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文章结合横江水文站历年实测洪水资料、现场洪水调查、地形地势分析,以及查阅区域其它雨水情观测资料,深入分析了横江水文站实测洪峰流量异常的原因,分析该站设计洪水成果是否可以作为水文站上游区域各河段设计洪水计算的依据,并针对南流江中上游区域特殊的地形和河流形态,提出南流江各河段、干支流设计洪水应采用的计算方法,为南流江中上游河段河道整治设计和洪水水面线的推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黄河兰州段城市防洪与河道规划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对兰州市黄河河道概况、河床演变及桑园峡的分析研究,得出了黄河小峡在控制水位、壅水原因、高度及范围,并在模型试验的基础上对河道整治宽度进行了研究。试验及计算结果与原型河段实测资料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3.
通过回顾我国新城发展的历史演变,结合南京市江宁区从工业新城向综合新城转变的典型案例,重点研究了近几年新城发展的内部功能组织、外部区域联系及宏观城市化过程,指出当前我国新城具有城市功能综合化、外部联系区域化和城乡关系复杂化的特征,并对开发中的不理性、城乡统筹的误区等新问题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4.
土壤质地影响土壤持水持肥性和透气性,进而驱动一系列与土壤有关的物理化学过程,结合高效快速的遥感技术预测土壤质地空间分布,对土壤质量评价与农业生产规划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从遥感预测土壤质地的数据、方法和模型的应用出发,介绍了用于土壤质地遥感预测的雷达、地形和植被指数等辅助数据,提出了光谱响应、特征波长选择和遥感解译这三种基于遥感特征预测土壤质地空间分布的方法,梳理了统计学、地统计学和机器学习这三类模型与遥感结合对土壤质地空间预测的应用效果,总结了几种典型方法的优缺点与适用情况,并分析了遥感预测土壤质地的应用条件和精度验证方法,最后提出未来研究需侧重于深入提取各种遥感光谱特征、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多类型环境变量和开发土壤物理属性与数据驱动机器学习特征相结合的多算法混合模型,旨在为开展不同区域尺度下土壤质地空间预测研究提供依据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雷冬梅  徐晓勇  胡斌  张星梓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401-16403,16406
作为尺度较大的流域自然生态系统,由水生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水陆交错带生态系统组成,易受人为剧烈、长期的干扰。该文从流域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功能入手,总结了水电开发对其的影响。最后指出关于水电开发对流域自然生态系统影响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就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黄河河流生态恢复的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水电的开发在给社会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对黄河生态系统造成了胁迫。该文就如何保护和恢复黄河生态系统展开分析,根据多年调查资料,设定了对黄河生态保护和恢复的目标,讨论了如何结合我国实际研究和实施黄河生态保护和恢复。  相似文献   

7.
以黄河南徙泛淮史料为依据,分析了黄河南徙入淮期间徐淮流域的洪涝灾情,着重阐述了黄河南徒对徐淮区域经济、交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总结了该区域历史上的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8.
基于区域尺度的荒漠-绿洲植被覆盖变化在干旱区生态环境演变中具有重要的价值,选择干旱区典型荒漠-绿洲——新疆和田地区为研究区域,利用该地区1973年5月、1990年6月和2000年6月3个时段的Iandsat遥感影像数据(MSS、TM、ETM+),并结合气象数据,通过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对该区域绿洲植被覆盖面积和时空格局变化进行分析,并结合政策、人口等因素对其驱动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研究时期内,绿洲内的林地、耕地和水域面积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由于受雪山融水供给的影响,该地区水域变迁幅度较剧烈;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和田地区气温呈现稳定增加的趋势,而降水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已经而且还将对和田地区的植被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黄河下游河道地貌特征是影响河流水动力地质作用和悬河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首次采用遥感与GIS相结合的方法对黄河下游河道地貌进行了定量的分形分维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度量尺度由0.1km增大至100km,河床的分形弯曲度随由1.54减小为1.11,且不同河段的分形弯曲度不同;②河床浅滩数量与大小呈单对数线性相关关系,但是由1986年至2000年表现出规律性变化;③悬河的稳定性随不同河段河床分维值D值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水土流失治理的战略抉择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黄土丘陵山区占山西全省土地面积的80%,水土流失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69%。山西省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份之一。黄河流经山西的大北干流河段,占黄河干流长度的11.9%,而该区向黄河输入泥沙量达2.9亿t,约占全省入黄泥沙量的80.6%,占黄河总泥沙量的18.12%,是水土异常强烈流失区,侵蚀模数达到10000~15000t/km2。把山西西部沿黄丘陵山区作为水土治理特区重点治理,对改善山西和黄河生态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总结半个世纪以来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的经验,只有由治水为主,转向植树、种草恢复植被,治山治土,综合治理,遵循地带性适树、适草原则,森林覆盖率达到30%,植被覆盖率达到60%,区域水土流失控制在1000~1500t/km2,水土流失才可能得到全面控制。  相似文献   

