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前期的研究表明,一定浓度的富氢水(hydrogen-rich water,HRW)处理可以促进小苍兰植株生长和开花。而关于HRW不同施用时期和施用方法对小苍兰植株生长和开花的影响及其可能的生理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以去离子水浸泡种球和浇灌植株为对照(CK),研究了50%的HRW浸泡种球和去离子水浇灌植株(S),去离子水浸泡种球和花茎伸出以后,以50%的HRW浇灌植株(I),以及50%的HRW浸泡种球加上花茎伸出后以50%的HRW浇灌植株(S+I),对小苍兰开花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发现,处理S+I显著缩短了开花用时,增加了花茎长度、花茎粗度、花朵直径和小花数;3种处理均显著增加了小苍兰花茎伸长期花茎基部的生长素和玉米素核苷的含量,处理S和处理S+I显著降低了脱落酸的含量,处理S和处理I显著增加了赤霉素的含量;3种处理均显著提高了花朵内的可溶性糖含量。研究结果对于HRW在农业上的应用及HRW作用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瓶插寿命短是小苍兰切花生产中存在的重要问题。本研究采用1%、10%、25%、50%和100%浓度的富氢水(hydrogen-rich water,HRW)溶液对小苍兰切花进行预处理。发现与去离子水预处理的对照相比,1%的HRW预处理,显著延长小苍兰的瓶插寿命,花序和单花的瓶插寿命分别比对照延长了15.99%和7.91%。1%的HRW预处理后,小苍兰切花萎蔫期的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对照。与对照相比,盛花期和萎蔫期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增加,萎蔫期过氧化氢酶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显著增加。HRW处理后,小苍兰切花可能通过提高细胞的抗氧化能力,从而延长小苍兰切花的瓶插寿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水杨酸(SA)对小苍兰(Freesiarefracta Klatt)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利用SA调控小苍兰生长、开花及其种球繁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盆栽小苍兰进行不同浓度SA水溶液浸泡种球、叶面喷施及浸泡种球+叶面喷施3组处理,以未进行SA处理为对照(CK),测定分析各处理小苍兰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指标。【结果】低浓度SA(150.0 mg/L)处理可促进小苍兰营养生长及球茎发育,并延长开花天数,高浓度(450.0~600.0 mg/L)SA处理能抑制小苍兰营养生长及生殖生长。在浸泡组中,600.0 mg/L SA处理的小苍兰矮化效果显著(P<0.05,下同),株高比CK降低16.9%,花葶高比CK降低33.8%,但小苍兰叶片受到损伤,且植株开花率降低。在喷施组中,300.0 mg/L SA处理的小苍兰花期比CK提早5 d;150.0 mg/L SA处理的球茎总重量比CK提高27.3%。在浸球+喷施组中,300.0 mg/L SA浸泡种球处理随着叶面喷施SA浓度的升高,大球茎平均重呈明显降低趋势,其中,喷施300.0 mg/L SA处理的大球茎平均重比CK降低11.3%,喷施450.0 mg/L SA处理的株高和花葶高分别比CK降低13.5%和10.3%,且植株叶片生长及开花表现良好。【结论】300.0 mg/L SA浸泡种球+450.0 mg/L SA喷施叶面对小苍兰生长及开花的综合效果最佳,可供小苍兰或其他植物利用SA进行植株生长及开花调控应用。  相似文献   

4.
用不同浓度多效唑对自育小苍兰新品种"香玫"种球浸泡不同时间,研究多效唑对小苍兰株型、开花及仔球繁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浓度多效唑结合较长的浸泡时间,对小苍兰株型的矮化有利,但同时易引起植株畸形的发生,其中以多效唑150 mg/L浸泡12 h的组合对株型控制效果较好;在各处理间,对小苍兰主花序长度、主花序第一朵小花直径...  相似文献   

