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日光温室栽培,是通过调控温室内气候环境来进行反季节栽培,对温室内小气候的调控技术是决定日光温室栽培成败的关键。1 日光温室内的光照状况及其调控1.1 日光温室内的光照状况 棚内平均光照强度只有棚外自然光强度的48.5%~65.8%,即使无滴膜在没有尘埃污染的情况下也只能达到80%左右。并且从棚顶往棚内每下降1.0m光强减少10%~20%。冬春季,因覆  相似文献   

2.
《蔬菜》2014,(2):76-77
<正>案例早春西瓜上市早,经济效益好。近日,大兴有西瓜种植户拨打"12396热线"咨询如何在日光温室利用地热线进行育苗,技术关键如何把握?专家解答:日光温室(大棚)地热线育苗可以通过调控温度、水分,创造适宜的小气候来满足西瓜幼苗生长,培育壮苗。要求有一定条件的温室大棚,通过地热线加温保障土壤及棚内最低温度不低于15℃,这样可以  相似文献   

3.
为了科学精准地调控春秋棚温度,创造适宜西瓜生长的环境,针对延庆春秋棚西瓜生产开展棚温监测,收集同期棚外相应气象资料,分析棚内温度日变化和月变化规律以及棚内外温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春秋棚保温、增温效果较为明显,春秋棚内温度与外界温度、天气状况密切相关,晴天时棚内气温变化幅度较大,升温、降温均较明显,多云、阴天气温变化幅度较小。结合西瓜冷、冻害温度指标,运用统计回归方法,对早春夜间低温条件下棚内监测温度和外界气象资料温度进行分析,确定了利用天气预报最低温度来预测棚室夜间冷害、冻害预警指标,当天气预报最低温度≤8.99 ℃时,有发生冷害风险;当天气预报最低温度≤4.21 ℃时,有发生冻害风险,可有针对性地服务于春秋棚西瓜生产。  相似文献   

4.
西瓜采用大棚覆盖栽培,可实现早熟、丰产,但棚内光照比外界明显减弱,光合强度降低,光合产物减少,会一定程度上降低果实内在品质。笔者经过生产实践,将早春大棚西瓜优质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早春大棚西瓜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瓜采用大棚覆盖栽培,可实现早熟、丰产,但棚内光照比外界明显减弱,光合强度降低,光合产物减少,会一定程度上降低果实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6.
1症状 在黄瓜、西瓜、冬瓜等瓜类蔬菜棚室越冬茬和冬春茬栽培中,遇到连续阴雪天气,光照弱,时间短,甚至每天不足6小时光照;棚室内温度低,连续几天昼温14~20℃,夜温8-10℃,甚至凌晨棚内气温短时间低至6—7℃;因放风时间短,棚内空气相对湿度达85%-95%.甚至几乎达饱和状态。在上述棚室保护地环境条件下,瓜类作物的叶片因夜间结露叶面呈水浸状,叶色黄绿.新叶白黄甚至黄白色;  相似文献   

7.
西瓜空心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西瓜生产中经常出现西瓜空心的现象,给种植者造成经济损失,甚至引起西瓜种子生产商、经销商及种植者之间的纠纷问题。所谓西瓜空心是指西瓜成熟前,其内部已形成空洞或裂缝,使西瓜品质和商品性都有所降低的现象。西瓜空心的原因错综复杂,受温度、光照、坐果节位、肥水管理及采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防止西瓜空心,要综合运用栽培措施,创造有利西瓜生长的生态环境。笔者根据自己多年在西瓜生产中的经验总结介绍给读者。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葡萄品种"京秀"避雨棚栽培为研究对象,调查了不同的天气条件下,小避雨棚内外温度及光照强度的变化及差异。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天气下,小避雨棚下的温度变化和露地温度变化是不同的,晴天6~10时和19~21时棚下温度略高于露地温度,10~19时棚内温度略低于露地温度;多云天气时,棚下温度全天略低于露地温度;阴天时,棚内外温度变化基本一致。小避雨棚下的光照变化与外界光照变化一致,晴天或多云天,当外界光照强度较高时,避雨棚可以有效的降低光照强度。避雨棚对葡萄生长所需温度、光照影响不大,对病害预防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控作用。可见,避雨栽培是葡萄能够在多雨地区进行成功种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早春大棚栽培西瓜时,若遇阴天,棚内将出现光照弱、温度低的不利情况.这对大棚西瓜的生长影响很大,导致大棚西瓜光合效率降低,但西瓜植株呼吸作用正常进行,若长此以往,植株必然会早衰.笔者通过实践总结出早春大棚西瓜的阴天管理技术,现总结如下. 1增加光照 西瓜对光照的要求较高,整个生育期都要求有充足的光照.在阴天时,应紧紧围绕这一特性,为其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1.1 阴天也要尽量揭盖草苫,争取散射光的照射 阴天草苫可晚揭早盖,10:00拉开草苫,14:00盖严.连续阴天突然转晴时,切不可突然把草苫全部拉开,以免大棚西瓜发生萎蔫,应该将草苫隔一块拉一块;中午阳光太强时可将草苫放下,阳光弱时再拉开;连续几天,待全拉开草苫见光后,大棚西瓜不再发生萎蔫时,即可正常揭盖草苫.  相似文献   

