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防霉剂富马酸单甲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食品和饲料防霉长期以来所使用的防霉剂主要是有机酸及其盐类,如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钾盐、丙酸及其钙盐等.这类防霉剂均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然而只有在pH<5的条件下才有抑菌作用,当pH>5时则完全无效.其原因在于只有未电离的分子才能进入微生物细胞中,抑制其细胞吸收酯系和电子传递酯系的活性以及破坏细胞膜结构,使其停止生长乃至死亡.有机酸及其盐类极易电离,在中性溶液中即大部分电离了.例如,山梨酸、苯甲酸及丙酸在pH≈7时未电离的分子数分别为0.6%、0.15%、0.8%,其盐类则完全电离,只有在较强的酸性条件下才能抑制其电离,保持抑菌作用.因此,有机酸及其盐类防霉剂用于饮料、罐头、酱、醋等食品中很有效,而用于饲料中则效果很差.  相似文献   

2.
1畜禽饲料中防霉剂的使用 防霉剂指对霉菌具有杀灭或抑制作用,防止应用饲料霉变的制剂。防霉剂对微生物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破坏微生物的生活能力,酚类防霉剂具有这一作用,例如一些焦性没食子酚类的物质;另一方面破坏细胞内酶系统,降低酶的活性或使酶失活,抑制代谢。目前常用的防霉剂一般多为一些有机酸,如丙酸、山梨酸等或这些酸的盐。用量一般在2000毫克/千克左右,不超过4000毫克/千克。一些防霉剂用量过大,明显影响饲料适口性,如丙酸用量超过3000毫克/千克,饲料适口性明显下降。存在于饲料中的霉菌种类很多,目前常见的产毒霉菌多为曲霉、青霉和镰刀霉。霉菌毒素是指存在于饲料中能直接引起动物生理或病理变化的霉菌代谢产物,其中以黄曲霉毒素、赫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较常见。  相似文献   

3.
饲料防霉剂     
本发明是关于以牡蛎壳为主体的饲料添加剂用的防霉剂。以前,普遍使用的饲料防霉剂是丙酸和丙酸盐。根据日本有关法规,防霉剂用于饲料时必须确保饲料安全性,并改善饲料质量。因此,丙酸的添加量限制在0.3%以下。丙酸及其盐类的防霉效果由于饲料的组成、形态及保存方法不同往往不彻底,用0.3%的丙酸不能抑制霉菌的生长,导致饲料质量下降乃至饲料发霉变质,  相似文献   

4.
饲料添加剂用的防霉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发林 《饲料工业》1992,13(3):29-29
<正> 本文介绍用于以牡蛎壳为主体的饲料添加剂的防霉剂。众所周知,以往的饲料用丙酸及其盐类作防霉剂虽有效,但据有关饲料安全性及改善品质的法律,丙酸的使用量限定在0.3%以下。这样,丙酸及其盐类的防霉效果由于饲料的组成形态、保存方法而不能充分发挥,浓度为0.3%的丙酸不能完全抑止霉菌的产生,饲料仍然会发生品质降低或不得不废弃等现象,而使产业蒙受损失。  相似文献   

5.
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搞好饲料加工、运输及贮存过程中的品质保护已成为饲料生产必须重视的问题之一。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平均损失的粮食和饲料约为总产量的20%,其中一半以上是由于饲料霉变所致。因此,如何防止和减少饲料的霉变,延长饲料的贮存时间,是整个饲料工业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添加防霉剂是防止饲料霉变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市场上存在的防霉剂主要有丙酸盐类,苯甲酸及其盐,山梨酸及其盐,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比较分析了4种丙酸型防霉剂产品对饲料霉变的影响,主要分析了使用这4种丙酸型防霉剂的饲料样品的温度变化与水分情况,发现它们的防霉效果具有相似性和差异性,试验结果表明防霉剂防霉效果由好到差依次是防霉剂A、C、B和D,且不同的防霉剂产品可以不同程度地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延长饲料产品的保质期。  相似文献   

7.
防止饲料霉变的几种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饲料霉变不仅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还往往因霉菌毒素使畜禽鱼类引起多种疾病,甚至死亡。因此控制饲料霉变是当今饲料行业非常关心的问题。下面介绍几种控制饲料霉变的有效方法。1 添加防霉剂 添加防霉剂的作用是可以肯定的,因为这些防霉剂均为有机酸及其盐类,除与饲料直接接触杀菌外,又由于酸具有挥发性,其所产生的气体分子被吸附在饲料表面,笼罩在  相似文献   

