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用辽宁中科农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太阳鸟牌抗旱拌种剂拌种(药、水、种子重量比1:50:75)可增产4.7%。增加纯经济效益24.1-30.4元/667m2;用其抗旱喷洒剂75g/667m2兑水20kg在水稻插秧后分集期喷雾可增产9.7%,增效45.3-73.9/667m2。说明该抗旱剂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针对青海地区青稞云纹病发病情况,进行药剂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敌萎丹悬浮剂4 m L/kg拌种+75%拿敌稳水分散粒剂20 m L/667 m~2,苗期喷雾的防效为74.46%,较空白对照增产13.94%;3%敌萎丹悬浮剂4 m L/kg拌种+430 g/L好力克悬浮剂15 m L/667 m~2苗期喷雾的防效为72.38%,较空白对照增产13.28%。  相似文献   

3.
水稻苗床应用壮苗型叶面喷施剂试验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水稻苗床应用壮苗型叶面喷施剂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叶面喷施剂各处理均较对照秧苗素质有所提高,其中使用天达2116(抗旱壮苗型)细胞膜稳定剂和美奇天然海藻肥试验效果较为突出,以2次喷施,每次用量25 ml/667 m2效果最好,增产15.9%~16.8%。  相似文献   

4.
用花生根瘤菌、三元复混肥,分别对花生拌种和作花生基肥,能促进植株健壮生长,花生增加单株结果数、饱果率和荚果的产量,提高效益.用根瘤菌拌种效果最好,三元复混肥次之;用根瘤菌拌种较施三元复混肥增产6.1%,净增效益1449元/hm2,较对照增产11.2%,净增效益1848元/hm2,投产比16.2,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水稻直播节水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步勤仲  李仲华 《北方水稻》2006,(Z1):109-110
针对全球气候变暖,北方旱情严重的实际情况,开展抗旱节水直播水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盘山地区采用中早熟品种丰民2000,5月16日播种,9月25日收获,水稻产量达515.5kg/667m2,较常规对照虽减产4.5kg/667m2,但却节水45.4m3/667m2,降低成本54元/667m2,增加效益47.3元/667m2。  相似文献   

6.
研究应用飞机大规模喷施抗旱型增糖增产剂的实际效果,为在生产上提高甘蔗的抗旱性,实现增产增糖提供依据。本研究在2008/2009和2009/2010两个年度于广西蔗区甘蔗生长后期应用飞机大面积喷施抗旱型甘蔗增糖增产剂共2 400 hm2,以后分别调查其对甘蔗品质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抗旱型甘蔗增糖增产剂后甘蔗绿叶数和叶绿素都有所增加,并提高了蔗汁锤度和重力纯度、甘蔗纤维分和蔗糖分,降低了蔗汁还原糖分,其中以2009~2010年度喷施50 d时表现最为明显,新植和宿根蔗平均甘蔗蔗糖分比对照提高2.23%(绝对值,下同),新植蔗增糖效果优于宿根蔗;不同时期总平均甘蔗蔗糖分比对照提高1.33%。甘蔗株高、茎径、单茎重有一定的提高,平均甘蔗产量比对照增加14.3%,以宿根蔗增产效果优于新植蔗。应用抗旱型甘蔗增糖增产剂可以防止甘蔗叶片早衰,实现增糖增产,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7.
卫农生物拌种剂是一种微生物拌种剂。试验结果表明:卫农生物拌种剂对大豆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具有一定的增产增收效果,平均每亩增产大豆13.4公斤,增产9.14%,纯增收64.5元。  相似文献   

8.
寒地稻田覆膜节水增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地稻田覆膜可节省泡田用水16.7m3/667m2,减少本田生育期地下渗漏及稞间蒸发量。平常年份需水量在350~400mm,对应时段的降雨可满足其生理生态用水。由于地膜保肥可一次性施底肥,一次性封闭灭草,节省肥、药费用30元/667m2。日增地温1.5~2.0℃。稻谷千粒重增加2g,产量550kg/667m2,增产10%以上,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不同施药方法对花生田蛴螬的防治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找轻简、高效、安全控制花生主要害虫蛴螬的技术模式,连续4年对六种防治方法进行了评价,对解决蛴螬防治难题、提高防治技术水平提供参考和依据。辛硫磷微囊悬浮剂(辛硫磷CS)+性诱剂及毒死蜱微囊悬浮剂(毒死蜱CS)+性诱剂的防虫效果、保果效果、产量及增产率呈逐年增加趋势,连续使用4年后,两混剂与单独使用辛硫磷CS或毒死蜱CS的各指标间无显著差异。辛硫磷CS+性诱剂及毒死蜱CS+性诱剂对蛴螬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2.51%和82.4%,保果效果分别为79.99%和79.46%。不同施药方式下,花生产量均有所增长,但各处理间稍有差异。辛硫磷CS+性诱剂配合使用,产量较高,达到204.5kg/667m2,增产23%。辛硫磷CS+性诱剂或毒死蜱CS+性诱剂两混剂的农药用量均为250g/667m2,分别比单独使用两化学农药低100g/667m2;成本为37元/667m2,比单独使用两化学农药高2元/667m2。在不降低防治效果的前提下,前者能降低农药用量,符合国家两减趋势。  相似文献   

