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筛选出适宜大庆地区推广种植的优良甘薯品种,对引进的7个甘薯品种富锦、豫薯王、龙薯9号、红苏8号、徐薯27、徐薯22和东宁进行筛选研究。结果表明:共筛选出3个适宜大庆地区栽培的优良甘薯品种,即龙薯9号、徐著22号和富锦,均可作为本地品种红心王的替代品种,且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2.
一、品种选择 选用脱毒早熟品种,定植3个多月就可收获,可错季上市,得到可观的经济效益.早熟品种可选择日本黄薯、豫薯10号、苏薯8号等.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适合于大通县种植的优良马铃薯品种,以青薯9号为对照,引进7个马铃薯新品种的开展马铃薯新品种展示试验,并对参试地品种特征特性、产量、晚疫病抗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通薯1号、互薯4号两品种产量高,薯型好,高抗晚疫病,值得全县示范推广,9-33黄皮黄肉,薯型好,抗晚疫病,互薯5号、7-74、3-5、8-76红皮黄肉与青薯9号相比晚疫病抗性差,产量低,五个品种继续进一步试验,鉴定其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为了提高红薯产量,林州市技术人员积极开展新品种的引进、地膜覆盖、宽埂稀植、小段打顶等技术示范推广,根据近几年的经验做法,具体归纳如下:一、选用良种,培育壮苗品种选择应根据不同地力、不同用途和生产期合理搭配品种,这是发展红薯生产的有效途径。高淀粉品种如徐薯2、商薯19、豫薯8号等;鲜食品种如豫薯10号、郑薯20等;烘烤型品种如陇薯9号、徐薯34等;保健紫薯品种如烟紫薯2  相似文献   

5.
雅安市甘薯品种品质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选择适于雅安推广种植的优质甘薯品种。[方法]在相同条件下种植不同甘薯品种,对其品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供试品种中,农大22、豫薯7号的蛋白质含量较低,但其他品质指标均相对较好,综合品质佳;遗306、豫薯5号的淀粉含量较高;豫薯4号的蛋白质含量较高,显著高于供试的多数甘薯品种。[结论]农大22、豫薯7号的综合品质佳,适宜于在雅安推广种植;遗306、豫薯5号可作为饲料、酿酒等行业的原料种植;豫薯4号适宜作为食品行业的原料种植。  相似文献   

6.
进行了5个脱毒甘薯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苏薯8号高产、抗性强,可作为主推品种在凯里市推广,鲁薯8号、豫薯王可作为搭配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适合定远县高产、优质的甘薯品种,2019年夏季引进9个甘薯新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以苏薯8号为对照,从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营养品质等方面进行筛选鉴定.结果表明,9个引进品种中,徐紫薯602、普薯32号、岩薯5号、安平1号、心香5个品种的产量表现优于对照品种.其中,紫心品种徐紫薯602、红心品种普薯32号和黄心品种心香分别比对照显著增产27.88%、36.55%和38.00%.这3个品种的还原糖和可溶性糖含量低于对照品种,但淀粉和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品种.综合分析试验结果,徐紫薯602、普薯32号和心香丰产性状好,蛋白质含量高,口感偏黏或粉糯,可满足不同的消费者需求,适宜在定远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红心王是河南省商丘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商薯19-5与红旗4号杂交籽实后代中选育出来的新品种.1996年通过河南省作物品种审定,原定名为豫薯10.在京郊沙土地上覆膜栽培,春栽插后75~80天可667米2产1 500千克以上,因而可以一年种植双季.是我国北方目前少有的早熟品种.作为常规大田栽培春薯,初霜前收获可以667米2产5000千克.麦收后栽插夏薯可667米2产2 000~2 500千克.由于早熟、高产特性突出,特别是早熟性好,正在成为京郊早熟栽培、抢鲜上市的主要品种.  相似文献   

9.
对引进的5个红薯新品种进行了田间试验观察,结果表明,秦薯5号产草量大、结薯率高、生长旺盛,薯块大小均匀、整齐,特别是薯块产量及商品率高,可作首选品种。紫薯次之,建议在生产中作为备选品种,秦薯4号、紫皮红心薯、白皮黄心薯等3个品种需继续试验观察。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优质、高产、抗病的马铃薯新品种,引进中薯系列7个品种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中薯2号、中薯901、中薯3号产量分别居第1、第2、第3位,薯型好、黄心、品质好,抗病、抗逆性强,可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1.
红心王是河南省商丘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商薯19-5与红旗4号杂交籽实后代中选育出来的新品种.1996年通过河南省作物品种审定,原定名为豫薯10.在京郊沙土地上覆膜栽培,春栽插后75~80天可667米2产1 500千克以上,因而可以一年种植双季.是我国北方目前少有的早熟品种.作为常规大田栽培春薯,初霜前收获可以667米2产5000千克.麦收后栽插夏薯可667米2产2 000~2 500千克.由于早熟、高产特性突出,特别是早熟性好,正在成为京郊早熟栽培、抢鲜上市的主要品种.  相似文献   

