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重点小城镇在北京市城市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审视重点小城镇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在分析时代背景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北京市重点小城镇的定位和作用,分析了重点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特色不突出、城镇产业层次低、人口集聚能力不足、投资融资机制不畅等主要问题,指明了生态化、组团式、功能型、融合化的发展路径,提出了现阶段推进重点小城镇建设的建议,开展城镇品牌经营,着力打造知名城镇;积极发挥市场作用,形成建设合力;积极推进创新创业发展,培育镇域经济新增长点等,为北京市重点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司红十 《新农业》2022,(9):58-60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2015年以来国家推进的区域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按照河北省的京津冀协同的区域规划,承德市作为生态涵养区,生态旅游产业是承德市重点布局发展的产业.基于乡村振兴和京津冀协同战略推进,以及城镇化的不断发展,承德地区建设和发展特色旅游小镇,是承德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一环.本文主要分析在京津冀协同下承德特色旅游小镇...  相似文献   

3.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加速推进背景下,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河北省建设用地需求将持续旺盛,继续依靠征地远不能满足需要,亟需推进集体建设用地入市释放发展空间。结果表明,完善河北省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可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释放空间、加快京津冀区域城镇更新和产业升级步伐、减轻政府和企业资金压力,符合国家层面政策导向;河北省现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办法不够完善,实践中隐形流转、收益分配混乱等问题突出;应从强化政府服务和监管职能、完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入市制度、建立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制度体系、组织保障、分步实施等方面完善河北省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入市制度。  相似文献   

4.
推进京津冀区域生态协同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京津冀处在同一自然单元分属不同行政区,区域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相互制约,长期以来水资源严重短缺,区域生态建设极不平衡,近年来生态环境恶化,加强京津冀区域生态系统建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已成为当务之急。针对京津冀区域生态建设发展不平衡、推进机制不完善、制约因素明显、区域生态体系不完备、生态保障能力弱等问题,剖析了河北生态建设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作用,为加速建成京津冀生态涵养保护支撑区,明确了河北生态建设的基本定位、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提出了强化领导、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完善机制、加强合作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构建京津冀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是京津冀农业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重要一环。但当前京津冀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长效联动机制尚未形成。探究了美国密苏里州和法国奥罗阿大区建设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成功经验,为京津冀区域农业创新中心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建设协同创新的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市场调节机制并加强国际合作是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因素。京津冀地区应从建立分工明确、协同创新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推动涉农企业成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服务机制、促进国际合作方面着手,全面建设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生态系统,进而带动京津冀区域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的整体进步,为京津冀区域农业协同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6.
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路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是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的核心内容和关键支撑。针对京津冀区域农业科技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特点,提出以北京为创新中心,以天津为孵化基地,以河北为应用支撑区的协同创新思路,通过组建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联盟,组织实施协同创新工作。根据京津冀区域现代农业发展需求,提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重点领域,并从整合创新资源、完善合作机制、创新体制、增加财政投入力度和搭建信息网络平台等角度提出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7.
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尤其注重城镇内涵提升,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积极推动城镇化和加快推进农村人口市民化转移。京津冀区域城镇化水平与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推进新型城镇化,创新发展模式是实现京津冀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本研究多角度构建了京津冀区域新型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并通过熵值法对京津冀区域城镇化进行了测度,发现生态环境是京津冀区域城镇化发展中的普遍的制约因素,而且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严重滞后于京津地区。今后京津冀区域应积极利用协同发展机遇,通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完善生态体制机制建设,共建共享京津产业资源和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创新协同发展活力,从生态、经济、社会和制度等层面系统加快京津冀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推进,通过北京、天津和河北的优势互补,促进天津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成为重要课题。目前天津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还存在国家级龙头企业数量偏少、企业规模偏小、品牌知名度低等不足。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天津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路径被提出:充分利用京津地区的金融资源;充分发挥京津冀的比较优势,整合全价值链;充分挖掘特色资源和互联网潜力,打造高集聚度、高信誉的品牌;借助京津冀非农企业的品牌和资本,实现农业经营主体多元化。  相似文献   

9.
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的有效推进,应在治理手段上将京津冀三地能够科学囊括其中。并切实展现协商、合作机制功能,针对生态环境治理问题达成统一共识。既要不断强化自身内部控制体系与行政手段,还需能够实现外部高效监督与管理。在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发展问题上,能够充分发挥京津冀地区资源优势,最大化发挥协同发展机制功能。结合沧州市实际生态问题,积极完善与创新生态管理体系。由此,通过不断优化勇于创新生态环境协同发展机制,确保京津冀地区能够真正在环境保护工作上展现一定成果。  相似文献   

