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猕猴桃贮藏期低温伤害的防治方法猕猴桃在贮藏期经常发生低温伤害,经探索总结出以下防治方法,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1选果从管理精细、病虫害轻、施有机肥的果园选择美味猕猴桃晚熟品种进行贮藏。贮藏果要适时采收。2库温管理采后24小时之内入库贮藏,库温在5—1...  相似文献   

2.
吴雪 《北方果树》2014,(1):34-34
正北镇市葡萄贮藏保鲜已有多年历史。在长期的贮藏保鲜实践中,从土窖土法贮藏到机械恒温贮藏保鲜,在不断探索、实践中总结出一套适宜‘巨峰’葡萄的贮藏保鲜技术,现总结如下。1采前技术措施采前控制氮肥施用量,以叶面喷施钾肥和地下追施钾肥为主。控制采前灌水。凡是贮藏的浆果,采收前7~10d须控制灌水,以减少果实中自由水的含量,提高耐贮性。为防止葡萄贮藏期病害发生,特别是灰霉病,在采前7~10d喷50%扑海因杀菌剂1000倍或50%腐霉利1 000倍液即可。2机械恒温冷库消毒与降温处理  相似文献   

3.
葡萄果实成熟采收后,在贮藏、销售、运输过程中,由于机械挤压和病菌侵染,极易发生果粒腐烂现象,通称为贮藏期病害。这些贮藏期病害传染很快,若控制不好,常引起果实的大量腐烂,造成很大经济损失。1主要贮藏病害的症状、病原及发病条件11葡萄拟茎点霉腐烂病发病...  相似文献   

4.
采期对番荔枝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收成熟度是影响番荔枝果实贮藏品质和贮藏期长短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研究了不同采期对番荔枝贮藏品质的影响,为确定番荔枝贮藏保鲜最佳采收期提供了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试验于1996年9~11月在澄海市樟林鼎脐山果园,分常规采期、比常规采期提前2天和5天三...  相似文献   

5.
鲜食葡萄采后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果皮薄 ,果汁丰富 ,含糖量高 ,贮藏期易变质腐烂。因采收、包装、贮藏技术等原因 ,葡萄从采收到上市前的损失可达 2 0 %~ 30 %。为此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研究鲜食葡萄的产后处理技术。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葡萄采后生理及贮藏技术的研究状况 ,以期对我国葡萄贮藏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工作有所裨益。1 葡萄贮藏基础理论研究  葡萄为呼吸非跃变型果实 ,在成熟过程中乙烯释放量较小 ,但仍能加速其果实衰老 ,导致果实变褐、风味变劣等 ,因此任何减少乙烯含量的贮藏技术均能延长葡萄的贮藏期。实践中 ,通常选择呼吸速率低的晚熟品种用于葡萄贮藏…  相似文献   

6.
计划采后贮藏的巨峰葡萄,采前应注意控氮、增施磷、钾、钙肥,使架面通风透光,降低果园湿度。并适时晚采。入贮前先行库房消毒、果实预冷,将库温降至-0.5-0℃。贮藏期间温度保持-1-1℃,湿度为90%-95%。  相似文献   

7.
阳光玫瑰冬葡萄贮藏期果实质构特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阳光玫瑰冬葡萄贮藏期果实质构特性变化规律,及贮藏温度对质构特性的影响。以阳光玫瑰冬葡萄为试验材料,设置0℃、10℃2个贮藏温度,贮藏期内采用全质构分析(TPA)测定其质地参数变化。结果表明:贮藏2周时,10℃处理的阳光玫瑰冬葡萄果实的各质地参数升高;2周后,0℃处理的阳光玫瑰冬葡萄果实各质地参数保持的较好。贮藏期内,果实硬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弹性、内聚性呈上升趋势,咀嚼性、胶着性、可恢复功波动变化。采后贮藏温度对阳光玫瑰冬葡萄质构特性影响显著,0℃更能在较长贮藏期内保持果实质构特性,质构特性的变化可作为葡萄贮藏保鲜效果的重要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8.
红地球葡萄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引入我国以来,通常认为该品种果穗重、果粒大、果色艳丽、品质极佳、耐贮运,丰产性也较好。但是,随着红地球葡萄的迅速推广和采收后大量的贮藏保鲜,果实腐烂、干梗和漂白等现象屡屡发生,损失很大。笔者认为,红地球葡萄贮藏保鲜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从采前管理入手,生产出耐贮藏的果品,进而加强贮藏管理,才能达到长期贮藏保鲜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贮藏期柑橘果实蒂腐病、黑腐病、炭疽病、褐腐病等一类病害(下面简称?蒂腐等病害)是贮藏橘果防腐保鲜工作的难点。采用柑橘防腐保鲜剂浸果主要?用于防治采后由伤口侵染引发的柑橘青绿霉等病害;然而对采前采后均可侵染?,但以采前侵染为主的柑橘蒂腐等病害的防治效果甚差。为寻找防治此类病害?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在生长期使用大生等杀菌剂对预防贮藏期柑橘果实蒂腐等病?害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柑橘品种和试验地  供试的温州蜜柑品种试验地在台州市黄?岩区头陀镇林特综合实验场;贮…  相似文献   

