬、红脚鹬、泽鹬、矶鹬等较为常见;而鸭类、白翅浮鸥、鸥嘴噪鸥以及一些鴴鹬类如铁嘴沙鴴、黑尾塍鹬、斑尾塍鹬、三趾鹬、大滨鹬、弯嘴滨鹬、阔嘴鹬等为狭布种.历史上较为常见的越冬水鸟,如灰鹤和白骨顶,现在已不见踪迹.由于港湾湿地如东寨港、洋浦港、北黎湾具有广阔的滩涂,以及大面积的红树林和周围众多的养殖塘,为越冬水鸟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内陆湿地如南丽湖、云月湖等,许多都受到旅游开发的干扰,水鸟的多样性较低.通过保护优先地区的分析,优先保护的地区如东寨港、后水湾、北黎湾、洋浦港、三亚河、清澜港、名人山和莺歌海等,栖息地的质量较好,具有较大的水鸟多样性和物种数,而且前3者还是国际性濒危鸟类黑脸琵鹭3个越冬地.在这些栖息地中,仍面临着滩涂围垦、水域污染、非法猎捕、海产品的采集和过度的旅游开发等的主要威胁.  相似文献   

2.
采用定点监测的方法,对西洞庭湖越冬水鸟多样性及空间分布进行调查。结果表明:2013—2020年保护区内越冬水鸟数量在明显增多,其中食沉水植物鸟类增加是主要原因。这表明通过实行生态修复工程,西洞庭湖生态环境得到不断改善。每年10月—12月西洞庭湖水鸟数量增多,为进入水鸟越冬期阶段,1月—3月随着水鸟数量下降,为结束水鸟越冬期阶段。保护区冬季越冬水鸟栖息分布与鸟类食物呈正相关,食物资源越多,鸟类多样性越高,同时人为干扰能明显降低栖息地鸟类多样性。水位动态变化能通过影响栖息地面积,植物生长状况,从而对水鸟栖息地分布变化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2003年、2005、2006、2008和2010年,对三都湾冬季水鸟进行实地调查,认为三都湾冬季水鸟Shannon-Weiner指数为3.736,G-F指数为0.341,水鸟多样性比较丰富,云淡与东湖塘水鸟相似性最高,盐田港与各调查样区的相似性相差较大。白马港、云淡、西陂塘、东湖塘与飞鸾水鸟多样性相对较高,应列为重点保护的区域,加强湿地保护与管理。  相似文献   

4.
2019年5~7月,采用直接计数法对腾格里沙漠湖泊水鸟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水鸟34种,分属6目10科21属,水鸟以赤嘴潜鸭(Netta rufina)、白骨顶(Fulica atra)和黑翅长脚鹬(Himantopus himantopus)为优势种。记录到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物种1种,为蓑羽鹤(Grus virgo)和极危物种青头潜鸭(Aythya baeri)和濒危物种长尾鸭(Clangula hyemalis)。对月亮湖、黄草湖、天鹅湖、苏海图和哈日根进行水鸟多样性分析表明,月亮湖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均较高,是腾格里沙漠中一个重要水鸟栖息地和繁殖地。  相似文献   

5.
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鸟生物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2005年-2006年福建漳江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鸟调查资料,对该区水鸟进行区系分析和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漳江口自然保护区水鸟共计48种,隶属于8目9科24属,其中,鸻形目20种,占总数的41.67%,鸥形目与鹳形目各8种,各占总数的16.67%.古北界36种,东洋界10种,广布种2种,分别占总数的75%、20.83%、4.17%;冬候鸟27种,旅鸟11种,夏候鸟6种,留鸟4种,分别占总数的56.25%、22.92%、12.5%、8.33%.红树林保护区水鸟生物多样性Simpson指数0.7722,Shannon - Wiener指数3.1601,均匀度Pielou指数0.5658,属水平DG指数2.9052,科水平DF指数5.6450,DG-F指数0.4853.  相似文献   

