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种科研中试产品,蘑菇祛病王在山东等地食用菌生产中的应用性试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预期效果:对绿色木霉、青霉、黄曲霉、毛霉等主要杂菌的预防率达92%,对该杂菌菌丝的抑杀率达100%;对褐斑病、褐腐病、软腐病、霜霉病等常见病害的预防率为89%,抑杀率达98%以上,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在避雨棚、避雨布和露地等3种栽培模式下对玛瑙红樱桃果实品质进行研究,对产量、商品果率和裂果率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不同栽培模式下樱桃生产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避雨设施能够促进新梢和叶片生长,增加果实纵横径、单果质量、可食率及果实可溶性糖含量,且避雨棚栽培模式优于避雨布栽培模式。避雨栽培降低了裂果率和病果率,提高了商品果率,与露地栽培相比,避雨棚和避雨布栽培模式的经济效益分别是露地栽培的1.9倍和1.4倍。  相似文献   

3.
以五年生库尔勒香梨为试材,采用在初花期、盛花期、盛花末期喷施不同浓度的硫代硫酸铵(ATS)、石硫合剂、硫脲、智舒优花进行疏花处理的方法,以喷施清水作为对照,研究了不同疏花处理对库尔勒香梨疏花效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香梨生产中科学进行化学疏花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ATS不同浓度处理后,空台率与对照相比显著提高,花序坐果率与对照相比显著下降,果实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心果比、可溶性固形物等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疏花效果相对较好的是处理T3(ATS1.50%,第一个花瓣脱落时喷第1次,2~4 d后喷第2次),花序坐果率48.66%。石硫合剂不同浓度处理后,疏花效果较好的为T6(100倍液,盛花初期、盛花期各喷1次),空台率与对照相比显著提高,花序坐果率显著低于对照,为36.75%,单果率显著高于对照,为75.71%,比对照提高了37.58%。不同处理使果形更端正,对果实内在品质无不利影响。硫脲不同浓度处理后,对香梨的幼嫩组织有伤害。智舒优花不同浓度处理后,疏花效果较好的是T12,空台率最高,比对照提高了104.65%。花序坐果率为33.61%,与对照相比降低了50.25%。单果率71.09%...  相似文献   

4.
套袋对石硖龙眼果实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石硖龙眼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时期套袋对果实生长发育、病虫害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不影响果实的生长发育类型;套袋后果实的还原糖、总糖含量,单果重,果径,TSS和可食率与对照均没有显著差异;套袋使虫果率有所下降,但增加了落果率,且会使石硖龙眼出现较严重的日灼病。  相似文献   

5.
京亚葡萄早熟、粒大、色艳、质优、抗逆性较强,为梁山县早熟葡萄的主要栽培品种。但此品种一直存在落花落果较重、坐果率较低的现象。为此,我们于2002~2003年进行了提高京亚葡萄坐果率的试验。结果表明,京亚葡萄花前喷比久,以及花后对结果蔓进行摘心,均能显著提高其坐果率。  相似文献   

6.
A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葡萄卷叶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用A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PAS-ELISA)检测葡萄卷叶病毒的程序,提出了A蛋白、酶标A蛋白、抗体的适宜工作浓度及样品粗提液衡释倍数。通过对感病植株的幼叶、幼茎、老叶、老茎的检测研究,规范了PAS-ELISA检测技术。应用该技术,对国家果树种质资源圃郑州葡萄圃的39份种质及郑州地区栽培的品种进行了检测,保存品种的带毒率76.9%,抗逆性较强的东亚种群带毒率55.6%,郑州地区栽培品种葡萄带毒率为45.0%。  相似文献   

7.
以12个甜樱桃品种的裂果率以及果实生理指标为试验样本,采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线性回归分析以及聚类分析,建立裂果率与果实生理指标的关联性。结果表明,12个甜樱桃离体果实清水浸泡后的裂果率呈现明显的差异。相关性分析、线性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共同表明,甜樱桃总酸含量、吸水率与裂果率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形指数与裂果率呈极显著负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果形指数高的甜樱桃品种不易裂果,同时总酸含量的积累导致果实内部渗透势降低,进而增加了果实对水分的吸收,最终导致了裂果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以甜樱桃为试材,采用浸泡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壳寡糖溶液对甜樱桃贮藏期间的腐烂率、失重率、褐变指数等及与苯丙烷代谢相关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等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壳寡糖溶液在甜樱桃果实保鲜过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0%浓度的壳寡糖溶液降低了甜樱桃在贮藏期间的失重率与腐败率,延缓了褐变的发生以及可滴定酸、维生素C、总酚含量的下降,提高了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抑制了丙二醛含量,降低了膜脂质过氧化水平。壳寡糖处理能有效防止甜樱桃果实的衰老褐变并提高苯丙烷代谢相关酶活性,增强甜樱桃采后果实的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9.
2002年在田间比较了48%乐斯本乳油等9种杀虫剂对苹果桃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调查蛀果率和脱果率,并对两种调查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48%乐斯本乳油1500倍液等5种药剂对苹果桃小合心虫防效较好;蛀果率与脱果率之间具显著的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为0.9474。  相似文献   

