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龙云  李敏 《茶业通报》1998,20(1):26-27
一、大叶类茶树的优势1.品种组成:经国家审定通过的52个茶树优良品种中,大叶类品种达24个,占46·2%,加上省级良种数量比重就更大了。它们中有的是历史悠久的传统当家品种,如云南大叶种(包括凤庆、励海、减库大叶种,下同)等;有的是新育成的品种,如云抗系、蜀水系、黔涓系、福云系、英红系等。云南大叶种在1;1、黔、粤、桂等省弓l种面积最大,达200多万亩。2.涪陵茶区的大叶类茶树现状:据茶树品种资源调查和区划资料,涪陵茶区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大叶类茶树品种有云南大叶种、蜀永2号、黔循419、502、福云6号、7号、金佛山大叶…  相似文献   

2.
五个茶叶品种光合能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茶树资源最佳利用与茶叶产量形成的生理基础出发,对皖南茶区生产上常见的5个茶树品种的光合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有5个供试茶树品种中,福鼎大白茶、槠叶齐的光合作用优势明显,光合能力强,可以作为本区茶叶生产上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3.
钱万英  陈彦 《茶业通报》1995,17(1):16-18
茶树品种营养成分的研究钱万英,陈彦,方明,吴英(安徽大学生物系)由于茶树品种的遗传特性,其化学组成和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和相关性。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茶树品种化学成分的报道逐渐增多,但多偏重于茶多酚、儿茶素、咖啡碱、氨基酸等品质成分的研究,而对蛋白质、...  相似文献   

4.
茶树钾营养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晓萍  阮建云 《作物学报》1995,21(3):324-329
本文对我国主要茶区茶园土壤的含钾状况,茶树品种和土壤水分对茶树吸收钾的影响和茶园施肥钾肥的增产效果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有近60%的茶园土壤处于罐钾状态,这已成为限制茶叶高产优质的主要障碍因子之一。不同品种茶树对钾的吸收具有明显差异,它们对钻的最大速率Vmax为龙井43>碧云>苹云>碧峰>菊花春,米氏亲和常数Km为碧峰>碧云>龙井43>苹云>菊花春。干旱处理的茶树体内累积的钾和叶片的含钾量  相似文献   

5.
贵州茶树遗传资源丰富,茶树品种地域特征明显。本文全面介绍了贵州茶树资源创新利用的现状,指出保护茶树遗传资源的多样性,积极开展茶树资源的创新与利用研究,实现贵州茶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茶树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丽鸳  姜燕华  段云裳  成浩  周健  曾建明  韦康 《作物学报》2010,36(12):2191-2195
正确评价茶树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是有效保护和利用茶树地方品种的前提条件。本研究从西湖龙井群体种中选取91个单株,用SSR分子标记分析其遗传多样性。采用计算机模拟方法,探讨了抽样群体样本量、SSR引物等位基因数影响茶树地方品种的主要遗传多样性参数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样本量对茶树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参数值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当样本量达到15个单株时,各遗传参数值趋于稳定;SSR引物等位基因数对茶树地方品种各遗传多样性参数值的影响很大,而且达到总体遗传多样性90%所需的样本量也很不一样。当SSR引物等位基因数为5时,24个茶树单株才能达到茶树地方品种总体90%以上的遗传变异。本研究为茶树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的评价和采用合理的保护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倪伯荣 《茶业通报》1998,20(2):23-24
茶树品种资源的引种、选择与利用能较快获得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栽培良种。实践证明,这是简便而行之有效的选种方法与途径。本文试从茶树品种资源在茶树育种中的作用,浅述个人的见解。1品种资源在选种中的作用我国茶树品种资源极其丰富,各产茶省不断从现有品种资源中筛选出优良品种,直接应用于大田生产,为提高茶叶经济效益作出一定贡献。那么品种资源究竟对选种方面有何作用呢?以个人之见可归纳为以下两方面:1.1品种资源是选种的重要原始材料。品种资源包括品种(地方品种,新育成品种)、品系、单株、野生种和近缘植物。除了新育成…  相似文献   

8.
程希赋 《茶业通报》1993,15(2):19-20
我县产茶历史悠久,因而茶树种质资源丰富。金鸡种就是安徽省在茶树地方品种资源调查中,在霍山黄芽主产区大化坪镇金鸡山调查挖掘出来的,定名为“霍山金鸡种”。并于1982年通过省茶树良种市定委员会的审定为省级茶树良种。一、金鸡种茶树的栽培历史金鸡种茶树栽培距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早在明朝时就有栽培,其成茶品质极优,倍受广大饮茶者的喜爱。据六安洲志记载:“天下产茶数十,唯六安茶为宫廷常进之品”。(注:那时尚未分立霍山县),又据霍山县志记载:“仙芽产衡霍银针,兰蕊时抽  相似文献   

9.
汪祖圭 《茶业通报》2002,24(2):23-24
本文通过查阅文书档案和相关茶树品种资料,对祁门茶区茶树品种进行考证,为今后各级政府开发茶树品种资源、编写茶树品种资料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陶德臣 《茶业通报》2005,27(2):58-58
世界各国普遍公认茶树原产于中国。1824年,驻印英军勃鲁士(R·Bruce)宣称在印度阿萨姆省皮珊的新福区“发现”了野生茶树,对茶树原产地才有分歧。100多a来茶树原产地问题之争主要出现了四种观点:一源论派。多数学者认为中国是茶树原产地。理由主要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培栽茶树的国家;中国发现的野生大茶树最早、最多,现今尚有大量野生大茶树;世界各国的“茶”字及“茶叶”译音都来源于中国;大部分茶树亲缘植物均产于中国;中国种与阿萨姆种的染色体数相同,茶酯酶的同功酸没有根本差异。主张中国是茶树原产地的“一源论派”主要在…  相似文献   