5.
唐菖蒲是世界著名切花之一,种球是进行切花生产的唯一繁殖材料,但种球繁殖率低限制了切花的商品生产。为了在不降低切花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唐菖蒲购买种球的种植系数,降低切花生产成本,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本研究对唐菖蒲切花品种‘Advanced Red’的开花种球进行了切割,通过比较整球及半球种植在种球生长、开花以及新球质量上的差异,发现二者在种球的出芽和出叶时间、叶宽、切花采收期、新球大小及鲜重,以及新球淀粉和蔗糖含量上均无显著差异;两种种植方式下出芽和出叶时间与切花采收期间的相关性均达0.60以上;新球鲜重和直径间均达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6和0.85,且2种种植方式获得的根据新球鲜重预测新球直径的方程基本一致。上述结果表明半球种植不影响唐菖蒲的切花生产,且球茎出芽和出叶越早,切花采收越早,因此唐菖蒲切花生产中可采用切割开花种球来提高种植系数,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可采取措施促进球茎早萌发、早出叶,进而提早切花采收。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以小苍兰品种‘Red Lion’为材料,研究喷施不同浓度6-BA(25、50、100 mg/L和200 mg/L)对小苍兰生长、生理生化特性及花期的影响,以期为小苍兰花期调控和切花栽培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喷施适当浓度的6-BA有利于延长小苍兰‘Red Lion’花期;6-BA浓度为200 mg/L时显著提高小苍兰的花朵直径、花葶长度、小花数、株高、叶片数,较对照花期延长11 d、花朵直径增加50.45%、小花数增加114.89%,同时叶片的丙二醛含量较CK降低34.65%,叶片抗氧化酶(POD、CAT)活性升高,分别比CK提高97.26%和393.24%。综之,喷施适当浓度的6-BA能够显著提高小苍兰‘Red Lion’花朵质量及数量,延长小苍兰花期,其中200 mg/L 6-BA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唐菖蒲生长发育动态及其对P、K、Ca吸收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对唐菖蒲地上、地下部的生长动态进行了调查,并对各时期叶片和新球中的P、K、Ca三种元素的含量进行分析测定,旨在为唐菖蒲切花生产、种球繁育及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唐菖蒲新球干鲜重变化与新球直径大小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且不同时期的变化幅度明显不同,5月栽植的唐菖蒲在8月上旬新球直径、新球干重鲜重的增长速度最快;唐菖蒲地上部和地下部新球到达生长高峰的时期不同,地上部的生长高峰在生长发育的前期,地下部新球生长在盛花开始增加迅速。唐菖蒲在生长期K的含量大于P的含量,植株在花芽分化期对K和P的需求量最大;在新球充实生长的后期,对P的需求量也较大;唐菖蒲叶片中含Ca量较高,属喜Ca植物。  相似文献   

8.
以马蹄莲切花品种为试材,调查了马蹄莲种球培养期间地上部分和地下部的生长量。结果表明,叶片数与子球数之间无明显的相互促进或抑制关系;地下球根的鲜重、干重及周径在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之后均有一个生长高峰。  相似文献   

