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氏沼虾养殖在我省刚起步,为了探索一种适合我省的罗氏沼虾养殖模式,同时对罗氏沼虾养殖技术进行必要的研究,我所在本所水产试验场进行了罗氏沼虾养殖模式试验,现将试验概况分述如下:一、池塘条件”四口池塘,东1V(1#、2#、3#)和西V(5#),面积分别为4亩、2亩、2亩和3亩,平均水深为1.5—1.6米。池塘周围石头护坡、池底淤泥不深,平均15-20厘米。受水源限制,加注新水和换水不方便。其中东1V(1#、2#、3#)分别于7月9日和6月17日安装增氧机;二、放养的准备1、清塘消毒虾苗放养前十天抽掉他水至5~10厘米,清除池周杂草,先用…  相似文献   

2.
在0.5亩池塘中投放1.5~2.Ocm的红螯螯虾2000只,自7月11日至11月6日,经118天饲养,养成平均体重30g的中虾1271只,计31.8kg,成活率63.5%,收获套养鱼20kg。分析了红螯螯虾养殖可套养的鱼类,以黄豆为主要饲料饲养的可行性,以及对本地自然环境条件的适应情况。  相似文献   

3.
2003年,济南市淡水养殖科研所利用平均规格在25~30克的一龄虾种进行单性养成试验,经过五个月的养殖试验,平均规格达到100克以上,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试验条件池塘2个,面积都为1亩,水深1.5米,淤泥10厘米左右,进排水方便,池塘内种植苦草,占总面积1/2。水源为地下水。2.放养前的准备工作放养前两星期用生石灰清塘,每亩200千克,然后在池塘四周用建筑瓦片搭建一定数量的洞穴,放养前一星期池塘加水1米左右,并每亩施发酵牛粪100千克。3.虾种放养待池塘水温稳定到20℃左右开始投放虾种。试验虾种为本所200…  相似文献   

4.
亚洲养殖虾产量占世界虾产量的92%,但养殖期间常发生白斑病。为及时发现和预防,应采取以下措施:1.放养前,检查虾苗有否白斑病;2.虾苗放养前先在100×10~(-6)福尔马林水溶液中浸浴,充氧30min后再放入池塘;3.虾生长期间常用次氯酸钙处理;4.池边发现白斑虾,立即用25~30×10~(-6)的福尔马林处理,以防大面积感染;5.使用福尔马林处理时应开增氧机;6.福尔马林处理后水体pH下降,应连续两晚上投施生石灰,将pH提高至正常水平;7.连续使用福尔马林处理,两次应间隔5~7天;8.及时清除病虾和死虾,保持水体清新。养殖对虾白斑…  相似文献   

5.
1池塘条件与放养前准备1997年用于虾蟹混养的是原来的养蚌地,1998年、1999年使用废窑潭经改造后的新鱼池,养殖地上游有一只水源清洁的大池塘,可以方便进水并保持微流水。平时水深1米左右,夏天可加高到1.5米,四周地便被比1:2。苗种放养前一个月每亩用生石灰80-100kg清塘消毒,注水后每亩施放发酵的猪粪50kg培育水质,并在池中移栽眼子菜、水花生等水草,栽草量占地面的1/3,以供虾蟹栖息。用高0.4米的白铁皮围绕全地建成防逃设施。2种苗放养与饲养管理混养中的虾苗大多是元旦前后的留塘青虾苗,采用一次放足,常年捕捞的方法,蟹种…  相似文献   

6.
2004年江苏无锡市东港镇从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引进了15万尾施瑞1号青虾苗(规格为2厘米),于8月13日投放到虾蟹养殖池。该池面积7.2亩,2004年3月28日已放养了河蟹4000只,又于2004年8月20日放养本地青虾苗7万尾,经过几个月的养殖,效益颇为可观。一、池塘准备1.池塘条件池塘地点选择在东港镇三联村王志喜池塘,池长95米、宽50米、水深1.5米。2.有关设备设施该池有单独的进出水口,配4寸水泵1只,水泵底部用皮网包好,水泵出水口用60目纱布围防。3.养殖环境的改良方法该池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养殖池通过种植伊乐藻和投放螺蛳(2000千克)净化水质;同时…  相似文献   

