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通过观察马归液对腺性膀胱炎大鼠模型膀胱组织的影响,为运用马归液治疗腺性膀胱炎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方法 首先通过对大鼠膀胱灌注大肠埃希菌成功建立腺性膀胱炎大鼠模型,然后对造模成功的大鼠分别灌注马归液第1组为1次/周;马归液第2组为2次/周、吡柔比星、生理盐水8周,再对各组大鼠膀胱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透射电镜检测和Bcl-2、Bax基因表达检测,以观察各组大鼠膀胱黏膜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 经马归液灌注,马归液1组、马归液2组病理学检查显示膀胱组织正常无炎性病变;Bax、Bcl-2灰度均值比较,马归液2组、马归液1组的灰度均值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马归液2组与马归液1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Bcl-2/Bax中,马归液1组、马归液2组分别与吡柔比星组、生理盐水组组间比较中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马归液2组与马归液1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归液对大鼠腺性膀胱炎膀胱黏膜有明显治疗效果,具有修复作用,且一周灌注两次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电针联合膀胱综合训练对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型)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型)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膀胱综合训练方法,观察组患者在膀胱综合训练的基础上增加电针治疗。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通过24 h自主排尿次数、尿动力学检查、生活质量精简问卷(SQLP)评分评价2组患者膀胱功能情况。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24 h自主排尿次数、充盈期逼尿肌压力、残余尿量及SQLP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而最大膀胱测压容积及最大尿流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联合膀胱综合训练可有效改善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型)患者膀胱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脾虚湿蕴型荨麻疹行自血疗法与梅花针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脾虚湿蕴型荨麻疹患者2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66例予以自血疗法治疗者为A组,66例予以梅花针治疗者为B组,68例予以梅花针联合自血疗法治疗者为C组,对比分析3组治疗前后荨麻疹活动评分、免疫功能与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后,C组荨麻疹活动度评分较A组、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辅助性T细胞(CD4+)、细胞毒性T细胞(CD8+)及CD4+/CD8+值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复发率较A组、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脾虚湿蕴型荨麻疹行自血疗法与梅花针联合治疗可有效降低荨麻疹活动度评分,改善免疫功能,并且减少复发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健脾温肾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59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29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匹维溴铵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脾温肾方治疗,2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并随访8周。分别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大便Bristol评分、生活质量评分(IBS-QOL、SF-36)、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及随访的复发率。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7%,治疗组为9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ristol评分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BS-QOL、SF-36评分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4+/CD8+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随访复发率为34.5%,治疗组为10%,对照组复发率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 健脾温肾方能显著缓解IBS-D患者临床症状及改善大便性质及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复发率低,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鲫鱼冬瓜皮汤辅助治疗肾病综合征水肿期患者对水肿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除常规西药治疗外,予以鲫鱼冬瓜皮汤,每日2次,隔日1剂,连续14 d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水肿消退时间、腿围、腹围、体质量及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尿酸(UA)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水肿消退时间明显缩短(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腿围、腹围及体质量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腹围及体质量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血清CR、BUN、UA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鲫鱼冬瓜皮汤辅助治疗肾病综合征水肿患者可有效改善水肿及肾功能,疗效确切,食用安全,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健脾温肾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59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29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匹维溴铵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脾温肾方治疗,2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并随访8周。分别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大便Bristol评分、生活质量评分(IBS-QOL、SF-36)、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及随访的复发率。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7%,治疗组为9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ristol评分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BS-QOL、SF-36评分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4+/CD8+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随访复发率为34.5%,治疗组为10%,对照组复发率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 健脾温肾方能显著缓解IBS-D患者临床症状及改善大便性质及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复发率低,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健脾理气、祛湿化瘀解毒法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中药组予以健脾理气、祛湿化瘀解毒中药,同时给予必要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最佳支持治疗(BSC),观察两组临床症状、生存质量(KPS)、免疫指标、心电图、血常规及肝肾功能的变化情况,并随访患者疾病进展时间(TTP)。结果 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中药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症状积分降低,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中药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提高生存质量(KPS)方面,中药组治疗后较治疗前KPS评分升高,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有统计意义(P<0.05);在免疫指标方面,中药组治疗后NK细胞活性及CD4/CD8比值均上升,前后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免疫指标提高较对照组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心电图、血常规、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在疾病进展时间方面,中药组的TTP为6个月,对照组TTP为3个月,中药组TTP较对照组延长3个月,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理气、祛湿化瘀解毒法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和免疫力、延长无疾病进展时间等方面都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鲫鱼冬瓜皮汤联合常规治疗方法对肾病综合征模型大鼠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96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按照临床等效剂量予以鲫鱼冬瓜皮汤,连续14 d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及治疗4周后,检测大鼠肾组织病理形态学、24 h尿蛋白及肌酐、尿素氮、尿酸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治疗组体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对照组与治疗组的体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和治疗组相比,体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对照组远端小管排列较紧密,组织间可见少量炎性渗出;治疗组较对照组减轻。经过4周的治疗后,治疗组尿蛋白、肌酐、尿素氮、尿酸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治疗组指标有显著性改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鲫鱼冬瓜皮汤联合常规治疗方法可有效改善肾病综合征模型大鼠体质量比,减少其24 h尿蛋白及肌酐、尿素氮、尿酸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柔肝愈偏饮防治肝郁血虚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分别给予柔肝愈偏饮、氟桂利嗪治疗1个月,随访3个月。