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作者围绕亚洲的虾类养殖及其在世界虾类养殖中的地位,亚洲各国养殖虾类的产量及主要养殖种类、亚洲虾类养殖中的几个主要限制因素以及亚洲虾类养殖的前景及展望等专题进行论述,分析了亚洲地区虾类养殖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虾类养殖基本上限于两类虾:淡水沼虾和几种海水对虾。沼虾养殖于本世纪六十年代初开发于马来西亚,但在八十年代期间收益衰落,因为对虾技术的开发使海水虾类成为人们偏爱的虾种,对虾养殖在50多年前开始于日本,而后迅速扩展到东南亚。1991年养虾业收获量为699000吨,达到最高纪录,比1990年增长7%。虾类养殖在九十年代很可能继续发展,但发展的速度将会降低。 目前大量养殖虾类的地区仅为两个:亚洲和拉丁美洲。1984年厄瓜多尔的气候现象对其虾类收获量产生不利影响,在中国开始报告收获量大增之前,厄瓜多尔是世界虾类养殖的先锋。当然,中国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虾类收获量在某些程度上是粗略估算的,但确定正在收获大量养殖虾类。虽然没有准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3.
正虾类产品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营养结构较好,是重要的渔业产品之一,约占国际渔业产品贸易总值的20%~([1])。近年来,随着虾类产品市场和消费群体的不断扩大,虾类养殖尤其是虾类的淡水养殖发展更为迅猛。虾类养殖品种较多,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同时,制约该产业发展的病害问题也越发突出,淡水龙虾成为发展态势良好的虾类养殖品种之一~([2])。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原产于澳大  相似文献   

4.
三、主要保障措施加快江苏淡水虾类的养殖,将淡水虾类养殖产业做大做强,建议采取以下保障措施:1.制定规划,明确扶持政策加快江苏淡水虾类养殖业的发展,既是当前发展资  相似文献   

5.
正虾蟹养殖是广东水产养殖的支柱性产业,《2019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显示,2018年广东虾类养殖产量近76万吨,虾类种苗、饲料和虾类产品加工均居全国前例,虾类产业年产值逾1000亿元。为支撑广东虾蟹产业集群发展,全面提升虾蟹类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广东召集各路精英,组  相似文献   

6.
学会 《水产科技》1999,(4):30-30
自1997年10月由厦门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海洋大学主办的“首届世界华人虾类养殖研讨会”以来已近2年,在这2年的时间里,世界虾类养殖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为交流和总结近年来虾类养殖的新成果和经验,促进虾类养殖业健康稳定的发展,由中山大学、广东水产学会、台湾大学、台湾屏东科技大学、湛江恒兴有限公司联合主办,  相似文献   

7.
世界虾类养殖产量迅速增加,据对虾养殖产量统计,中国对虾养殖产量居世界首位,1987年中国对虾产量为8(?)5万吨,到1990年,根据现有发展水平,中国对虾养殖产量可超过20万吨。亚洲15年来,虾类养殖产量增加  相似文献   

8.
世界华人为了推进虾类养殖科技和生产的发展,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刘瑞玉研究员和台湾大学陈弘成教授等老专家发起,自1997年起建立了两年一次的“世界华人虾类养殖研讨会”定期学术研讨制度,先后在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召开过两次研讨会。第三届世界华人虾类养殖研讨会于2001年11  相似文献   

9.
海南岛有海岸线 1 61 8千米 ,海岸线系数0 .0 4 77,海洋资源在我国首屈一指 ;海南地处热带 ,气候暖和 ,虾类生长期长 ;沿海土地较平整 ,开挖养虾池土地资源丰富 ;海水很少污染 ,水质新鲜 ,养虾质量高…… ,优良的资源和环境 ,为海南发展斑节对虾、凡纳白对虾、日本对虾、墨吉对虾、刀额新对虾等虾类养殖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虾类国内外市场好 ,养殖周期短 ,养殖经济效益高 ,养虾技术较为成熟 ,与养虾相关的加工业、饲料、渔药、养殖设备制造业等产业链又较长 ,可发展形成一个大型的产业。笔者将虾类苗种繁育和改良、成虾健康养殖、虾类保…  相似文献   

10.
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大棚温室高产轮养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随着南美白对虾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养殖过程中由于虾塘老化等原因导致发病率居高不下,个别地区发病率甚至高达80%以上,养殖亏损面不断扩大。寻求符合我国对虾养殖实际的养殖新模式,对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5年,奉贤区虾业协会在奉贤区淡水虾类产业化生产示范点实施"虾类多品种大棚温室高产轮养技术开发研究"项目期间,对大棚温室条件下,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轮养的相关技术进行了探讨,旨在为虾类养殖产  相似文献   

11.
1990年世界养虾总产量估计达63.3万吨,创历史最高记录,较1989年增长12%;养殖虾类的产值已达数十亿美元,仅中国、印尼、泰国和厄瓜多尔的对虾养殖产值已达3~6亿美元。目前,世界虾类总上市量为260万吨,其中养殖虾占25%.按目前的发展速度计算,到2000年世界市场所需的300万吨虾类中,养殖虾可占到50%。从事养虾的国家和地区达40余个,养殖面积超过100万公顷。东半球养虾业较发达,有养虾场16565个,养殖水面共计89.35万公顷,育苗场3300个,带头虾产量达53.5万吨,占世界养虾总产量的84.5%,主要集中在中国和东南亚;西半球有养虾场1800个,养殖水面12.945万公顷,育苗场133个,  相似文献   