8.
饲料防霉问题不容忽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国信 《中国饲料》2002,(16):25-26
近年来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飞速发展 ,饲料产销量大幅度增加 ,因此饲料的保藏工作必须予以重视。据统计 ,现在全世界每年损失的饲料有一半以上系由霉变所致 ,我国饲料的防霉问题仍没有彻底解决 ,每年的损失惊人。怎样才能防止饲料发生霉变呢 ?实践证明 ,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在饲料中添加防霉剂。1 饲料防霉剂的主要品种饲料用防霉剂是指能降低饲料中微生物的数量、控制微生物的代谢和生长、抑制霉菌毒素的产生、预防饲料贮存期营养成分的损失、防止饲料发霉变质并延长贮存时间的饲料添加剂。目前添加使用的主要品种有 :1 1 苯甲酸和苯甲酸…  相似文献   

9.
刘国信 《广东饲料》2003,12(4):23-24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每年损失的饲料有一半以上是由霉变所致;我国饲料的防霉问题也没有彻底解决,每年造成的损失也是十分惊人的。那么,怎样才能防止饲料发生霉变呢?实践证明最有效的办法之一是在饲料中添加防霉物质即防霉剂。1饲料防霉剂的主要品种防霉剂是指能降低饲料中微生物的数量,控制微生物的代谢和生长,抑制霉菌毒素的产生,预防饲料贮存期营养成分的损失,防止饲料发霉变质并延长贮存时间的饲料添加剂。主要品种有:1.1苯甲酸和苯甲酸钠苯甲酸为白色叶状晶体,质轻,无臭味,是一种稳定的化学物。苯甲酸和苯甲酸钠都能非选择性地抑制微生物…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饲料防霉剂的作用机理,简述了饲料防霉剂如丙酸及其盐、山梨酸及其盐、苯甲酸及其钠盐、脱氧乙酸、富马酸二甲酯、双乙酸钠等的特性,并指出了其在应用中注意的问题,以期为防霉剂的生产、选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日本开发出由海藻和丙酸(或丙酸盐)或碘盐组成的高效饲料防霉剂.海藻可以是裙带菜、海带等;丙酸量为海藻的1-20%;碘化物可以是碘化钙、碘化钾,用量为海藻的1-15%,海藻需采用生海藻经清洗、干燥、粉碎成细末.这种高效饲料防霉剂的添加量不得超过卫生法规定的0.3%.添加这种防霉剂的饲料,在高温高湿条件下也能防止发霉和饲料质量下降. 在海藻粉末中,将碘化钙(折碘2%)、丙酸钙(折丙酸4%)混合均匀后,再加牡  相似文献   

12.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估并比较丙酸钙复合型和高效复合型防霉剂抑制黄曲霉菌及禾谷镰刀菌的生长和饲料防霉效果。研究采用体外抑菌(禾谷镰刀菌F.0705和黄曲霉菌)试验和饲料破坏性试验两种方法进行。结果表明:两种防霉剂对禾谷镰刀菌(F.0705)和黄曲霉菌均有抑制作用,而且,随着防霉剂浓度的增大,其抑菌效果增强;从饲料破坏性试验来看:在第9 d和13 d采样时,两种防霉剂处理过的饲料霉菌总数极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而且添加的防霉剂浓度越大,饲料中霉菌总数越少。总体来看,高效复合型防霉剂的抑制效果优于丙酸钙复合型。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添加量防霉剂对高水分饲料水分活度和保存时长的影响。试验设置3个不同水分的饲料和3个梯度的丙酸丙酸铵复合防霉剂处理,分别储存在高温高湿(温度37.5℃、湿度75%)和常温(温度20~25℃、湿度50%~70%)两种不同条件下,探究饲料随着储存时间延长,水分活度、霉菌总数的变化。结果显示,当水分活度达到0.770左右时,饲料霉菌总数快速增长;在高温高湿储存条件下,各试验组饲料可以保存40 d左右,保存时长无差异;在常温条件下,防霉剂添加量越高的饲料保存时间更长。研究表明,水分为12.8%~13.3%的饲料,添加0.8 kg/t防霉剂可延长饲料气味改变时间;添加1.2 kg/t防霉剂、水分约为12.5%的饲料可保存90 d以上,饲料霉菌总数未发生增长。  相似文献   