10.
在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的进程中,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以深化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创新农业发展理念、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形成了崭新的生态供给、产业供给、科技供给以及要素供给,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基于阐述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和作用、成效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思路。  相似文献   

11.
京津冀一体化农业协同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今年2月26号习总书记在北京召开座谈会,强调京津冀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盈、扎实推进,走出一条协调发展的路子来,加强环渤海与京津冀地区协作,深化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与推进  相似文献   

12.
<正>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今年2月26号习总书记在北京召开座谈会,强调京津冀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盈、扎实推进,走出一条协调发展的路子来,加强环渤海与京津冀地区协作,深化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与推进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围绕"四个中心"的战略定位,加快疏解非首都功能,突出土地和空间减量工作重点,推进减量发展动能转化,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部署取得显著成效。未来应尽快启动新一轮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差异化盘活不同类型的低效建设用地,率先形成创新驱动新格局,引导北京城市功能人口等向周边疏解,实现减量发展空间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4.
京津冀农业区域协调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玲  贾启建  王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733-19735
根据京津冀农业系统的特征,选取人口压力、资源利用、建设能力为一级指标,下设人均耕地、人均粮食产量、人均肉制品、单位农业产值能耗、复种指数、耕地有效灌溉率、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财政支出中农业支出比重等14项指标,建立了农业系统协调度评价理论体系,对京津冀农业协作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农业协作发展处于初期,应执行思想意识是前提、各项规划要先行、交通运输是基础、提升品牌是重点的协同发展策略。提出了京津冀农业协作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增强京津冀农业协作发展的战略定位意识;推进京津冀农业协作发展规划工作;构筑现代化、一体化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提升农产品档次。  相似文献   

15.
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进入了转型发展期;从产业结构看,传统农业生产规模收缩,休闲农业、创意农业、会展农业蓬勃发展。从产业化经营看,初步形成了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引领,集种养、加工、流通于一体的都市农业产业化体系;从生产要素方面看,土地、水、劳动力、化肥等传统生产要素投入总量下降,科技、信息等现代生产要素作用明显。在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背景下,必须突破资源环境制约、体制机制制约等问题,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休闲农业标准化建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发展方式,促生新的农业产业形态,推进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中国的重大国家战略之一,其中金融是支持京津冀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力量。基于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意义的简述,系统分析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金融需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金融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要路径,展望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农业产业一体化的发展前景。最后,从加强银政企合作、创新融资品种、完善区域共建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提升金融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力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联盟作为产业创新载体,以重点产业协同创新带动整体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目标重要内容。产业技术联盟主要从组织建设、领域布局、成果推广和政府引导4个方面,实现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和转型升级。目前,京津冀产业技术联盟还存在数量少、影响力降低、与产业协同创新结合有待深化、政府对联盟发展的支持力度有待加强等问题。建议建立以联盟为核心农业协同创新体系,强化联盟与产业协同的契合度,加强政府对农业协同的引导和支持。  相似文献   

18.
正2016年5月4日,农业部召开《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发展规划(2016~2020年)》部署推进会,研究推进规划实施的举措,审议通过了《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发展工作推进机制》。会议认为,2015年以来,京津冀3地和各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研究推进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发展的工作举措,在统筹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  相似文献   

19.
西集镇作为北京市重点发展的小城镇之一,在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针对小城镇开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西集镇应当依托作为北京市重点建设镇的政策优势,深入挖掘和利用西集镇的区位优势、经济产业优势、地热和滨水生态资源优势,加速完成一级开发,创造二级上市条件。大力健全基础设施,推进二级开发进程。积极启动重要节点建设,努力完善功能布局。坚持中心区开发与产业发展联动原则,推进功能布局协调。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2020,(2)
正1.总体要求(略)2.主要目标推进1 000个左右小城镇建设美丽城镇。到2020年,在1 000个左右小城镇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100个左右小城镇率先达到美丽城镇要求。到2022年,300个左右小城镇达到美丽城镇要求,其他小城镇达到美丽城镇基本要求。到2035年,美丽城镇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全省小城镇高质量全面建成美丽城镇。3.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