10.
用2,4-D、吡效隆(KT-30)、赤霉素(GA3)、植物动力2003、奥普尔、多微高效复合肥进行了梨保花保果试验,结果表明:生产上宜采用10mg·kgKT-30,能显著提高坐果率,对树体无不良影响,对果实品质影响小;2,4-D使用浓度不易掌握,易产生药害,不宜推广应用:66.7mg·kg^-1和200mg·kg^-1 GA3能显著提高坐果率,但对果实品质影响较大。使用微肥对提高坐果率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以二年生“阳光玫瑰”葡萄为试材,一次果成熟采收后留3~4芽修剪,采用不施用单氰胺破眠且摘除植株全部叶片、施用单氰胺破眠且不摘叶、施用单氰胺破眠并摘除植株全部叶片3种处理,以不做处理为对照,研究了萌芽率、花芽分化率、结果枝率、果实品质等指标变化趋势,以期为提高干热河谷区“阳光玫瑰”二次果花芽分化及果实品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摘除植株全部叶片对“阳光玫瑰”二次果萌芽率、花芽分化率、成枝率、结果枝率、穗长、穗宽、单果质量、单穗质量、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得到提升。以施用单氰胺破眠并摘除植株全部叶片处理的效果最好,对“阳光玫瑰”二次果萌芽和花芽分化效果最好,果实品质提升也最佳。  相似文献   

12.
蕾期授粉条件对甘蓝结荚率和结籽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甘蓝蕾期人工授粉、天气条件以及花粉和柱头年龄对结荚率和结构籽量的影响。试验表明,在晴天和阴天授粉比雨天授粉的结英率高且结籽量大,用当日或次日所开花的花粉对开花前1-2d的蕾进行授粉,结荚率和单英结籽数均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13.
枇杷裂果与萎蔫、日灼的防止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枇杷由于果皮较薄,果肉柔嫩多汁,在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容易产生裂果与萎蔫、日灼,我地某些年份部分果园受害果率达50%左右,严重影响了枇杷的食用价值和商品率。近年来,我们对枇杷的裂果、萎蔫和日灼进行了田间调查,并采取了相应的防止措施。  相似文献   

14.
绿风95对柿树坐果率、产量及单果重的影响@司德泉@张新文@梁保国¥河北省磁县林业局绿风95对柿树坐果率、产量及单果重的影响司德泉张新文梁保国(河北省磁县林业局056500)长期以来,柿树坐果率低、品质差等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县柿树的发展。为此,1996年进行了...  相似文献   

15.
冷激对番茄果实贮藏保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彤  庞杰 《长江蔬菜》1997,(7):31-33
研究了不同冷激时间(1h,2h,3h,4h)对番茄果实贮藏保鲜的影响,对贮藏期间番茄红素含量,失重率,腐烂率等指标进行了分析,认为渝抗2号番茄的最佳冷激条件为冷激3h。  相似文献   

16.
应用果胶酶提取果穗醋栗果汁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加果胶酶和不加酶、热处理和不加热处理果浆的方法进行了比较:(1)常温、加酶处理12小时,比不加酶提高自流汁率228.7%,提高总出汁率14.99%;(2)热处理50℃、加酶0.02%,酶解2小时,与热处理80℃(不加酶)相比,提高自流汁率107.9~126.4%,提高出汁率18.19%。采用果浆加热处理50℃、酶解2小时的提取方法,出汁率达83%,此法榨汁容易、迅速、汁澄清透明,皮上色素提取量高,减少果浆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的养分损失  相似文献   

17.
春季降雨充分,当年果实大果率就高;春旱时实施灌溉的,果品质量比未灌水果园明显提高,而且果形正,高桩率大,大果率显著增加。但是,旱塬地区春季缺水是最大问题,制约了微喷和滴灌技术的普及应用。同时,小规模、零散化家庭经营模式也制约了机械化普及应用率。因此,我们就引进了甘肃省平凉地区黑膜覆盖保墒技术。通过1年的试验与观察,发现该技术的应用可明显提高土壤含水量,提高果实的高桩率和大果率。同时,对该技术的应用方法与配套措施有了新的思考。现总结如下,以期为旱塬地区果园保墒技术更具有实效性而探索新方法、积累好经验,从而推进其快速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18.
西瓜果实与种子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西瓜单瓜重、单瓜种子量、种子粒数、产籽率的相关性分析和自交果实与杂交果实及种子相应性状的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显示,单瓜重与单瓜种子重、种子粒数呈正相关,且相关性较强;单瓜种子重与千粒重、产籽率,种子粒数与产籽率呈正相关,相关性中等;单瓜重与千粒重,千粒重与种子粒数、产籽率呈正相关,相关性较弱;而单瓜重与产籽率呈负相关;异质授粉对果实增大和种子数量的增加无促进作用,而对单瓜种子重和千粒重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黄瓜子叶节直接不定芽诱导(不通过愈伤组织途径而从外植体上直接诱导不定芽)的研究已有报道,其主要目的是对基因型和激素进行优化。尽管通过基因型和激素筛选可提高出芽率,但并不能使每外植体出芽数(每个外植体上诱导的不定芽个数)相应提高,因而限制了不定芽诱导率的提高。笔者通过研究硝酸银、子叶大小及黑暗处理对黄瓜子叶节不定芽诱导的影响,从出芽率和每外植体出芽数两方面,探讨了提高黄瓜子叶节直接不定芽诱导率途径,旨在为完善黄瓜再生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萱草花茎离体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宄了多种因素对萱苹花茎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70%酒精30s+0.1%升汞10min对花茎消毒效果最好,污染率和成活率分别为28.O%和72.0%。基因型对花茎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较大,‘金娃娃’和‘东方不败’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69.8%和44.6%。但对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不大,两个品种愈伤组织的分化率均为82%左右。‘金娃娃’的最适宜培养基为MS+IBA0.5mg/L+BA1.0mg/L,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分化率分别为70.3%和89.79,6。花茎不同部位的愈伤组织诱导能力从强到弱依次为上部、中部、下部。对花茎进行10d暗培养有利于愈伤组织诱导,诱导率可达7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