10.
在同一栋温室内采用葡萄促成兼延迟栽培技术,实现一年两熟,对于调节葡萄果实成熟期,实现葡萄鲜果的周年供应,提高葡萄设施栽培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温室葡萄促成兼延迟栽培时,对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气体等环境因子调控十分重要,对土壤环境因子营养、温度、水分、气体等调控也是十分重要的。为此,该课题是在研究温室葡萄促成兼延迟栽培技术同时,重点研究土壤环境的调控技术,期望对葡萄的促成兼延迟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日光温室栽培西瓜,是在寒冷的秋冬季节进行西瓜促成栽培的一种方式。西瓜是喜温作物,所以应创造和维持适合西瓜生长发育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室内气温白天应在25~30℃,夜间最低温度在15℃以上,地温20℃以上,还要有良好的光照条件和一定的湿度,才能获得良好的栽培效益。  相似文献   

12.
陈慧 《中国果菜》2005,(6):21-21
温度是影响蔬菜大棚小气候环境变化的一个关键性因子,对棚内蔬菜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大棚蔬菜的生产中,常因温度的剧烈变化给蔬菜的生产带来严重威胁。因此,进行大棚蔬菜生产,掌握棚内温度的调控技术,为蔬菜生长发育创造一个适宜的温度条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  相似文献   

13.
不同防虫网覆盖对网室小气候及青菜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复生 《长江蔬菜》2011,(24):30-32
以日本早生华京青菜为试材,采用立柱框架式网室栽培,研究了18目、22目银灰色防虫网覆盖对网室内温度、湿度、光照等小气候及青菜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立柱框架上覆盖防虫网对网室内气温、湿度、光照等小气候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网室内气温、湿度与露地相比增加,晴天和阴天的湿度增幅较明显,而温度增幅不明显;网室内光照则明...  相似文献   

14.
根据棚内特殊的小气候,采取科学的花果管理措施,是棚杏栽培成功的关键环节。其主要技术要点总结如下。1花芽分化特性 杏树花芽分化期集中在6月中下旬至8月下旬,盛期在7月上中旬;树体内营养物质积累水平是花芽分化的物质基础,树体营养状况好,花芽分化亦好,完全花比例也就大;钾与磷同时存在,可明显促进花芽分化;杏是强喜光树种,光照充足,可促进花芽形成。  相似文献   

15.
赵玉伟  张骅  王亚江  王玥 《蔬菜》2016,(6):50-51
为进一步提高当地西瓜种植效益,2012-2015年,以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为平台,开展了大棚西瓜长季节栽培示范。该项技术通过适当改变大棚盖膜方法、采用膜下滴灌施肥、适当稀植等栽培措施,并根据西瓜不同生长期的生育特点,调控棚内适宜温湿度及改善肥水供应,使西瓜上市时间延长至10月中旬,可连续采收5~6批瓜,成为深受瓜农欢迎的高产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6.
<正>山东省莘县董杜庄镇位于冀、鲁、豫三省交界处,是绿色食品西瓜之乡,2000年5月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命名为绿色食品西瓜生产基地,生产的"仙果"牌西瓜被认定为绿色食品。全镇耕地面积4.7万亩,其中西瓜达4万亩,有冬暖式大棚2 500座、大拱棚3.5万亩。特别是当地在西瓜棚内套种豆角,既增加拱棚效益,又有利于西瓜的正常结瓜。因为春茬西瓜生长后期温度高、光照强,易造成西瓜裂瓜,而套种豆  相似文献   

17.
1 调控棚内光照和温湿度1 1 温度 果树自然休眠后 ,必须经过低温春化作用才能解除自然休眠 ,可于 10月下旬到 11月上旬覆棚膜、盖草苫 ,让棚内白天不见光 ,降低棚内温度 ,并于夜间打开通风口 ,创造 0 6~ 4 .4℃的低温环境 ,约1~ 1.5个月时间即可 ,使果树顺利通过自然休眠。休眠结束后 ,便可开始升温 ,温度高低的调控主要通过开闭通风口来实现 ,在花前和花期 ,如果棚内达不到所需的温度 ,则需要采取临时性加温设施 ,达到适合所种植品种萌芽开花的温度。1 2 湿度 在果树催芽期 ,棚内空气湿度可达 70 %~ 80 % ;在花芽分化期 ,湿度要小…  相似文献   

18.
西瓜属葫芦科一年生蔓生草本作物,以成熟的果实供食用。全生育期90~110天,开花至果实成熟需35~40天。1999年以来,我县共引进日本、台湾农友公司等名优西瓜品种20余个,分别在中山、万安等乡镇利用大棚高产栽培,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大棚的建造塑料大棚栽培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适宜广大农村地区的栽培方式。大棚栽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棚内温度,基本满足了西瓜对温度的要求,使西瓜收获期提前,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  相似文献   

19.
奉贤县从1983年起,进行小环棚栽培西瓜的试验,获得良好效果。1987年全县推广面积达10360亩,占全县西瓜面积的17.6%。平均亩产3187.5公斤。平均亩产值900元,比露地西瓜每亩增产500元,全年推广万亩小环棚双膜覆盖西瓜增加收入500万元左右。小环棚双膜覆盖栽培的作用:1.增加棚温、地温小环棚西瓜,棚内温度  相似文献   

20.
找出了大棚杏栽培失败的原因,主要与园地选择不当,肥水过量,树徒长,棚内温度调控不当和扣棚过晚等因素有关,提出了适地建园,起垄栽培,前促后控促进花芽形成,适时扣棚和严格温,湿度调控等多项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