9.
为了保证唐菖蒲产量和品质,提高唐菖蒲种球增殖效率,本研究通过对唐菖蒲的开花种球(直径≥4 cm)分别进行2、4、6、8份切割处理,比较整球与不同方式切球种植对唐菖蒲增殖效率、发芽时间、株高、花枝长度及新球质量上的差异,探索提高唐菖蒲种球增殖效率的方法。结果表明,种球切割为4、6、8份可显著提高唐菖蒲增殖效率,其中切割6份种植后,增殖效率达3.25;切割为2、4、6份后种植,初叶长至10 cm所需时间与整球种植无显著差异,但切割8份后出芽时间显著延长,为35.5 d。整球种植与切球种植在种球的株高、花枝径、小花数量、新球大小及鲜重上均无显著差异,切球种植不影响切花生产,因此唐菖蒲种球繁殖过程中可采用切球种植来提高唐菖蒲繁殖效率,增加切花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用不同浓度的Topflor水溶液对盆栽崇明水仙(Narcissus tazetta L.var.chinensis Roem.)的种球进行不同时间的浸泡处理,研究了不同处理对其生长、开花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Topflor处理对株高和花葶高度均有明显的抑制效果,能明显提高叶片数及其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种球仔球的数量和质量,但对开花历期、开花数、叶宽的影响不显著。在不同处理中,以10 m L/L Topflor浸球10 min的处理对盆栽崇明水仙生长和开花的综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以盆栽小苍兰为研究对象,将不同浓度的Topflor水溶液通过浸球、浸湿基质以及叶面喷施的方式进行处理。结果表明,Topflor能明显抑制小苍兰营养生长,3种处理方式均对小苍兰株高有明显抑制效果,但高于50mg/L的浸球处理会使叶片表现出激素伤害症状。用10~75mg/L的浸球处理和0.5~2.0mg/盆的浸湿基质处理中,对增加叶宽有显著影响,而叶面喷施则无明显影响。Topflor浸球和浸湿基质处理明显增加了小苍兰叶片的厚度,但所有处理对盆栽小苍兰的分蘖均没有促进作用。Topflor对开花性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开花株数、花径以及小花数等指标上,对花色及花型没有不利影响。整体来看,10~25mg/L浸球处理,25~50mg/L叶面喷施处理,以及1mg/盆的浸湿基质处理有利于小苍兰的盆栽生产。  相似文献   

12.
以6种基质配制成11种复合基质栽培香雪兰,研究复合基质对香雪兰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合其栽培的复合基质。结果表明:“泥炭+椰糠+无机基质” (C7、C8、C9)组合有利于香雪兰的营养生长,也能较好地促进花葶高度的生长并有利于小花的开放,C7处理开花率最高。“泥炭+椰糠+无机基质”组合不仅有利于种球生长过程中物质的积累,同时还能提高繁殖系数,尤其以C8处理效果最佳。“园土+泥炭+河沙”组合与“园土+椰糠+河沙”组合进行比较,在椰糠与泥炭同等比例下,两组植物的生长及开花状况相当。基质中园土比例过大会抑制香雪兰的生长发育,不能满足其生长需求。综合来看,“泥炭+椰糠+无机基质”组合最有利于香雪兰的生长发育,在营养生长、开花及种球发育等方面均起到良好促进作用,且以再生性强的椰糠部分替代不可再生性的泥炭用于栽培香雪兰是可行的,此研究对指导今后生产实践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盆栽百合鳞茎发育与碳水化合物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燕  董丽  刘春 《河南农业科学》2012,41(5):117-120
为深入探讨盆栽百合的鳞茎发育机制,对盆栽百合粉冠军(After eight)和橙色精灵(Tinydina)的鳞茎发育规律及鳞茎不同部位中淀粉、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现蕾后鳞茎中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迅速下降;盛花后鳞茎干质量和鲜质量同时增加;叶半枯到叶全枯时新鳞茎中淀粉含量迅速上升,两品种增长幅度分别为41.9%和15.6%。因此,盛花期是粉冠军和橙色精灵百合鳞茎膨大的转折点,此时新鳞茎成为主要的"库";盆栽百合鳞茎发育存在后熟期。  相似文献   

