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对糖尿病足溃疡局部应用中药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计算机检索VIP、WF、CNKI、PubMed、Medline、CBM数据库,查找关于糖尿病足溃疡应用中药进行局部治疗的随机对照实验(RCT),时限检索均从建库至2015年3月。由2位检索员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利用Review Manger 5.2分析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19篇中药外涂或外敷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随机对照实验最终纳入,共纳入病例数1 425人,纳入的文献多为低质量试验(Jadad评分为1-2分)。经Meta分析,纳入的19个试验结果表明糖尿病足溃疡局部配合应用中药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Z=9.27,P<0.00001),漏斗图显示存在发表偏倚。结论 糖尿病足溃疡局部应用中药疗效优于对照组,值得更深入研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评价持续声门下吸引和间歇声门下吸引对使用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Google Scholar、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1996年1月至2016年1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同时筛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由2名研究者对文献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根据改良版Jadad评分量表对最终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对符合质量标准的研究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1015名患者。其中持续声门下吸引组494例,间断声门下吸引组52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相对危险度(RR)=0.90,95%可信区间(95%CI)0.67,1.29,P=0.48]、机械通气(MV)天数[平均差值(MD)=0.03,95%CI-3.07,3.13,P=0.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声门下滞留物隐血实验阳性率(RR=2.40,95%CI1.18,4.88,P=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声门下吸引方式均能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VAP的发生,缩短MV时间;但持续声门下吸引增加了声门下滞留物隐血实验阳性率的发生,存在气管黏膜损伤的风险。同时由于相关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较少,质量欠佳,尚需大量高质量、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情况。结果本组VAP的发生率为28.1%(41/146)。41例VAP患者除因原发病恶化外,无1例因VAP而导致病情恶化。结论加强无菌观念、做好呼吸机管道的消毒管理、加强呼吸道的护理和口腔护理、防止误吸等对降低VAP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Meta分析法评价苦碟子注射液治疗心绞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检索苦碟子治疗心绞痛的随机对照实验文献,使用ReMan4.2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分析,评价不良反应。结果: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Chi~2=3.05,df=6,P=0.80(0.05),具有较好的同质性,其OR(fixed)=2.86,95%CI[1.85,4.43],P0.00001。结论:苦碟子对心绞痛的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危险因素,为防治VAP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行机械通气患者25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VAP的发生率为36.22%.病死率30.43%。共检出病原菌130株,其中G-杆菌74.62%,G^+球菌12.31%,真菌13.08%。产ESBLs分离率14.43%。结论:VAP的发生与机械通气时间、高龄、机械通气前48h内抗生素应用情况、慢性基础疾病COPD、昏迷、低蛋白血症、使用抑酸剂、留置胃管等因素密切相关;VAP的主要致病菌为G-杆菌;对机械通气患者应进行全面预防,加强监护,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中药健脾益肾法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重庆维普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Sino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关于中药健脾益肾法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研究文献,检索日期2000年1月至2016年5月。利用revman5.2、stata1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4篇随机对照试验,合计2369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中药健脾益肾法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在总有效率(RR=1.28,95% CI[1.18,1.39],Z=5.73,P<0.001)与显效率(RR=1.65,95% CI[1.36,1.99],Z=5.11,P<0.001)方面均高于常规服用升白细胞药物组。结论 采用中药健脾益肾法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服用升白药物组,但证据质量不高,仍需要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评价西格列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c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18年2月。检索词:sitagliption、NAFLD、西格列汀、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结果:最终纳入6篇文献,共489例,其中西格列汀组244例,空白对照或安慰剂组24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或安慰剂相比,西格列汀组改善餐后2h血糖[MD=-0.93,95%CI(-1.47,-0.38),P=0.0009],糖化血红蛋白[MD=-0.27,95%CI(-0.52,-0.02),P=0.04],HOMA-IR[MD=-0.55,95%CI(-0.80,-0.30),P0.0001],ALT[MD=-16.93,95%CI(-25.83,-8.03),P=0.0002],AST[MD=-18.33,95%CI(-27.12,-9.54),P0.0001],GGT[MD=-21.95,95%CI(-29.71,-14.19),P0.00001]、肝脏超声[OR=11.48,95%CI(6.47,20.37),P0.00001]等指标,对空腹血糖[MD=-0.32,95%CI(-0.78,0.14),P=0.17],BMI[MD=-0.48,95%CI(-1.58,0.62),P=0.40],FINS[MD=-0.99,95%CI(-2.84,0.86),P=0.29]等指标无改善。结论:相比空白对照或安慰剂,西格列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脓疱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检索PubMed、Medlin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检索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脓疱疮的随机对照研究(RCT),由两名评价者独立提取资料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数据分析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16个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脓疱疮总有效率Meta分析结果为:[OR=5.59(95% CI:3.81,8.20),P<0.01],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脓疱疮总有效率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脓疱疮显效率Meta分析结果为:[OR=3.57(95% CI:2.41,5.29),P<0.01],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脓疱疮显效率高于单纯西医治疗;脓疱症状消失时间Meta分析结果显示:[MD=-1.64(95% CI:-1.88,-1.40),P<0.01],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脓疱疮较单纯西医治疗的脓疱消失所需时间更短。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脓疱疮的临床疗效较单纯西医治疗临床疗效更好,且痊愈所需时间更少,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文献系统评价定性研究与定量Meta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与技术,检索国内有关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失眠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包括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依据所定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对所检索的文献进行筛选,提取有效数据,运用RenMan 5.3软件对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6篇随机对照试验,合计1511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失眠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西药治疗组(OR=3.61,95% CI[2.68,4.85],P<0.00001)。结论 本次系统评价显示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失眠总有效率高于西药治疗组,安全性较高。但是所纳入的研究质量普遍偏低,需要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大蒜素治疗细菌感染所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01月-2014年12月收入重症监护病房且符合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标准的92例患者(均为细菌感染所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42例及对照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大蒜素治疗,疗程14 d。分析两组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治疗时间、住ICU时间及14 d病死率;并观察记录大蒜素使用过程中安全性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细菌感染所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常见病原菌为鲍曼不动杆菌(35.2%)、金黄色葡萄球菌(17.1%)、铜绿假单胞菌(13.3%)、肺炎链球菌(13.3%)及肺炎克雷伯菌(8.6%)。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略短于对照组(P>0.05),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ICU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14 d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细菌感染所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在常规抗感染治疗基础上加用大蒜素治疗,能显著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且有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以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1.
