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探索黑木耳黑色素的高效提取工艺,为促进黑木耳黑色素功能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黑木耳子实体干品为材料,设计纤维素酶、果胶酶、木瓜蛋白酶用量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再进行3种酶质量比、复合酶添加量、酶解pH、液料比、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的单因素试验,然后采用响应面法对复合酶提取黑木耳黑色素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优化后的黑木耳黑色素进行鉴定,分析其对DPPH、ABTS和OH自由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响应面法优化复合酶提取黑木耳黑色素的最佳参数为纤维素酶/果胶酶/木瓜蛋白酶的质量比1∶3∶0,复合酶添加量25 mg/g,酶解pH 6.0,液(mL)料(g)比20∶1,酶解温度33 ℃,酶解时间60 min,在此条件下黑色素得率为13.80%。在相同酶添加量下,其提取得率分别是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木瓜蛋白酶单酶处理组的2.03,1.90和1.36倍。复合酶提取获得的黑木耳黑色素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效果较好,其EC50值分别为1.62和0.99 mg/mL。【结论】用复合酶提取黑木耳黑色素的得率显著提高,且提取的黑色素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
天然黑色素(Melanin)是存在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的色素,是目前已知生物色素中最多的一类色素。黑色素具有抗氧化和防止衰老等功能,开发应用黑色素对食品工业具有重大意义。对黑木耳(Auriculair auricuia)中黑色素的提取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将干黑木耳粉碎后以盐酸浸提,再经过滤、溶解、沉淀、离心、干燥得到黑木耳黑色素。通过试验筛选确定浸提盐酸的最佳浓度为3mol·L-1,正交试验确定黑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物料比1∶25,提取时间1h,提取温度60℃,黑色素提取率为2.70%。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微波辅助碱提酸析法提取黎豆黑色素的工艺条件。[方法]分别采用碱提酸析法和微波辅助碱提酸析法提取成熟黎豆种皮中的黑色素,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黎豆黑色素的含量。[结果]黎豆种皮黑色素含量为2.41%;碱提酸析法最佳提取工艺为1.0mol/L NaOH溶液为提取剂、料液比1∶20(g/ml),浸提时间4~6 h,再调提取液pH值为2,进行酸析;在此条件下,黑色素粗提物得率为(91.2±2.0)%,黑色素纯度为(36.5±2.1)%;微波辅助碱提酸析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20(g/ml)、1.0 mol/L NaOH溶液为提取剂、微波高档功率处理25 min;在此条件下,黑色素粗提物得率为(95.3±1.5)%,黑色素纯度达到(37.4±1.5)%。[结论]黎豆种皮中含有较为丰富的植物黑色素,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微波辅助较常规碱提酸析工艺明显提高了黎豆种皮黑色素粗提物得率,且大大缩短了提取时间。  相似文献   

4.
用黑糯玉米浸提液的吸光度值代替其中的黑色素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提取条件对吸光度的影响,为确定合理的黑糯玉米黑色素提取工艺提供一定的参考。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以95%的乙醇为提取剂,提取时间为2h,提取pH为7,提取料液比为1:8、提取温度为75℃。  相似文献   

5.
黑糯玉米黑色素的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黑糯玉米浸提液的吸光度值代替其中的黑色素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提取条件对吸光度的影响,为确定合理的黑糯玉米黑色素提取工艺提供一定的参考。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以95%的乙醇为提取剂,提取时间为2h,提取pH为7,提取料液比为1:8、提取温度为75℃。  相似文献   

6.
液体菌种已在黑木耳菌包工厂化生产中广泛应用并取得较好效果,但提高黑木耳液体菌种发酵生产效率仍是菌包生产企业的重要技术需求。为深入探究发酵营养条件、环境条件及其交互作用对黑木耳液体菌种生产效率的影响,为黑木耳液体菌种高效生产提供有益参考。试验以国家认定品种黑木耳2号为试验菌株,以发酵醪中菌丝量为响应值,采用经典的响应面法对液体菌种发酵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发酵基质营养与环境条件对黑木耳菌丝生物量具有显著影响,试验范围均出现影响峰值;基质营养条件中的碳源浓度、环境条件中与溶氧水平密切相关的装液量和摇床转速都与其他发酵条件有很强的交互作用。结合单因素试验、响应面试验分析和验证试验,确定最佳配方为葡萄糖22.3 g/L、蛋白胨2.7 g/L、KH2PO4 2.0 g/L、MgSO4·7H2O 1.5 g/L,同时添加羧甲基纤维素钠3 g/L,菌丝生物量达13.22 g/L,与预测值13.05 g/L相比,相对误差为1.3%;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0℃、时间7 d、摇床转速165 r/min、装液量105 m...  相似文献   