7.
虾鱼混养,可相互促进,充分利用池塘的生产潜力,增加青虾的养殖产量,大幅度提高池塘的经济效益。一、池塘条件池塘面积一般2~5亩,水深互.2~1.5米,池滩平坦,坡比1:3以上,水源充足良好,无污染,注排水方便。二、准备工作虾苗放养前半个月,干塘、清整,开挖宽1米,深50~60厘米,且同排水沟相通的环形沟,亩用5公斤漂白粉或100~150公斤生石灰清塘,曝晒七天后注入新水,水深60~70厘米,同时在池边浅水处栽种供青虾栖息的水生植物如轮叶黑藻、水花生等。放虾种前在靠近池塘进水口5米处,预先设置孵化箱,孵化箱每2亩设置1只,规…  相似文献   

8.
克氏螯虾,俗名“龙虾”,原产于美国,后经日本引入我国,由于个大味美而深受人们喜爱。为探索螯虾养殖高产模式,我们于2001年7月至2002年10月进行了螯虾池塘精养试验,获得了亩产螯虾400千克的产量,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一、池塘准备试验在安徽省霍丘赵塘养殖场进行,共使用池塘6口,面积75亩,平均水深1.8米,进排水方便。因螯虾在下雨后和晚上具有攀爬逃跑的习性,故沿池塘四周设置了高20厘米的塑料薄膜,用于防逃,池底用废旧网片设置虾巢,以供螯虾蜕皮隐蔽用。放养前15天先用生石灰清…  相似文献   

9.
范圣楚 《内陆水产》2003,28(1):13-13
1材料和方法1.1池塘条件试验池2口,Ⅰ号池养殖面积500米2,池深1.2米;Ⅱ号池面积1000米2,池深1.4米。光照较好,淤泥深20~40厘米,池埂泥质。1.2水质情况池水以天然水为主,亦可从邻近池塘调剂少量池水,养虾池水深保持在0.8~1.2米。放虾前用生石灰75千克/667米2消毒灭菌,在养殖阶段每月每池分别投放20千克与40千克生石灰预防虾病,池水pH值控制在7.8~8.0。1.3虾苗投放虾苗引自广东,投放时间为2002年6月8日上午8时许,其中Ⅰ号池放入1.74万尾,Ⅱ号池放虾3.48万尾,规格均为0.6~0.8厘米/尾。其方法是在确定池水安全的前题下,先将包装虾苗的氧气…  相似文献   

10.
1995年5月下旬在四个相同面积(均为1亩)的池塘中,投放规格为0.8—1厘米淡化罗氏沼虾虾苗共12万尾,放养量分别为1^#、2^#塘3.5万尾,3^#、4^#塘2.5万尾,另放白鲢夏花每池2000尾,经过4个多月精心喂养,最高亩产罗氏沼虾189公斤,平均规格20克,折合每公顷产值达195050元,纯收入120300元,投入产出比1:2.4。  相似文献   

11.
利用0.53 hm^2池塘试养红螯螯虾,放养体长1.5 cm红螯螯虾虾苗2万尾,收获红螯螯虾975 kg,另外收获河蟹175 kg、青虾36 kg、鲫鱼190 kg,总利润68420元。饲料系数为0.72,红螯螯虾成活率为65%。结果认为:红螯螯虾可单养,亦可与河蟹、青虾等混养;水草覆盖率80%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12.
不同光周期对红螯螯虾繁殖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红螯螯虾 (Cheraxquadricarinatus)自从 80年代末被开发利用以来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其生物学、增养殖技术等进行了研究 ,但至今尚未见有关光照对红螯螯虾影响的报道。本文研究了光周期对红螯螯虾抱卵、胚胎发育及虾苗生长的影响 ,以期为提高和完善红螯螯虾的人工繁殖及育苗技术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材料 :试验用虾为我院人工繁殖并培育的亲虾及虾苗。亲虾体长 113~ 12 2mm ,体重 5 5~ 90g ;虾苗平均体长 2 2~ 2 5mm ,平均体重 0 5~ 0 6g。1 2 试验方法 :光周期L∶D分别为 0∶2 4,6∶18…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由于养鳗业滑坡,各地鳗场空池很多,为了充分利用空置鳗池,罗氏沼虾被引进鳗池养殖,现将其高产技术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一、幼虾强化培育刚购买的淡化虾苗,由于规格小,成活率低,因此精养高产的技术关键是前期虾苗强化培育。根据鳗场已具备的条件,可选择白仔池做为幼虾培育地。1.幼虾培育池准备(l)检查过排水系统及池塘情况:发现渗漏及时修补。进苗前10天,先冲洗水泥池,然后用生石灰、漂白粉等药物进行常规消毒。一星期后注入经叙目筛绢过滤后的新水,水深70厘米左右。①投放隐蔽物:水泥池中投放瓦片、砖块、竹枝、…  相似文献   

