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油菜(小麦)—棉花两熟模式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1]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植棉技术标准化创新团队根据湖北省荆门市及江汉平原棉区特点,经过试验示范总结集成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主要采用优化种植模式、配套优良品种、标准化栽培技术达到高产高效目标。2014-2016年三年的应用为农民增产增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正> 我县地处豫北平原,土质疏松,水肥条件好,适宜种植小麦、玉米、花生、棉花等多种农作物。近年来,我们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总结推广了麦秋两熟制麦套花生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使我县在保证小麦单产400 kg的前提下,花生产量从常年的150 kg左右提高到 350 kg左右(最高的达 425kg),实现了小麦花生双丰收,其经验是: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中棉所50棉花在阜阳市种植的适宜播期,集成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为麦—棉连作或马铃薯—棉花连作提供技术支撑,进行了短季棉品种中棉所50不同播期试验。结果表明,中棉所50在接茬田间种植中,播期越早,产量越高。在茬口安排上采取能早不晚的原则,尽早播种,以提高棉花单位面积产量。结合皖北地区的种植习惯,建议在小麦—棉花的种植模式中,中棉所50的适宜播期为5月30日至6月15日。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主产区,由于国际棉价的不断下跌,棉花种植面积不断缩小,棉农的种植积极性不断下降。为保证该地区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规范了短季棉与早熟马铃薯复种生产模式,制定了《短季棉与早熟马铃薯一年两熟栽培技术规程》(DB 13/T 2533—2017)。该规程规定了冀中南棉区短季棉与早熟马铃薯复种栽培的品种选择、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关键技术要求,为河北省冀中南棉区棉花与马铃薯复种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为集成推广短季棉油后直播栽培技术,提高植棉效益,以短季棉福棉100为材料,进行了油后直播棉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油后直播栽培技术可以获得棉花高产,有效减少物化和人工投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植棉效益。  相似文献   

6.
为了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广安地区多年来积极推广水、旱轮作方式,利用小麦、油菜收获后再种植水稻。因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水稻旱育秧强化高产栽培技术得到基本的推广并不断有所改进和提高。针对小麦、油菜作物收割期不一致的情况下分期播种水稻和改进耕作制度等方式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相似文献   

7.
巩固  张战伟 《农技服务》2004,(10):10-10
小麦、油菜、棉花、花生间作套种是商丘市近几年推广应用的一种高产高效种植模式。该模式经济效益显著,一般年亩产小麦400公斤,油菜80公斤,皮棉80公斤,花生200公斤,亩产值达2000元以上。现将该栽培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针对江汉平原"小麦-棉花"间套移栽连作模式存在的麦棉共生期长,不利棉花壮苗早发,影响棉花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等问题,研究形成抗虫杂交棉新品种中棉所87"油菜-棉花"连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和技术规程。结果表明,油后移栽棉比麦后移栽棉每公顷增加收入7 479~8 865元。  相似文献   

9.
小麦、油菜、棉花、花生间作套种是商丘市近几年推广应用的一种高产高效种植模式。该模式经济效益显著 ,一般年亩产小麦 40 0kg ,油菜 80kg ,皮棉 80kg ,花生 2 0 0kg ,亩产值达 2 0 0 0元以上。现将该栽培模式介绍如下 :1 栽培模式选用“九二”式配套模式 ;3m一带 ,1 0月中下旬播种 9行小麦 ,占地 1 .8m ,留 1 .2m预留行 ;1 0月底~ 1 1月上旬 ,在预留行内移栽 2行油菜 ,翌年 5月上中旬 ,待油菜收后 ,在油菜茬带内栽种 2行棉花 ;5月 2 0~ 2 5日在麦垄内点种 6行花生。如附图。2 品种小麦选用适宜晚播早熟 (能在 6月上旬收获 …  相似文献   

