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流式树干注药防治杨树光肩星天牛幼虫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自流式树干注药技术防治杨树光肩星天牛幼虫。结果表明 :在同种剂量下 ,同种药剂以一次性注药的防治效果明显高于两次性注药的防治效果。对供试的 4种药剂进行防治效果比较 ,以天牛敌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的防效最高。并对天牛敌以不同的注药剂量对杨树光肩星天牛幼虫的防效进行分析 ,得出其防效与单位胸断面积注药量呈对数关系。回归方程为 :P=1 .0 4 65 0 .3 952 lnx。施药剂量 0 .5ml/cm2~ 0 .7ml/cm2 为佳。  相似文献   

2.
将2.5%高效氯氟氰菊脂微囊悬浮剂稀释成不同浓度,在杨树光肩星天牛成虫羽化期进行喷雾防治.结果表明该药稀释400~600倍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杨树光肩星天牛是一种杨树毁灭性蛀干害虫,以幼虫蛀食树干形成虫道,轻者致使树木生长缓慢,重者枯梢断头或整株枯死,木材失去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通过调查、定点观测和开展防治试验,介绍了光肩星天牛的特征特性,分析了三门峡市光肩星天牛的发生原因,并从严格检疫、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提出了防治技术,以期为光肩星天牛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光肩星天牛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传播规律,调查了光肩星天牛在银川开发区的为害程度,提出光肩星天牛的防治方法,为宁夏防控光肩星天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摘要:光肩星天牛是一种对林木业产生巨大危害的昆虫,为了探究光肩星天牛的防治方法,常常会人工培育此种天牛进行研究。为了确保防治光肩星天牛的准确性,需要保证人工培育的天牛与自然生长的天牛相同,这就需要对人工饲料进行的筛选。花绒寄甲是光肩星天牛的主要天敌之一,也是生物防治光肩星天牛的重要手段,因此,本文还重点研究了花绒寄甲的耐寒性,以扩展花绒寄甲的适用范围,为在寒冷地区利用花绒寄甲防治光肩星天牛提供必要的科学帮助。  相似文献   

7.
光肩星天牛是鹤壁市园林树木中数量最多、危害最严重的一种蛀干害虫。本文分析了近年来光肩星天牛发生呈上升趋势的原因和为害特点,根据鹤壁市园林管理部门近几年的应对措施和防治经验,总结出光肩星天牛的综合防治技术。依据光肩星天牛的生活史,对不同虫期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采取注射、毒扦、喷药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并且坚持防治,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绍了光肩星天牛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总结了其综合防治技术,为柳树蛀干害虫光肩星天牛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柳树蛀干害虫光肩星天牛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学平  姬秀枝 《现代农业科技》2010,(10):167-167,172
介绍了光肩星天牛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总结了其综合防治技术,以为柳树蛀干害虫光肩星天牛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不同药剂对哈尔滨市光肩星天牛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5种不同药剂对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tschulsky))进行了室内外防治试验.结果表明,56%磷化铝毒签法防治光肩星天牛幼虫效果最好,处理20d后校正死亡率为98.5%;5%吡虫啉稀释20、50倍液打孔注射防治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3%、34.5%;40%氧化乐果50、100、150倍液虫孔滴药防治对光肩星天牛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00%、93.88%、77.55%;22.5%杀虫优50、75、100mL/m3熏蒸防治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0%、40%、70%;22.5%杀虫优与5%吡虫啉混合液各25、50mL/m3熏蒸防治对光肩星天牛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50%、60%;3%触破稀释50、100、150倍液喷干防治对光肩星天牛成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9.7%、69.7%、63.3%.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桑树光肩星天牛的分布与危害、形态特征和发生规律,总结了其防治方法,以期为防治桑树光肩星天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光肩星天牛的的形态特征、发生特点及发生规律,提出了防治对策,为柳树柱干害虫光肩星天牛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用树干注药方法防治杨树光肩星天牛效果显著。其中长效内吸注干剂杀虫效果最好,成虫死亡率达95.4%,幼虫死亡率达91.3%,被害率控制在5%以下,防治效果达95.4%,残效期长达38天。比涂干法杀虫效果好,并节省农药,降低成本,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并可兼防其它食叶性和刺吸性害虫。  相似文献   

14.
在借鉴前人防治光肩星天牛的基础上,洛阳市隋唐城遗址植物园率先采用“局部熏蒸杀灭法”对光肩星天牛进行了治理.该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对光肩星天牛有较好的防效,对于其他蛀干害虫的防治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光肩星天牛是林业上重要的蛀干害虫之一,主要危害杨、柳、榆树等阔叶树种。光肩星天牛害虫的发生范围广、发生程度重,在"三北"防护林建设区及华北平原绿化区发生尤甚,严重地危害着杨树的生长。本文根据光肩星天牛的生物学特征,总结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在基本掌握了光肩星天牛发生及危害规律的基础上,对光肩星天牛的防治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光肩星天牛化学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光肩星天牛是长春地区杨树的主要蛀干害虫,近10a来为害有加重的趋势。光肩星天牛对大树和苗木都进行为害,成虫取食叶柄、叶片和嫩枝皮层,幼虫蛀入木质部进行为害;有的苗木被害率达到100%(不得不全部伐掉),大树由于幼虫为害极易折段,防治光肩星天牛显得尤为重要。筛选不同化学药剂对光肩星天牛进行防治,为科学合理、经济有效地防治该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将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这2种杨树主要天牛种类的防治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8.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Motschulsky)是国内外危险性森林蛀干害虫。该虫分布范围广,适应区域大,在诸多省份均有发生,且防治困难,危害严重,易造成树木干枯死亡或风折。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从人工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方面对光肩星天牛的综合防治进行了一些探索,从而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为今后光肩星天牛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3个受光肩星天牛为害的园林作为试验区,分别记为A、B和C区,其中A区为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B区为对照组,释放花绒坚甲虫+喷施20%氯虫苯甲酰胺;C区在B区的基础上,移植糖槭树作为引诱树。对3个试验区不同树木梢部枯死数量、光肩星天牛成虫数量和刻槽数量,以及糖槭树上的光肩星天牛成虫数量和刻槽数量进行了分析,评估了糖槭树对光肩星天牛的引诱效果。结果表明,在进行防治后,B、C区的光肩星天牛成虫累计死亡数量显著高于A区;C区原有树木上的光肩星天牛数量、刻槽数量均显著低于B区。综合上述分析可知,释放花绒坚甲虫+喷施20%氯虫苯甲酰胺+移植糖槭树作为引诱树的方法能够有效防治光肩星天牛,起到了保护园林中其他树木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光肩星天牛对寄主植物的趋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tshulsky)对寄主植物的趋性研究已成为对其进行生态防治的主要研究方向。不同树种对光肩星天牛的抗性强弱不同。除了利用自身抗性排斥天牛外,受到光肩星天牛咬食后,寄主植物会释放多种化学物质进行自我保护。光肩星天牛利用植物挥发物对寄主植物进行选择和判断,这种嗅觉识别和定位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