子宫肌瘤是女性非常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具有高发病率、并发症多等特点,严重影响了广大妇女的健康。研究发现中药对缩小肌瘤具有良好的疗效,同时与西药相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并能减少患者痛苦与手术率。因此,本文从动物实验方面对中药治疗子宫肌瘤的机制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子宫肌瘤的临床用药及治疗提供部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尤昭玲工作室将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过程分为进周前期、进周后期及失败后阶段,进周后分为降调期、促排期,移植后期三期及着床后;同时针对IVF-ET有关的主要的疑难疾病予以分析治疗。根据各阶段、各期的临床特点及不同的疑难疾病,除采用相应的中药口服外,还辅助耳穴贴压及药膳饮食治疗。三种方法综合治疗,提高了IVF-ET的成功率,为中医辅助治疗IVF-ET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是最常见的口腔黏膜溃疡类疾病,可发生于口腔黏膜任何部位。目前尚无根治本病的方法,李元聪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经过多年的观察、收集和整理等,探讨了该病的中医病因病机、中医辨证分型、论证施治等,为中医药治疗该病提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4.
围绝经期肥胖是女性肥胖的高峰时期,该时期不仅会产生围绝经带来的月经改变、泌尿生殖系统改变、神经感觉系统改变,还有因肥胖而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病的风险提高。本文从中医健康管理师、互联网平台、围绝经期肥胖的三位一体形式探讨中医健康管理模式,围绕以人为本、整体动态、三观并用、四态并重、防治结合的中医健康管理原则,从围绝经期肥胖的中医健康管理方式、内容、疗效评价及展望讨论四个方面阐述围绝经期肥胖的中医健康管理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作为防病治病的重要手段,为人们所熟悉、所推崇。然而,中医药的政治功能却被人忽略。在当代中国,中医药具有四大政治功能: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加强国际交流的工具,是大国地位的体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医院校要充分发掘中医药的四大政治功能,勇担繁荣发展中医院校哲学社会科学使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中药硬膏穴位贴敷与中药喷雾联合应用于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 纳入本院收治的80例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两组术后均予以常规治疗(肢体锻炼+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安慰剂穴位贴敷,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利用中药硬膏穴位贴敷与中药喷雾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术后淋巴水肿改善效果,并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水肿、疼痛、肩部活动受限、乏力、食欲不振)、上肢周径、肩关节活动度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各项淋巴水肿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各项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周、4周后上肢周径均小于治疗前,且同时段比较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肩关节活动度均明显提升,且观察组肩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5.0%,与对照组1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针对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可采用中药硬膏穴位贴敷与中药喷雾联合治疗,有利于减轻不适症状,提高肩部活动能力,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Researches have shown that cancer stem cells,regulated by the niche where they reside,are the roots of oncogenesis,relapse and metastasis.To date,very few treatments have targeted on cancer stem cells....  相似文献   

18.
中医症状的描述由定性化向定量化发展,使之客观化、标准化,是临床和科研的现实需要。通过对相关研究整理发现,目前对中医症状的量化方法可归纳为三大类,即:(1)对症状轻重的量化(包括分级赋分法、likert等级法、量表法、视觉模拟刻度法等);(2)对症状诊病辨证主次地位的量化(包括主观赋权法、客观赋权法及主客观联合赋权法等);(3)对症状轻重主次的联合量化(包括症状加权积分法等)。本文对以上的量化方法和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述评,以及对相关方法在临床中的实际应用做了相关描述。目前中医症状量化方法在临床应用中还不够广泛,仍有诸多问题需要探讨和解决,应该在保持中医特色的前提下,与多学科相结合,并利用现代科技,寻找出更合适的量化方法,更好的服务于临床与科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