11.
吴洵 《茶业通报》1998,20(3):24-25
过去茶树高产栽培中常常对采摘茶园茶树采取春茶前的轻修剪(即剪去蓬面上scm左右的枝梢),以保持茶树蓬面生机,促进新梢旺盛生长,使全年获得较高的茶叶产量。但近年来据我所对不同品种茶树的轻修剪试验结果,无论是春茶前轻修剪或是夏茶前轻修剪,对当季茶树生长和茶叶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春茶前轻修剪对当季茶树生长和茶叶产量影响较大,特别是对分枝较密,发芽较早的品种影响更大。如分枝较密,发芽较早的龙井43、菊花春和碧云等与不修剪相比,春茶发芽时间推迟5~gd,一芽二叶开展期推迟2~7d,春茶产量减少7.0%~15.2%…  相似文献   

12.
茶树品种品质化学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锦时 《茶业通报》1989,11(4):16-18
茶树是叶用作物,成品茶的质量,受茶园管理,采、制技术等制约外,起重大作用的是茶树品种。茶树品种的遗传特性,左右着茶叶化学成份的组成与含量,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品种的好环,实际上反映了茶叶中内含化学成份数量与组成上的差异。由于茶树品种内含物有相对的稳定性,因此研究茶树品种品质化学指标具有相当的可靠性。在茶树育种工作中,鉴定茶叶品质,历来都是应用直接鉴定法,即把鲜叶制成茶后,进行感官审评。此方法受评茶人员的经验和爱好等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很难判断品种的内  相似文献   

13.
茶树种质资源的流失和保存王镇恒,董德贤(安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种质"是指决定生物遗传性状.并将其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后代的遗传基因。茶树种质是改良茶树品种的物质基础,广泛调查、收集、整理、研究和利用茶树种质资源,充分发挥种质的潜力;对培育新茶...  相似文献   

14.
在已筛选出低农药残留量的乌龙茶种质资源的基础上,本试验研究了茶树叶片表面特征、解剖结构与不同品种抗农药残留的关系,初步明确了茶树对农药残留的抗性机制:茶树品种对农药残留的抗性与叶尖形状、角质层同栅栏组织的比值、角质层同海绵组织的比值、上表皮同角质层厚度的比值有较密切关系。低农残的茶树资源具有如下特征:叶尖急尖、角质层同栅栏组织厚度之比低、角质层同海绵组织厚度之比低、上表皮同角质层厚度之比较高;反之为高农残的茶树资源。  相似文献   

15.
“十一五”期间,为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遵义市把东部七县纳入百万亩茶业工程建设规划,制定了加快茶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对加快推动茶叶增效、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市属低纬度高海拔山地农业区,其海拔、日照、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较为复杂,需着力抓好茶树品种的选育,重视茶园栽培技术及管理,大力发展优质丰产茶园,促进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特香早"茶树品种是安徽茶树良种中新秀,它具有三个宝贵特点:兰花香特高,发芽特早,抗寒耐旱力特强。这三个优良特点结合到一个茶树品种上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我国和我省优质高产茶树品种不少,但在早芽和特早芽茶树品种中具有优雅兰花香气者极为罕见,特别是高香早芽品种,而又具有很强的抗寒耐旱性则更少。所以特香早茶树品种可以称得上是我国茶树品种中瑰宝。现将特香早茶树品种来源、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制茶品质简述如后。  相似文献   

17.
邱忠莲 《茶业通报》2002,24(1):35-35
茶树无性系良种具有发芽早、萌芽整齐、性状一致、适制性强的优点。为提高日照茶的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市农业局1995年至1998年承担了省科委下达的“茶树良种短穗扦插试验研究”课题,1999年至2000年承担了省农业厅下达的“无性系茶树良种繁育与推广”丰收计划项目,经过连续6a多的努力,日照市已建成无性系茶树良种生产示范园143.3h,并总结出了一套无性系茶树良种栽培管理技术。现介绍如下:1品种选择由我市的气候特点和茶叶生产、饮茶习惯决定了适合我市栽培的茶树品种,必须是抗寒性较强并适制扁平、卷曲形茶…  相似文献   

18.
茶树品种是茶叶生产的基础。文章分析了江苏茶树品种发展历程和现状,指出制约江苏茶产业发展在品种方面上存在的名优茶风格特征多样、种质资源利用率低、盲目跟风引种等主客观问题。提出了加快适宜江苏茶树品种选育和成果落地转化的建议,以期为解决制约江苏茶产业发展品种因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王文杰 《茶业通报》2001,23(4):18-20
本文对茶树品种产量、品质、抗逆性、生育期等性状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 ,提出在茶树品种比较试验中 ,①应选择生育期、抗寒、旱能力及树型类型相近的茶树良种作对照种 ;②在环境适宜的地区布置试验 ;③试验苗木统一由试验主持单位在试验地所在点进行培育 ;④将各品种优质原料占产量比重多少及其绝对数量作为茶树品种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等一系列新构想。应用这些构想 ,将有助于茶树良种的准确鉴定。  相似文献   

20.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6):5421-5427
随着DNA条形研究的开展,其应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选用武夷学院茶树种质资源圃100个茶树品种作为研究对象,选用的叶绿体matK、rbcL等基因部分序列,探讨适于茶树品种间的分子条码。研究表明,扩增的100个茶树品种样本的rbc L基因部分序列完成一致,扩增的matK部分序列有一定的差异,遗传距离范围在0.000~0.032之间,序列可以被分成了14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态性(Hd)和核苷酸多态性(Pi)分别为0.604和0.23×10-2,同时对序列进行了建树分析。结果显示matK序列可用于后续的茶树种质资源圃DNA条码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