11.
基于GIS技术的湖北省土壤侵蚀遥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以湖北省为例,从宏观上对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具体表现为通过数学建模,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不同植被覆盖上的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及其大小进行了定量分析,为定性定量研究我国的土壤侵蚀提供了一种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RS和GIS的神府矿区水土流失分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常规水土流失监测方法的不足,将TM遥感影像与GIS相结合,探讨其在水土流失定量分级监测及评价中的应用,提出了以更适合煤矿区实际情况的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结构、坡度和矿山开发程度作为主导因子的数学模型。在各因子信息提取和分级定标的基础上,在ArcGIS下经量化编码、空间分析,得到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数据。  相似文献   

13.
利用彰武县境内柳河所辖小流域2000年及2004年土壤风蚀遥感解译数据,分析了该区域土壤风蚀空间分布及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0年及2004年共有13条小流域土壤风蚀面积比例大于50%;2000年及2004年分别有17条小流域风蚀类型全部为轻度,其余为轻度与中度各占一定比例;总体上该区域风蚀面积比例呈下降趋势,风蚀程度呈减轻趋势。  相似文献   

14.
运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壤侵蚀调查是目前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作为土壤侵蚀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就开始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壤侵蚀的调查研究.该研究在综述国内外运用遥感技术研究土壤侵蚀的基础上,从目视判读法、经验统计模型法、核示踪法和指数提取法4个方面概述了不同遥感方法在土壤侵蚀调查中存在的优缺点,并且结合当前遥感技术在土壤侵蚀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GIS和RS支持下的土壤侵蚀模型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土壤侵蚀定量遥感方法在浙江省仙居县的应用.在GIS和RS技术的支持下,选择通用流失方程计算得到土壤侵蚀量和潜在土壤侵蚀量的空间分布图,分析了土壤侵蚀因子在研究区的表现.研究表明,利用RS、GIS技术进行土壤侵蚀调查与监测是可行和高效的.  相似文献   

16.
遥感在水土流失定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鑫鑫  李巧云  关欣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453-13454
阐述利用遥感技术对流域内进行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监测,能够实现流域水土流失定量评价及水土保持效益全面准确的实时、动态监测,从而可以掌握主要监测区内水土流失分布、面积与流失量的逐年变化情况的动态变化过程;如果地面遥感监系统能在水土流失定量评价中得到充分应用,将使部分监测工作自动化、数字化、高效化,使水土流失定量评价工作更加系统、完善。探讨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在水土流失定量评价中的应用、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融合技术应用于土壤侵蚀评价的研究得到了显著的发展。本研究采用遥感资料、土壤和土地调查数据、数字地面模型和气象观测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来分别产生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的各个参数,从而来评价水土流失量和空间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18.
土壤退化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和粮食安全。遥感技术具有高效、省时和研究范围广的特点,近些年在土壤退化研究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通过回顾国内外关于遥感技术在土壤侵蚀、荒漠化、盐渍化和污染等方面应用的研究成果,整理分析了基于遥感技术监测和评价土壤退化的直接指标(土壤矿物成分、有机质、水分等)和间接指标(植被指数、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列举了监测和反演这些指标的数据源与具体方法,从而系统地阐述了遥感技术在不同土壤退化类型方面的应用进展,并对遥感技术在该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展望与讨论。  相似文献   

19.
基于GIS和RS的红壤丘陵区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泳娴  黄光庆  陈修治  李智山  陈水森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458-13462,13520
基于GIS和高分辨率定量遥感技术,选取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南方红壤丘陵区为研究区域,利用通用水土流失方程,对佛山高明区土壤侵蚀敏感性进行定量评价。研究表明,该区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6 757.34 t/(km2.年),属于强度侵蚀,土壤侵蚀敏感性呈现"南面、北面、中部丘陵台地以及西面边缘侵蚀敏感,东面平原不敏感"的特点。坡度大于7~15°的地方是产生强度侵蚀的源区,土壤侵蚀极度敏感区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带的农田和经济林区域,而坡度较高的区域以中度敏感与高度敏感为主。草地、灌木林、桉树林、裸地和其他未利用土地是该地区的高危侵蚀土地类型。  相似文献   

20.
以朱溪河小流域2007年遥感数据为基础,在GIS技术支持下,利用USLE模型计算该流域土壤侵蚀量,并运用环境经济学理论,计算流域土壤侵蚀造成的养分损失(N、P、K、有机质含量)、水分损失、土地损失、泥沙滞留损失及泥沙淤积损失等5种经济损失总值。结果显示:2007年朱溪河小流域土壤侵蚀总量为42 893.96 t,土壤侵蚀模数达954.047 t/(km2.a),土壤侵蚀的经济损失总值达957.507万元。土壤侵蚀导致流域内土地的年经济损失为21.296 7万元/km2,相当于该县单位面积农副经济年产出的27.33%。土壤侵蚀直接导致流域内土地生产力下降和农业发展受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