12.
低温阴湿区马铃薯品种筛选比较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育成和引进的马铃薯品种的特征特性的比较研究,筛选出适合宁夏南部低温阴湿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优良品种,为该区马铃薯品种更新换代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庄薯3号、冀张薯8号作为淀粉型品种,青薯9号作为兼用型品种,宁薯13号、宁薯12号、宁薯8号作为鲜食菜用型品种,中薯8号作为设施种植的早上市菜用型早熟品种,在试验所代表的低温阴湿区推广种植,可获得较好的生产效益。而陇薯6号、晋薯7号、948-A、中心22、中心24等5个品种因综合性状表现较差,产量低,不适宜在该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为了选择适宜于全膜双垄覆盖沟播栽培技术的马铃薯品种,获得更大的产量效益,特别引进宁薯12号、青薯9号、青薯2号、陇薯3号、晋薯7号与青薯168进行同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青薯9号产量最高,薯皮光滑,薯块较大,但口感差,可以作为加工型品种进行试种推广;陇薯3号产量高,居第2位,薯形整齐,薯块较大,淀粉含量较高,综合表现好,可以作为外销型品种大面积推广;青薯168在宁夏泾源县种植面积较大,产量相对较为稳定,市场销路前景看好,可以作为当家品种继续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在全膜双垄侧播栽培技术条件下,以陇薯7号为对照(CK),对引进的陇薯10号、青薯9号、大西洋、希生6号、10109-4、11149-2和新大坪等7个马铃薯品种开展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陇薯10号、青薯9号和希生6号等3个品种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达10 000 kg/hm~2以上、增幅均超过50%,适宜在当地推广种植。10109-4和11149-2两个品种比对照增产35%以上,可作为搭配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15.
以广薯87为对照,通过品比试验,分析了新近引进(选育)的福薯21、泉薯10号等9个南方甘薯新品种的产量、薯块品质、抗病性等性状,并评述了其在生产和育种上的利用价值:泉薯10号、福薯21、金薯2号可作为高产鲜食品种推广,桂粉3号和龙薯14宜作为优质高产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一、选用良种关 根据当地气候环境、土壤条件、栽培水平以及产品用途,选择产量潜力大、品质优、鲜食食味好或加工淀粉含量高的品种,推广使用脱毒种薯和种苗。鲜食型品种可以选择红心的福薯8号、金山679、广薯87、莆薯14、莆薯90、龙薯14、龙薯15、榕薯756等;加工型品种可以选择食味好、黄心的泉薯9号、泉薯76等。  相似文献   

17.
山旱地马铃薯新品种(系)引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陇薯6号为对照,在天水农业科学研究所中梁试验站对引进的10个品种(系)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青薯10号、定薯3号和大同里外黄折合产量较高,分别为35 585、28080、27 846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薯6号分别增产66.56%、31.43%、30.33%,商品薯率分别为76.73%、70.78%、78.89%。这3个品种(系)生育期田间长势强,单株结薯数、单株薯重、抗病性等综合性状优良,适应性好,可在天水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张泽洪 《河南农业》2014,(21):44-45
<正>一、育苗(一)甘薯育苗前的准备工作1、选用优质高产品种。高淀粉品种可选用徐薯18、豫薯8号、梅营1号、豫薯7号、商薯19、豫薯13、豫薯12等;食用品种可选用北京553、苏薯8号、郑薯20等。积极选用脱毒种薯。2、用种量。火炕育苗床面可排种薯23~25kg/m2,温床育苗床面可排种薯20~22kg/m2,冷床双膜育苗床面可排种薯15~18kg/m2。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适宜当地企业加工用淀粉型甘薯品种,对20个引进淀粉型甘薯品种进行地上地下部性状、鲜薯产量、干物质含量等研究。结果表明,济薯25、漯薯11号、渝薯15、万薯8号属于中蔓甘薯品种,干物质含量高,薯干产量高于11 250 kg/hm~2,适宜北方薯区作为淀粉型甘薯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20.
在庄浪县旱地梯田以全膜垄作穴播为模式,对引进的中薯18号、陇薯8号、华颂7号等13个马铃薯新品种(系)进行了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各参试马铃薯新品种在庄浪气候条件下均能正常生长和成熟,植株生长势强,结薯集中,薯型好,大中薯率高,生育期适中,对晚疫病均有一定抗性。DS8、中薯19号、陇薯6号综合性状优良,产量较好,可在庄浪县旱地梯田推广种植;庄薯3号综合性状优良,丰产性强,应作为主栽品种继续种植;中薯18号、华颂7号、庄薯4号、陇薯9号综合性状好,产量高,可示范种植;其余品种建议下年继续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