6.
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采用固定样线法对嘉陵江中游阆中段冬季水鸟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30种水鸟,隶属7目9科。调查中发现四川省重点保护物种有小??、黑颈??、凤头??,普通鸬鹚和黑水鸡5种。嘉陵江阆中段冬季水鸟的优势种为斑嘴鸭和骨顶鸡2种,共占观察水鸟总数的40.95%。研究显示人为干扰程度高的样线鸟类多样性较低,表明人为干扰是导致该区域鸟类多样性较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采用线路调查法和定点观察法对金银湖水乌的种类、数量以及栖息环境进行调查。共记录到水鸟37种,隶属于7目11科。其中冬候鸟20种,夏候鸟11种,留鸟4种。分析结果认为,近2年金银湖水鸟多样性有显著性增加,滩涂和亮水水域2种生境为金银湖水鸟主栖息地.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继续开展生态保护与恢复工作,对湖区水位进行调控,加强监管,停止对湿地蚕食行为。  相似文献   

8.
《湖北林业科技》2005,(2):24-24
由国家林业局和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组织的长江中下游五省一市同步湿地水鸟调查活动结束。负责湖北20多个湖泊湿地水鸟调查工作的武大教授胡鸿兴告诉记者,调查有可喜的发现:大群的小天鹅、大雁,以及东方白鹳、黑鹳、白鹤等珍稀鸟类,还有以前从未见过的鸟类。  相似文献   

9.
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对福清兴化湾水鸟种类、数量及分布进行调查,共记录到水鸟6目9科17属29种。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黑脸琵鹭、白琵鹭、白额雁3种;福建省重点保护鸟类有小鸊、大鷉白鹭、白鹭、苍鹭、普通鸬鹚、银鸥、黑嘴鸥、白腰杓鹬等8种;中日候鸟保护协定保护鸟类有20种;中澳候鸟保护协定保护鸟类9种。种群组成以鸻鹬类、鹭类和雁鸭类为主,水鸟居留型以冬候鸟为主,有24种;结合地理区系分析,冬候鸟以古北种为主,夏候鸟和留鸟均为东洋种,旅鸟都为古北种。水鸟主要分布于水产养殖场和淤泥质海滩2种生境中。同时,对福清兴化湾湿地受威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0.
红河州部分湿地越冬水鸟快速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配合禽流感监测,西南林学院保护生物学学院与红河州林业局于2006年2月7~9日对红河州越冬水鸟进行了一次快速调查,共记录到越冬水鸟9目8科43种,约3万余只。  相似文献   

11.
2010年对青海更尕海的水鸟季节动态进行调查,共记录到55种27416只水鸟,隶属于6目12科,雁鸭类水鸟最多,共统计到17055只,占水鸟总数的69.0%。10月水鸟数量最高,且与其余各月差异显著,而其余各月间没有显著差异。从鸟种数量而言,各月间均维持在21~29种之间,并没有显著差异。全年水鸟的种类数量比较稳定,没有出现明显的高峰和低谷。在4月,由于雁鸭类水鸟刚刚抵达,而更尕海部分区域尚未融化,因此可供水鸟取食的区域较少,可能有水鸟死亡的现象发生;而在10月,雁鸭类水鸟数量急剧上升,大多都聚集在一起取食或休息。更尕海也是当地的主要牧场,家畜经常与野生水鸟混群并共用水域,使种间和种内禽流感病毒传播的概率增大,因此4月和10月是该湖禽流感防控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2.
通过论述青海湖区生态环境现状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说明了青海湖区生态环境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意义,并提出了具体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对环青海湖进行生态旅游开发是当今应积极选择的发展策略。然而,如何处理好生态旅游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如何建立适合当地环境和人文经济条件的管理体制,进一步扬长避短,实现环青海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选择青海湖高寒湿地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湿地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呼吸生长季高峰日变化特征及温湿度因子的影响,利用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LI-8100A测定了6种植物群落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通过实测的温度因子以及一次降水前后土壤表层湿度的变化研究了其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6种不同群落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都呈单峰曲线,在生长季高峰芨芨草、芨芨草+马莲花、马莲花、华扁穗、苔草(台地)、苔草(洼地)土壤呼吸速率的日最高值分别为4.51μmol·m-2·s-1、12.22μmol·m-2·s-1、13.40μmol·m-2·s-1、2.55μmol·m-2·s-1、5.28μmol·m-2·s-1,3.89μmol·m-2·s-1。群落呼吸速率峰值出现在14:00~16:00,谷值出现在3:00~6:00。10点过后,土壤呼吸速率上升趋势明显。土壤呼吸与群落地下5cm地温有着良好的相关性,随着温度升高,土壤呼吸值增大,当土壤温度达到最大值时,土壤呼吸值也随之达到最大。湿度对于土壤呼吸速率的响应比较明显,在一次降水前后除了苔草(洼地),其余群落土壤呼吸速率随着土壤表层湿度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5.
千岛湖鸟类多样性及其季节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6年9月至2007年8月,对千岛湖的鸟类进行了调查研究,共发现鸟类6 435只,86种,隶属13目32科,其中,国家二级保护物种6种,属古北界的有36种(占41.9%),东洋界39种(占45.3%),广布种11种(占12.8%).从居留类型看,千岛湖的迁徙鸟较多(46种),留鸟较少(40种),各占总数的53.5%和46.5%.千岛湖拥有优良的自然环境条件,其中,水鸟有28种,林鸟58种,各占32.6%和67.4%.千岛湖鸟类呈周期性波动特征.在10月,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值最高,优势度指数最低,因此,千岛湖鸟类多样性状况以10月(即候鸟迁徙的高峰期)最好,说明千岛湖是候鸟迁移途中的-个重要驿站.千岛湖全部鸟类物种平均密度为20.785只/km~2,秋季最高,达到43.40只/km~2,种数达到69种;春季最低,仅有9.30只/km~2,种数为37种.而且,优势种有5种,占总鸟类物种的5.8%;常见种有17种,占19.8%;少见种有36种,占41.9%;罕见种有28种,占32.5%.说明千岛湖鸟类中,有生存危险的物种百分比较高,需要加强保护与管理.  相似文献   