10.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30%ASA是一种高效保水抗旱剂,30%ASA拌种用量为40 g/12 kg,叶喷用量为30~40 g/667m2.在特别干旱的情况下,种植拌种后的种子,并在两片子叶展开后再叶喷一次.此用量及用法对大豆安全,且对大豆生长具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从而提高了大豆的抗旱、抗逆性,有效时间可达30 d左右,对作物产量有显著的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研究利用粒子流能量场原理制造的种子处理装置处理水稻种子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后水稻的秧苗素质增强,返青、分蘖、成熟期均提前,分蘖增多,成穗率增加,水稻增产73.4 kg/667m2,增加效益102.76元/667 m2。  相似文献   

12.
在河北二季作区早春种植马铃薯,同时进行大葱育苗,马铃著收获后定植一茬大葱,每667m2纯效益可达5500~8600元。其中6月中旬马铃著产量2500--4000kg,纯效益2500--.4600元,大葱每667m2一般产5000kg左右,每667m2纯收入3000--4000元,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马铃薯可以在淡季供应上市,大葱可以补充秋冬季蔬菜淡季供应,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保水剂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保水剂与化肥配合施用对大豆生长发育、产量以及对土壤速效养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水剂与化肥配合施用后,株高、茎粗均增加,植株表现出良好的生长势头;在产量构成因子中,百粒重增加1.13~2.40g,其中常规施肥+保水剂0.5kg/667m2处理增产率为16.6%;施入保水剂后,土壤速效养分释放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达到了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典 《北方水稻》2005,(3):43-44
本文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绿营高”活性生态肥及高氮科邦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用15%“绿营高”活性生态肥作基肥,667m2比对照增产水稻33.3kg,增加经济效益70.32元。用40%高氮科邦肥作基肥,比对照增产水稻46.7kg,增加经济效益91.71元。加经济效益91.71元。  相似文献   

15.
在河北二季作区早春种植马铃薯,同时进行大葱育苗,马铃薯收获后定植一茬大葱,每667 m2纯效益可达5 500~8 600元。其中6月中旬马铃薯产量2 500~4 000 kg,纯效益2 500~4 600元,大葱每667 m2一般产5 000 kg左右,每667 m2纯收入3 000~4 000元,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马铃薯可以在淡季供应上市,大葱可以补充秋冬季蔬菜淡季供应,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分析了广西甘蔗套种春西瓜的优势及效益,并归纳总结出甘蔗套种春西瓜栽培管理技术。甘蔗套种春西瓜模式,春西瓜平均每667m2产量达1606kg,按收购价1.6元/kg计,西瓜产值每667m2达2569.6元;甘蔗平均每667m2产量达5.92 t,按收购价450元/t计,甘蔗产值达2664.0元,甘蔗套种春西瓜二项总产值每667m2达5233.6元。扣除西瓜的种子、化肥、农药、地膜、人工等投资1075元,每667m2比单种甘蔗模式产值2448.0元(5.44 t/667m2),增收1710.6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蔗地套种春西瓜,充分利用生物多样性提高综合效益,降低成本,增加收入,实现蔗农增产增收,建议因地制宜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水稻喷施植物氨基酸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本田喷施植物氨基酸液肥三次,每667m2施入量为225ml,稀释400倍喷施,效益最佳,增产稻谷40.3kg/667m2,纯增收入37.11元/667m2,投入产出比为1∶3.29。  相似文献   

18.
针对近年水稻田间生态环境变化而产生的一些新病害问题,利用生物防治手段,研究优质水稻生产中病害防治技术。结果表明,应用8%好米得颗粒剂防治稻瘟病、叶鞘腐败病等水稻病害,成本虽较高,15~20元/667m2,但防效在80%~100%,经济效益达147.52元/667m2,效果居参试药剂第一位。2%加收米与多菌灵混合喷施,防病效果也较好,成本较8%好米得减少4.5~9.0元/667m2。  相似文献   

19.
对山区马铃薯—再生稻耕作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马铃薯—再生稻耕作制既增产又增收。每667m2马铃薯产量达1 658 kg,再生稻两季产量达877.3 kg,产值达5 021.5元,纯收入达3 887.5元,比单季稻和单种再生稻效益显著提高。文章对其主要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0.
水稻抛秧栽培是一种高产、节水、节能、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适于集约化生产的新的栽培模式。水稻钵体育苗抛秧栽培技术研究表明:此项技术与常规插秧栽培相比,每667m2省工3个,节水230~240m3,节省种子3kg,农膜1kg,增产31~35kg,节省能量262.5J×106,能流比提高1.374,节支增收近100元;在诸多栽培技术中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