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双低三系杂交油菜秦优8号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优8号为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中早熟杂交种。陕西省区试平均产量为3036.5kg/hm^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2845.7kg/hm^2,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4.20%。2002年参加黄淮区油菜区试平均产量2542.0kg/hm^2,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3.02%。品质优良,芥酸含量0.27%~0.44%,硫甙含量21.41~24.64μmol/g,含油率39.9%~40.9%。  相似文献   

2.
芥菜型油菜优质强优势杂交组合江矮D1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人工杂交将澳大利亚引进的低芥酸品系Zem-1的低芥酸基因导入芥菜型三系和云南地方优良品种,分别获得芥酸含量低、不育性状稳定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江矮A和恢复系88—122。江矮A与88—122组配的杂交组合江矮D1优势强,株型较矮而紧凑,耐旱、耐瘠,适应性较广,高产稳产,油酸含量35.41%,亚油酸33.06%,芥酸2.39%,含油量43.48%,恢复株率95%以上。1995~1996年全省旱地区试平均单产2090.1kg/hm2,较昆明高棵增产76.2%,较芥油一号增产7.9%。  相似文献   

3.
甘蓝型双低油菜三系杂交种豫油4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油4号是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技术育成的甘蓝型双低油菜“三系”杂交种,突出表现为高产、优质、早熟、抗病等。在1993~1995年河南省油菜区试中,三年综评居第一位,平均单产2593.5kg/hm2,比同类型(双低)对照豫油2号增产26.7%,1994~1995年河南省生产试验中比秦油2号增产10.8%。抗病毒病,耐菌核病,早熟性好,全生育期231d。芥酸含量为0.241%,硫甙含量21.31μmol/g,含油量高达41.21%。  相似文献   

4.
双低三系杂交油菜蜀杂9号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蜀杂9号为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育成的甘蓝型油菜细胞雄性不育三系中熟杂交种,参加四川省区试产量为1917.0-2256.0kg/hm^2,比对照种中油821增产33.82%,生产示范最高产量2541.0kg/hm^2。品质优良,芥酸含量0.02%,硫甙(含吲哚硫代葡萄糖甙)含量23.03μmol/g,含油量(干基)41.47%,2001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秦优10号系陕西省咸阳市农科所采用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法选育而成的甘蓝型油菜三系杂交种.具有产量高、品质优良、含油量高、抗性强等突出特点.经试验单产分别为2654.97~3058.5kg/hm2.较对照秦优7号增产6.07%~6.95%,较皖油14号增产13.47%.产油量1120.95~1137.9kg/hm2,较秦优7号和皖油14号分别增产8.48%和17.26%.经在江苏示范最高单产5722.5kg/hm2,在安徽省示范最高单产3804kg/hm2,品质优良,芥酸含量0.1%~0.27%,硫甙含量27.97~29.06μmol/g,含油量42.52%~42.8%,2004年和2006年分别通过陕西省和长江下游的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6.
来稿摘登     
甜菜属异花授粉作物,两个品种(系)自然杂交率仅为50%~60%,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杂交优势的效果,而靠人工去雄大量获得杂交种应用于生产极为困难。如若将雄性不育特性应用到强优势一代杂种中,将会产生更好的经济效果。为此,我们进行了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工作,于1988年6月经专家组鉴定,我所7对甜菜雄性不育系达到了成系标准,为我省今后进一步从事培育甜莱雄性不育杂交种奠定了基础。现仅就其中吉75-03雄性不育系的选育,谈谈我们的体会。  相似文献   

7.
优质杂交油菜新组合湘杂油2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杂油2号是由Pol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湘5A与恢复系109R配制的杂交组合,在各级产量比较试验中,均表现比对照品种显著增产,其芥酸含量在1%以下,含油量为41%左右,生育期比中油821早2~5d,具有优质、高产、早熟、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综合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8.
作者研究了低芥酸油莱品种奥罗(Oro)自然突变产生的雄性不育株,并育成了稳定的低芥酸雄性不育两用系S45AB。用S45A与低芥或双低油菜品种广泛测交选育恢复系与筛选强优势组合获得成功.低芥酸杂交组合S45A×8208在1987年度全国优质油菜区域性试验中表现突出,增产显著.经继续试验后,该组合很有希望能在生产上得到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瑞典Svolov所有的甘兰型和白菜型油菜育种材料的芥酸都低于2%。芥酸低使得亚油酸含量增高,目前已从10%增加到22~23%。已发现含亚油酸35~40%的甘兰型油菜植株。冬性甘兰型油菜新品种“Quinta”其蛋白质含量此“Brink”高1.8%。 有一个春性白菜型褐籽品种具有较低的芥酸和硫葡糖甙,产量与“Span”相仿。  相似文献   

10.
双低抗(耐)病杂交油菜新品种华油2790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华油2790是利用陕2A不育系等材料,经测交、诱变、杂交和回交等方法选育的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具有品质优、抗(耐)病性强、产量高、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等特征.河南省区试平均产量2 853.8kg/hm2,比第一对照豫油2号增产19.4%,比第二对照秦油2号增产8.7%;全国(黄淮区)油菜区试平均产量2 677.5kg/hm2,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5.76%.种子芥酸含量0.10%,商品籽饼粕硫甙含量19.67μmol/g.  相似文献   

