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磁振动播种机振动系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论述了电磁振动播种机振动系统的基本理论;通过试验,确定了振动播种机的最佳工作参数。试验结果表明,电磁振动播种机适应于各种形状的中、小粒种子,播种精度高,不损伤种子。 相似文献
2.
3.
采用机械系统动力学自动分析软件ADAMS和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电磁振动排种器振动上板子系统的仿真模型,并用ADAMS/Vibration模块对仿真模型进行模态分析,求出系统的固有频率,并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为后续的振动上板子系统的结构参数优化设计建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5.
排种器是播种机械的核心,是决定播种机性能的主要因素。在设计排种器时,首先要对其进行振动特性分析,找出影响排种器排种性能的因素,并作为后续设计的理论依据。为此,介绍了电磁振动排种器的工作原理,并对其振动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从而为电磁振动排种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电磁振动给料器工作特性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普通型和三自由度新型电磁振动给料器结构、振动和工作特性对比分析,表明新型电磁振动给料器能满足混合式自动定量包装要求。通过新型电磁振动给料器在农用物料自动定量中应用实验研究,验证了新型电磁振动给料器给料稳定、准确、快捷,在农用物料自动定量中应用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针对光籽棉种难以进行精播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电磁振动式精密播种装置.在电磁振动作用下,棉种在排种盘上排列成队,按顺序依次进入分流通道,实现棉种的分流回收.通过对该装置进行排种试验,得出了影响排种速度的因素,确定了提高播种质量的实验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该播种装置满足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13.
对排种盘上的种子进行了运动分析,论述了电磁振动排种器的工作原理。通过试验,找出了振动式排种器各运动参数对排种器排种量的影响规律。对不同形状的中、小粒种子进行了条播和精播台架试验,并对水稻、小麦种子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排种器适用于各种形状复杂的中、小粒种子,播种精度高,不损伤种子。 相似文献
14.
电磁振动给料器数字控制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大量粉粒状物料对自动定量给料要求 ,在分析传统电磁振动给料器给料性能基础上 ,研制了一种电磁振动给料器数字控制系统 ,实现给料器给料量自动调节控制。论述了应用电磁振动给料器数字控制实现混合式自动定量方法 ,并对给料器定量给料进行实验研究。实验表明 ,电磁振动给料器数字控制提高了定量给料稳定性、准确性和可控性 ,能适应不同工作环境 ,满足了大量粉粒状物料自动定量给料速度和准确度要求 相似文献
15.
16.
水轮发电机组振动监测分析系统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介绍了水轮发电机组振动监测的国内外现状,较详细地介绍了所开发的振动监测分析系统的硬件及软件系统配置和功能,该系统可作为“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电站机组运行状态监测装置,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18.
基于电磁振动的玉米种子定向排序输送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振动送料原理,提出了一种实现玉米种子定向排列输送的方法,对种子的定向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探讨了定向过程中种子各种姿态的变化过程与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以郑单958玉米种子为试验对象,建立了振动定向试验装置;以台阶高度A、滑槽倾角B、振幅C和频率D作为影响因素进行了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台阶高度A、滑槽倾角B及其交互作用对种子定向效果具有极显著影响;通过多重比较分析得出试验条件的最佳组合为:台阶高度为4 mm、滑槽倾角为4°、振幅为0.18 mm、频率为51.5 Hz。在最佳试验条件下分别对顺行和逆行种子进行10次重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顺行定向成功率为93.5%,逆行定向成功率为89.4%。采用高速摄影技术分别对顺行和逆行的种子进行了观察验证分析,分析表明:种子的实际运动状态与理论分析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大型水轮发电机组在暂态运行时,由于暂态径向电磁力、电磁力矩诱发的发水轮发电机组双质量系统横-扭耦合振动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描述横-扭耦合振动的双质量系统数学模型,探讨了由于机电参数激励与转子轴系耦合振动的动力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系统振动具有明显的混沌的特性,横向振动对扭振的影响十分显著,使转子系统扭转角位移的幅值明显增加,最大扭转振动幅值发生于频谱1/2分频处;偏心对振动的影响存在参数极值区,即当偏心值落在这个范围内时,混沌振动的振幅会随偏心剧增,但静偏心对轴系振动特性的影响较小。若电磁参数和机械参数处在影响系统振动的灵敏区域,将诱发机组激烈的混沌振动。 相似文献
20.
振动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运动形式。文章主要介绍了在车削加工过程中振动产生的原因,并分析不同类型的振动产生的影响,对不利于生产的振动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保证高效率工作,维护工作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