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对灵川县主要乡(镇)的耕作制度模式开展相关调查,为灵川县农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灵川县6个乡(镇)进行走访以及查阅相关资料,收集相关信息,并于2012年6月22~24日进行实地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灵川县耕作制度类型主要有水田耕作模式(包括紫云英—早稻—晚稻、蔬菜—早稻—晚稻或蔬菜—一季稻、冬闲—早稻—晚稻或冬闲—一季稻、马铃薯—早稻—晚稻或马铃薯—一季稻、稻—菜轮作)、旱地主要耕作制度(包括玉米间作或套作大豆、柑橘间作花生)、山地立体种植模式以及果园立体种养模式.但在调查中也发现灵川县耕作制度仍存在许多问题,如新型种植模式推广速度慢、范围小;种植人员结构老化,劳动力不足;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技术含量较低;农田重用轻养,冬闲田面积较多等.[建议]应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继续建立和完善农业综合开发基地、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加大冬闲田的开发利用、扩大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以积极推动灵川县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发展优质专用玉米及提质节本增效栽培技术,利用冬闲田种植冬季蔬菜,提高农民种田积极性有效措施。本文就通过推广应用提高品质、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轻型节本增效栽培技术发展优质专用型玉米及冬季蔬菜生产。  相似文献   

3.
优化种植模式是种植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也是广大种植农户增产增收的重要途径,发展秋冬农业及提质节本增效栽培技术,利用冬闲田种植冬季蔬菜,提高农民种田积极性。通过推广"春烤烟+秋玉米+冬蔬菜"免耕套种模式,是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轻型节本增效栽培技术,对发展山地农业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冬闲田,顾名思义,即作物秋收后到来年春播前闲置的农田和耕地,也就是在冬季只耕不种或不耕不种的田块。冬闲田的形成,一是比较效益低,农民不愿耕种;二是缺乏劳动力,无人耕种;三是秋冬阴雨多,农民无法翻耕。冬闲田既影响农民增收,又严重浪费耕地资源。因此,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冬闲田,是当前农村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金秋十月,在丰收之际,本期《特别关注》特别针对秋收后如何充分利用冬闲田进行渔业生产进行报道,凝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分析江西省冬闲田开发利用现状,指出江西省冬闲田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江西省冬闲田综合开发利用计划,旨在为江西省乃至南方双季稻区的冬季农业开发、实现农业的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冬闲田沃土工程技术推广"是福建省农业厅丰收计划项目任务,经过2年实施,我们推广应用了新技术、新品种,合理调整了项目区冬种作物种植结构,做到了用养结合,增强了农业生产后劲,取得了冬闲田利用率、土壤肥力、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和品质的明显提高,促进了农民增收.冬闲田沃土工程技术和冬种作物综合增产技术得到进一步完善.现将实施冬闲田沃土工程的关键技术措施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7.
冬季农业是指充分利用冬春光热、冬闲地(白地)、劳力等资源进行的农业生产,主要包括设施农业和冬闲田利用2个方面。目前,邢台市设施农业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但冬闲田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8.
刘伦  蒙懿 《现代农业科技》2013,(18):305-307
荔波是山区农业县,农民增收渠道狭窄,以往冬闲田只种植一些绿肥或油菜,收入不高,冬闲田面积很大。近年来,荔波县冬作马铃薯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形成继广东2月、广西3月上市后,荔波4月紧跟上市的优势抢占国内市场,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因此,发展马铃薯生产是提高复种指数、挖掘耕地潜力的有效办法,对大力开发荔波县冬季农业具有积极的作用。马铃薯产业逐步成为荔波县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大作用的战略性主导产业之一。如何进一步提高马铃薯产业发展水平,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农村富裕,是关系到荔波县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该文通过对荔波县冬作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的研究和分析,提出马铃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德宏州充分利用冬春季气温高、霜日少的气候优势和丰富的冬闲田资源,积极发展冬种马铃薯生产.2001年,全州种植面积已达4.83万亩,并出现了大面积亩产2.5吨以上,亩产值超千元的典型,农民仅靠种植冬马铃薯,人均新增纯收入就达533元,马铃薯生产已成为德宏州冬季农业开发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随着我县农业结构调整,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有所增加,特别是冬季蔬菜面积大幅度增加,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但与此同时,由于片面追求产量,偏施化肥,过量施用化肥,轻施有机肥,绿肥面积大幅度下降,种植面积不足1万亩,加上惠安食用菌业不发达,稻草大量外运,结果造成土壤板结,理化性状恶化,有机质含量下降,地力衰退,农产品品质和产量下降,市场竞争力下降。针对上述问题,从2001年开始,我们就积极推广经济绿肥生产,取得一定的成效。一、经济绿肥种植利用模式1.冬闲田种植利用模式:在我县冬闲田推广应用的种植利用模式有:一是稻—稻—黑麦草轮作,即冬闲田种植黑麦草。在晚稻收割后,种植黑麦草以解决草食畜禽的青饲料,而后利用动物的粪便还田作有机  相似文献   