14.
氯苯胁迫对小麦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实验室人工控制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1,2 ,4 -三氯苯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50—250μg·g-1浓度胁迫对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影响甚小 ,但延迟小麦种子的出苗速率 ;300μg·g-1浓度胁迫使种子的发芽率降低至57.9%。在正常条件下 ,小麦种子露白后第4dα -淀粉酶活性达到最大值 ,第12d以后迅速下降 ;在150—200μg·g-1 浓度胁迫下 ,小麦种子内α -淀粉酶活性的峰值下降 ,贮藏物质的转化受阻 ;幼苗的生长受抑 ,干重、鲜重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受害程度随着1 ,2,4 -三氯苯浓度的增加而加重 ,且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而有所减弱。根部比地上部对1 ,2,4 -三氯苯胁迫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15.
1982~1985年的小区试验及扩大示范试验表明:稀土元素能促进中国水仙出苗、展叶、叶片生长、叶绿素增加;并能促进磷茎膨大、增加大花球百分率而提高大花球产量;同时对改善中国水仙品质、增加花葶数也有良好的作用。三年定点小区试验结果:采用浸种配合喷施处理的效果优于单独浸种或单独喷施的处理。最佳处理组合:低浓度浸种配合初苗期和壮球期用低浓度喷叶,大花球百分率最高。三年平均:磷茎围径≥24cm 和22~23.9cm 的大花球,最佳处理组合为14.5%和40.5%,比对照的8.6%和32.6%分别增加67.6%和24.2%。平均花葶数,最佳处理组合为4.1葶/粒,比对照的3.6葶/粒增加13.9%。扩大示范试验的结果表明:磷茎围径≥24cm 的大花球,稀土处理为58.0%,比对照的48.0%增加20.8%;平均花葶数,稀土处理为4.7葶/粒,比对照的4.4葶/粒增加6.8%。中国水仙施用稀土,由于提高了大花球产量和增加了花葶数,从而能显著地提高经济效益。每公顷可增加产值7500元以上,即增加产值9.7%以上。  相似文献   

16.
外源茉莉酸甲酯对香雪兰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不同浓度茉莉酸甲酯(MeJA)水溶液浸泡种球及叶面喷施对盆栽香雪兰(Freesia hybrida)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MeJA对香雪兰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调控影响。浸球处理中,所有处理组都促进了株高的生长,1mg/L和100mg/L处理组的小花数量最多,且都早于对照组4d开花;10mg/L组开花比对照组早1周且总花期最长达19d。喷施处理中,400mg/L处理对株高的降低效果最好,10mg/L处理组的小花数最多,1mg/L处理组开花最早且总花期最长;1mg/L处理组的大球数量最多,且繁殖系数最高,比对照组提高35.5%。综上,10~100mg/L喷施处理控制株高的效果最佳,1~100mg/L浸球和1~10mg/L喷施处理最有利于增加香雪兰的小花数并延长花期。  相似文献   

17.
Gibberellins(GAs) are important phytohormones that regulate many developmental processes in plants. Clove, as the reproductive organ of garlic, dramatically affected garlic bulb development. Considering the potential of gibberellins in plant development and our previous studies,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soaking two types of seed cloves(seed clove-I: without root/shoot sprouting; seed clove-II: with root/shoot sprouting) in GA_3 solution on axillary bud development and examined the effect of soaking seed cloves in GA_3 solution on bulb development, phytohormone level and sugar content in this study.Results indicated seed clove types, soaking liquids and their interaction significantly affected the number of cloves per bulb and the rate of single-clove bulb. Moreover, soaking seed cloves in 1 mmol L~(–1) GA_3 solution for 24 h not only promoted axillary bud formation and secondary plant growth(equal to tillering or branching), but also slightly increased the number of cloves per bulb and changed bulb structure with a low yield and marketable quality. On the 40 th day after GA_3 treatment(at axillary bud outgrowth stage), zeatin riboside(ZR) and soluble protein in stem were sharply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GA_3, sucrose, fructose and soluble protein in leaf. However, GA_3, indole~(-3)-acetic acid(IAA), soluble sugar and sucrose in stem(3.52 ng g~(–1) fresh weight(FW), 19.88 ng g~(–1) FW, 237.3 mg g~(–1) FW, and 8.24 mg g~(–1) FW, respectively)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on the 40 th day after GA_3 treatment,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of water treatment(5.56 ng g~(–1) FW, 32.96 ng g~(–1) FW, 263.6 mg g~(–1) FW, and 10.37 mg g~(–1) FW, respectively). To our knowledge, these novel results indicate seed cloves soaked in GA_3 solution promotes axillary bud formation and outgrowth that caused the changes in plant architecture and bulb structure. Meanwhile,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level of endogenous plant hormone(GA_3, IAA and ZR) cooperates with the content of sugar(sucrose and fructose) in leaf and stem to regulate axillary bud outgrowth in garli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