7.
以枫香树叶为原料提取黑色素粗产品。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建立数学模型,以提取得率作为响应值,对提取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等3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响应面法分析,得到枫香树叶黑色素提取的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枫叶黑色素提取得率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最优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40%、料液比1 g∶40 m L、最佳提取时间4 h,此条件下初步干燥的枫香树叶黑色素粗产品的提取得率为41.47%。  相似文献   

8.
大葱籽黑色素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葱籽黑色素提取工艺,为其药学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葱籽为原料,从中提取黑色素,并进行纯化,研究提取条件,确定最佳工艺。[结果]大葱籽黑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盐酸浓度11mol/L,料液比为1∶40,水解温度为55℃,水解时间3h。[结论]盐酸浓度是影响大葱籽黑色素提取率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水解时间、温度和料液比。  相似文献   

9.
为了开发一种新的天然黑色素来源,根据天然黑色素溶于碱性溶液而在酸性溶液中形成沉淀的性质,采用化学法从粉碎的干泥鳅鱼皮中提取黑色素,并研究了提取工艺.首先选择盐酸浓度、料液比(m :V)、水解温度、水解时间作为影响黑色素提取效果的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泥鳅鱼皮黑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盐酸浓度5 mol/L,料液比1:30,水解温度70 ℃,水解时间2 h.  相似文献   

10.
强电场技术萃取黑木耳多糖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求一种新型的萃取黑木耳多糖的工艺。[方法]以强电场技术萃取黑木耳多糖,首先探讨了单因素电场强度、脉冲频率、料液比、电极间距、提取时间对多糖得率的影响,然后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研究黑木耳多糖得率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研究表明,在料液比1∶50 g/ml、时间2 h条件下,采用强电场萃取黑木耳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电场强度1.9 kV、脉冲频率2 300Hz、电极间距3 mm,在此工艺下黑木耳多糖的得率为14.79%。[结论]强电场萃取技术用于黑木耳多糖是可行的,并且可为强电场萃取技术用于活性成分提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化液体发酵黑木耳菌胞外多糖的工艺条件.[方法]以黑木耳菌为试验材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苯酚-硫酸法对黑木耳菌液体发酵的胞外多糖含量进行测定,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黑木耳菌液体发酵胞外多糖的条件.[结果]试验表明,黑木耳菌液体发酵胞外多糖的最优条件为碳源可溶性淀粉3%、氮源胰蛋白胨0.15%、水果皮莎白瓜皮4%、中药材红景天10%,在此条件下的黑木耳菌液体发酵胞外多糖含量为0.024 51 g/ml.[结论]此工艺合理可行,可为开发利用黑木耳多糖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开发一种新的天然黑色素来源,本文研究了从黑木耳中提取黑色素的方法、理化性质和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黑木耳黑色素的提取方法简便,易溶于PH值大于9的碱溶液;在碱性环境下,色素对热、光和金属离子、食品添加剂稳定性较好;氧化剂(H_2O_2)和还原剂(Na_2SO_3)对其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采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传统中草药灯心草,以灯心草发酵液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波法对发酵品中总黄酮和多糖进行提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以获得灯心草发酵液中总黄酮和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乙醇浓度为50%、料液比为1:25、超声提取时间为40min、超声提取功率为500W的工艺条件下,灯心草发酵液中总黄酮的最佳得率为4.65%,多糖的最佳得率为7.41%,提取工艺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4.
黑木耳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韩秋菊  李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237-17238,17267
[目的]研究乙醇浸提法提取黑木耳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检测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黑木耳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得率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7,乙醇浓度80%,提取时间6h,提取温度50℃,在该工艺条件下提取率达到0.43%。[结论]该工艺条件下提取率较高,适于提取黑木耳中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山杏种皮黑色素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提取溶剂及其浓度、提取温度和有无氮气保护及提取时间对山杏种皮黑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并对提取的山杏种皮黑色素与人工合成的多巴黑色素的理化性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黑色素适宜于用0.5mol/L NaOH在60℃下提取2次,每次12 h,提取宜在氮气下进行,以防止黑色素的过度氧化。在该工艺条件下,经过酸水解和进一步有机溶剂洗涤及反复沉淀纯化以后,可从5 g山杏种皮中得到黑色素237 mg,得率为4.73%;山杏种皮黑色素中总多酚含量较高,约为262 mg/g。山杏种皮黑色素与合成多巴黑色素的理化性质非常相似,不溶于水和常见的有机溶剂,在1 mol/L KOH溶液中完全溶解,pH小于3时发生沉淀,可被KMnO4、K2Cr2O7、NaClO和H2O2氧化漂白,多酚定性反应呈阳性;在紫外-可见光区没有吸收峰,红外光谱中在3 400 cm-1附近和1 650~1 620cm-1各有一个强的吸收带。  相似文献   