11.
用雄性不育系陕2A与早熟低芥亲本2273—3杂交,连续回交五代,获得了不育性状稳定的不育系89A。89A与恢复系90—595C组配的强优组合杂优13,具有早熟、抗寒、丰产稳产、低芥酸等特性。1991—1994年多点试验、示范结果,杂优13平均亩产188.8kg,比秦油二号增产5.1%,早熟3—5天。  相似文献   

12.
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双低杂交种皖油14的选育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皖油14(原C022)是利用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育成的甘蓝型油菜杂交种,具有丰产,稳产,优质(高含油、低芥酸、低硫甙),抗(耐)病等特性,安徽省区试平均产量2661kg/hm^2,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7.2%,比对照中汪821增产22.9%,全国(长江下游区)区试平均产量2149kg/hm^2,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2.6%,抗(耐)病性优于秦油2号和中油821,芥酸含量为0.36%,硫甙含量为31.2umol/g,含油量达44.3%。  相似文献   

13.
在对两个组合的分离世代群体按芥酸含量高低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比较了回交和F_2群体中不同芥酸基因数目的各组间含油量和其他农艺性状的差异。回交世代不同芥酸含量的各组在产量和大多数其他性状上没有明显差异。F_2低芥酸(<2%)基因型的产量比芥酸含量在10%以上的其他各组低3.7—47.9%,含油量低0.8—10%,产量构成因素和一些形态学性状也表现较差。对这些结果在油菜单、双低育种中的意义进行了讨论,首次提出了在品质育种中应重视亚群体选择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文摘     
98110玉米核雄性不育系中可育植株的细胞遗传基础———(R.L.Philips等),Maydica,1997,Vol.42,No.2,127~131(英文)如果应用雄性不育系生产玉米杂交种,就会提高杂交种的总产量。核雄性不育基因可产生稳定的雄性不育...  相似文献   

15.
甜菜雄性不育多倍体杂交种“工农303”系以雄性不育系M203A为母本,四倍体品系404为父本,4:1田间测交制种,三倍体率达75%以上.母本经4代连续回交,不育率逐步稳定在90%以上。父本经多代选择表现产质量稳定。两年自治区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较工农4号提高17.6%,含糖率提高1.6%,产糖量提高31.8%;大面积生产示范(1989年)产量较对照提高45.6%,含糖低0.2%,产糖量提高43.5%,且抗病性较强。  相似文献   

16.
甜菜雄性不育杂交种“陇糖三号”是以自育雄性不育系G04A作母本、自交系Z7作父本组配而成的F1杂交后代,属标准型多粒二倍体杂交种。根产量在河西地区平均达到59059kg/hm^2,产糖量平均为10475kg/hm^2,分别较对照(甘糖一号)提高16.7%和13.4%;含糖率平均为17.9%,较对照低0.7度。该品种较抗黄化毒病和白粉病,群体整齐度高,丰产、稳产性好,适应范围较广,适合于甘肃省河西甜  相似文献   

17.
特早熟甘蓝型双低油菜杂交种青杂3号的选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青杂3号(原代号为E144)是青海省春油菜研究开发中心培育的甘蓝型双低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在国家春油菜区域试验早熟组中平均产量为2 340.1㎏/hm2,比对照白菜型油菜品种青油241增产39.3%;在国家春油菜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2 407.5kg/hm2,比对照青油241增产45.1%.在青海省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2 790.2kg/hm2,比对照青油241增产47.6%;在青海省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2 989.1㎏/hm2,比对照青油241增产50.2%.青杂3号种子含油量44.27%,芥酸含量0.50%,硫甙含量29.40μmol/g.全生育期110d左右.  相似文献   

18.
利用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优良雄性不育系ST039与自选系借20组配成F1代完全不育的优良杂交种ST618。其杂种F1代为完全不育。掺和型雄性不育化杂交种的利用有二种方法:一是与同型可育杂交种按2:1或1:1掺合应用,利用同型可育杂交种的花粉给不育杂交种授粉;二是利用高油玉米花粉立感效应,雄性不育节养技术遗传效应和杂种优势利用效应三种遗传集成,提高普通玉米籽粒合油量。  相似文献   

19.
自菜油中的芥酸和饼粕中的硫甙通过育种途径成功地得到改良(芥酸含量从45%左右降到1%以下;硫甙含量从每克脱脂饼粕含200μmol左右降到30μmol)以来,油菜品质改良的重点已转移到多聚不饱和脂肪酸(也称多烯酸)育种上,即高亚油酸(>30%)、低亚麻酸(<3%)育种。 在低芥酸油中,目前亚油酸(18:2)含量偏低(约占总脂肪酸含量的20%),而亚麻  相似文献   

20.
在低芥酸油菜良种繁育过程中,其群体内互相杂交会导致芥酸含量的上升.因此育种部门提供的原原种芥酸含量必须稳定在0.427%以内,同样种子部门必须选择有自然隔离条件的山区或大型农场繁殖原种和原种一代,将芥酸含量分别控制在0.969%及1.95%以内,这样才能保证商品菜籽的芥酸含量小于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