16.
青海湖及其周围地区沙化土地变化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的变化对中国乃至全球的生态变化都有指示意义,为了定期掌握本省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的现状及动态变化信息,为国家和本省制定防沙治沙与防治荒漠化的政策和长远发展规划,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国土资源提供基础资料。本研究采用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判读与地面调查相结合,在现状调查统计的基础上,统计各类型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的监测方法。与1994年、1999年、2004年、2009年连续四次沙化土地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青海湖及其周围地区从最近20年5次沙化土地监测结果看,在1999年之前的5年沙化土地是发展的,年均速率达到了2.7%,是有监测数据以来沙化土地发展速度最快的。在其之后的15年保持持续逆转的态势,逆转速率在0.25%~2.3%之间,逆转速度逐步减缓,小有起伏。同时尽管沙化土地总体在逆转,但局部地段仍在扩大,而且沙化土地面积占到区域陆地面积21.4%,流动沙地和半固定沙地占沙化土地总面积的42.6%,而露沙地和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面积较大,比例较高,沙化土地的逆转具有很大的脆弱性,可逆性高。  相似文献   

17.
青海湖流域湿地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对青海湖流域湿地资源的调查,阐述了青海湖流域湖水水位下降、湿地面积萎缩、土地沙化、草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的现状,分析了青海湖湿地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长期暖干气候是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人类活动负面影响是加剧环境恶化的主要方面,最后提出了保护和恢复青海湖湿地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8.
通过引进东北辽西科尔沁沙地樟子松在青海湖斜麻沙区进行栽植试验,结果表明,引进的樟子松当年主顶芽平均生长高度达10.13 cm,侧顶芽生长高度平均达5.14 cm,平均顶芽生长达7.64 cm,苗木整体生长良好,当年成活率达到93%;经过长达6个多月寒冬,越冬成活率达80%,返青良好。  相似文献   

19.
航空调查越冬水鸟在鄱阳湖的数量与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鄱阳湖不仅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十分重要的候鸟越冬地,每年的冬天至翌年的春天,在鄱阳湖栖息有大量越冬水鸟,在方圆千余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采用航空调查的方法是快速、全面地对越冬水鸟数量及分布情况进行调查的有效方法。2005年的1~2月及2009年2~3月在鄱阳湖地区开展环鄱阳湖的越冬水禽航空调查,2005航调共统计到水禽30种共计321 044只;2009年航调共发现了水禽44种,409 077只。调查发现白鹤、东方白鹳等5个全球受胁种高比例地分布于鄱阳湖区;调查还发现水鸟集中的地点20余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