14.
饲料霉变及霉菌毒素污染严重影响着饲料工业和畜牧业生产,因此,国内外的饲料生产厂商和科研人员,十分重视防霉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近年来,采用的饲料防霉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辐射灭菌;添加防霉剂;使用防霉包装袋;化学消毒和辐射结合防霉;控制真菌遗传密码。目前,主要在饲料中添加防霉剂,市场上防霉剂种类繁多,适用范围及防霉效果不尽相同,如使用不当还会引起中毒现象,如何选用合适的防霉剂是在实际生产中值得重视的问题。人们在使用防霉剂时往往注重防霉剂的价格,而忽视防霉剂防霉效果。为了解防霉剂防霉效果,更好地合理使用防霉剂。本文介绍影响防霉剂作用效果的因素和防霉剂防霉效果的检测方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采用化学防腐剂防止饲料发霉变质是最简便而有效的方法;也是世界上普遍应用的方法。目前,经FAO/WHO批准可应用于食品的防腐剂有30多种,其中包括苯甲酸及其盐类、山梨酸及其盐类、丙酸及其盐类等。这些防腐剂使用于谷物及饲料中时,一般要在pH值偏低的条件下有效,在含水量较高时,防霉效果会受到影响。为了提高有机酸类的防霉、防腐效果,许多研究人员进行了利用烯链酸及其酯类,或卤代烯链酸作为防腐剂防止霉菌的生长,效果较好;但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抑制仍不够理想,加之酯类水溶性差。从经济效益和抑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不同防霉剂对饲料防霉效果的影响。试验设计采用混合模型,分为78个组;1~6组为不添加防霉剂组,采用2(饲料水分:正常水分、额外添加2%水)×3(料型:粉料、颗粒料、破碎料)两因素试验设计;7~78组采用3(防霉剂种类:丙酸盐-丙酸复合型、丙酸型、丙酸盐型)×4(防霉剂添加量:按丙酸含量的0.25、0.50、1.00、1.50倍添加)×2(饲料水分:正常水分、额外添加2%水)×3(料型:粉料、颗粒料、破碎料)四因素试验设计。试验料共计78种,分别在常温(20℃)和高温高湿(37℃,75%)环境中保存不同天数(常温、高温高湿环境中最长保存70、40 d)后,测定霉菌总数和饲料水分。结果表明:常温环境中,分别添加3种防霉剂对饲料霉菌总数标准菌落计数无显著影响,而在高温高湿环境中,丙酸型组10 d时标准菌落计数低于丙酸盐-丙酸复合型组和丙酸盐型组(P<0.05),丙酸型组25 d时标准菌落计数高于丙酸盐和丙酸复合型组(P<0.05),其余各保存天数时3种防霉剂组标准菌落计数均差异不显著;饲料分别在常温环境中保存30~50 d、在高温高湿环境中保存25~40...  相似文献   

17.
利用丙酸贮存饲料的主要作用是能抗真菌、细菌和发酵菌。因此可以防止饲料腐败变质。同时在动物肠道中的丙酸仍然有抗微生物的作用。对用丙酸贮存的饲料所取得的饲养效果,作如下几点说明: 1.饲料中细菌含量减少,从而也减少了肠道有害微生物及其所造成的麻烦。 2.保证饲料中营养成分不被破环和无中毒现象  相似文献   

18.
各种禽畜和水产饲料在贮存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的有害霉菌和毒素,所以,饲料大都要采取物理的或化学的防霉措施。在饲料中添加的化学防霉剂种类很多,可分为单方和复方两大类。单方的如丙酸盐类、甲酸及甲酸钙、山梨酸、柠檬酸、马酸二甲酯以及大蒜素等。这些防霉添加剂具有破坏或阻断病原微生物的作用,但又不会阻碍消化道中正常有益菌群和酶的活动,有的还能改善饲料的口味和提高饲料的适口性。为了提高防霉剂的防霉能力和综合品质,除了使用单方防霉剂以外,还经常使用复方防霉剂。复方防霉剂的广谱抗菌防霉能力更强,适用范围更宽,经常使用的复…  相似文献   

19.
<正> 任何一种饲料防霉剂的防霉效果,都会受到饲料加工和贮藏过程中一些理化因素的影响而波动。对于有机酸及其盐类防霉剂,有报道说,饲料含水率、料型和包装等因素能影响其防霉功效的发挥。丙酸钙是被广泛应用的一种饲料防霉剂,为了充分发挥其防霉效果而又尽可能降低成本,有必要系统地研究其有关影响因素,摸索在各种条件下的合适剂量,并预测其用于饲料时的贮藏安全期。  相似文献   

20.
富马酸二甲酯(DMF)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优良的防腐保鲜剂。它具有广谱、高效的抗菌特性,能抑制30多种霉菌、酵母菌和细菌,对黄曲霉素的抑制效果更佳,其抗菌效果优于目前使用的防腐剂苯甲酸、山梨酸、脱氢醋酸、内酸及其盐类。富马酸二甲酯作为食品、饲料和果蔬保鲜剂,目前主要用作饲料防霉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