10.
采用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秸秆还田小麦高产高效技术、晚播独秆栽培技术、撒播小麦抗逆高产栽培技术等4种麦作方式,分析不同麦作方式下小麦的生育特征、产量及抗倒能力,结果表明:同一小麦品种采用不同麦作方式,全生育期、总叶片数等除晚播独秆栽培技术较短(少)外,其他3种方式基本一致;产量及单茎抗倒力矩均表现为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秸秆还田小麦高产高效技术撒播小麦抗逆高产栽培技术晚播独秆栽培技术。因此,采用当前农业生产上提出的超高产栽培技术能够获得高产稳产,是江苏中部地区稻茬麦栽培主推的种植技术。但综合考虑秸秆还田综合利用、改良土壤、增加有机质等因素,秸秆还田小麦高产高效技术因也能保持相对较高的产量水平,是当前稻茬麦生产中同步推行的麦作技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规范麦棉套种种植,解决粮棉争地矛盾,稳定棉花生产,实现粮食和棉花的优质高产高效。总结多年棉花小麦套种栽培的经验,筛选已发表的研究结果进行组装优化并进行田间验证。根据麦棉套种高产栽培技术规范化要求,从品种选择、播种技术、水肥管理、整枝打顶、化学调控、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阐述了麦棉套种技术。有效解决中国棉麦套种生产中存在的共生期争水、争肥、遮荫蔽光矛盾,充分利用时间、空间、光能和土地资源,使两熟棉花吐絮早而集中,有利于提高中国粮棉产量和小麦、纤维品质,实现粮棉同步增长。规程的制定便于农民进行田间管理操作,是当前解决粮棉争地矛盾,稳定棉花生产,争取麦棉双丰收,增加棉农经济收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为深入研究风险条件下的农户种植制度的选择与调整行为,揭示农户多元化种植制度调整的合理性,从而为指导农户进行种植制度的选择与调整提供依据.利用对北京市蔬菜种植户抽样调查所获得的截面数据,采用MOTAD模型实证分析了蔬菜种植户的生产经营状况及其在风险条件下种植制度选择行为.结果表明:北京市蔬菜种植户在生产中主要面临价格风险,而且在风险条件下,农户会对其蔬菜种植结构进行调整.本研究结合效用最大化条件,测算出了适合于当地农户的蔬菜种植制度,即农户在效用最大化的条件下可以利用0.41 hm2的土地进行多元化的蔬菜种植,并达到预期收益.根据实地调研显示,北京市蔬菜种植户户均耕地面积达0.74 hm2,研究结果能够为当地的生产经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瓜棉复合种植与单作瓜、单作棉的个体和群体生长动态及光合特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采取合理的栽培管理方式,瓜棉复合种植可建立良好的作物群体结构,对瓜的正常生长发育影响不大,可以获得与单作瓜相近的瓜产量;复合种植模式的棉花植株生长优于单作棉花,棉花增产.在各生长阶段,复合种植模式的田间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和群体生长率均优于单作瓜和单作棉.瓜棉复合种植可以有效地改善田间小气候,降低温度,增加相对湿度,提高净光合速率.从而有效提高了光能利用率,全年的综合产量增加.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准格尔旗设施农业的大规模建设为瓜菜生产创造了良好条件,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但由于周年生产,栽培品种单一,复种指数高,肥水管理不合理,种植技术落后等因素,已导致设施土壤连作障碍现象逐年加重,特别是根结线虫病日趋严重,使作物易出现病害,生长发育受到影响、病虫害严重、产量下降、品质变劣等现象。笔者根据近年来的调查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了设施甜瓜根结线虫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供农民在设施甜瓜种植生产中参考。  相似文献   

15.
棉花种植密度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明确棉花种植密度与产量形成的关系,为新疆棉花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和参考依据.[方法]以影响棉花产量的主要因子种植密度为处理,研究棉花生育进程,各生育期根、茎、叶的干物质,叶面积指数和叶片光合速率,以及产量及其构成的变化规律.[结果]棉田中等肥力膜下滴灌条件下棉花栽培的最佳收获密度为1.20×104株/667 m2,播种密度为1.40×104株/667m2.[结论]北疆中等肥力棉田中等密度栽培棉花具有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16.
早稻—玉米—紫云英轮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温光资源1季有余2季不足的南平市延平区夏道镇开展早稻—玉米—紫云英栽培模式试验,结果表明水旱轮作提高稻田生产效率和复种指数,增加作物总产量和农民收入,并且改善了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7.
新疆棉花高产简化栽培技术评述与展望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近20年来,新疆产棉区采取"促早栽培,向‘温’要棉;密植矮化,向‘光’要棉;水肥一体化,向‘水肥’要棉;农机农艺融合,向‘轻简化’要效益"的技术途径,通过机械代替人工大幅度减少人工投入,膜上精量播种免除放苗、定苗,合理密植配合化学调控实现简化整枝与集中收花,节水灌溉与水肥一体化实现节本增产增效,关键农艺技术与物质装备有机结合和综合运用,既保证了高产甚至超高产,又实现了轻简化,较好地解决了高产与简化的矛盾,使得以新疆为主的西北内陆棉区成为全国平均单产最高的优势棉花产区。展望未来,为保障棉花持续高产高效,今后新疆棉花栽培的技术途径须与时俱进,一方面由"向温、向水要产量、要效益",转变为"向光、向水肥一体化、向农艺技术与物质装备高度融合要产量、要品质、要效益";另一方面棉花栽培管理要改过去"三分种、七分管"为"七分种、三分管"。要通过棉田综合调控建立棉花高光效群体,提高群体光能利用率,协同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重视种子品质、提高播种质量,在"种"的环节多下功夫,减少管理环节,进一步节本增效;加强新疆棉花高效轻简化栽培的基础理论创新,为新疆棉花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郭玲玲  张朝晖  李天义  曹娟 《农技服务》2011,28(6):759+766-759,766
从品种选择、施肥、培育壮苗、适时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摘花等方面介绍了优质棉花高产栽培技术,以供棉农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植棉费工、费时等问题,研究了‘皖杂棉11号’轻简化栽培技术,旨在为其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根据‘皖杂棉11号’的品种特性,结合安徽省沿江及江淮棉区的生态气候条件,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探索、改进与提高,提出了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皖杂棉11号’轻简化栽培技术规程.该轻简化栽培技术规程规定了‘皖杂棉11号’的适宜产地、种植制度、育苗移栽、施肥、病虫草害防控、化学调控、防灾减灾、整枝、打顶、收花等技术要求,提供了轻简化育苗移栽技术、棉花专用配方缓释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化学除草技术、机器辅助采棉技术等轻简化栽培技术.该规程符合节本、省工、高产、高效和环保的农业发展方向,对于指导棉花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花生是我们常见的重要的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不仅具有滋养补益的功效,更有助于 延年益寿,近些年,随着对花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如何种植能够做到高产量、高质量成为了困 扰农民生产的主要问题。本文研究了花生的高产栽培技术,从种植前的准备工作,以及对地的 合理施肥、播种要求以及田间管理、收获等几个方面介绍了花生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能为农民 种植及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些经验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