10.
葡萄贮藏期病害及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葡萄因鲜果含有大量的糖、有机酸、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而倍受消费者青睐。但葡萄采后在自然条件下贮藏易腐烂变质,不能周年供应市场。为解决此问题,国内外的科研工作者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葡萄贮藏期病害及保鲜技术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现概述如下。1贮藏期病害及发生  相似文献   

11.
蜂胶在葡萄贮藏保鲜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1年,笔者利用蜂胶进行葡萄的贮藏保鲜试验,效果良好。现将葡萄的贮藏保鲜技术介绍如下: 1. 品种选择: 选择适宜的品种进行贮藏保鲜是葡萄贮藏保鲜成功的关键。因此,应选择晚熟、果肉硬、果刷长、果刷拉力大的品种,如红地球、黑提等。 2. 采收时期: 作为贮藏的葡萄,其采摘适期应在成熟期。为了提高葡萄的耐贮性,我们可以适当晚采,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葡萄的含糖量、使果霜增厚,还可以缩短入库前的预冷时间,或不经预冷直接入库。因此,采前一个月要严格控制灌水量,增施磷钾肥。 3. 贮藏环境: 贮藏葡萄最适宜的温度为-5~0 …  相似文献   

12.
首次在红地球葡萄贮藏上应用"脉冲渗透双重杀菌贮藏保鲜技术",同时研发与集成了葡萄采前管理、脉冲杀菌、采后预冷、入库及精准温度控制、化学保鲜等综合技术,使葡萄的贮藏保鲜期由45~60 d延长到140~175 d,在红地球葡萄贮藏保鲜配套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对延长陕西关中地区葡萄贮藏保鲜期、实现葡萄错季销售、满足市场需求、增加果农收入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国内外葡萄贮藏保鲜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葡萄贮藏期间的主要病害,并从栽培技术措施、采前喷钙、包装及保鲜剂、温湿度、气调贮藏等方面,阐述了影响葡萄贮藏的因素.结果认为,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耐贮藏;旱地条件下生长的葡萄比在灌溉条件下的葡萄耐贮藏;负载量适宜的葡萄比负载量过高的葡萄耐贮藏;采前喷钙提高葡萄耐贮藏性;适合葡萄的贮藏条件是温度-1℃、湿度90~95%.  相似文献   

14.
巨峰葡萄贮运技术要点答山西读者张传宏巨峰葡萄较耐藏,长期贮藏的技术要点如下:1.采前处理:葡萄果实属非呼吸跃变型,在成熟过程中没有象淀粉一类复杂物质的分解过程,因而在落叶前的范围内,采收期应尽可能延迟,越晚采收的葡萄(含糖量越高、果皮较厚、韧性强、着...  相似文献   

15.
在山葡萄苗木的繁育生产过程中,山葡萄和贝达葡萄种条的冬季贮藏管理是一项重要的管理环节, 根据葡萄种条在冬贮过程中容易造成芽眼霉烂,或者风干的特点,一是因为贮藏时间温度,及复盖物质的密度,枝条摆放结构等原因造成芽眼腐烂。二是贮藏期复盖物少,  相似文献   

16.
苹果贮藏前预冷答河北省沧州市读者程丽岑苹果采收后,带有大量的田间热,如果贮藏前不先预冷降温,将会使贮藏环境温度升高,加速果实的后熟,影响贮藏效果。预冷场所在田间或庭院均可,田间预冷方法是在采前选冷凉、干燥的背荫处挖深20cm、宽1.5m的浅土坑,坑长...  相似文献   

17.
待贮葡萄的后期管理技术河北省阳原县施家会村种植龙眼葡萄已有几百年的历史,采收后入窖贮藏是该村种葡萄的一大特色。该村家家有贮窖,贮藏技术好,可贮到第二年5月上旬,价值提高3~5倍,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能贮藏这么长的时间,除有好的贮藏技术外,科学的生长后...  相似文献   

18.
葡萄的贮藏     
葡萄的贮藏答山东省费县读者闻斌葡萄贮藏主要是对中晚熟品种贮藏,方法是选择成熟而无病伤的颗穗装入长40cm、宽30cm无毒保鲜塑料袋中,每袋2~2.5kg,将袋口扎严,轻轻放到事前准备好的纸箱中,每箱1层,入库按高度5箱、宽度两箱放置。初入库时门窗要打...  相似文献   

19.
<正> 葡萄保鲜贮藏可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延长保鲜葡萄的供应期,对丰富市场供给和延长葡萄加工期限均有一定的意义。但有些地方,由于忽视待贮葡萄生长后期的管理,致使入贮后病害严重,失水过多,损失率高达10%以上,贮藏期短,经济效益不高。丰润县潘家峪村对贮藏龙眼葡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在采收前一个月内加强生长后期管理,不但提高了葡萄产量,更重要的是增加葡萄含糖量,促进着色,减轻病害,明显地增加葡萄的耐贮性能。用土窖贮藏(不用任何辅加处理),葡萄可贮至翌年  相似文献   

20.
冷库贮藏的葡萄在采前应加强管理,如采前1个月施磷、钾肥,从果实开始着色时每隔10~15d喷1次800倍退菌特液,采前15d喷1次60~100mg/kg青鲜素液,采前1周不要灌水,采收宜在露水干后进行,入库前应进行预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