14.
1、池塘选择与建造 池塘应选择在紧靠水源、水质清新、没有污染、进排水方便的地方。虾池面积以10~15亩为宜,要求水深1.8-2米。对新开挖的养殖池要在池底中央开一道4~6米宽的集虾沟,以便捕捞。 2、种苗培育 饲养两季虾,要提前建好塑料大棚。3月下旬至4月上旬购进早繁罗氏沼虾苗进行强化培育,力争5月中下旬虾苗规格达到3厘米;6月上旬购买青虾苗,选好培育池,设置小网箱若干,放养抱卵青虾,至9月底青虾虾苗规格可达3厘米左右。 3、合理放养 前季养殖罗氏沼虾,每亩放虾苗2万~2.5万尾,后季青虾每亩放养1…  相似文献   

15.
一、幼虾培育技术1.培育条件(1)培育池以水泥池为宜,面积50~100米2,水深70~80厘米,水源充足,排灌设施齐备,池底排水端设一收虾槽。也可采用幼体培育池进行高密度强化培育。还可在养虾池塘中架设网箱培育。(2)培育用水可引自江河、水库、池塘或井水等清新水质,宜沉淀过滤后入池,防止敌害生物侵入。2.放养密度室外水泥池每平方米放养淡化虾苗约300尾,若有流水和增氧设施,可加大放养密度。用室内幼体培育池强化培育,每立方米放养淡化虾苗4000~5000尾。池塘网箱培育,每立方米放养淡化虾苗约3000尾。3.…  相似文献   

16.
红螯螯虾繁育和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螯螫虾,引进我国后被称为澳洲龙虾,原系澳大利亚的野生种类,1971年澳大利亚才开始进行人工养殖,外形酷似龙虾,是目前世界上优良的淡水养殖虾类之一。1990年6月广东省新会市牛湾镇从澳大利亚引进繁殖和养殖。我场1995年4月27日从广东省平山市水口镇引进150~200克/只亲虾554只,7~10厘米虾种86只(死10只),5月25日引进7~10厘米虾种1850只(其中死亡200只),雌雄比例1:1。现将试验观察情况初报如下:一、生物学特征红螫螯虾隶属十足目,拟螯虾科,光亮虾属,一般个体100~200克,最大个体可达500克。体色里镶嵌色褐绿,头胸部和…  相似文献   

17.
陈军 《科学养鱼》2001,(8):21-21
一、选择适宜塘口龙虾一般与鱼种培育同塘混养,选用水深1.5米以上、塘埂宽度2米以上、经过彻底消毒杀菌、无敌害生物的池塘、河沟。塘内适当栽种水草,一般占塘口面积1/5左右,供龙虾脱壳时隐蔽和栖息。塘口配备进排水渠道,并安装网罩,以防龙虾随水外逃和敌害生物的侵入。虾苗下塘前要施基肥培肥水质,保证虾苗肥水下塘,下塘后有充足的饵料食用。在塘的四周用河蟹防逃设施围栏,防止龙虾外逃。二、种苗来源1.从自然界中人工捕捞,要求苗种规格整齐,无病无伤,附肢齐全,网具捕捉,禁止使用药物捕杀的苗种。2.通过人工繁殖培育苗种放养…  相似文献   

18.
克氏原螯虾池塘生态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课题组在南昌市民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3号池塘(面积268×667m2),采用牛粪培育水质、种草、微生态制剂调水等综合生态养殖技术开展克氏原螯虾池塘养殖试验,投放规格为4.6g/尾的自育虾苗10400kg(226万尾),结果共捕获商品虾63754.6kg(158.2万尾),平均规格达到40克,成活率为70%,平均亩产237.9kg;实现产值138.85万元,利润64.35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1.8637。  相似文献   

19.
2002年5月至10月,我们在章丘市白云湖淡水养殖试验场进行了红螯螯虾养殖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池塘条件 试验池两口,东西走向,呈长方形,1号地面积1.5亩,2号池面积2.5亩,坡比均为1:3,水深1.5米。池塘底质为粘土,保水性能良好,池底淤泥厚度10~15厘  相似文献   

20.
近日 ,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和葫芦岛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联合从济南市水产研究所试验场引进红螯螯虾 5 0 0 0尾 ,规格为 2~ 3cm ,运输成活率达95 %。虾苗放养在大洼县和葫芦岛部分渔场 ,进行虾苗低盐度养殖和室内大棚养殖实验 ,目前虾苗长势良好我省首次引起进淡水养殖新品种——澳大利亚红螯螯虾$辽宁省海洋渔业厅办公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