12.
一、我国海水虾类养殖生产发展概况我国的海水虾类养殖业从起步到现在已走过了25个年头。1978年开始组织中国对虾的人工育苗技术攻关,并于1982年获得突破性进展,从此开始了中国海水虾类养殖业的发展历史;1983年后,对虾养殖业迅速在全国沿海地区发展起来,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产量也急速上升,到1992年仅10年时间,全国的养殖面积发展到208.53万亩,产量达20.7万吨;1993年,因对虾疾病的大面积暴发,养殖产量锐减,当年的产量下降到8.8万吨,1994年继续下降到6.2万吨。为重振我国对虾养殖业,年农业部全国水产1993技术推广总站提出,…  相似文献   

13.
罗氏沼虾是热带性,大型淡水养殖虾类。世界各地已有二十多个国家从事养殖,已成为经济虾类。我国开展养殖较晚,目前已有八个省、市(自治区)进行养殖。为了进一步挖掘水域潜力,扩大水产品的品种,取得鱼、虾混养的一手资料和实践经验,在省水产局的帮助下,  相似文献   

14.
渔业动态     
越南拟建立水产养殖风险基金越南渔业部要求国内从事虾类养殖的地区着手建立养殖风险基金,以帮助养殖户应对水产养殖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风险。尤其是鱼病防治以及对发病的鱼塘协助进行消毒工作。该基金会的资金来自个人和相关组织的自愿捐赠,基金会的章程包括领导和运作规则将由所有会员讨论制定。越南水产养殖业的焦点集中在虾类养殖上,由于对虾类育苗的各个环节未能进行有效控制和缺乏养殖技术,所以经常发生大范围虾病,使虾类养殖户面临巨大的风险。因此渔业部呼吁大力研究开发养殖新技术,制定种苗繁育质量手册并向虾类养殖户传授科学养殖知…  相似文献   

15.
祖国各地     
《水产科技情报》2001,(6):284-285
第三届世界华人虾类养殖研讨会在海南大学召开  世界华人为了推进虾类养殖科技和生产的发展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刘瑞玉研究员和台湾大学陈弘成教授等老专家发起 ,自 1 997年起建立了两年一次的“世界华人虾类养殖研讨会”定期学术研讨制度。第一、第二届研讨会先后在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召开 ,本次第三届世界华人虾类养殖研讨会则于 2 0 0 1年 1 1月 1 3~ 1 6日在海南大学召开 ,会议主席是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海南大学水产养殖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张 本教授。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来自中国、中国台湾、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菲律宾等…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首届世界华人虾类养殖研讨会于今年10月24日~26日在厦门大学隆重召开,此次大会是由厦门大学海洋系、厦门大学亚热带海洋研究所与台湾海洋大学水产养殖系、台湾大学渔业生物试验所、福建省海洋学会和福建省水产学会共同筹办,由厦门大学海洋系主办的,共有10个国家和地区的176名代表到会。在世界虾类养殖业的发展过程中,华人的足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个养虾角落,他们为世界各地虾类养殖业的起步、振兴、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使虾类养殖业普遍成为沿海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的一项重要产业,特别是在中国大陆、台湾和泰国等东南亚地区,…  相似文献   

17.
1泰国海水养殖简况泰国目前约有35000个水产养殖场,从业人员50多万,养殖品年产量近33万t。主要养殖品种有斑节对虾、南美白对虾、泥蚶、紫贻贝、牡蛎、鲈鱼等,其中虾类占绝对优势。泰国的海水虾类养殖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近1/3,年销售额约20  相似文献   

18.
<正>青虾学名日本沼虾,是我国大规模养殖淡水虾类中唯一的本土虾类,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名贵水产品。主产地集中于苏、浙、皖等华东地区,养殖规模也不断增长,近年来养殖范围已扩展至20多个省(市),青虾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一、新品种青虾"太湖2号"目前养殖的青虾多为未经系统遗传选育的野生种在池塘多代繁殖的后代,随着青虾养殖业的高速发展、生产规模和养殖产量的急剧增加、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特别  相似文献   

19.
三、甲壳类的病害甲壳类中,8个虾类、3个蟹类养殖品种发病,其中以对虾、河蟹的养殖病害为重。表1、表2分别表示2003年甲壳类养殖病害的平均发病率、死亡率情况。其中年平均发病率最高的是青蟹,为13.72%;年平均死亡率最高的是对虾,为9.752%。2003年因养殖病害造成了甲壳类12.63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图1表示各月损失额及所占的损失比例。其中6月份损失4.19亿元,占总损失的33.15%。(一)虾类2003年全国对8种虾类的24种疾病进行了监测。从监测情况看,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养殖对虾病害较重,四川、重庆淡水养殖的南美白对虾也发生了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的虾类养殖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各种虾类的人工养殖过程中,为了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对苗、种进行消毒处理,清除附着在身体表面的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