11.
营口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成本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来,我国粮食总产出现下降的趋势,原因除了农业结构性调整和自然灾害以外,主要是农民种粮收益低、种粮积极性不高。因此.努力提高农民种粮的经营收入,鼓励和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是保证粮食安全的根本。提高农民的种粮收益,一是提高粮食价格.二是降低粮食生产成本。国内粮价的上涨空间十分有限,激励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根本途径是降低粮食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2.
农户兼业、生产环节外包与农业种植结构“趋粮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随着农户兼业化趋势的加强,农村务农劳动力不断流失,生产外包服务市场不断发展,在这个大背景下,农户兼业和生产环节外包对农业种植结构"趋粮化"的影响引发社会各界关注。本文基于全国9省调查数据,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检验模型分析三者之间的作用逻辑及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兼业在总体上促进种植结构"趋粮化",生产环节外包特征变量在农户兼业影响种植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此外,被访者性别、年龄、家庭总收入、村庄地形和交通设施对农户粮食种植结构调整也存在显著影响。据此,本文认为,为引导农户种植结构"趋粮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要合理引导农村劳动力外流,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农业生产环节外包市场的发育与完善,提高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外包服务率;同时,制定合理的价格支持政策,保障农户种粮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实证分析探讨了家庭收对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积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家庭收入与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存在正相关性,收入对于农民从事农业积极性的影响非常大,要真正调动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必须增加农民收入;提出要加大直补惠农政策的实施和监督力度等措施,调动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以提高我国粮食产量、提高粮食自给率,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4.
玉林市优质稻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玉林市优质稻产业化发展现状,指出玉林市优质稻生产存在粮价偏低、农民种粮积极性受挫,优质稻产业化水平低、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部分农户优质稻收贮不规范,优质稻品种抗逆性相对较弱、适应性差等问题,提出了重视政策扶持、提高农民种植优质稻的积极性,重视科技支撑、加大农技推广力度,提高优质稻产业化生产水平,推行优质稻产业带建设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实践证明,实施农业政策性保险在化解农业生产风险,增强风险防御能力,确保农业生产安全,提高财政支农资金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于桦甸市这样一个具有丰富资源,发展潜力巨大的县级城市而言,深入开展农业政策性保险,对于调整农户种植结构,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增资和推进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设施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生产模式。在我国设施农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其生产决策表现出科学性不足,主要体现为存在明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构建了农作物组合优化决策模型,采用贪心算法,以最大经济效益为目标,综合考虑风险以及作物轮作等因素,得出了最优生产决策组合方案;通过与优化前种植方案的比较,表明采用决策模型所获得方案的利润有所增加,且全年承担风险更加平稳。因此,对以企业方式进行生产的设施农业单位,可以通过优化组合生产计划,实现经济效益的增加,进而提高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夏县农业产业经济发展现状、农业发展现状、农村经济与农民收入情况、农业生产条件等现状的分析,发现夏县农业发展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业先进技术普及率低、农业产业开发程度低等问题,并根据对上述问题的理解,提出夏县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的相应对策,即健全机制体制、加大财政投入、创新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高度重视质量安全、充分运用"互联网+"、加大农业环保力度等。  相似文献   

18.
田聪华  沈鸿  戴健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967-6968,6970
为了测算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种养规模等条件下新疆农民的增收潜力,利用Lingo软件建立线性规划模型,对新疆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进行结构优化,分析预测农业生产经营产值;再通过回归分析测算未来农民生产经营收入,从而确定农民的增收空间。结果表明,新疆农民纯收入将达到12 550元,较2010年增加7 907元。其中,农民农业生产经营收入预计可达到8 056元,占农民纯收入的71.33%。农业生产经营收入增长4 744元,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为64.19%。通过农业结构调整,新疆农业内部还具有一定的增收空间,这将是今后挖潜农民增收潜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以历史统计资料和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探讨了地下水位下降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通过对曲周县主要种植模式需水量及投入产出分析得出: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灌溉成本的增加,制约曲周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业成本的增加会促使农民耕种收益更高、风险更大的经济作物,增加了农村经济的风险,同时给粮食安全带来隐患。曲周县地下水位在快速下降,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降低了农民耕种的积极性,增加了粮食安全风险。建议曲周对各个生产环节进行最优化配置,完善水利设施,推广节水农业,同时应用科学的种植方法,提高耕地的播种面积,达到提高粮食产量和持续土地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China is characterized as ‘a large country with many smallholder farmers’ whose participation in modern agriculture is key to the country's moder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Promoting smallholder farmers’ adoption of moder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echnology is one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he capabilities of smallholder farmers.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Internet use on the adop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echnology by smallholder farmers based on a survey of 1 449 smallholders across 14 provinces in China.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Internet use can significantly promote technology adoption, with the probability of adopting new crop varieties, water-saving irrigation technology and straw-returning technology increasing by 0.200, 0.157 and 0.155, respectively. Furthermore, the effect of Internet use is found to be heterogeneous with a greater effect on smallholder farmers having low education levels, limited training, and high incomes. To increas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echnology adoption by smallholders, rural Internet infrastructure and Internet use promotion should be the focus for the Chinese govern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