结果 中医证侯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及随访3个月分别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个月与随访3个月,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月偏头痛头痛发作次数、头痛发作持续时间、头痛程度进行比较,每项症状组内比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个月头痛主证积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结束后1个月与3个月的积分变化,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柔肝愈偏饮防治肝郁血虚型偏头痛临床有效,其治疗1个月疗效与氟桂利嗪相当,随访3个月疗效优于氟桂利嗪。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经验方活血消肿散结汤联合左甲腺素钠片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10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的左甲腺素钠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院内经验方活血消肿散结汤治疗,均治疗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即甲状腺激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的水平]、结节大小、结节个数和中医症状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1)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08%(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结节个数和结节直径较治疗前比较,均有所减少(P<0.05),且观察组的结节个数和结节直径较对照组减少更明显(P<0.05);(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T3、FT3水平比较及观察组治疗前后TS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治疗后TSH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低于观察组(P<0.05);(4)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活血消肿散结汤联合左甲腺素钠片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效果显著,能够缓解症状及体征,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且优于单纯应用左甲腺素钠片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生物陶瓷火罐结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背肌筋膜炎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确诊为背肌筋膜炎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1人,一组选取阿是穴2处刺络放血、痛点肌肉起止点及膀胱经吸拔生物陶瓷火罐共10枚,留置10 min,隔天1次,共15次,30 d;另一组予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塞来昔布200 mg,日1次,共30 d。结果 疗程结束后及3月后随访两组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tthel指数及SF-36、PCS及MCS评分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数值有上升趋势。两组总有效率相当(P>0.05),但治疗组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生物陶瓷火罐结合刺络放血可有效改善背肌筋膜炎症状,减少复发率,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调气化瘀利水方联合艾灸治疗肛肠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肛肠术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臀部肌内注射新斯的明治疗,治疗组给予调气化瘀利水方联合艾灸治疗,观察两组首次排尿时间、平均显效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排尿情况和小腹胀满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首次排尿时间、平均显效时间、首次排尿后膀胱残余尿量、治疗后2 h内排尿总量及临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调气化瘀利水方联合艾灸治疗肛肠术后尿潴留的疗效明显优于肌内注射新斯的明,同时具有显效快,提前首次排尿时间以及膀胱残余尿较少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耳穴贴压对抑郁障碍相关性失眠(心脾两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7月在佛山市中医院针灸科就诊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单纯针刺组和针刺联合耳穴组,每组40例,治疗6个月后两组均进行疗效的比较,同时运用多导睡眠图(PSG)、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的睡眠质量及抑郁状况进行评估。结果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5%,与单纯针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睡眠质量均有改善(P<0.05),与单纯针刺组比较,联合治疗组在TST(总睡眠时间)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SQI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均有改善(P<0.05),但联合治疗组睡眠效率及日间功能评分改善更明显(P<0.01);两组患者的SDS评分均有改善(P<0.01),且与单纯针刺组比较,针刺结合耳穴组SD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HAMD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但联合治疗组较单纯针刺组改善更明显(P<0.05),其中单因子中联合治疗组的焦虑/躯体化因子、睡眠障碍因子、绝望感因子也均低于针刺组(P<0.05)。结论 针刺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抑郁障碍相关性失眠(心脾两虚型)具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中医护理在肝火犯肺型慢性咳嗽的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6例符合诊断标准的肝火犯肺型慢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6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应用中医护理模式,对照组用临床常规护理,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起效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护理满意度及咳嗽症状积分的改变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治疗组临床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2%高于对照组6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起效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也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咳嗽症状评分均有改善(P<0.01),但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 中医护理肝火犯肺型慢性咳嗽优于常规护理,临床护理效果明显,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回顾性研究健脾补肾膏方治疗脾肾气虚型小儿神经性尿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使用电子病历检索工具筛选出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荆州市中医医院收住符合脾肾气虚型小儿神经性尿频诊断且治疗方案以谷维素、维生素B1为基础用药的患儿84例,对照组42例给予谷维素和维生素B1口服治疗,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健脾补肾膏方治疗,观察两组治疗20 d的疗效、用药的安全性及3个月内的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频、尿急症状改善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尿频、尿急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复发率(3.45%)明显低于对照组(3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健脾补肾膏方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取得了良好临床效果,服药方便,安全可靠,远期疗效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隔姜隔盐艾炷灸及隔姜隔盐艾盒灸治疗中风后急迫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5例中风后急迫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艾盒灸组(每组40例)、艾炷灸组(35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艾炷灸组与艾盒灸组分别予隔姜隔盐艾炷灸及隔姜隔盐艾盒灸,每日1次,均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治疗4周后各组患者的尿量改善情况、白天排尿次数、夜间护理员被叫醒次数、Barthel指数评分及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评分。结果 治疗4周后,艾炷灸组及艾盒灸组患者平均每次尿量增加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艾炷灸组及艾盒灸组患者白天排尿次数及夜间护理员被叫醒次数明显减少,较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三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无明显差异,但两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隔姜隔盐艾盒灸及艾柱灸对中风后急迫性尿失禁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但艾盒灸较艾炷灸更容易操作、更安全,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虫茶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4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2例给予虫茶及缬沙坦治疗,对照组72例单纯应用缬沙坦治疗。两组连续治疗4周后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40.3%,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分别为25.0%和76.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虫茶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