16.
泥鳅黑色素的酶法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加酶量、酶解温度、料液比以及酶解时间作为影响泥鳅黑色素提取效果的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泥鳅黑色素最佳酶提取工艺条件为加酶量3.8%,酶解温度37℃,料液比1 g∶4mL,酶解时间6h.与常规的化学试剂提取方法相比,酶提取工艺具有操作环境更加温和、在中性条件下就可以操作、简单方便等优点,平均提取率可达4.25%.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盐酸水解法提取林蛙卵黑色素的最佳工艺,并分析林蛙卵黑色素的抗氧化活性。【方法】以林蛙卵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析盐酸浓度、原料与盐酸料(g)液(mL)比、水解温度、水解时间对黑色素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林蛙卵黑色素盐酸水解法的最佳提取工艺;应用DPPH法、邻二氮菲法及邻苯三酚自氧化检测法,测定林蛙卵黑色素对DPPH、羟基自由基和O-·2的清除能力。【结果】酸水解法提取林蛙卵黑色素的最佳条件为:盐酸浓度6mol/L,料液比1∶30,水解温度70℃,水解时间2h,在此条件下,林蛙黑色素提取率达7.02%。黑色素对DPPH自由基具有显著的清除作用,清除50%DPPH自由基对应的黑色素质量浓度为0.6 mg/mL;1.0mg/mL黑色素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65%;黑色素对O-·2的清除率不佳,最高达28.3%。【结论】盐酸水解法对林蛙卵黑色素的提取效果较好,林蛙卵黑色素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响应面法对出芽短梗霉菌株MF1发酵水溶性黑色素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开展稳定性研究.[方法]利用Design-expert 7.5设计软件,以黑色素产量为指标,采用Plackett-Burman法筛选出三个重要因素,使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并进行条件优化.[结果]响应面优化及各因素交互作用分析确定最佳发酵条件为:装添量为100 mL,葡萄糖为10.3g/L,酵母浸粉为2.02 g/L时,黑色素最高产量达到0.53g/L.所得黑色素具有良好的水溶性,较高的酸碱、热稳定性,不易被氧化还原,金属离子对色素稳定性影响不显著.[结论]葡萄糖、酵母浸粉和装填量为影响黑色素产量的三个主要因素,为天然水溶性黑色素的中试放大、大规模生产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对黑木耳菌丝体液体发酵富硒条件及菌丝体多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旨在寻找新型富硒抗氧化物质并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资料。以黑木耳菌丝体的富硒量为测定指标,运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黑木耳菌丝体液体发酵富硒条件进行优化,以DPPH(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清除率为测定指标,采用DPPH还原法对黑木耳液体发酵菌丝体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黑木耳菌丝体液体发酵的最适富硒条件为:葡萄糖20 g·L~(-1),酵母膏2.5 g·L~(-1),硒浓度7.5μg·m L~(-1),p H 6.5,温度28℃,转速140 r·min~(-1),培养时间5 d。该条件下黑木耳液体发酵的菌丝体富硒量可达853.16μg·g~(-1),较优化前提高了66%。黑木耳菌丝体多糖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76.12%。优化后的培养条件较好地提升了黑木耳菌丝体液体发酵的富硒效果。  相似文献   

20.
邓庆华  赵志宇  张中振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380-7381,7384
[目的]探索黑木耳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对其理化特性与抑菌活性进行研究。[方法]以黑木耳子实体为材料,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多糖的提取工艺,并研究多糖的理化特性及其对细菌、霉菌的抑菌活性。[结果]黑木耳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50,浸提温度90℃,浸提时间2.5 h;在该条件下,多糖得率为7.3%,多糖含量为77.81%。黑木耳多糖在水中可溶,其中含有醛糖、直链淀粉;对细菌的抑制作用较霉菌更为明显,对细菌、霉菌的最小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2.7、7.9 mm。[结论]该研究为黑木耳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